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
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
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境内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2022年,云南省常住人口为4693万人,境内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人口最多、种数最多的省份;其中,汉族占66.88%。
云南省地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元江以东,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充分发育;元江以西,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系
云贵高原组成部分,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境内河流分别属独龙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澜沧江、
金沙江、元江、
南盘江6大
水系;属于
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公元前3世纪建立滇国王;1950年2月云南全省解放,同年10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截止2022年10月境内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省会
昆明市;政府驻地省昆明市华山南路78号。
云南省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彝族毕摩文化、纳西东巴文化、摩梭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文化等相互融合。衣着服饰、特色饮食、原生态歌舞、节日礼仪、民族风俗等,成为人类文化瑰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居全国第12名,历史文化名城中,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城市,传统村落位列全国第一。拥有
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等景区。
云南省粮食农作物中,玉米种植面积在全省第一位,总产量居第二位;食用菌产值为全国第16位,产量居全国22位;中药成为“万亩药园”;绿色食品,地理标志、效证书数居全国第二,获证组织居全国第一;接待海外旅游者在全国排名第5位,接待国内旅游者居全国第12位;2022年,全省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28954.20亿元(全国省份第18位)三次产业结构13.8∶36.2∶50.0。2023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300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
名称
云南因在
云岭以南,故名云南。西汉时设云南县。三国
蜀汉时设
云南郡。元设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明设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云南取全称中的“云”字作为简称,又因
行政中心昆明市一带,属
战国时
滇国地,故又简称“滇”。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
中原地区和
亚洲最早人类之一。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
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之国”。
春秋战国时期,云南的东北部和北部归属
古蜀国,西北部受
巴国控制。
战国末年,
黔中郡、
滇池地区成为秦楚争夺的重要地区。前3世纪,楚国大将
庄𫏋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为基础中央集权制,视西南夷(包括云南)地区为秦属地,在云南派官“置史”,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公元前109年,
刘彻发巴蜀兵灭
滇国东北外围的一些滇国同姓部落,兵临滇国,滇国投降,随后,
西汉,授予滇王之印,并在滇国统治地设
益州郡。对云南的统治进一步深入,中国在云南西部地区的疆域已大体奠定。
东汉,滇西增设辖区的
永昌郡(今
大理白族自治州、
保山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临沧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地区),
蜀汉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后又分建宁郡和永昌郡的一部分设置
云南郡。
魏晋,
南北朝时期,今云南、
贵州省和
四川省西南部被称为“
南中”,三国时南中部分
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泸,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
晋朝时,云南改设中央直接统治的
宁州,为当时全国十九州之一。这时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
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南北朝时期云南进入氏的统治时代。
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废宁州而入
益州,置南夷
校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复置宁州;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李雄派
李寿率兵攻占
南中,李寿被封为建宁王,
爨琛为
交州。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8年),分置
安州区。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云南
羌族首领爨琛降晋,晋王朝封爨琛为
宁州刺史,并承认其
世袭地位,从此南中大姓爨氏成为南中颇有势力的统治集团,并成为云南主宰者,统治云南400余年,直到
李隆基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南诏灭爨氏。
南北朝,梁大同年间,改置
南宁市诸州,
承圣末年,云南成为西爨与东爨之地。
隋唐至宋元
隋朝,
杨坚派
韦冲为南宁州总管,派兵消除了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并设立
重庆市、协州、
昆州以统治云南各地。 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复开
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管
跌州三十二。
贞观六年(公元633年),于
南溪区置都督府,督南中一十七州,部分地区属安南都督府管辖。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唐朝击败南侵
洱海的
吐蕃扩张势力。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洱海地区的
南诏部落首领、
哀牢山夷人
皮逻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被
天宝赐名“归义”,皮罗阁封为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
贵州省,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接
大渡河;东南界今
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今宜宾)相望的广阔疆域。南诏内修制度,筑拓东城(今
昆明市),次年建都太和城(今
大理市);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置
南溪区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公元750年),
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
吐蕃,
国号曰大蒙。南诏成为云南地区历代政权中最强盛的王朝,也是唯一能够走出云南与中原争雄的王朝。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南诏国叛唐,
李隆基派兵分两路征伐南诏,结果,由于劳师袭远,
唐朝军队惨败,6万人全军覆没(称天宝之战)。此战后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彻底破裂,同时,南诏与吐蕃正式结盟。由于唐王朝出征南诏的过度消耗,劳民伤财,还间接导致了紧接而来的“
安史之乱”。
干宁四年(公元897年),
华人郑回的后裔
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
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南诏
军政大权就此落入郑买嗣之手。902年,郑买嗣又起兵杀死孝哀帝蒙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建立
大长和国,南诏国就此灭亡。(南诏国共传10代,享国164年)
后晋
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国,建立
大理国政权。大理国分为两个时期:937~1094年为前期,即大理国时期;1096~1253年为后期,即后理国时期(共有22位国君,享国共316年)。大理国政基本上承袭了
南诏以来的疆界,
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邓建
农奴制专政;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省的统治基本于中原
宋朝相始终。
大理白族自治州王向宋朝称臣纳贡,其首领先后被宋朝封为云南八国君王、大理王等,并成为
南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助手,大理政权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元朝,公元1253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率10万大军从
四川省南下,利用革囊渡过了
金沙江,大理国王
段兴智见势不妙,放弃了大理城,逃往阐城,次年,蒙古大将
兀良合台攻破鄯阐城,段兴智被
蒙古族擒获,大理国至此灭亡;蒙古人未杀段兴智,封为大理
世袭总管,继续治理云南,
孛儿只斤·忽哥赤派往云南,加封为“云南王”。
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忽必烈选派
赛典赤·赡思丁——赡思丁来云南建立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任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会中庆路(
昆明市),自此昆明取代
大理白族自治州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
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自此,“云南”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标志。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黄孙甘麻刺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管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套政权。
元代蒙古、
回族移民入滇,即将制炮术、采矿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一些先进知识随同带入。
伊斯兰教在云南进入空前发展时期。回回人亦与当地人进行通婚和融合。元代以前迁入云南的
汉族移民,主要聚居在郡县治地。
明清
明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朱元璋派
傅友德、
蓝玉、
沐英率军西进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实施了“土流并治”,“移民实滇,开发生产” ,平滇军队、戍边屯垦
卫所军卒及其家属大多落籍云南。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
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
土司管辖。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第一。明末,以
李定国为代表的
大西军,曾拥护流亡皇帝
永历以
昆明市为根据地抗击清军。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兵入滇,沿袭明朝的制度,置云南布政使司。康熙元年(公元1622年)改为云南总督,驻曲靖。
康熙帝三年(公元1664年)裁
贵州省总督并云南,为
云贵总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将云南划为法国的
势力范围,
蒙自市、蛮耗、
河口瑶族自治县等地被划为商埠,从领土主权、矿产开发到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对云南边境进行侵略。
清朝于1658年由
洪承畴、
吴三桂率领清军三路入滇,
南明的最后一个王朝——永历王朝灭亡。
雍正年间,
西林觉罗·鄂尔泰受命在云南大部分地区进行“
改土归流”,促进了云南的社会进步。
1895年,中法签订《徐议商务专条附章》,法国获取滇越铁路段修筑权,1904年动工,1910年滇越铁路河口——昆明段全线(446千米)通车,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捷径和交通命脉。1889-1905年,云南相继开放
蒙自市、
河口瑶族自治县、
普洱市、
腾越街道、
昆明市五口通商后,云南大锡等物资主要由
铁路运输出口,加深了云南半殖民化进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56年,爆发的
杜文秀领导滇西回民起义和
李文学领导的哀牢山彝族起义;清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30日,发动了昆明起义(重九起义),组建云南大汉军政府,同月27日、及11月1日先后爆发了腾越、滇南起义,三次起义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
清代时期大量移民入滇,
雍正年间
西林觉罗·鄂尔泰推行“
改土归流”,边疆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康熙朝开始在云南实行的“放本收铜”政策,带动了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
汉文化在云南得到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云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原结成一个整体。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云南省根据中央政府规定,废除府、厅、州制,设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腾越道,并增设县治,共辖县级行政建制97个。
民国4年(1915年)12月25日,
袁世凯复辟,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等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武力讨袁;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设省。
民国20年(1931年)成立昆明市,系就原昆明市政公所基础上加以改组,并将昆明县城8乡镇各划出一部分作为市区。
五四运动后,
李鑫等建立中共云南党组织。红军长征时,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经过云南,中共中央在云南的
威信县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1928年1月17日,
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
1935-1936年间,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次过云南,途经33个县,攻下13座县城。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是安置内迁企业和发展战时工业的基地。云南先后派出20万云南军队开赴
台儿庄区、
武汉市等前线抗战,民国26年(1937年)12月,投入10万多民工抢修
滇缅公路。
滇越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是全国唯一一个准米轨并存的省份。这条被称为“百年铁路活化石”的国际铁路。
抗战胜利以后,1945年10月,
蒋介石免除龙云的云南省主席职务,龙云逃亡
香港特别行政区,并于1946年在云南先后制造了“一二—一”惨案、“李、闻惨案”等事件。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全面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9日晚10时,
中国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宣布起义,在
五华山升起五星红旗。当晚,卢汉向毛泽东、朱德发了脱离国民党中央政府,归向人民的起义通电。1950年2月云南全省获得解放。
1950年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和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的领导人相继到达贵州省安龙县城,实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胜利会师。1950年2月20日,陈赓、宋任穷率领二野四兵团和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进驻昆明。同年2月24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成立;同年3月,中国人民
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后改称云南省军政委员会。
1950年3月6日,省级机关和昆明市政权接管工作开展,云南是和平起义地区,在接管中遵循与起义人员充分商量、达成协议后接管原则,采取有步骤第自上而下按系统实行接管与自下而上依靠群众两结合的正确方法,共接受原云南省地方政权机关和
中国国民党中央系统的党、政、军、警、财税、金融、工矿企业等单位139个,12个专署、113个县、15个设治局、2个对讯督办区、1个省
直辖市。同年10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接受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
1950年4月,全省一些县出现土匪暴动,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
省军区开始组织剿匪斗争,至1950年底,全省内地军民作战1700多次,缴获各种枪支4.15万支,边疆各级人民政府建立联防武装。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议,西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政府对西南各省进行领导和监督,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决定,撤销、各
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各省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领导,随着西南区行政委员会的撤销,云南省也改由中央直接领导。
地理
