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1940.6.22-2016.7.4),出生于
伊朗首都
德黑兰,毕业于
德黑兰大学美术学院,伊朗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摄影人。
阿巴斯的早期作品多涉及学龄儿童,1970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首部
短片《
面包与小巷》。1987年,阿巴斯执导的儿童题材电影《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他第一部引起世界性关注的作品,是“伊朗电影第二次新浪潮”的起点,他凭借该片获得1987年德黑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也获得了1989年
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及第4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铜豹奖。1990年他执导的电影《特写》上映,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
剧情与纪录片的界限,电影获得了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魁北克省影评人奖。阿巴斯在1992年导演的影片《
生生长流》中从父和子的不同视角,引导观众冷静地凝视周遭世界。1994年《橄榄树下的情人》是阿巴斯难得一见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该片与《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和《
生命在继续》组成了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乡村三部曲”,形成了虚实结合的套层结构。1997年阿巴斯执导的影片《
樱桃的滋味》获得了当年戛纳金棕榈奖,该片被视为最能体现阿巴斯美学风格的作品之一。1999年他执导上映的《
随风而逝》荣获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2010年执导的《
合法副本》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和第10届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阿巴斯1940年出生在
德黑兰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曾是一名
孤独症患者,他喜欢画画,将自己的全部精神寄托在影像世界,在童年以绘画作为自己与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少年时代,为了治疗孤独症,他曾经到
布拉格去看
捷克电影,但他从没把一部电影看过两遍,也不受任何电影导演的影响。他15岁考上德黑兰美术学院,阿巴斯18岁就离开家,被迫独立谋生,高考时他报的是美术专业,但高考失败让他转而到交通警察部门谋了份差使,之后他一边在交通警察部门从事道路管理工作,负责监督道路拓展方面的事情,一边重新参加高考,晚上工作,白天上学,28岁大学毕业。
演艺经历
电影
阿巴斯曾在
德黑兰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十多年,念书期间从事过美术设计。20岁起,阿巴斯开始为电视台拍摄广告片。他曾说正是早年拍摄广告片与美术设计的经验教会了自己如何拍摄电影。1969年,阿巴斯拍了一个煎饼广告片,得到当时任伊朗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心负责人的希尔旺路的欣赏,希尔旺路正在筹建学院的电影部,就邀请阿巴斯参与,从此阿巴斯开始拍摄儿童片,并走上电影之路。
1973年推出的《旅行者》奠定了阿巴斯成为“
现实主义”电影学派创始人的基石。1990年上映的《
特写》讲述了一个失业的油漆工假扮著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取得阔绰的阿汉卡赫一家信任,向他们借钱被控诉诈骗之后的真实庭审案件。
早期影片的儿童教育色彩
1969年,“
伊朗青少年智力发展研究中心”(简称Kanun)的领导人西尔凡路邀请阿巴斯加入Kanun的电影部,在此,一大批高质量的伊朗电影制作了出来。他运营了这一部门长达5年,与此同时他也制作了自己的处女作《面包与小巷》,在这个非盈利性机构里为孩子们制作教育性质的影片塑形了他最初通向电影的道路。阿巴斯从拍摄1970年首部
短片《
面包与小巷》时就树立了自己的
现实主义风格,即用固定机位和
长镜头展现显示和生活本身,注重即兴表演与真实生活节奏的影像风格已然显现。之后,他为青少年智力发展学院创作过一系列教学片,如10分钟短片《课间休息》,短片延续了《面包与小巷》的风格,采用非职业演员,运用纪录式的拍摄手法。他的第一部长片作品《过客》完成于1974年,电影依然讲述了一个和孩子有关的故事,《过客》也被认为是他在伊斯兰革命前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过客》之后,他又拍摄了《
结婚礼服》《报告》等长片作品,影像风格与《过客》一致,孩子的世界依然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主题。
虚实结合的“村庄三部曲”
1987年,他拍出著名的“村庄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开始在
伊朗国外受到注目,引起世界影坛的关注,把伊朗电影带到了国际视野之中,影片接连斩获第42届戛纳电影节艺术电影奖、
德黑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等。
1990年伊朗北部发生特大地震,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拍摄地恰是其中的灾区之一,阿巴斯为此踏上了寻找小演员们的旅途,旅程结束后即拍摄了以这次寻找为主题的《
生生长流》,影片从导演阿尔哈德·海拉德曼与儿子的不同视角,引导观众冷静地凝视周遭世界,这也是“村庄三部曲”的第二部,获得了第五届
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
“村庄三部曲”的第三部《
橄榄树下的情人》沿用了《生生长流》的演员,在男主角无法胜任的情况下,侯赛因成为新的男主角并与他在现实生活中
爱慕的女孩塔赫莉搭档饰演夫妻,从而有了再次追求对方的希望,该片获得第47届戛纳电影节主要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第8届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银屏奖最佳导演奖及第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乡村三部曲”在内容上呈现出某种
互文关系。这一创作手法在模糊真实与虚构的影像风格之外,又创建了新一层的真实与虚幻,开拓了电影呈现的维度。
拍摄镜头逐渐转向世界
阿巴斯在电影创作的中后期开始尝试与
