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是
东都时期官修本朝国史的
纪传体断代
隶书,记事起于东汉
刘秀终于
刘宏刘宏。由
东汉时期
班固、
刘珍、
边韶、
伏无忌、
蔡邕先后主持带领众人编撰而成。编撰工作从
刘庄永平十五年(72年)
班固编撰《世祖本纪》开始至刘宏
光和元年(178年)蔡等人续修,历经七次编撰,历时一百余年。
《东观汉记》在东汉编撰期间称为《汉记》,因其大部分编撰工作在南宫东观进行,所以后世以其成书地称之为《东观汉记》。据《 隋书·经籍志》记载《东观汉记》全书共一百四十三卷,但随着
刘宋班超素有大志所撰《
后汉书》的盛行,《东观汉记》逐渐散佚,在《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中记载已剩一百二十七卷,至元末明初已完全散佚,现存
清代《 四库全书》辑本《东观汉记》仅为二十四卷。目前,《东观汉记》基本以
清代《
四库全书》辑本为主,后又有学者
吴树平辑佚并校注的《
东观汉记校注》一书。
《东观汉记》在魏晋时期广为流传,与《
史记》《
汉书》并称为三史。南朝宋史学家范的《后汉书》就是以《东观汉记》为蓝本创作,清朝学者
姚之骃称《东观汉记》是诸家《后汉书》的鼻祖。《东观汉记》作为官方修撰的
隶书,它的史料价值是弥足珍贵的。
书名
东汉时期修撰国史,历经多次,编撰期间还没有《东观汉记》之名,所修史书称为《汉记》。其主要编撰工作都在
西宫东观完成。到了
南梁,
刘昭注解《续汉志》称《汉记》为《东观书》。
北魏时期,
郦道元著作《
水经注》,引用十二条《汉记》记载的内容并称《汉记》为《东观汉记》,从此后人都以《东观汉记》相称。
作者
《 东观汉记》的编撰历时一百余年,是
东汉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晶。
主要作者介绍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与
司马迁并称“班马”,与
司马相如、
扬雄、
张衡合称为“汉赋四大家”。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刘庄永平十五年(72年),
班固受汉明帝诏令编撰《东观汉记》。
刘珍(?-约126年),一名刘宝,字秋孙,一作秘孙,
南阳郡蔡阳(今
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
刘祜永中初年,任者仆射,受邓太后诏令编撰《东观汉记》。
边韶(生卒时间不详),
刘志时,任
临颍县侯相,征授大中大夫,元嘉元年(151年)受诏编撰《东观汉记》。再升北地
知府,入朝授
尚书令。后来做陈国相,死在任上。
伏无忌(生卒年不详),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
刘保时,为侍中
屯骑校尉。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受诏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刘志元嘉年间(151—152年),伏无忌受诏与黄景、
崔寔等人一起撰《东观汉记》。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
陈留郡县(今
杞县南五十里)人。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
蔡文姬之父。
刘宏熹平中( 约174 年),议郎蔡邕在东观续修《东观汉记》。蔡邕撰写了纪、传、《朝会》《车服》以及《灵纪》和《十意》,此后又补
列传四十二篇,但《十意》及后补的列传不是在东观撰写的正式史篇,后又历经战乱,因此没有列入《东观汉记》。后因惹怒
王允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