位置境域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介于东经97°31′~106°11′,北纬21°8′~29°15′之间,
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
老挝、
越南接连,东部与
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边境线长达4060千米;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气候
云南省属于
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
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
北回归线以南,进入
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递降0.6℃~0.7℃,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最热(七月)月均气温在20℃~23℃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气温在7℃~11℃之间,年温差一般只有10℃~12℃。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地区无霜期超过300天,中部地区约为250天,比较寒冷的滇西北和滇东北高海拔地区少于200天。
北温带高原
西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昭通市,具有冬季偏冷,会有一定量降雪,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差异显著。
热点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
高原寒冷温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
香格里拉市,这里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大,年均气温8℃,年降水量787毫米。
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立体气候明显,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
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怒江傈族自治州,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影响,
纬度和海拔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气温差异,由南向北,由低到高形成显著地立体气候特点。
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丽江市,这里垂直气候明显,四季变化不大,雨量充沛。
地质
地层
云南省
泥盆纪分布广泛,地层发育完整,沉积类型多;根据
沉积岩性岩相及生物群特征的不同,泥盆系可以划分为4种沉积类型:翠峰山型、
南丹县型、
象州县型和
保山市型。
华坪县——曲靖地层区
翠峰山型,该类型属华南区的组成部分,以曲靖翠峰山一带发育最好。为一套陆相——滨海相碎屑岩,主要含鱼类及植物化石。仅分布于曲靖一
宜良县一盘溪一带,但只有下、
中统属此类型。
华坪——曲靖地层区象州型,除宜良、广南小区外,余皆属此类型。为滨海——浅海相
碳酸盐岩及
碎屑岩,含十分丰富的底牺固着生物。
华坪——曲靖
地层区“南丹崔型,仅见于文山分区广南小区,为浅海——半深海相硅质岩、粘土岩及碳酸盐岩,含
竹节石,菊石等
浮游生物,以广南达莲塘测面为代表。
保山——澜沧分区为泥质自云岩与
砂岩互层,厚141-348米:中下部
白云岩夹少量砂岩,上部为黑色灰岩,厚543米。
构造
云南省
地壳运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相当发育。滇西为北西或北西向构造发育区,滇中发育南北向构造,滇东以北东向构造为主。
活断层中规模较大的有近20条,其中以
哀牢山断裂、
澜沧江断裂和小江断裂规模最大,对全省沉积、
岩浆和构造发育起了极大的控制作用。云南省基底构造是由纬向构造、经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交织而成的棋盘格状格架,云南全区划分为7大构造体。
纬向构造体系,是云南最古老的构造体系,构造大多数出现于元古代、
古生代地层分布区,对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的岩相建造和沉积厚度有明显控制作用。
经向构造体系,是云南省最主要的构造带。构造带呈舒缓波状,南北向纵贯全省。可见透镜状体和反时针扭动特征。
山字型构造体系,弧顶向南,呈狭缩状。受其构造体系的干扰和迭加而变得残缺不全,整体来看弧顶部分保存最好,前弧东翼比较完整,西翼破坏严重,两翼不对称。
歹字型构造体系,由东向西大致划分出以下主干构造带,属于活动构造体系。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马关县巨型旋卷构造,由歹字型构造扭动派生出来,与其具有同期性和同步性,也为压扭性构造。
华夏构造体系,为一组大型古老北东向构造,在震旦纪晚期即已存在,对华夏古陆(古中国大陆)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
新华夏构造体系,在滇东尤其滇
东北地区是占主导地位的构造以北东40°左右呈等间距多字型斜列,平均间隔25~30千米出现一带,基本展布在
元谋县断裂以东地区,并插入川滇经向构造带。
地形地貌
地形
云南省地处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阶段,地形单元以位于第二级阶梯的
云贵高原为主,此外还包括
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省内高原和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3.75%,盆地面积仅占6.25%。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是德钦县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主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
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的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与其支流
南溪河交汇处,海拔76.4米,两地直线距离900余千米,高差达6.663千米。
云岭和
哀牢山呈
西北——东南
向斜卧云南中部,将云南明显地分成东西两大区。
东区属云贵高原的一部分,除北部边缘一些山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河流深切2000米以下,其余大部分地区山势低缓,河谷开阔、盆地众多,以中山、高原、湖盆景观为主。全区
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平均相对高差500-1000米。
滇东北以
昭通市为主,是滇东北山原区。滇东南以文山壮族自治州为主,是滇东南岩溶山区。
西区是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以保山一大理为界,将该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三江并流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
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脉与怒江、
澜沧江、金沙江相问排列。南部山势较缓,河谷展宽,山脉河谷呈帚状散开,中山、低山、山原景观占优势。高黎贡山以西,是伊洛瓦底江支流大
盈江县流域,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呈东北——西南向纵谷、宽谷盆地与中山相间排列。
横断山脉地形切割剧烈,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切割地貌区。
金沙江、澜沧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3条大江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从其相同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东部开始奔袭近千千米,向南逐渐收拢,在横断山脉处形成世界上罕见的“
三江并流”奇观,其间地处西部的怒江与中部澜沧江的最近距离仅约18千米,与东部金沙江的最近距离仅约66千米。
高黎贡山整个山地大体以
腾冲市东北部与
泸水市交接处为界,分为三段:
北段较高,
平均海拔3500~4000米,主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在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山体高大,顶峰常年积雪,发育有现代
冰川,峰顶
雪线以下分布着大面积的
原始森林,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中段分布在
福贡县、泸水市及腾冲市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峰丫偏山海拔4161米。山体南北走向,狭长高耸陡峭,大部分为中缅界山,顶峰
山脊一带也被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覆盖,山下则为滚滚南下的怒江。怒江峡谷的主体部分,大部分出现在中段。
南段在
保山市与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分两支,东支呈南北走向,经
腾冲市、
隆阳区及
龙陵县和
芒市辖至国境,山峰高度逐渐降低,
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最高峰大脑子峰海拔3780米。西支由腾冲北部经
梁河县、
盈江县、陇川县等中北部按南西—北东向入缅甸境内。山地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主峰琅玡山最高海拔3741米。这两支山体走向,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山体的西坡与南坡分别被
龙江、
大盈江、
瑞丽江等河流分割成3条近似平行排列的山地,成为另一种山谷相间的爪状格局。
地貌
云南省有盆地、河谷、
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各类型差异很大,同一类地貌也千差万别,且分布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各级河流纵横切割,把云南大地分割得十分破碎。
按成因可划分为构造隆起和
岩浆喷溢两种山地。前者是云南省山地的主要成因类型,后者山地仅限于
腾冲市一带的火山。以
平均海拔,山地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四类。
极高山,海拔高度大于5000米的山地。如滇西北德钦、
香格里拉市、
丽江市三县境内的
梅里雪山、
甲午雪山、
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
哈巴雪山、
云南玉龙雪山等,极高山顶部终年积雪,个别有现代
冰川活动。
高山,海拔高度3500-5000米的山地;如滇西北的大部分山地和
滇东北的药山、
拱王山等;高山顶部和周围常保留有冰川活动的遗迹。
高山和极高山约占全省山地面积的13%。
中山,海拔高度1000~3500米的山地,占全省山地总面积的77%,其中高中山分布于滇中哀牢山一带;中山分布于滇西南及滇东北地区;低中山广布于滇中及滇东地区,
腾冲火山亦在内。
云南高原(或称滇东高原)大体分布在
云岭东侧——元江
谷地——线以东,是
云贵高原的西片。高原主要为扬子准
地台的西南部所在,其
构造线比较零乱,大都为短轴的
背斜、
向斜,其走向多变,山岭通常较短小,脉络也不甚清晰。云南高原发育有大量南北走向的平行
断裂带,在地貌上主要表现为形成一系列长轴为南北走向的呈雁列式分布的
坝子。云南高原顶部保存有一定面积的古
夷平面,地表起伏和缓。高原上散布着缓丘及蚀余山梁古河谷、凹陷或断陷小盆地。高原边缘或大河通过的地带,河流深切,形成切割较深的较大河谷,从高原面顶部到大河谷底部,最大的可达2500~3000米,使得高原边缘地带呈山地与河谷相间的形态。
云南高原的核心部分处于
金沙江、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和珠江水系(
南盘江和
北盘江)分水带上,河流的切割作用相对小,高原面还未解体,
丘陵状高原的形态保存较为完好。云南高原内部因构造、
岩性及地貌发育状况,可分为两大地貌区:以小江
断裂带为界,东部喀斯特高原(
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峰为
药山主峰,海拔4041.6米),西部是滇中红层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峰为
拱王山主峰
雪岭,海拔4247米)。
云南省大于1平方千米的盆地有l442个,总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5%,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
哀牢山以东,三分之一分布在哀牢山以西。在众多的盆地中,大于5平方千米的有553个,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49个,以
陆良县和
昆明市(不含
滇池水面)为最大,分别为772平方千米和763.9平方千米。盆地按成因划分主要有:
断陷盆地:因断裂活动陷落形成,一般沿大型活动
断裂带分布,常成串珠状断陷盆谷带,其盆地的长轴与断裂走向一致,土地肥沃,部分尚有现代湖泊发育,如滇池、
洱海、
程海等。云南省境内大多数大型盆地属于此类,如陆良、昆明、
玉溪市、曲靖、
昭通市、
元谋县、
宾川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程海、
蒙自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丽江市、
保山市等盆地。
构造侵蚀盆地:这类盆地多在构造破碎带基础上,由河流侵蚀、拓宽和堆积而成,多沿江河分布,堆积阶地发育,如
富民县、
开远市、
景洪市、
梁河县等盆地。
向斜盆地:发育于向斜核部,经水流改造而成。主要分布在红层地区,如
永仁县、武定等盆地。
溶蚀盆地:以溶蚀、
堆积作用为主形成,规模不大,盆地边缘不规则,内有残丘、石芽、落水洞、
孤峰林立、地表缺水,这类盆地,主要分布在滇东南
碳酸盐岩地区,如
师宗县、
丘北县、
砚山县、
罗平县、
平远街等盆地。
火山堰塞盆地:火山
熔岩堵塞河流形成。盆地中的堆积物由
火山喷发物和河湖
沉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
大盈江流域的火山活动区,如
腾冲市、固东、
和顺镇等盆地。
喀斯特地貌遍布在云南省16个州市的118个县,占全省总县数的92.2%;其中曲靖、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昭通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昆明市、
玉溪市6个市州是云南
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的区域,占全省喀斯特县总数的85%以上。其余的县市中也仍有零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红河断裂以东地区,喀斯特地貌集中连片分布,红河断裂以西地区,喀斯特地貌多为条带状分布。云南省有喀斯特县(占总面积的30%以上)62个,多喀斯特县(占总面积50%-70%)21个,高喀斯特县(占总面积70%以上)10个 ;此外,喀斯特地貌面积比重虽不到30%,但面积超过400平方千米的有16个县(市);其中,昆明
五华区和
盘龙区喀斯特地貌面积27.68平米千米,占总面积100%,其次蒙自县喀斯特地貌面积2230.1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96.6%;
罗平县喀斯特地貌面积2651.8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88.44% 等。
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的总和称为冰川地貌。冰川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地区,
西北以冰川地貌为主的
世界地质公园有11个,其中,云南省主要有大理苍山
国家地质公园和
云南玉龙雪山地质公园。
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933平方千米,海拔1700~4122米,苍山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苍山主山脊线两侧。
大理白族自治州冰期时有
冰斗冰川24条(东坡15条,西坡9条)。丽江玉龙雪山地质公园,全山共发育有19条现代冰川(东坡15条,西坡4条),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一条冰川——“白水一号”冰川(即
冰川公园)位于主峰
扇子陡峰正下方,全长2.9公里,冰川公园海拔4680米。
土壤
云南省
土壤类型呈多样性,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明显。全省有16个土壤类型,占全国的1/4;土壤类型主要分为7个纲、14个
亚纲、19个土类、34个亚类,其中,红壤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故有“
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广泛分布于云南16个地州市海拔2500m以下的残存高原面、湖盆边缘和中低山地。稻田土壤细分有50多种,其中大的类型有10多种;成土母质多为冲积物和湖积物,部分为红壤性和紫色性
水稻土。山区旱地土壤约占全省的64%,主要为
红土和
黄土。坝区旱地土壤约占17%,主要为红土。赤红壤面积515 .30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63%,分布在北纬240以南的
普洱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临沧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5个地州。黄壤面积229.49万公顷,分布于
滇东北的
绥江县、
盐津县、
大关县、
彝良县、
镇雄县、
威信县等县海拔2400米以下的地区,此外,文山州东南部、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曲靖市东南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地区、
保山市也有分布。黄棕壤面积296.1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8.4%;分布于滇东北海拔2200~2600米,滇南海拔1800~2500米,滇西上限可达海拔2900米的山地上。棕壤面积253. 6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7.2%;分布在海拔2500一3000米的山地垂直带中,滇南分布海拔下限可到2200米,滇西分布海拔上限可达3200米或3300米。燥红土面积38.85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1%,分布在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金沙江等河谷地区。褐土面积11.41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0.32%,分布于北纬280以北的德钦县境内海拔1950~2900米的金沙江、澜沧江及其支流的谷坡。紫色土面积495 .99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4%,分布于16个地州市,以楚雄为中心,北起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南至
普洱市的滇中红层区分布最为集中。
生石灰(岩)土面积108. 69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1%,广泛分布于全省16个地州市的
石灰岩地区,特别是以文山、
昭通市、曲靖和
丽江市4地州市最为集中。火山灰土面积0.99万公顷,仅占全省土壤面积的0.03%,分布于
腾冲市、
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的死火山口附近。
沼泽土面积0.83万公顷,分布在滇西北山区的低洼地带、高原
坝子低平地段和湖泊周围。
水稻土面积136.5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9.4%,分布于全省坝区、河谷和低山
