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是指农作物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的非正常生长状态或生理障碍现象。药害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药害通常在喷药后数小时内至三至四天内显现,表现为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而慢性药害则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出明显的反应,如生长不良、叶片畸形、晚熟等。
常见药害的症状包括
叶面上出现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斑点,局部组织焦枯、穿孔,甚至叶片脱落,以及叶片黄化、褪绿或变厚等。
常用的杀菌杀虫剂可能会对特定作物产生药害。例如,
毒杀芬浓度过高可能导致黄瓜节间缩短,出现矮化症状,叶缘枯干;防霉灵会使叶片产生微小的环形死亡斑点;灭霜灵浓度过大会导致叶缘部分坏死,进而扩展至叶脉间的失绿,但叶脉仍保持绿色;
百菌清过量使用会导致植株顶部叶片叶脉间显著失绿;高浓度的灭螨锰会产生失绿斑或褐色坏死斑;
马拉硫磷浓度过高会影响幼苗生长点,导致叶片畸形;
抗蚜威浓度过高也会导致黄瓜叶缘枯干。此外,水稻在孕穗至灌浆期间使用
退菌特,可能会导致结实率下降,甚至不结实,这对
作物产量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药害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农药喷洒到叶子上后,可以通过气孔、水孔、伤口等多种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如果用药不当,药剂颗粒可能会直接阻塞叶表面的气孔、水孔,或是进入组织后堵塞
细胞间隙,从而干扰作物的正常呼吸、蒸腾和光合作用。药剂进入植物组织或细胞后,也可能与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引发病态变化。
预防药害的方法包括选择对作物安全性较高的农药,因为不同种类的农药对作物的安全性差异较大。一般来说,
无机化合物杀菌剂最容易产生药害,而有机合成杀菌剂相对较少,植物性杀菌剂最为安全。在同一类别中,水溶性越大的药剂,药害的可能性越大。例如,
硫酸铜水溶性强,易产生药害,而与
生石灰混合制成
波尔多液后,不溶于水,对作物较为安全。农药的质量也对作物有很大影响,如可湿性
粉剂的可湿性较差,粉粒粗大,沉淀速度快,如果不及时搅拌,药液底部浓度会过高,喷洒后容易产生药害。此外,应尽可能选择耐药能力强的时间段施药,如苗期和花期,以及幼嫩组织和过度生长的植株,这些阶段更容易产生药害。环境条件也是影响药害的重要因素,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药剂活性增强,浓度升高,作物代谢旺盛,药剂更易进入植体,增加药害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的中午喷药。
一旦发现药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适量补充氮肥并灌溉,以促进作物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同时,可以考虑使用专门的急救保护剂,如“半日青”或芸胺120,按照每亩20-40毫升的比例均匀喷洒在作物上,有助于提高保护和救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