编撰历程
据现有资料考证,《东观汉记》前后至少有七次修撰,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刘庄时期、
刘祜时期、
刘志时期、刘宏时期。
汉明帝时期:始创阶段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
班固继承父亲
班彪遗志继续撰写《
汉书》被人举报私自修著国史而入狱,其弟弟
班超担心哥哥遭遇意外,于是面见汉明帝刘庄,说明了班固修史的原因。汉明帝赞赏班固的才能,于是令班固修本朝初期的历史,由陈宗、
尹敏、孟异、马严、
杜抚、
刘复、
贾逵、
傅毅等人协助其
修史。此次编撰在兰台完成,修成《世祖本纪》《功臣列传及新市》《平林》《公孙述》《载记》等共二十八篇。
汉安帝时期:续修阶段
刘祜时期,邓太后喜爱
历史学,为补缺前次
班固等人修史的不足,下令继续修史工作。据《
后汉书》记载,汉安帝永初中(约110年),邓太后令
刘珍、
刘騊駼、
李尤等人在东观编撰《东观汉记》;永宁元年(120年)邓太后再次下令让刘珍和刘騊駼编撰《建武以来名臣传》。由此可知,此阶段编撰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永初年间(107年-113年),所修内容增加了记和表,又新设了《名臣》《节士》《儒林》《外戚》四传。第二次在永宁年间(120年-121年),所修内容为《建武以来名臣传》。经过此阶段的续修,从体例内容上此书都已初具国史规模,内容也越来越齐备,
范晔评论此阶段
修史为“至是初具国史之形”。
此阶段的编撰对于《东观汉记》成为记载东汉一代历史的
历史学巨著意义重大,
刘珍等人继承了
班固等人的成果,又有开创性的成果,将
刘秀到
刘隆刘隆的东汉历史以
纪传体的形式编撰,为后续修史奠定了基础。
汉桓帝时期:再续阶段
刘志元嘉元年(151年),刘志令太中大夫
边韶、大军营
司马崔寔、议郎
朱穆、曹寿继续修史,编撰了《孝穆崇二皇》及《顺烈皇后传》,又增设《
外戚传》记录安思等皇后,以及《儒林传》记录
崔篆等人。崔寔、
曹寿又与议郎
延笃撰写了《百官表》,顺帝功臣《孙程》《郭愿》及《郑众》《蔡伦》等
传记。至元嘉二年(152年),侍中
伏无忌和
谏议大夫黄景两人编撰了《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南单于》《西羌传》《
汉书地理志》。此阶段编撰工作仍在东观进行,与上一阶段
刘珍等人的编撰成果相结合,共计编撰一百一十四篇。
汉灵帝时期:成书阶段
刘宏熹平中( 约174 年),
光禄大夫马日䃅、议郎
蔡邕、
杨彪、
卢植、
韩说在东观续修《东观汉记》。蔡邕撰写了纪、传、《朝会》《车服》以及《灵纪》和《十意》,此后蔡邕又补
列传四十二篇,但《十意》及后补的列传不是在东观撰写的正式史篇,后又历经战乱,因此没有列入《东观汉记》。至刘宏
光和元年(178年),议郎蔡邕和郎中
刘洪补修《
律历志》一篇。自此,
东汉第一部
纪传体隶书《东观汉记》修撰完成。
内容概要
《东观汉记》体例为纪传体,有纪、表、志、列传和载记五部分,记录了东汉光武帝到
刘宏期间的主要史事。据《
隋书·经籍志》记载《 东观汉记》共一百四十三卷,但至元末明初此书已完全散佚,一直到了
清代才重新辑录出现辑本。
因《东观汉记》原书已完全散佚,内容不可考,现在只能从现有辑本中可以看到残缺内容。其中以
吴树平的《
东观汉记校注》最佳,全书二十二卷,《纪》三卷、《表》一卷、《志》一卷、《传》十五卷、《载记》一卷、《散句》一卷。
《纪》三卷,主要以帝王更迭为体,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运用编年体叙事的行文逻辑记录了东汉光武帝、
刘庄、
汉章帝、和帝、殇帝、
刘祜、顺帝、
刘炳、质帝、
刘志、刘宏等11位帝王的主要言行政绩和各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并以此为全书总纲。