丘陵一带。
水文水利
水文
云南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89条,分别属
独龙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澜沧江、
金沙江、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南盘江6大
水系。独龙江水和怒江水西注入
印度洋东北部的
缅甸海,澜沧江水系注入
南海,金沙江水系注入
东海,
元江注入南海西北部的
北部湾。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分布在元江谷地和东云岭山地以南,多数在高原区内。湖泊水域面积1100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28%,总蓄水量为1480.19亿立方米;
滇池是云南省湖面最大的湖泊(全国名列第六名),面积约250平方千米;
抚仙湖深度全省第一(全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最深处为151.5米;
泸沽湖次之,最深处73.2米。该省有九大高原湖泊分别是
程海、泸沽湖、滇池、
阳宗海、
星云湖、抚仙湖、
杞麓湖、
异龙湖、
洱海。
河流
怒江,古称泸水,又名潞水,中缅国际河流,位于云南省西部澜沧江以西,形成一个狭窄的条带状。怒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南麓,经西藏于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入云南境,怒江由北向南流经怒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德宏6个州市19个县市,云南境内河长618千米,云南境内流域面积33358平方千米,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澜沧江,中老缅
国际河流,位于云南省西部,呈条带状,自北向南纵贯云南省西部的横断山地之间,以临沧县四家村斗阁河与澜沧江交汇处为界,将云南境内的澜沧江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879千米,主峰海拔高程在5000米以上等。下段河长348.4千米,河谷渐次展开,呈“U”形,为宽浅河谷区,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27.4千米,集水面积8.86万平方千米。
金沙江古称绳水、淹水、马湖江等,因盛产金沙而得名。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北麓格拉丹东雪山群的西南侧。金沙江流经西藏自治区,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德拉附近入云南,向东南小支流,至
石鼓镇折向东北,形成著名的“
长江第一湾”。至
昭通市水富县安边镇支流横江汇口处离境。金沙江大部分河段为川、滇两省的界河,省内干流河段长1560千米,
流域面积109096平方千米。
独龙江是流经云南西北部进入缅甸境内的跨界河流,发源于西藏
察隅县,上游称克劳洛河,从迪布里流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与贡山县境内的麻必洛河汇流后统称为独龙江。独龙江全长250千米,境内流程80千米,流域面积1947平方千米。
云南省境内的大河,曾有红河之称;有两源,东源来自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
祥云县西部山地,西源源于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山地——茅草哨。流经大理州南部、
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南部、
玉溪市西部、红河州中部,至红河州南部的
河口瑶族自治县出国境进入
越南,出境后称红河。全长677千米,
流域面积7.9万平方千米(云南省7.674万平方千米),国境处年均径流量484亿立方千米,全程天然落差2510米。
湖泊
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面积306.3平方千米,蓄水量为15.931亿立方米,最深处为11.3米,海拔1886米,湖面南北长39千米,东西宽13.5千米,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
水系是全国13个重点保护水系之一。滇池属
断层陷落构造湖,
新生代中新世后,
云南高原发生多次间隙性的不等量上升,北部上升强烈,南部上升较弱,形成向南倾斜的高原面,同时发生了南北山的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形成古滇池的维形。
洱海古称叶榆泽,因湖泊外貌形似人耳,故名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香格里拉、大理、弥渡深大断裂带中部,湖盆北起邓川的江尾村,南至
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与点苍山十九峰平行。第三纪中新世以来,西岸苍山强烈上升,湖泊面积252.91平方千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最大水深21.5米,流域面积2565立方千米,海拔高程达3074~4122米,东部盆地下降,湖积、冲积、洪积物厚度达1000~2000米。
抚仙湖又名澄江海,位于澄江、
江川区和
华宁县3县之间,滇中湖群五大湖泊的中心区域。在五大湖泊中,
抚仙湖水位最低(海拔1721米),面积216.6平方千米,
流域面积674.69平方千米,与
滇池、
杞麓湖、
阳宗海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7千米、18千米、27千米,南部有2.5千米长的隔河与
星云湖相通。抚仙湖湖水容积占全省湖泊容积的65%,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蓄水量189.3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大深水湖泊(最深处为151.5米)。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和四川省盐源县等交界处,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的面积约50多平方千米(云南境内30.3立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为40余米,最深处达90余米,湖面海拔2690.7米,是一个典型的因
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泸沽湖四面环山,湖水清澈见底,湖中盛产名贵的高原细鳞裂腹鱼和各种虾、蟹,湖边以及湖里的7个小岛上栖息着白鹤、黑鹤、鸳鸯等珍稀禽鸟。
星云湖位于云南省
玉溪市江川区境内,属
珠江南盘江水系的源头湖泊,为
滇中高原陷落性浅水湖,是
抚仙湖上游的唯一湖泊,两湖由一条长2.2千米的隔河相连。星云湖湖面为南北向不规则椭圆形,湖面海拔
高程为1722.5米时,水域面积约34.3千米,湖长约9.1千米,湖最宽处约4.7千米,湖岸线总长约38.9千米,最大水深约为10.8米,平均水深约为6米,相应湖容约2.1亿米。
水利
2021-2025年期间,云南省实施各类水利工程7000件,2021年,水库5914座(其中,青山嘴、小中甸、德泽、德厚等大型水库,75座中型水库,262座小(1)型水库,1256座小(2)型水库),新增蓄水库容38亿立方米、达到147亿立方米,4793座塘坝,2549条渠道;2020年,全省灌溉面积达到2099.84千公顷,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978.07千公顷;全省供水水库达到6694座,总库容142亿立方米,全省供水能力214亿立方米;已建成堤防12166千米。2022年,该省共有注册水电站81座、备案水电站11座、其他水电站92座。其中,全国排名前十的水电站有6个水电站在云南,分别为
白鹤滩水电站、
溪洛渡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和小湾水电站。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1年,云南省水资源总量1616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量1616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562.9亿立方米,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42.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3445立方米,入境水量1112亿立方米,供河道外用水的大、中、小型水库以及坝塘年末蓄水总量85.15亿立方米,九大高原湖泊年末蓄水量290.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储量较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滇西北的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大
水系;可开发装机容量0.9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
土地资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2019年12月31日,云南省土地总面积3831.94万公顷,其中,耕地539.55万公顷(水田占18.38%,水浇占3.31%、旱地占78.31%),园地257.22万公顷(果园占38.25%、茶园占18.40%、橡胶园占28.94%、其他占14.41%),林地2496.90万公顷(乔木占84.83%、竹林占0.62%、灌木占11.58%、其他占2.98%),草地132.29万公顷(天然占9.26%、人工占0.66%、其他占90.08%),湿地3.98万公顷(森林
沼泽占2.08%、灌丛沼泽占0.51%、沼泽草地占9.97%、内陆滩涂占82.61%、沼泽地占4.8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7.37万公顷(城市占9.25%、建制镇占11.17%、村庄占69.67%、采矿占8.00%、风景名胜及特殊占1.91%),交通运输用地52.64万公顷(铁路占2.26%、
轨道交通占0.07%、公路占37.65%、农村道路占59.18%、机场占0.75%、港口码头占0.04%、
管道运输占0.05%),水域及
水利设施用地60.85万公顷(河流水面占32.40%、湖泊水面占17.83%、水库水面占28.73%、坑塘水面占9.33%、沟渠占2.74%、水工建筑占1.88%、
冰川及常年积雪占7.09%)。
森林资源
云南省林地2496.90万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118.02万公顷,占84.83%;竹林地15.40万公顷,占0.62%;灌木林地289.17万公顷,占11.58%;其他林地74.31万公顷,占2.98%。
普洱市、楚雄、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红河、
迪庆藏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林地面积较大,占全省林地的51%。
湿地资源
云南省涉及其中5个二级地类。湿地3.98万公顷,其中,森林
沼泽0.08万公顷占2.08%;灌丛沼泽0.02万公顷,占0.51%;沼泽草地0.40万公顷,占9.97%;内陆滩涂3.29万公顷,占82.61%;沼泽地0.19万公顷,占4.83%;全省无红树林地、沿海滩涂2个湿地二级地类的分布。湿地主要分布在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
南盘江、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河流及九大高原湖泊沿岸,楚雄、
迪庆藏族自治州、
普洱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等4个州(市)的湿地,占全省湿地的42%。
矿产资源
云南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
有色金属王国”,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57种,已
探明储量的有86种;金属矿普遍分布108个县(市),煤矿分布在116个县(市),其他非金属矿产各县都有;伴生矿床约占矿床总量的31%。云南有82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31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磷保有资源储量约40亿吨(居全国第一),分布在滇中地区;煤炭(居南方省份第二位)探明储量达364.59亿吨,主焦煤资源保有储量达18.14亿吨(居全国第四位),分布在滇东、滇南和滇东北地区;保有资源储量69.58万吨(居全国第3位),分布在滇南地区;铅(全国第一位)保有资源储量718.36万吨,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锌(全国第一位)保有资源储量2125.48万吨,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锡(居全国第二位)保有储量128.00万吨,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分布在个旧、文山和保山地区;铁(居全国第六位)保有资源储量35.29亿吨,分布在滇中及昆钢附近;铜保有资源储量481万吨,分布
东川区、
易门县、
牟定县、
大姚县。
药材资源
云南省是“药物宝库”,据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中药资源种类有6559种,药用植物资源有6157种,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分别占全国的51.4%和55.4%,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有574个品种药进入中国药典,居全国之首。云南中药材三七、灯盏花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道地药材主要有三七、
天麻、当归、
木香、灯盏花、
黄连、葛根、茯苓、
石斛、
生姜、
砂仁、滇龙胆、
麻栗坡草果等。
能源资源
云南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地热资源以滇西腾冲地区的分布最为集中,全省有露出地面的天然温热泉约700处,年出水量3.6亿立方米,水温最低的为25℃,高的在100℃以上(
腾冲市的温热泉,水温多在60℃以上,高者达105℃)。太阳能资源也较丰富,仅次于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内蒙等省区,全省年日照时数在1000~28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0~150千卡之间。省内多数地区的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年
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20~130千卡。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的58.9%;其中鸟类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
爬行纲143种,占37.6%;
两栖动物102种,占46.4%。云南珍稀保护动物有
蜂猴、
滇金丝猴、
大象、野牛、长臂猿、
印度支那虎、
犀鸟科、
白尾梢虹雉等46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菲氏叶猴、
鳞甲目、麝、
绿孔雀等15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熊猴、
猕猴属、
小熊猫属、
蟒蛇等。
植物
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之称。有高等植物440科3084属19333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约30万种)的6.4%,占中国已知种类(3.8万余种)的50.1%。云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9科542种,约占全国种类数量的48.1%,其中有212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有玉龙蕨、光叶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7种、十齿花、蛇根木、
中原地区蕨等二级国家保护野生植物485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0年,云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地共36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共166处,总面积286.7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以及世界
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等的国际保护地有11处。
云南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市境内,地处
横断山脉的核心部位,云南省
纬度最北、海拔最高,以高原湖泊、
沼泽草甸和原始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
植被于一体的寒酸的内陆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湿地属内陆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湖泊湿地、高山湿地和
草本泥炭地,为原始的高山和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涵养的高山冰渍湖湿地独特类型,也是
中原地区独特湿地类型的湿地。1984年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碧塔海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碧塔海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国际重要湿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位于中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勐养、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组成。由西向东分别坐落在勐海、景洪、勐腊二县一市,以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目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1986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又称“西双版纳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省大理州,涉及大理、
漾濞彝族自治县和
洱源县三个市县,海拔1700~4122米,由苍山地质地貌景观区、环湖人文景观区和高原湖泊景观区组成。公园
地质遗迹独具特色,距今1.5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地貌,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距今20亿年左右的岩石经后期复杂地质改造形成的
变质岩系列,是变质岩的“
教科书”,是
中原地区“
大理石”的命名地;受
喜马拉雅山脉造山作用随苍山隆升而形成的高原断陷湖泊——洱海,以及洱海侵蚀湖岸地貌特征的岩岛、湖滨湿地。2014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
世界地质公园。
自然灾害
云南省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水灾、地震、虫灾等。
干旱是影响云南范围最大,持续时间较长、危害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最常见春旱。截至2020年4月15日,共有100条河道断流,180座水库干涸,140眼
机电井出水不足;已造成147.79万人、41.7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460万亩农作物受灾,是近10年来最严重干旱。
