摩擦性失业(英语: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一个
经济学概念,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人们放弃原来的职业再寻找新的工作时,可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而出现的失业现象。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曾提到摩擦性失业,并认为这是由于劳动力流动或者由于市场供应不完善,而造成的一种失业。
摩擦性失业具有涉及行业广、波及人员多、失业期限短的特点,在
市场经济国家中,这是一种正常的失业现象,尤其是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容易遇到该现象,加强就业指导是解决该现象的有效办法。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
约翰·凯恩斯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关于社会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其中,凯恩斯认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流动或者由于市场供应不完善,而造成的一种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在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寻找新的适合自己岗位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时期的失业现象。这种失业现象与经济运行状况无关,也不能通过政府的
经济政策得以消除,属于自然失业。由于经济在不断变化,摩擦性失业也就不可避免。不过,摩擦性失业都是短期的,只是劳动者在转换不同的工作岗位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
摩擦性失业的原因具有多样性,有季节性原因、技术性原因、经济调整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性原因等。其中,国家经济制度的动态调整是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来源上看,劳动者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寻找新工作,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企业的劳动需求发生变化;2、区域就业状况发生变化;3、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新的岗位;4、职业的新兴与消亡。
摩擦性失业特点是行业广、涉及人员多、失业期限比较短,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摩擦性失业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同时,摩擦性失业不是周期性现象,也不是供求结构不匹配导致的。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群体容易遇到“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与经济状况不直接相关,经济增长不等于就业增长。以中国为例,1978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城镇就业人数增加了近1.8亿,1.2亿农村劳动者进城找到了工作,但2006年的中国仍然存在就业难的现象,而“摩擦性失业”则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19年4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大概在4.9%左右,主要为
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不能被消除,但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公共政策,帮助失业者缩短失业时间,尽快找到新工作,同时,针对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避免因失业导致其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这些公共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就业信息,政府通过建立企业招工消息发布平台,为企业与劳动者双方提供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快速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时间。2、开展职业培训,政府通过创办职业培训学校,为失业者提供技能培训,使失业者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缩短失业时间。3、失业保险制度,通过失业保险基金,可以为因失业而暂时没有生活来源的失业者,提供必要物质帮助,以避免其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经济学家
贾雷德·戴蒙德、皮萨里季斯和
戴尔·莫滕森3人建立了一个“DMP 模型”理论,该模型解释了失业率和空缺岗位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减少摩擦性失业,3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通过研究“DMP 模型”可以帮助调整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从而劳动者提高找到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