《表》一卷,共六表,分别为《诸王表》《王子侯表》《功臣表》《恩泽侯表》《百官表》。六表中前五表内容已全部佚失仅存目录,仅剩《百官表》以列叙的形式将
东汉官制及变化录之于书。
《志》一卷,有《
律历志》《礼志》《乐志》《郊祀志》《
天文志》《
汉书地理志》《朝会志》《车服志》八志组成,志的排列主要参考了《后汉书·蔡邕传》李贤所注的《东观汉记》诸志的次序,同时也参考了《
续汉书》八志的次序。
《传》十五卷,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排列,但遇到同属一族或者同类型、有关联的人物,则打破时间的界限,前后归在一处。少数人物时代不明,一律记载在传的最后一篇。
《载记》一卷,主要记载一些盗贼和叛逆之人的史事。载记是
纪传体隶书的首创。
《散句》一卷,则是辑录了那些不知归于何章节的散句。
其中纪传各篇之后有“序”,与一般序文不同,相当于史书中的论赞。
史学思想
《东观汉记》的官方编撰性质决定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对东汉政权的神化,对最高统治者“功德"的颂扬,来宣扬其统治的正统性。
天命论
东汉时期谶(chèn)纬之风流行,也影响到史学领域,表现为史家对
谶纬的推重和史著中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统治者的大量符瑞灾异记载的出现。《东观汉记》作为官方编撰
隶书,以谶纬之学宣扬君权神授天命观的色彩更加浓厚。其中对于
刘秀的记述“是岁
不死鸟来集
济阳区,故宫皆尽凤凰。圣瑞萌兆,始形于此”便能很好反映出这种思想。
历史观
战国时期的阴阳家
邹衍就提出了所谓历史朝代的变换是按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顺序相继更替、周而复始“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东汉时期的统治者仍然遵循“五德始终”之变换规则,并且影响到史书的编撰。光武帝建立
东汉政权后,确立了东汉承袭
西汉德运,“火德”为东汉的
意识形态。所以《东观汉记》根据“火德”宣扬东汉政权建立是对西汉政权的复兴。
历史影响
史学影响
后世对于东汉历史的研究,多基于《东观汉记》的史料记载。如三国时期的
谢承和
晋朝的
薛莹、华侨、
谢沈、
袁崧以及
刘宋班超素有大志、
南梁的
萧子显七家的《
后汉书》,晋朝
司马彪的《
续汉书》,张莹的《
后汉南记》都是取材于《东观汉记》进行撰写。《东观汉记》作为东汉官修
隶书,对于史料的记载准确性和可信度都非常高,对于后世诸家编撰后汉书提供了基础,体现了较高的文献价值。同时可以对
范晔所撰《后汉书》互补互校,补充范书存在的简、缺、漏等不足。现代学者
吴树平在《东汉汉记校注》中写道:“虽然随着范晔的《后汉书》问世,《东观汉记》的
历史学地位受到挑战,但是至唐宋时期《东观汉记》仍然流传不绝,不少著书的人仍然引用其内容。因此现在流传的古注、
类书中,仍保留了不少的《东观汉记》的片段。”
南梁文学家
刘勰在《
文心雕龙》史传篇中写到“后汉纪传,发源东观”,可见其史学地位。
文化影响
《东观汉记》创作历时百年,记录了东汉时代的语词真实面貌,是人们考察中古时期语言的重要依据之一,是研究中古汉语词汇不可多得的重要典籍。透过对《东观汉记》
副词系统的研究,可以观察中古汉语副词的基本使用情况,看出汉语副词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系统,大部分词汇被继承并被一直沿用,同时又有新的副词产生,不断变化丰富。同时,《东观汉记》的部分人物对话保留了当时的口语特质,能很好的反映语言的时代性。
评价
刘宋史学家
班超素有大志在《
后汉书》中写道:“当世(
东汉孝章帝时期)甚重其书(《东观汉记》),学者莫不讽诵(争相阅读)焉。”
清代康熙年间
姚之骃编撰《后汉书补逸》写道:“《东观汉记》是诸家《后汉书》的鼻祖!”