水灾多发生在雨季,
洪灾多见于山区,而涝灾多见于坝区。水灾频发在曲靖地区南部、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川区、昭通地区等。1957年6-8月,全省计有100多个县、区发生洪灾,125万亩农田受害。
云南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滇东带、滇西带和
腾冲市——澜沧带,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震中位于云南
通海县,地震震级为7.8级, 受灾面积达8800平方千米,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是20世纪云南省内震级最大、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地震,也是迄今为止除1976年“
唐山地震”和2008年“
5·12汶川地震”外,中国大陆受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虫灾也是云南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水稻虫是危害云南水稻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2至3代,受害面积在350万亩左右;蚜虫则是云南小麦、蚕豆、油菜等小春作物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在350-400万亩之间。2021年4月云南省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94.59万亩,其中:病害7.93万亩,虫害80.99万亩,
鼠害1.09万亩,有害植物4.59万亩。
行政区划
截止2022年10月,云南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政府驻地省昆明市华山南路7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云南省常住人口4693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2427万人,占51.72%,乡村人口2266万人,占48.28%;男性人口2416万人,占51.48%,女性人口2277万人,占48.52%;0-15岁940万人,占20.03%;16-59岁3006万人,占64.05%;60岁以上747万人,占15.92%(65岁及以上548万人,占11.68%);出生人口38.2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8.14‰;死亡人口38.5万人,死亡率为8.21‰;自然增长率为-0.07‰。截至2021年,云南省流动人口为1059.9万人(跨省流入人口为223.0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836.9万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云南省户籍总人口4802.8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717.1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75%。
民族
截至2021年5月14日,
汉族人口3157.3万人,占总人口的66.88%;少数民族人口1563.6万人,占总人口的33.12%;其中,
彝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2.43%,
哈尼族占10.44%,
白族占10.26%,
傣族占8.05%,
苗族占8.02%,
壮族占7.74%。
云南省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自治地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省境内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白族、哈尼族、傣族、
傈僳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景颇族、
布朗族、阿昌族、
普米族、
怒族、
基诺族、
德昂族、
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为特有少数民族。
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傈族、拉族、佤族、
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16个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
丘陵之间,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贵州省、
湖南省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
澜沧江之间,聚居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
傣族,傣族视孔雀、
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
南传佛教和
原始宗教。
壮族,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
北部湾。
语言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边疆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中,除
回族、
水族、
满族3个民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使用26种语言,其中
景颇族有景颇语和载瓦语,
瑶族有勉语和布怒语,
怒族有怒苏语、
阿侬语、矛若语。26种少数民族语言分属汉藏、南亚两大语系的藏缅、壮侗、苗瑶、孟高棉4个语族,藏、景颇、彝、缅、苗、瑶、壮傣、佤德昂8个语支。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母语型、双语型、多语型和母语转用型。
汉族语言
云南汉族的语言属西南官话的支方言,明代洪武年间从内地陆续迁来并落籍于云南的汉族,以
江南、江西、湖广、南京一带的人最多,大都是北方方言。因为江南、江西、湖广移民所使用的方言以“江淮官话”为主,所以在云南汉族移民语言的交流、融合过程中最终形成的
云南方言就是以当时的“江淮官话”为基础,掺杂、糯合了
华北地区方言、四川方言和与安徽、南京一带比邻的吴方言,并吸收了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因素而形成。
母语型
主要聚居在边疆地区,民族的共同交际语为本民族的母语,基本只使用本民族语言。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迪庆的藏族,德宏的傣族、景颇族,西双版纳的傣族,沧源、西盟的佤族,澜沧的拉祜族,贡山的独龙族和怒族等。
双语型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居住在内地平坝地区或各民族交错聚居、杂居的地区,除了使用本民族语言外,已有一部分人兼通汉语,如
白族、
纳西族、
壮族等;另一种情况是居住在边疆地区的人口较少的一些民族,他们除了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有一部分人兼通本地区另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普洱市、
临沧市的
拉祜族、
哈尼族、
佤族都有一部分人兼通傣语,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
怒族、白族、
彝族中大多数人兼通傈僳语。
多语型
一般人口较少,与邻近的民族联系密切,他们除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兼通邻近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语言。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
德昂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兼通景颇语、傣语。
宁蒗彝族自治县的
普米族,除使用普米语外,一部分人还兼通藏语、
彝语、
纳西语,有的还兼通汉语。
母语转用型
民族本民族语言已消失,而通用汉语。
回族、
满族历史上已通用汉语。云南水族的本民族语言也基本消失。此外,
昭通市的彝族、
昆明市郊区的
白族大部分已通汉语。
宗教信仰
云南省境内现有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以及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截止2020年12月底,全省经批准开发的宗教活动场所6590处,宗教教职人员1.08万人,爱国宗教团体326个,信教公民有470多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有4所宗教院校(
云南佛学院、昆明
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
云南基督教神学院、云南藏语系佛学院)。
佛教
南传佛教,约公元前273-前232年传入云南省南部边疆的
傣族、
布朗族、
德昂族、阿昌族等地区,这时地区的佛教称作南传佛教,也称小乘佛教或上座部佛教。祖腊历纪元前二十三年(615年)在西双版纳州建立第一所佛寺——袜坝姐。15世纪中期,西双版纳傣族已普遍信仰南传佛,16世纪以后,佛教在西双版纳进入大发展时期。15世纪中期,佛教传入临沧地区;
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年)建立第一所寺庙;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传入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8年后,佛教又传播到耿马县的勐角董、勐撤、
孟定镇等;明世宗嘉靖27年,建盖景戈大佛寺(汉译蛙佛寺)以及袜广、袜蝶、袜允相、袜回坎等,到
土司罕朝以后,又建造袜坎(睡佛寺)、袜墨(小街佛寺)、袜勒(甘东寺)、袜楞(官佛寺)、袜东户(野佛寺)、袜吾(观音阁佛寺)等寺,于是
南传佛教就逐渐在耿马全县的傣族、
佤族、
布朗族族、
德昂族(崩龙族)地区传布开。清末和民国初年佛教的最兴盛时期,耿马县共有佛寺202所,16世纪下半叶以后,临沧、
沧源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镇康县、
永德县等县的傣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也接受了南传佛。
云南省汉传佛教,元代蔚为大观,明代处于极盛,
清代较兴盛,但到
咸丰和
同治年间,兵灾扰攘,社会动乱,僧尼逃散,云南佛教处于急剧衰落状态。
藏传佛教正式传入云南
藏区为公元11世纪初(后弘期佛教),至公元15世纪兴盛。云南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藏、川、滇三省区交界的
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的丽江、宁等县,为藏族、
纳西族和
普米族群众所信。云南藏传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
香格里拉市、
德钦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及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和丽江地区的丽江县、宁蒗县永宁等地。
经缅甸传入云南省的
南传佛教,分为润派、摆奘派、多列派、
左派4个派。
润派,润派又分为润坝(或称摆坝派)和润孙(或称摆孙派、摆顺派)两支。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临沧市、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地均有分布。润坝派(傣语“坝”意为山林)佛寺原来建于山野,离寨较远,平时无固定的信众前往
布施,全靠僧侣每天出外化缘,所以人们称润坝佛寺为林居佛寺,称这派僧侣为林居和尚。润孙派(傣语“孙”意为园圃)佛寺原即修建于寨中或寨边,所以人们称之为家佛寺,称这一派僧人为家和尚。云南省润派,有西双版纳各县及景谷、孟连全属润派,
布朗族族、临沧地区的润派中心早耿马城周一带,均信奉摆润。
多列派,传入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已有400多年,传入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已有500多年,德宏地区的
芒市和瑞丽县信仰多列派的人比较多。
摆奘派,是从缅甸传入的,信仰者有傣、
阿昌族、德昂等族群众,僧侣和信众都比较多。
左派,由缅甸的
南坎传入滇西的孟奉(在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之间),随后又传播到芒市。
宁玛派,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个教派。“宁玛”在藏语中是“古旧”的意思。由于宁玛派僧人习惯戴红色僧帽,因而俗称红教。”宁玛派约在公元12世纪从
西藏自治区和
康巴藏区两路传入
德钦县、
香格里拉市、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宁玛派寺院共有19座,其中较大的是承恩寺、英珠寺、托拉寺、白塔寺、达普公寺、云顶寺、文峰寺、普初寺、牙支寺、折公寺、拉社寺、夏托洛寺等。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之一,约在公元11世纪末(
赵扩时)从康区传入云南
藏族、
纳西族和
普米族地区,是传入云南最早的一个教派,分布于
丽江市、维西、贡山纳西族地区和德钦、中甸藏族等地区。
萨迦派传入云南藏族、纳西族地区的时间大约是萨迦派第五祖
八思巴时代,萨迦派在元代处于极盛。
格鲁派是
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个大教派,约在15世纪末叶传入云南藏族、纳西族和普米族地区。
道教
道教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从
四川省、
贵州省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方向传入云南,在
彝族、
白族、
瑶族、
壮族、
水族、
布依族、纳西、
阿昌族和
汉族部分群众中得到发展。
云南道教总分正一、全真两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分若干支派。
正一派,从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演化而来,云南的汉族、瑶族、壮族、彝族、部分白族、水族、布依、阿昌、
纳西族的村寨道士多属此派。
全真教,金初道士王重阳所创,此派主张修道登仙必需深居
寺院,锐意苦修,王重阳高徒
丘处机追随
孛儿只斤·忽必烈有功,被封为。神仙”,赐
虎符玺书,执掌天下
道教。因有皇室扶持,道教得到很大发展。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云南全省均有分布,尤其在
昆明市、大理白保山地区、
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曲靖地区等地、州、市的
回族聚居地区盛行。历史上,伊斯兰教是云南回族全民信仰的一种宗教。
云南伊斯兰教分为阁底木、哲赫林耶、伊黑瓦尼3个教派。
阁底木派是伊斯兰教各教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个教派,传入云南最早,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教派,全省17个地区、市,均有阁底木教徒,人数也最多,云南穆斯林中有90%以上属于阁底木派。
哲赫林耶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后传入云南境内的一个伊斯兰教教派(中国西北地区称门宦),主要分布在
通海县、
弥勒市、
峨山彝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个旧市、罗平县的部分地区,昆明市也有分布。全省共有20余个教坊、20余所清真寺。
民国14年(1925年)伊黑瓦尼派传入云南,主要传播于
昭通市的昭通市和
鲁甸县,此外县和个旧市也有分布。
基督教
1877年,由麦嘉底经过云南到缅甸,此后,又有其他一些传统教士由内地进入云南,1881年,在大理开办教会,成为基督教在云南传播的先导。1882年,教会又在昆明设立教堂;此后,基督教各教派及传教团体和自由传道人相继入滇,在云南各地传教。
云南省基督教教派分为内地会、循道公会、神召会、浸礼会等。
内地会是云南势力最大、分布最广的基督教派,又有英美系统和
德国系统之分,其中以英美内地会势力为最大。英美内地会于1881年传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于1903年在
昆明市建立的总会。德国内地会于1913年由德国传教士吴福理在玉溪州城开办教会,下设北城、赵官坝、下桃源、研和4个分堂。
循道公会在云南影响较大,最早于1883年由
英国传教士索理仁传入滇东北地区,1885年又在
东川区开办教会。
神召会在中国的最高传教机构(总会)设在
上海市,下设6个区会,云南神召会属西南区会,又设有昆明分会、路南分会和维西分会,分别负责在云南的传教活动。
云南浸礼会由缅甸传入,主要分布在
芒市、
瑞丽市、
陇川县I、
盈江县等县的
景颇族地区和部分
傈僳族中,自1887年便开始在缅甸
八莫、
密支那等地的克钦族中设立了教会,并在八莫设立浸礼会总会,还相继建立密支那、罗孔、孙布拉蚌、贵开、雷接和勐巴坝等6个分会。
天主教
天主教最早在元代传入云南省,主要集中在滇东北地区,天主教会以
昆明市为基地,致力于向全省各地扩展。
云南作为天主教的一个独立传教区,最早是在1696年,雷勃郎和马蒂亚曾先后受命为云南教区主教。
天主教昆明教区分布在滇南各县和曲靖、
陆良县、
师宗县、
罗平县、路南等县以及滇西的盐丰、
永仁县两县的传教活动,主教座堂最初设于昆明平政街。
天主教大理教区于1929年设立,在滇西各县的传教。
昭通市教区(监牧区)于1935年成立,称为国(华)籍教区,负责昭通、
盐津县、彝7良、
镇雄县、
巧家县、会泽等。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教区(筹备)管理维西、
德钦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3县教务。自1857年西藏教区设立之时,云南维西厅境的传教活动即由西藏教区管辖。
原始宗教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保有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最多的是虎,其中以
彝语支的彝、白、纳西等民族为最盛。虎图腾在
彝族中的遗留主要表现在彝族自称与虎的称名同。此外,还表现在彝族丧葬礼俗和山名地名命名等方面。云南少数民族的
图腾崇拜,除虎之外,还以熊、猴、蛇、羊、鸡、鸟、鱼、鼠、麂子、
黑麝乃至养、竹、麻等为图腾。怒江地区
傈僳族保存的以动植物命名自己氏族的图腾崇拜最多,包括虎图腾在内。有熊、猴、羊、蜂、荞、麻、竹等20多种图腾。
经济
综述
云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已形成以粮食为主体,烟草、甘蔗、茶叶、油料、蔬菜、蚕茧、水果、药材、橡胶和华奔等位骨干的农业生产格局,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比列基本协调,有色、磷化、烟草加工、糖加工优势明显,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健康服务等为万亿级支柱产业,有工业企业22万余家,职工143万人。2022年,全省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28954.20亿元(全国省份第18位),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1.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0.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3.8∶36.2∶50.0。2023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
第一产业
农业是云南省经济基础,已形成以稻谷、玉米、小麦、薯类、蚕豆、大豆和杂粮等粮食产业为主导,推进甘蔗、茶叶、油料(油菜、花生、蓝花子、红花、
蓖麻等)、蔬菜、蚕茧、水果、药材、橡胶和花奔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其中,稻谷全省129个县(市、区)均有栽培,历年均居粮食作物首位;玉米是饲料和酿酒原料,主要集中在
昭通市、曲靖、
普洱市、