欧洲的电影公司合作,从《橄榄树下的情人》开始,法国CIBY 2000电影公司成了阿巴斯重要的投资方和出品方,阿巴斯也因此更多时间在欧洲生活和工作。在1997年,阿巴斯凭借《
樱桃的滋味》摘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奖,这部男主角为自杀寻找帮手的电影深入探讨了生命的价值,将阿巴斯一直在电影中展现的
人道主义关怀发挥得淋漓尽致,奠定了其电影大师的地位。1999年拍摄过《
随风而逝》之后,阿巴斯逐渐将镜头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地方:非洲、
日本乃至中国,
欧洲资本的介入使阿巴斯能够在
伊朗之外拍摄电影,
法国“
新浪潮”领袖
让-吕克·戈达尔对阿巴斯的电影推崇至极,他不遗余力的推介是阿巴斯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
1999年,在接受威尼斯电影节授予《随风而逝》评委会特别奖时,阿巴斯站在领奖台上宣布,今后他的作品将不再参加任何电影评奖了。在他完成于2008年的电影《
希林公主》中,阿巴斯将包括
朱丽叶·比诺什在内的100多位女性观众安置于同一个放映厅,让她们共同观看由
波斯神话改编的电影《希林公主》,摄像机从头至尾只拍摄观众的近景和
特写,捕捉在不同电影情节下她们的动作和神态,这是阿巴斯对电影画面、声音和观众反馈的一次实验。2010年,阿巴斯在
意大利托斯卡纳拍摄他在西方的第一部电影《
合法副本》,主演是朱丽叶·比诺什,讲述的是
法国古董商与
英国作家之间的诡异爱情。电影不仅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第10届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还帮助女主角
朱丽叶·比诺什拿到了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阿巴斯是
日本导演
小津安二郎的爱好者,2004年他用DV拍摄致敬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五》,他仅用了五个
长镜头并把这部电影带到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展映,但2012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
如沐爱河》才是阿巴斯与日本最为紧密的联系,这部法国投资、日本拍摄的电影是他第二次在伊朗之外的国家拍摄长片。《如沐爱河》在日本东京拍摄,并且起用了全日本的演员班底,2013年曾在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展映,成为最卖座的影片之一,电影中,男女主角在行进的汽车中对话,喋喋不休的女邻居,嘈杂却层次丰富的背景音,开放的结尾,都是阿巴斯式的电影美学。
2014年,阿巴斯决定与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合作,拍摄一部暂定名为《
杭州之恋》的电影,阿巴斯身前筹划的最后一部影片是计划在中国拍摄的《杭州之恋》。此前已筹备两年,他4次前来中国采写剧本,可惜未来得及开机。
摄影
阿巴斯一直用摄影记录着27年来同一地区树苗成长为树的过程,还有多年来选景路上重复拜访拍摄的雪景——那些白色大地上的裸露和痕迹,在这些摄影作品里,阿巴斯已经把他自己的感情状态和对自然的感情合二为一。他拍摄于1978年到2006年的42幅以路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都是没有名字,也没有拍摄地点和时间的黑白照片。2008年,阿巴斯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巡回展览,现场展现的摄影图片
清一色黑白照片,或深或浅的雪,隐约的车辙田埂,孤寂的树枝
益鸟,以及几乎在每幅图片中都会出现的“路”,仿如一个个空镜头。
主要作品
荣誉奖项
人物事件
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宗教领袖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接管政权,使得当时
世俗化的
伊朗社会完成了政教合一的全面伊斯兰化。在
伊斯兰教中,生是一种被选择,死亦是一种被选择,“顺从的最高理由为‘神的意志’,所以个人选择只能是一种暴力”。而阿巴斯通过电影试图告诉观众: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永远拥有选择重生的自由。如此自由的表达为阿巴斯赢得良好国际声誉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颇多来自国内的误解,伊朗政府一度认为阿巴斯恰是通过展现伊朗不好的一面而获得了各大
电影节的认可。而伊朗的民众则纠结于1997年
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阿巴斯领奖时在颁奖嘉宾
凯瑟琳·德纳芙的脸颊上留下的那个礼节性亲吻,这一动作也激怒了伊朗的保守派,在伊朗,男人不可以在公开场合亲吻妻子以外的女性,阿巴斯的这一举动让他受到谴责,也导致在随后十年多时间他自己的作品不能在伊朗本土公开上映,剪辑工作也只能等到深夜进行,但他在创作方面并没有懈怠,他曾说:“如果在我自己家附近找不到观众,我想,远一点的地方会找到的。”
个人生活
2016年7月4日,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据报2016年3月,他被诊断出患有胃肠癌,曾多次接受手术,但不成功,之后前往法国巴黎治疗,延至4日晚逝世,他的遗体运回
伊朗安葬。
人物评价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奠基者戈达尔曾对阿巴斯推崇备至,并曾在观赏完《
生生长流》后说过一句在电影圈流传甚广的名言:“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
法国《 电影手册》以48页的篇幅全面介绍阿巴斯及其作品:“这位天才的伊朗导演创造的影像,标志着当代电影每年都在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日本著名导演
黑泽明则说: “
萨蒂亚吉特·雷伊去世后的空白,终于被阿巴斯所填补。 ”
《无间道风云》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曾经指,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是电影里艺术层次最登峰造极的导演。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评价:“阿巴斯是一位天才型的导演,他的电影里有很深厚的
伊朗传统文化根基,这种视角跟西方电影截然不同。他的电影强调哲学性与诗性,而他创作电影的路径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开始拍电影是纯公益的,没有好莱坞电影的商品性,也没有那么多欲望,很纯粹,有点像桃花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