《四库全书总目东观汉记提要》评价此书:“虽残断壁,零落不完,而古泽斑斓,罔非瑰宝。”
现代古文献学家
余嘉锡在《四库全书提要辨证》中写道:“晋时以此书(《东观汉记》)与《
史记》《
汉书》为三史。人多习之。”
现代学者
钟书林评价《东观汉记》“东汉创制,
历史学肇兴,穷近二百年之力,四度下诏驭众,历
班固、
刘珍、
伏无忌、
蔡邕,四代人才荟萃,乃成《东观汉记》,竟一朝之伟业。虽然无法瞻及《史记》《汉书》,但自晋代开始,与《史记》、《汉书》并为三史,人多习诵。六朝及唐初人著书习文,颇多征引。直至
李贤注解的
范晔《
后汉书》出,才被取而代之,实亦属史学盛事。”
流传散佚
流传
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在《东观汉记》编撰过程中就开始流传。
刘庄在永平十五年(72年)就曾将班固等人编撰的《光武本纪》赐给了
刘苍刘苍,刘苍还为此献上了《光武受命中兴赋》。此时,《东观汉记》还只是在上层
统治阶级流传。东汉后期,随着《东观汉记》的不断完善,其学术价值凸显,吸引了大批文人志士来阅读此书。
三国两晋时期
三国两晋时期,《东观汉记》已成书,由于它是了解东汉历史的主要书籍,所以广为流传。随着《东观汉记》影响力的增加,人们将其与《
史记》《
汉书》并称“三史”。虽然这一时期也又很多人撰著东汉历史的书籍,但是都没有能取代《东观汉记》。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很多人编撰的
东汉隶书问世,出现了《东观汉记》与诸家后汉书并立的局面。其中
刘宋范晔所撰《
后汉书》不管在内容还是体例上都有很大优势,对《东观汉记》的
历史学地位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后世不断流传中最终取代《东观汉记》成为东汉的
正史。
散佚
隋唐时期
根据《
隋书·经籍志》记载,《东观汉记》共一百四十三卷,此时《东观汉记》相对比较完整,没有散佚。而《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则记载《东观汉记》共一百二十七卷,而《旧唐书·经籍志》抄自毋唐
开元年间的《
古今书录》,由此可见,在
天宝开元时期《东观汉记》就有所散佚。
两宋时期
北宋赵光义兴国二年(977年),
李昉奉命编撰大型
类书《
太平御览》,其中征引了大量《东观汉记》条目。因此,北宋初期《东观汉记》散佚还不是很多。但到了
赵顼时期,《东观汉记》已成为罕见之书,官方和民间都搜寻不到。到了
南宋时期,此书更是严重缺失,仅有八、九卷
列传传世。
元末明初
四库馆臣认为《东观汉记》在元朝已经全部散佚,而学者
余嘉锡认为此书至明初仍存。后有学者
吴树平根据史料推断,认为四库馆臣的观点更可信,所以《东观汉记》在
元朝已经完全散佚。
辑本
《东观汉记》至元朝已完全散佚,直到
清代才出现辑本。
姚之骃本
清朝康熙年间姚之编撰《后汉书补逸》,辑集了散佚的八种有关后汉
隶书,其中便有《东观汉记》八卷。但是姚之骃搜集《东观汉记》佚文时,范围有限,造成其遗漏了大量重要的材料。另外,姚之骃辑录时不按次序、杂乱无章,并且不注明材料出处,使人无从稽考。
四库全书本
清朝
乾隆时修《
四库全书》,也辑录了《东观汉记》,此辑本共二十四卷,同时编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后续又有扫叶山房刊本、桐花馆刊本、《
四部备要》本等。《四库全书》辑本在内容完备和编排方面远超
姚之骃辑本,但是仍然有不少错漏,同时也有不注明材料出处的问题不便考证。
东观汉记校注
基于姚之骃辑本和四库全书辑本的不足之处,学者
吴树平在前人的成果上,又重新查阅了大量古籍,编著了《
东观汉记校注》一书于1987年出版,此书在内容上更加完备,编排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反应《东观汉记》全貌,注释较为详细,为读者阅读《东观汉记》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