临沧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个州市,种植面积在全省粮食作物中第一位,总产量居第二位;食用菌产值为全国第16位,产量为全国第22位;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700公顷,成为“万亩药园”,四双版纳州被列入全国南药生产基地;云南咖啡主要集中在普洱、临沧、
保山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5个边境州市,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的98%以上,2021年有咖啡企业42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4家,是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区;宣威火腿因产于宣威而得名,优质原料猪种“宣和猪”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证,是国内唯一为火腿原料培育的新品种,销售份额在中国火腿行业中综合排名第2位;云南已成为全国花卉大省,花卉种植面积全国排名第二,其中鲜切花和
大花蕙兰、盆栽玫瑰、多肉等盆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培育出
切花月季、
香石竹、
非洲菊属等已鲜切花为主的自主
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580个,占全国选育新品种数的60%以上,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是
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鲜花交易市场。
2022年,云南省粮食总产量1957.96万吨,蔬菜产量2857.92万吨,水果产量1289.05万吨,茶叶产量53.39万吨,中药材产量82.26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5.80亿元,鲜切花产量180.00亿枝,坚果产量250.08万吨,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20.33万吨。2023年云南省夏粮播种面积4243.2千公顷,总产量1974.0万吨。
第二产业
云南省建立了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涵盖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9个。2016--2020年,石化、信创、新能源乘用车3个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烟草、电力、生物医药、黑色金属、食品、化工、装备制造、信息、建材、绿色铝硅10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移动终端、
平板电脑、液晶电视、
柔性显示屏、机器人等产品实现“云南造”。工业总量全国排名从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其中,绿色铝硅产能规模居全国前列,冶金集团连续10年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50强第15位,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贯标引导企业数全国排名上升到第16位,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效证书数居全国第二;有机产品获证组织居全国第一;能源产业历史性跃居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生产有2家人用企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已上市品种6个,开展研究有10余个,新冠
灭活疫苗被纳入国家紧急使用),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上市产品7个,全球第二个,新冠
mRNA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全球第四个获得
临床试验批件)。疫苗批签发量共计达到9465.51万剂,疫苗批签量达到全国的15%,位居全国第一,疫苗批签发货值67.6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清洁能源市场化交易电力占比97%,国产
计算机总产能突破百万台。
2022年,全省全部
工业增加值7197.08亿元,卷烟产量709.06万箱,中成药产量6.26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十种
有色金属产量697.11万吨,全社会
建筑业增加值3282.41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994.30亿元。
第三产业
云南省以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健康服务等为万亿级支柱产业,推进
金融服务、房地产业的千亿级优势产业,数字服务、科技服务、
电子商务、家庭服务、商务服务、
服务贸易,环保服务成长性新兴服务的发展。在旅游业方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云南的旅行社数量为1192家,排名全国第9位,2013年至2017年,接待海外旅游者在全国排名第5位,接待国内旅游者居全国第12位。在现代物流方面,建设“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全省县级物流网络覆盖123个县,乡镇快递网点达3578个,覆盖率99.9%。2018年,全省有
物流企业1.5万余户,货运车辆50万辆,从业人员100余万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346户。全省共计11户企业成功获评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资质,2户国家5A级物流企业。在健康服务方面,全省16个州、市实现
三级医院和州、市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89.45%,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总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打造100家
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该省有16个国家级一类口岸,7个国家级
地方口岸;商品出口主要以农产品、机电产品、化肥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原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品、
硫等原材料以及机电产品、农产品是主要的进口商品,其中原油进口突破1000万吨,达到1016万吨,占全省进口额的32.2%。
2022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38.8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152.02亿元,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21.2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00.42亿美元,进口总额259.03亿美元,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94.59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止2022年,云南省共有80个开发区,其中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63个,7个省级工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4个,
跨境经济合作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个。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位于昆明老城区、
呈贡新区、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三角区域中心。昆明经开区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开发区共有社区居委会16个,居民小组73个,集聚以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及配套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开发区继2008后,连续四年跻身西部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五强,科技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开发(度假)园区第一、全市第二。2000年2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原名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孟定镇)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1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3.47平方千米,分为3个园区,即孟定核心园区、南伞园区和永和园区。将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集建材、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物流、边贸、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功能区,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
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定名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
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位于中国云南省和
老挝南塔省交界区域,地处中老铁路、
昆曼大通道以及老挝南北公路的关键节点,与老挝接壤,毗邻
泰国,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面积为34.67平方千米,合作区运输网对内连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30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对外辐射至老挝、泰国、
柬埔寨等7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
泛亚铁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渠道。
昆明综合保税区
昆明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
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
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溪高新区)于1992年8月成立,位于
玉溪市中心城区,总面积76.53平方千米,拥有28个国家级、省、市科研单位、技术中心和1个院士工作站,先后承担了25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是云南省第一篇“省级
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和“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6年,玉溪高新区获列首批“
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并成功申报“国家火炬玉溪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1998年9月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社会
教育
截至2022年,云南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3995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061.86万人,专任教师62.83万人其中,幼儿园13883所、小学10533所,专任教师23.25万人;初中1692所,专任教师13.86万人;
普通高中616所,专任教师7.64万人;中等
职业教育学校396所,专任教师2.1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82所,专任教师4.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所。高等教育在校生145.27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在校生28.0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
技工学校)在校生64.43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5.29万人,初中在校生186.33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79.73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180.8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55.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4%。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云南省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4个,文化馆149个,
公共图书馆151个,博物馆183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64%和99.67%。中、
短波转播发射台48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37家,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91.87万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活动中,共评选出47个获奖作品,其中,戏剧8部,电影6部,电视剧(片)8部,歌曲10首,
广播剧2部,图书5部,舞蹈作品5个,
曲艺作品3个。2021年全省完成戏曲活动9850场,组织文化演出240余场次,服务群众420多万人次。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成功举办主题为“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
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设在昆明市北部金殿名胜风景区,占地面积218公顷,共有69个国家和26个国际组织参加,接待观众943万人次。
科技
截至2022年,云南省共有国家批准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24个。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全年获专利授权39497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514项,成交金额219.20亿元。2021年,全省共授予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75项,科技成果共545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511项,基础理论成果20项,软科学成果14项。
医疗
截至2022年,云南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527个,其中,医院1400个,在医院中有
公立医院447个,
民营医院953个;卫生技术人员39.6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2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0个,卫生技术人员0.81万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8个,卫生技术人员937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47个,卫生技术人员2.04万人。乡镇卫生院1368个,卫生技术人员5.94万人。
体育
截至2021年底,云南全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31885个,其中室内9214个、室外122671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10887.4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1平方米。其中,全省篮球场地68380个,场地面积3937.04万平方米;足球场地4282个,场地面积1278.79万平方米;排球场地3032个,场地面积96.98万平方米;
乒乓球场地17692个,场地面积127.61万平方米;
羽毛球场4846个,场地面积110.27万平方米;其他球类运动场地3601个。田径场地5942个,场地面积2160.18万平方米。游泳场地632个,场地面积58.33万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径16407个,场地面积84.84万平方米。冰雪运动场地7个,场地面积47.93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全省在国际比赛中获金、银、铜牌25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72枚。2022年8月8日—20日在
玉溪市举行的
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由云南省体育局、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总工会主办,
玉溪市人民政府承办。2023年8月3-4日,在
昆明市新亚洲体育城星耀体育中心举办2023中国·昆明世界
拉丁舞公开赛、CCAC美育中国青少年文体节总决赛(西南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云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6.9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11.0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95.88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79.7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5.75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7.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75.71万人。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4945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833个。社会服务床位13.9万张,其中养老床位13.2万张。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587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20个,社区服务站14442个。
环境保护
截至2021年,云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65%,全国排名第4名,全省重污染天数为0天,出现超标天数78天,其中,中度污染3天,轻度污染75天。超标天中,首要污染物以细颗粒和
臭氧为主,占比分别是69.2%和30.8%;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设施)558座、污水配套管网2.51万千米,排查政治破损、漏损污水管网2561千米,政治消除污水直排口2780个,年底污水处理率95%。2022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493.28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0%,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完成人工造林105.25万亩,封山育林79.66万亩,退化林修复160.3万亩,森林抚育86.44万亩。
媒体
截至2021年,云南省报纸出版单位51家(事业法人22家,占总数的43.14%;企业法人6家,占总数的11.76%;非法人编辑部23家占总数的45.10%),报纸59种,其中,综合类报纸25种(西傣文、德傣文、
景颇族文、老栗栗文、新栗栗文、载瓦文、藏文报纸7种,缅文报纸1种),行业专业类报纸9种,高校校报19种,生活服务类报纸2种,读者对象类报纸3种,文摘类报纸1种;从事报纸出版人数3433人,全年报纸平均印数114.28万份,平均期发行量113.01份。新闻单位驻地机构63家,新闻记者持证4626人(报刊新闻单位持证1670人,广播电视台持证2259人,县级融媒体中心持证652人,网络新闻单位持证45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37个(省级台1个,州(市)级台1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119个,
昆明市教育电视台1个),播出频率84个,电视频道168个。2021年,新闻出版局办理各类出版行政许可和其他公共服务事项17090件,
云南教育出版社《
李大钊年谱》获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滇版图书首次获奖。
交通
综述
云南省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网络初步完善,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东亚国家便捷的国际大通道。西通沿滇缅(昆畹)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和昆明至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铁路西进,有多个出境口岸,可分别到达缅甸
密支那、
八莫、
腊戍等地;中通由
澜沧江—湄公河航运、
昆明市至打洛公路、昆明至曼谷公路和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构成,通往缅甸、
老挝、
泰国并延伸至
马来西亚和
新加坡。东通
滇越铁路、昆河公路及
红河水运通往越南河内、海防及其南部各地。
公路
2022年,云南省公路
货物运输总量13.92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463.38亿吨千米;旅客运输总量1.17亿人,旅客运输周转量103.34亿人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1.1万千米,居全国第十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31千米,普通国
省干线公路里程1.86万千米,
农村公路里程18.53万千米。截至2023年5月19日,
河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00.14万吨,出入境交通工具7.29万辆(列)次。
铁路
云南省境内的
滇越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是全国唯一一个准米轨并存的省份。这条被称为“百年铁路活化石”的国际铁路。2022年,云南省铁路
货物运输总量1.49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477.15亿吨千米;旅客运输总量0.55亿人,旅客运输周转量136.88亿人千米。截止2022年底,
云南铁路运营里程达4981千米,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212千米。该省铁路枢纽有1个国际性
综合交通枢纽(
昆明市),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理市、曲靖市)。
航空
云南省有
民用运输机场15个,机场数量居全国第3位,
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29.09万千米,机场密度达到3.9个/10万平方千米,旅客吞吐量百万级机场7个,成为全国百万级机场最多的省份;客货航线466条,国内外通航城市达185个,其中昆明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43个,居全国第一。2022年,全省民航
货物运输总量4.5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0.7亿吨千米;民航旅客运输总量0.06亿人,旅客运输周转量72.12亿人千米。
航运
云南省跨越
长江、
珠江、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澜沧江湄公河、怒河(
怒江)、
独龙江(伊洛瓦底江)六大
水系;其中,长江、珠江水系主要为出省航道;澜沧江-湄公河、怒河(萨尔温江)、独龙江(伊洛瓦底江)、红河水系主要为出境航道。截至2022年底,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960.6千米。
金沙江——长江水运通道是云南省联系
华中地区、华东的重要水路通道;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国际
黄金水道;
南盘江、
右江珠江航道是云南进入华南的水路大道;怒江-萨尔温江航道是通向东南亚,云南西部的重要出口通道。
湖区航道包括
滇池航道(多为天然航道)、
洱海航道(多为天然航道,国家四级航道)、
抚仙湖航道(天然航道,国家四级航道)、
阳宗海航道(国家六级航道,通行100吨船舶)、
星云湖航道(国家六级航道,通行100吨船舶)、
杞麓湖航道(国家七级航道,通行50吨船舶)、
泸沽湖航道(国家五级航道,通行300吨船舶)。
库区航道包括天生桥库区航道(国家六级航道,通行100吨船舶)、漫湾库区航道(国家四级航道,通行500吨船舶)、大朝山库区航道(国家四级航道,通行500吨船舶)、其他库区航道(有
右江白色库区航道、小湾库区航道)。
云南省主要有
澜沧江的
景洪港、思茅港;
金沙江的
水富港、浽江港和
昆明港、大理港等。
水富港是云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金沙江——
长江干流直达航线的起运港。年货物吞吐量80吨;景洪港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运大通道上的重点港口,年吞吐货物10吨;思茅港为国家一类口岸,港区包括主港区、虎跳石码头、腊撒渡码头和南得坝码头;大理港是洱海码头、停靠点的总称,昆明港是昆明滇池沿岸码头、停靠点总称。
滇池航运主要以旅游为主。
云南省主要有
绥江县新滩货运码头、
金沙江虎跳峡码头、金沙江石鼓码头、
澜沧江漫湾库区码头、澜沧江大朝山库区码头、景洪港关累码头等。
云南省主要渡口有蒙姑渡口、麻窝荡渡口、龙王庙渡口、黄坪渡口、水富渡口、大湾子渡口、勐罕渡口、瓦贡线渡口、龙街渡口等。
2022年,云南省水运
货物运输总量0.06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8.39亿吨千米;水运旅客运输总量0.03亿人,旅客运输周转量0.48亿人千米。
公共交通
2018年,云南省公共汽电车运营数量11372辆,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20532千米,
轨道交通车辆数492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8.7千米,出租汽车数量19572辆,截止2017年,全省有174个客运站。截至2022年,昆明地铁线网已开通运营6条线路,运营长度165.85千米,
昆明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云南省
昆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系统包括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兴建及运营的昆明地铁系统,昆明
市域铁路有限公司筹建的市域铁路系统,截至2022年,昆明地铁线网已开通运营6条线路,运营长度165.85千米。
人文
综述
云南省文化底蕴深厚,有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彝族毕摩文化、纳西东巴文化、摩梭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文化等相互融合。衣着服饰、特色饮食、原生态歌舞、节日礼仪、民族风俗等,成为人类文化瑰宝。其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70项(全国第12名),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位列全国第一;服饰有
独龙族的“独龙毯、
纳西族的“披星戴月”等;建筑有
傣族的“干栏式、
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纳西族的“
四方街”等;饮食有
汉族的“过桥米线、汽锅鸡”等;节庆有傣族的“
浇花节、
傈僳族的“刀杆节”等;歌舞有白族的“霸王鞭”、汉族的“滇剧”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0年4月,云南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共计14704项(其中一般性不可移动文物9679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64项,居全国第十位(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0项,居全国第12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2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97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64项)。
太和宫金殿
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位于
昆明市市区东北郊7千米处的鸣凤山麓,坐东向西,主殿系青铜铸造,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名之“金殿”。
铜殿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
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建造,供奉北极真武大帝,周围建砖墙保护,有城楼、宫门等建筑,称太和宫。金殿为方形,边长6.15米,高6.7米,所有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供桌、神像、帏幔、
匾额、楹联乃至
台基左右待亭以及旗杆、七星旗等,仿木构件全部用铜铸成或锻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位于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城西南25千米处的
沙溪镇,分布于石钟寺、沙登箐和狮子关三个区域,共有17个窟,其中石钟寺区8个窟、狮子关区3个窟、沙登箐区5个窟,造像139躯,岩画1处,碑碣5通,造像题记40则。石钟山石窟开凿于
南诏、
大理国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汉、白、藏、彝等民族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见证,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1961年石钟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
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洪化桥社区翠湖西路22号,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
天津市)和创办于1908年的
东北陆军讲武堂(
沈阳市)并称三大讲武堂。1988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为云南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地区中国近现代史和
国情教育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云南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8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人,省级传承人1419人,州(市)级传承人3568人,县级传承人12563人。
滇剧
滇剧是云南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民间称为滇曲,乱弹。民国元年(1921年)滇南公报剧评文章称为滇剧,沿袭至今。滇剧包括丝弦、襄阳、胡琴3种声腔。丝弦腔被称为“滇梆子”,来源于秦腔,用梆子击节。襄阳腔来自汉剧的襄河派,在云南流行的时间很长,用云南方言演唱,音调优美,旋律流畅。胡琴腔来自徽调,曲调庄重、委婉。滇剧的传统剧目很多,代表作品有《春秋配》《梅降亵》《
花田八错》《梵王宫》《十美图》《牛皋扯旨》《闯宫》《送京娘》《借亲配》等。2008年,滇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云南花灯
云南花灯,属云南省民间歌舞小戏剧种,渊源于民间歌舞,流传于云南100多个县
汉族及分少数民族地区。玉溪花灯是云南花灯中具有影响的地域性支派之一,按形成时间分为“老灯”和“新灯”。
辛亥革命之前的花灯称为“老灯”,之后称为“新灯”。玉溪花灯借“新灯”奠定了在云南的地位,也赢得了“花灯之乡”的美誉。优秀新编花灯剧目代表作品有《情与爱》《金银花·竹篱笆》《卓梅与阿罗》等。2008年6月,云南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名城
截至2023年,云南省有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市
昆明市是由居住在此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转变而来,是云南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
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南濒
滇池,因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昆明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区拥有3000年的文度明史。约3万年前,即有人类生活在滇池地区。
战国至
东汉初,滇池周围的“滇人”建立
滇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
西汉设
益州郡,将滇池地区纳入
中原王朝版图。公元765 年
南诏属国筑拓东城,为
昆明市建城之始。明末
南明永历政权在此建都。据文献记载,在滇池北岸,至少已沉淀着古滇文化、早期
汉文化、西爨
白族文化、元代的多元民族文化五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民族文化叠积层。昆明的主要有景点有石林
世界地质公园、园艺博览园、
滇池、
民族村、
安宁温泉、
九乡彝族回族乡、
阳宗海、轿子雪山等。1982年,中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市
大理市是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
地级行政区首府,位于云南省西部,是陆路连接滇西八地和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冲,是古代南诏国和
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
大理古城背靠
苍山面对
洱海,城内保存较为完整的
白族风格为主的民居建筑群,街道呈棋盘式分布,石板路面,青瓦坡顶。古城内的民居、店铺、寺庙、博物馆、教堂、学校,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身处其中能感到白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古城南北保留着完整的城楼,巍峨的南城门有块匾,上书“文献名邦”。古城附近的主要景区有
崇圣寺三塔、苍山洱海、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风情岛、洋人街、
蝴蝶泉公园等。1982年,中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丽江市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
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
丽江古城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另一是平遥)古城之一。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具
纳西族独特风采。古城未受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
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曲、幽、窄、达的风格。古城的
纳西古乐、东巴仪式、
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
火把节等,民俗别具一格。古城内景点有四方街、五凤楼、
木府、文昌宫、黑龙潭、雪山书院等,附近景点还有:
云南玉龙雪山和老君山、
泸沽湖、
金沙江虎跳峡、
摩梭人风情等。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列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
丽江古城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截至2023年,云南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0个。
黑井镇
黑井镇位于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是云南的千年盐都,穿城而过的
龙川江,红砂石铺的汉代马帮道与城中宽不过3尺的街巷相依相偎。早在3200年前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至今还保留着
石雕、石碑坊、古建筑、古墓、石龙火葬墓群、武功将军墓、新石器遗址、十八犁田、庆安堤等历史文物92处,以及飞来寺、诸天寺、真觉禅寺、绝峰寺、
建水文笔塔、风水塔、五马桥、古盐坊、大龙祠、武家大院等众多古建筑群,仅元、明、清时期就建有寺庙51座,清真寺4座,被誉为“历史文物宝库——明清建筑的
活化石”。是
禄丰市乃至
楚雄彝族自治州有名的文物大镇。
鲁史镇
鲁史,旧称
鲁史镇,位于凤庆县城东北部、地处唐宋时期形成的茶马古道上,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境内的茶马古驿道横贯南北,南下可至
普洱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直达东南亚国家;北上可至
丽江市、
西藏自治区,直达
印度等国家。茶马古驿道运出茶叶等土特产品和运进外地商品繁华了地方经济,南来北往的马帮行人带来的南北文化和内地文明则涵养了鲁史文化,茶马古镇因此而兴。
鲁史古镇有“三街七巷一广场”,三街寓意“天、地、人”三才,上平、中平、楼梯三条古街道上都铺有青石板,石板上散落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昭示着鲁史曾经作为交通要道的辉煌。
云南驿村
云南驿村位于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云南驿镇北部,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是县、郡、州、赕、驿站等治所驻地,是“云南”地名的起源地。云南驿处于古今交通要冲,为茶马古道上的要塞和
蜀身毒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明清屯垦移民的主要地区,又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基地和
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作为“
驼峰航线”上的重要节点、“飞虎队”的第二故乡。
曲硐村
曲硐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
博南镇,地处大理、
保山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州交界的交通要塞,不仅是永平的南大门、大理的西大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中缅陆路大通道
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沿江发展主轴的重要节点,是云南较大、滇西最大的
回族聚居村。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3月,云南省有
中国传统村落总数777个,位列全国第一。
翁基布朗族古寨
翁基
布朗族族古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的
景迈山地区,
芒景村翁基、翁洼、芒景上寨、芒景下寨与芒洪5个布朗村寨形成象形分布格局,翁基位于这头“大象”的头部。是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村落,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是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点之一,2012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4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
城子古村,位于云南泸西县境内永宁乡,城子村因古老的
彝族土掌房民居而著称,是彝
汉文化结合的精髓所在。因为独特的土掌房在建造风格上,保持了传统的彝族民居特点,还汲取了滇中地区
汉族传统四合院的建筑风格。表面看似粗糙,经不起雨水的侵蚀,其实是非常结实耐用。城子古村背靠飞凤山,面向中大河,万坝良田铺陈村前,从村口望去,依山就势的城子村宛若一顶王冠,而山顶上的城子大寺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山、水、田、树与土筑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
习俗
云南省各民族的岁时年节,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是各民族古风遗俗的综合体现及民族个性的表达。据统计,云南省各民族大大小小的节日有近400个,可分为7大类。
节庆
年节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中,
彝族、
白族、
纳西族、
傣族等民族有本民族的天文历法,大多有辞旧迎新的年节。年节是民族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傣族的
浇花节、
藏族的藏历年、
哈尼族(尼人)的嘎汤帕节、
基诺族的特克节、哈尼族的
十月年、
傈僳族的阔时节等是云南民族年节的典型代表。
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共有祭祀、上刀山、下火海、傈僳族打跳四个环节。“阔时节”节日开始前,傈僳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赐予平安、健康,来年风调雨顺。然后,用36把开过刃的锋利钢刀固定在梯上,架成刀子梯,身着傈僳族的盛装,赤脚徒手顺着刀梯往上爬,爬到梯顶时撒下“五子”,以保佑大家顺利吉祥。当晚在刀杆场中央架起木柴,燃起篝火,烧着犁头。在火海里不停的弹跳,火花四处飞溅,火焰也奄奄一息时,下火海活动才算结束。最后在刀杆场上,伴随着
傈僳族音乐手拉手跳着对脚舞,表达着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望,场面热闹非凡。
傣族泼水节又名“
泼水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
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
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
阿昌族、德昂、
布朗族、佤等族过这一节日。
柬埔寨、
泰国、缅甸、
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
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
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藏历年是
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
汉族的
春节大致相同。
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藏历年是流行于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传统民俗活动,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一。
嘎汤帕节是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嘎汤帕”是哈尼语,意为万物复苏或万象更新。过节的时间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节日期间有展示
哈尼族风情的文娱节目如长竹杆舞及荡秋千、射弩等比赛。
“特懋克”(英文名:Te Mao Ke),是
基诺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基诺语意为“过年”。“特”汉语意为“打”,“懋克”为“大的铁”。因此,特懋克节也称“打铁节”,是为纪念基诺族祖先使用铁器而设立的节日,后演变为基诺族人民辞旧迎新的新年节。相传,基诺族是一个在洪荒时代从大鼓中走出的民族,大鼓犹如母亲的怀抱,它开启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历程,也赋予了基诺族奔放的性情。
十月年是
哈尼族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流传形式。十月年期间,墨江哈尼群众杀猪杀鸡、捏汤圆、立秋千、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祈福纳祥。哈尼族过十月年还有吃汤圆的习俗,妇女们围坐在火塘边捏汤圆,用挑回的新水煮汤圆,寓意全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
音乐
云南省民歌和歌舞音乐有山歌、情歌、古歌、叙事歌、礼俗歌、祭祀歌、劳动歌、儿歌、舞蹈歌等种类,总数在2万首以上,在各民族中有不同分布。民歌大多保持初始形态,曲调结构短小。旋律简朴、节奏单一,代表作品有《
小河淌水》《耍山调》《
猜调》《海菜腔》《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其中,《阿诗玛》根据云南民歌改编创作的歌曲传遍全国及海外。
云南省有近200种民族乐器,形成
独奏、齐奏、重奏、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有丰富多样的
器乐和各具有特色的演奏方法,云南特有民族乐器如
葫芦丝、
巴乌、
小三弦吐良、俄比、
月琴、
达比亚、弓笛等民族乐器在全国乐坛有较大影响;
白族唢呐曲《蜂蜜过江》,
汉族月琴曲《数西调》等名声海内外。
云南省
曲艺以种类繁多,有83种曲艺,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曲艺作品集1000余篇,因此,云南被誉为民族曲艺之乡。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曲艺曲种,说唱艺术有70余个,比如
彝族的梅葛、阿细说唱;
哈尼族的哈巴、腊答傣族的赞哈等。
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发源于
异龙湖畔。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为“四大腔”。是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无论湖畔、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不见高下,不肯停声。2006年,彝族海菜腔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石屏最具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名片之一。
唢呐是
白族民间吹奏乐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劳动、婚丧喜庆、戏剧舞台、民俗节庆和宗教礼仪等各种场合。
洱源县享有“白族唢呐艺术之乡”美誉,全县境内至今搜集到的曲牌有100多个,表达喜庆、祭祀、欢乐、哀伤等各种情绪的曲牌,2017年,“洱源唢呐乐”被
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梅葛”是彝语译音,“梅”是“说”的意思,“葛”是“古”的意思,“梅葛”就是说唱远古故事的意思。楚雄彝族梅葛主要分布于楚雄姚安县马游坪,大姚县昙华、三台、桂花,永仁县直苴及牟定县腊弯等彝族聚居区。梅葛演唱内容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个部分,概括反映了人类早期漫长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其演唱的种类有“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2008年6月,楚雄彝族梅葛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葫芦丝发源于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
阿昌族、佤、德昂和
布朗族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
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葫芦丝是由中原的“笙”逐渐演进、改造而来的。笙,历史久远,发源于中原,后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巴乌,簧管乐器,也叫"把乌",流行于云南彝、苗、
哈尼族等民族中。哈尼族称"各比",
彝族称"比鲁"或"乌勒",侗族称"拜",常用于独奏或为舞蹈和说唱伴奏。巴乌的品种较多,在哈尼族,有单管、双管之分,由于竹管长短、粗细的不同,还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乌之分。
彝族月琴,又称弦子,弹弦乐器。音箱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
八角琴。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弹弦乐器。此件为云南红河地区流行的“库竹”,音箱呈扁圆形,全长77厘米。面、背板使用桐木制作,琴颈和面板上嵌有9个音品,面板上刻有各种图案花纹作为装饰,精美别致,并有4组镂空花窗,起出
音孔作用。4条琴弦分为两组,每两根同音,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可用于
独奏或为彝剧及民间歌舞“花灯”伴奏,舞者常边弹边舞。
舞蹈
云南省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普遍全省。多在节庆、民俗活动、农闲时跳。云南汉族民间舞蹈品种。节目较多,约有130多个。
彝族歌舞是云南最丰富的一个民族,在20世纪80、90年代,已收集民间舞蹈173种,1900个套路。
白族民间舞蹈收集73种,流行最广的是霸王鞭舞。
苗族、
瑶族、
壮族、
藏族等民族都保持有各族的芦笙舞、度戒舞、铜鼓舞、锅庄、弦子舞等。
霸王鞭舞,白族语称为“搭哇别”“得且嘎”,是白族民间舞蹈里最有特色、流传最广的一种传统舞蹈,又称花棍舞、金钱棍、英雄鞭、打连厢等。白族霸王鞭舞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大理市及
洱源县、
剑川县、
宾川县、
云龙县等县白族聚居地区。2017年,白族霸王鞭被
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分为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祭祀性舞蹈、武术性舞蹈等类别。傣族舞的代表舞种就是孔雀舞,其起源主要与
中国神话、宗教信仰和
生态环境这三个因素有关。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代表作品为
杨丽萍创作并表演的《雀之灵》《雀之恋》。
苗族
排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苗族芦笙舞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2006年,苗族芦笙舞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铜鼓舞是在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
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属于全民性集体舞蹈,主要分布于
广南县壮族、彝族聚居区和
麻栗坡县、
富宁县的彝族聚居区。铜鼓舞始于先民的自然信仰和
祖先崇拜。每当节庆和婚、丧等活动都要举行跳铜鼓舞。
壮族的打鼓过年、
上巳节,彝族的“跳宫节、荞菜节”等节庆活动,仍然保留古朴的使用
铜鼓遗风。铜鼓舞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幅度大,舞蹈动作动力向上,膝伸,身体随之起伏,膝、臀、腰、胸等部位随节奏摆动,轻快、活泼、刚中有柔。2006年5月,“
彝族铜鼓舞”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流行于
四川省、云南等省
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藏族弦子舞是极具区域特色的舞蹈,每个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要点,在节庆、婚嫁、集会时,人们欢聚一堂,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
弓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工艺
云南省的工艺美术,品类繁多,其中,少数民族中的织锦、
刺绣、蜡染、扎染、
漆器、民间工艺
阿昌族撒刀、
白族银器、铜制品工艺等也很有气。
白族银器,是一项独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手工艺,
鹤庆县新华村被称为“中国银器第一村”,银器工艺享誉海内外,在云南白族银器艺术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纯银为主料,与镂雕、鎏金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在制作中只用木墩、小手锤、小凿子等工具,打出的民族手工艺品。2017年,《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银雕
中式屏风,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永久性收藏,入选为国家国宝型系列之一。
蜡染,属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工艺,在云南地区的分布虽广泛但很分散,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滇西南、
滇东北等地。滇西南蜡染几何
纹样多,以齿纹、菱纹、十字交叉纹、弯转纹、
带状纹为主,基调素雅,线条清晰,设计规整,整体构图简洁大方。滇东北蜡染自然物花纹较多,色泽清雅,表现出丰富、自然、和谐的美感。
扎染古称“
扎染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
混纺白布为原料,
染料主要是植物
蓝草(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独特的制作工艺,其中以扎花和浸染两道工序最为重要。扎花以缝为主、缝扎结合,有单针扎、多针扎、包扎、裹扎、捆扎、绞扎等多种扎法和扎、撮、绉、叠、挑等30多种针法,使用何种扎法、针法,取决于图案的繁简和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白族扎染技艺,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一。
彝族漆器,是流传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群众中的传统手工艺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木材、竹材、牛角、鹰爪等为底料做成坯胎,再用土漆、石黄、银朱等天然颜料漆绘、饰而成。彝族漆器种类繁多,包括家具、餐具、酒具、茶具、马具、毕摩用具、乐器等,涉及上百种生活用品,至今仍在凉山彝族民间广泛使用。2008年6月,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服饰
云南省民族服饰有
独龙族的“独龙毯”、
纳西族的“披星戴月”、
佤族的“银饰”、
彝族的“头饰”等。
在独龙语里,独龙毯叫“约多”,由独龙族妇女手工编织而成,以野生棉麻为原料,将麻树皮剥丝晒干捻成线后,用植物的汁液将线染成多种颜色。织布时先在地上插上几根竹子,然后把线分配好并做成布的形状,把布形的线一头栓在固定好的木头上,另一头系于腰部,在经过十几道工序和多种器具的共同操作,传统独龙毯
纹样大多为多种直线条纹连续拼接而成,由于其色彩绚丽,因此编制毯子的
独龙族妇女也被称为“织彩虹的人”。
丽江
纳西族羊皮背披肩,俗称“披星戴月”,是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样式呈上方下圆。上部缀有两个大圆布盘,左侧代表太阳,右侧代表月亮。底部钉有七个彩绣圆盘,象征着北斗七星,寄寓着 “肩挑日月,背负七星”的美好意蕴。是“活”在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非遗”。2009年,“纳西族服饰”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云南省佤族的银饰以本民族喜爱的银头、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传统
手工艺制成,设计独特。
佤族女性耳饰种类较多,以材质分类,有银质、铜质、木质等耳饰;以形制分类,有
耳环、耳筒、耳坠等几类。佤族银手镯大致有圆形、窄扁形和宽扁形几种。圆形又分单环和多环两种;窄扁形一般为单环的;宽扁形仿竹瓦,似手腕形,靠手掌一端略小。
彝族头饰因地而异,带有很强的
地方色彩,其中尤以云南、四川大小凉山彝族保存的样式最多,男子发式多蓄发置馨于头顶,所为“字不”或“字木”,即男子在四五岁时,头顶留一小块二三寸方形的黑发,成年后挽成一个发结,人们视其为天神的代表,认为它能主宰一切祸福区吉,所以神圣不可侵犯,而女子头上则梳辩或戴帽。
建筑
云南省民族建筑有
傣族的“干栏式”、
白族的“三坊一照壁”、
纳西族的“
四方街”、
摩梭人的“木楞房”以及
佛塔、缅寺等。
傣族竹楼是一种
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
基诺族等民族地区,分上下两层,下层高约七、八尺,四周没有墙体,主要用途是拴牲畜及堆放杂物,上层主要住人和放置贵重物品,分布有主人家的卧室、客厅以及晾台,一、二层之间用木梯相连,屋顶多数为双斜面。
傣族竹楼在用料方面以竹子为主,房屋的
骨架用粗竹子来搭建,墙体为竹子编织而成的篾子,地板多为竹编篾子或木板,屋顶需铺草。竹楼是西双版纳傣族的标志性民居建筑。
“三坊一
影壁”是白族民居中最为普遍的院落形式,属于
三合院的一种地方特例。“坊”为三
开间两层房屋的意思,是
白族合院式民居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构成单元。院落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由正房、厢房、
耳房、门楼、照壁、天井构成。位于
大理古城的王家院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格局,照壁上的题字为王家家训“古槐及第”。住宅的正房与左右厢房合称“三坊”,楼下三间两暗一明,明间为堂屋,开间比其他两间略大,家庭活动及迎宾待客多在此进行。厢房多为卧房,耳房则多被用作储藏室、厨房等。楼下三间设置了
檐廊,檐廊属于“坊”的一部分,进深约为房屋的二分之一。
四方街位于白沙古镇,是
束河古镇及
丽江古城四方街的雏形,纳西先人在建立束河古镇和丽江古城的时候也吸取了白沙古镇的规划模式,把古镇中心建成商贸交易的中心,取名四方街,意为“四通八达,权证方之意”。
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木楞房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为“人”字形坡面,用杉木板覆盖后上压石块(现很多已改用瓦),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不仅冬暖夏凉,还因为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房屋一般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院,大门一般开朝东方或北方,配上柴房、围墙,就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分有母屋(也叫正房)、经堂或厢房、宿舍楼(也叫花楼),门楼(也称草楼)。
饮食
云南菜也称滇菜,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
东北地区,因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
四川省接壤,其烹调、口味与
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
西藏自治区毗邻以及与缅甸、
老挝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
藏族、
回族、
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滇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云南菜点的本体。
滇菜较有特色的有
沾益辣子鸡、
三七汽锅鸡、虫草汽锅鸡、曲靖羊肉火锅、
菠萝饭、辣炒野生菌、金钱云腿、
哈尼族的“长街宴”、
白族的“
砂锅鱼”、
布依族的“
五彩饭”、
汉族的“过桥米线”和“汽锅鸡”等。
野生菌火锅
楚雄作为云南省野生菌盛产地,楚雄野生菌火锅也是云南六大名吃之一,野生菌火锅采用老菌汤作为汤底,将7种以上野生菌干片,加上高钙骨料混合经几小时熬制而成。加上特制的菌碟,配合野生菌火锅来吃,既不会夺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满足食客的饮食习惯,醇香厚重、菌鲜香甜。
过桥米线
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起源于滇南蒙自,称之为过桥米线之乡。属滇菜系。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
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
豌豆苗、韭菜,以及
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
玉兰片、氽过的
豆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
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
上火。
鲜花饼
鲜花饼是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具有云南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鲜花饼也是中国四大
月饼流派
滇式月饼的经典代表之一。鲜花饼的制作缘起300多年前的
清代。由上等玫瑰花制得的鲜花饼,因其特色风味历为宫廷御点,深得
爱新觉罗·弘历喜爱。近代滇式鲜花饼就是1945年昆明冠生园生产的鲜花饼为起源,当年在昆明的西坝昆明冠生园还专门开辟一块地种植食用鲜花用来加工鲜花饼和
玫瑰糖。
三七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省的一道特色名菜,是滇味中的代表菜品,属于滇菜系;因该菜品用汽锅蒸制而得名,其主要食材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蒸,有补虚养身、补血、健脾开胃的功效,主要有“虫草汽锅鸡”“
人参汽锅鸡”“田七汽锅鸡”等十几种,在汽锅鸡中配入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
天麻”,使鸡汤更有营养,更加养生。2018年9月,汽锅鸡被评为“中国菜”之云南十大经典名菜。
地方特产
截至2022年,云南省拥有地理标志458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个、地理标志
证明商标307件;
保山小粒咖啡、
宫廷普洱茶、
罗平小黄姜、普洱咖啡4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第一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录;
临沧坚果、
宣威火腿、文山三七、
勐海茶、
朱苦拉咖啡、
撒坝火腿6个产品入选第二批中欧“175+175”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候选名录。
普洱茶
普洱茶为云南省特产茶品,主产于云南省临沧、
保山市、普洱、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采用云南省大叶种晒青毛茶制成,根据工艺的不同分为生茶、
熟茶两种,生茶呈
墨绿色油润,条索肥硕,熟茶呈红褐色,条索饱满,金芽显露;根据形态的不同,分为
散茶、
紧压茶。
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
毛尖、粗叶,有普洱绿茶、
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普洱紧茶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
团茶、饼茶、
砖茶,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
青饼、
熟饼、方饼、
云南七子饼茶、异型饼)、
普洱茶砖3个品类。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7月20日,
宫廷普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的历史悠久,最迟始于明代,是云南省特产之一,因产于
宣威市而得名。其主要特点,形似
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2005年,“宣威火腿”地理标志
证明商标获准注册。2010年,宣威火腿制作技艺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约有70多个品种,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食用石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
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
有机酸、
糖类、
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蒙自甜石榴培育出甜绿子、甜沙子、甜白花等3个优质品种。其中,以甜绿子为最优,其个头大如碗,籽实饱满,肉厚核小,晶莹如珠,汁多蜜甜。绿子石榴和沙子石榴同是农历七八月间成熟。白花石榴的成熟期稍晚一些,大约农历八九月间成熟。
文山三七
文山三七,是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名贵珍稀药材,因“七叶三枝”而得名。其肉质主根为主要药用部位,俗称 “三七头子 ”,又因药典医书称之“有奇功”“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而得“南国神草”“金不换”之别誉,既是《本草纲目》里“止血定痛,能治一切
血证”的灵丹,亦是《
本草纲目拾遗》里“补血第一”的妙药,是中国民间最早使用的
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其使用历史据推断已有3000余年。2021年,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种植系统入选第六批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云腿月饼
云腿月饼是独具风味的云南名点,亦称
滇式月饼,它与苏式月饼、
广式月饼相比各有千秋。云腿月饼是用云南特产的
宣威火腿,加上蜂蜜、
猪油、
白糖等为馅心,用昆明呈贡的紫麦面粉为皮料
烘焙而成。其表面呈金黄色或棕红色,外有一层硬壳,油润艳丽,
千层酥皮裹着馅心。云腿月饼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称之为"云腿包子"。云腿月饼具有酥、松、香的特色,成为云南具有代表性的名特食品。
城市象征
省花
云南省省花为
茶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堪称“植物王国”里的花魁。山茶花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在云南生根发芽。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画卷中,其中有两株高大的花卉,称为“橙花”、“瑞花”。从民族语言、植株形态、花形、南诏国发祥地习俗、气候等多方面考证,“橙花”即
云南山茶花。
风景名胜
综述
云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高山峡谷、现代
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
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截至2022年,云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旅游景区、景点1000余处,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有474处,其中,有9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3处;
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自然遗产3处。
重点景区
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
腾冲是云南省泉群分布最多,密度最大的县。泉群不仅数目多而且类型复杂齐全,为国内罕见。火山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千米,面积约9平方千米,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有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其特征为喷气孔、冒气地面、热沸泉、喷泉、毒气孔、热水泉华、热水喷爆六种景观,景区中名气最大的是“热海大滚锅”,直径约3米多,水深1.5米左右的泉池,水温达97℃,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景区内还有澡塘河瀑布,蛤蟆嘴,怀胎井、鼓鸣泉、热福地、仙人澡塘等自然景观。2016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位于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
大理古城北,旅游区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
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崇圣寺。
崇圣寺三塔,由大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组成,呈“三足鼎立”,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
丽江市古城区,又名
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
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千米,古城已有800多年的繁荣历史。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
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
木府、五凤楼等景点。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
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着曲、幽、窄、达的风格。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97年12月,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南岸哀牢山余脉,遍布
元阳县、红河、金平、
绿春县四县,总面积约100多万亩。
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规模宏大。从
山脚至山巅,
级数最多的可达3700多级,最大垂直落差2000多米。梯田隐于山林,镶嵌于大自然之中,“森林—村寨—梯田—
水系”四素
同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1300多年来,世代
哈尼族人终其一生与梯田相系。他们的生活方式、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歌舞文学、璀璨服饰等,均以梯田为核心。2010年,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成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
“
三江并流”位于云南西北部境内,因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游为缅甸的
怒江)、
澜沧江(下游为境外的湄公河)和
金沙江(下游为
长江)自北向南并行170余千米,故名“三江并流”。“三江并流”包括云南
丽江市、
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
高黎贡山、白马(白茫)——
梅里雪山、
哈巴雪山、千湖山、红山、
云岭、老君山、
老窝山8大片区组成,拥有全国20%以上的
维管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
滇金丝猴、
羚羊、
雪豹、
孟加拉虎、
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抄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被誉为“世界生物
基因库”。2003年,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帽天山
帽天山,位于云南省
玉溪市澄江市(
凤麓街道)县城东边6千米处,因化石而闻名,埋藏着距今5.41亿年的帽天山化石群,帽天山化石带,呈带状蜿蜒分布,这条分布带长20千米,宽4.5千米,埋藏深度在50米以上。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
纳罗虫”化石,揭示5.3亿年
寒武纪早期世界。古生物学界共发现180多种动物,其中80%都是前所未知的新种,还有20多种痕迹化石和粪便化石。此外,发现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动物分类体系,如
抚仙湖虫属、帽天山虫、
云南虫属、昆明虫和跨马虫等,是世界上发现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2011年1月14日,“澄江动物化石群”以“澄江化石地”为最终定名,2012年,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
石林
石林位于云南省
昆明市东南部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千米,由大小石林、
乃古石林、长湖、月湖、大叠水、仙女湖——望城山、蓑衣山——文笔山七大片区构成,以2.7亿年的
石灰岩演化成造型生动多样的剑状、柱状、塔状、蘑菇状等岩石地貌,还有溶丘、
洼地、漏斗、
暗河、
溶洞、断崖瀑布、溶蚀湖、溶岩天生桥等构成了高原喀斯特地貌全景图,是世界喀斯特地貌,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形态独特的
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景区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截至2022年,云南省与36国缔结国际友好城市103个,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友城总数达49个,与
老挝、缅甸、
越南23个边境村寨结好。
重要荣誉
2017年获得“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通报《大气十条》终期考核结果,云南省考核等级为优秀。
2019年度,云南省获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1年,云南省共有12个州市、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云南省.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11
文化.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8-07
高黎贡山.《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3-08-28
冰川公园 .玉龙雪山信息商务网.2023-09-07
保护区概况.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官网.2023-09-07
印象云南.云南省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云平台.2023-08-10
机构简介.湖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23-09-06
公园简介.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2023-08-25
岳修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24-06-15
园区简介.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2023-08-09
园区简介.云南省工业园区官网.2023-08-26
医院概况.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23-08-25
医院简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23-08-25
医院简介.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2024-03-28
机场概念.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08-28
大理机场简介.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08-28
大理机场.中国民用机场数据网.2023-08-28
机场概况.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08-28
太和宫金殿.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3-08-08
彝族月琴.云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2023-09-07
摩梭木楞房.泸沽湖公益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3-08-26
特色美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9-07
怒江饮食文化.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9-07
蒙自石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8-07
丽江古城.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2023-08-07
泰国清莱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