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中国贵州省下辖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之间,总面积30282.6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黔东南州下辖15个县,129个镇,60个乡(15个民族乡)。州政府驻地凯里市北京东路21号。2022年末,黔东南州常住人口373.13万人,户籍人口489.5982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43.6%,侗族人口占30.57%,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
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总体地势西、南、北面高而东部低。境内水系发达,以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为主干,呈树枝状分布于各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秋以前,黔东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或“荆蛮”之地,属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后分属夜郎。元代在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明代隶属贵州布政司。民国时期改府、州、厅为县,设黔东道,领镇远县、邛水等26县。1956 年 4 月,设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州依托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林菌、林药、林鸡、林蜂四大产业。主要农产品有百香果、蓝莓、孩儿参等。主要产业有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等,特色产业有新能源材料、白酒、民族民间工艺品等。2022年黔东南州生产总值1293.08亿元。
黔东南州的交通历经多年建设,出行日益便捷。截至2021年底,黔东南州公路总里程30367公里。境内目前有铁路线3条,分别为沪昆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沪昆铁路。黔东南州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等诸多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首选地之一。
名称由来
贵州省简称“黔”,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因地处贵州省东南部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宋时期
春秋以前,这一地区被称为“南蛮”或“荆蛮”之地,属牂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后分属夜郎战国时则属于且兰、楚黔中郡。秦时属黔中郡和象郡。汉时该地被划归武陵郡牂柯郡桂林郡。在隋朝的地区划归下,该地属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唐朝改郡为“道”后,属黔中道,置有岑巩县、应州、充州、亮州等。宋代该地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广南路
元明清时期
元代在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这一地区在当时分属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广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蛮安抚司;随着明代“改土归流”“开辟苗疆”,废思州宣慰司,分置镇远府、黎平县和新化府等,该地在当时隶属贵州布政司。明洪武年间在此设镇远县、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 8 卫。永乐年间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于贵州省。明朝后期,黔东南大部分属岑巩县、镇远、黎平、都匀、平越府。
及至清代,该地所属区划基本承袭明代,清朝雍正年间设古州、清江、台拱、丹江、八寨5厅。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将这一地区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县、青溪、思县、邛水、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下江、永从、榕江县、丹江、台拱、剑河县黄平县、炉山、八寨、麻哈共18县;
民国三年(1914年)在此设黔东道,治镇远县,领镇远、邛水等26县;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二十年(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
民国三十年(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县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三十七年(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6 年 4 月,国务院决定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
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正式成立,辖镇远、炉山、黄平县施秉县、雷山、台江、剑河县锦屏县天柱县岑巩县、三穗、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丹寨县麻江县16 个县,州府定在凯里。
1958年12月,黔东南州调整行政区划,全州16个县并建为凯里市、黄平、镇远县、剑河、锦屏、黎平、榕江7个县。
1961年8月至1962年11月,黔东南州陆续恢复16县建置。
1962年底,全州辖凯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县台江县、剑河16个县。
地理
位置境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铜仁市遵义市毗邻。全境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总面积30282.61平方公里。
气候
黔东南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立体气候明显。2022年全州平均气温为15.5℃~19.3℃;年降水量773.7mm~1249.9mm;日照时数1019.6~1778.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4~81%,年无霜期309~348天。
地质
黔东南州地跨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褶皱带占有州内镇—施洞口—凯里市丹寨县以东的大片地区,为晚元古界地层广布,之上零星分布有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扬子准地台区主要出露寒武系及其以后地层,其中发育较好的地层有寒武系、二叠系等,岩浆岩有产于四堡群中的细碧一角斑者、基性一超基性岩花岗石等。地台区见有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等偏碱性超基性岩。其中花岗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摩天岭花岗岩的一部分,其它岩浆岩均呈现规模不大的岩墙、岩脉产出。
自治州地层发育较齐全,总厚度在8 万米左右。晚元古界( 及出露面积不大的中元古界)以浅变质碎屑岩、凝灰岩为主。古生界主要为碳酸盐岩。中生界除三叠系为海相碎屑岩外,侏罗、白平系均为陆相沉积。上第三系仅见于施秉翁哨,第四系则散布于全州各地,其中以清水江等主要水系形成的冲积物较具特色。
自治州在14亿年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都匀、广西)、燕山、享马拉雅运动。每次运动在州内均有强弱不等、形式不同的表现。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准地台的基础,加里东运动使华南褶皱带产生槽皱并隆起,与扬子准地台融为一体,燕山运动使区内白平纪以前地层普遍发生褶皱和断裂。
地形地貌
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镇远县凯里市一线之西北属岩溶地貌区,常见的地貌形态有峰丛、峰林、石林、溶洞、溶洼、天生桥、暗河等。镇远至凯里一线之东南属剥独、侵蚀地貌区,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山体大、切割深,常形成脊状山。州境总体地势是北、西、南三面高而东部低。中部雷公山区和南部月亮山为中山地带,西部和西北部为丘陵状低中山区,东部和东南部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500~1000米。最高点为雷公山主峰黄羊山,海拔2178.8米,最低点为黎平县地坪镇井郎村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37米。主要山峰有雷公山、冷竹山、南刀坡、佛顶山、轿顶山、香炉山、龙头岩、老山界、青山界、牛角山、天子岭、高岳山、猫鼻岭、月亮山、孔明山等。
土壤
黔东南州土壤有红壤、黄壤、黄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粗骨土、沼泽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水稻土等11个土类、26个亚类、6个土属222个土种,分属7个土纲。其中:红壤面积为466.92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10.26%;黄壤面积为2832.8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62.32%;黄棕壤面积为53.35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1.17%;紫色土面积为50.24万亩,占全州总面积1.10%;黑色石灰土面积为456.87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10.04%;水稻土面积为253.19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5.56%;其他土壤437.83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9.55%。
水文水利
黔东南州境内水系发达,以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为主干,呈树枝状分布于各地。州内河流分属两个水系,苗岭以北的清水江、阳河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苗岭以南的都柳江属珠江的柳江水系。清水江发源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杨柳街镇斗篷山,自西向东流经黔东南州境内丹寨县麻江县等9个县(市),州境河道长364千米,流域面积14469平方公里。㵲阳河发源于黔南州瓮安县,自西向东流经黔东南州黄平、施秉县镇远县岑巩县4县,州境河道长153公里,流城面积为5262平方公里。都柳江发源于黔南州独山县,自西向东南流经黔东南州榕江、从江县2县,州境河道长141公里,流域面积9095平方公里。
2021年全州通过蓄水验收且有观测记录的大中型水库(水电站) 20座(新增城景电站),当年末蓄水总量35.87亿立方米。 总供水量12.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1.94亿立 方米,总用水量12.34亿立方米,且供、用水持平。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黔东南州境内已发现的矿藏有煤、铁、金、汞、锌、铅、锑、铜、磷、碳酸钙重晶石白云石、黏土等矿种61种(含亚矿种),占全省已知矿藏的42.3%。 查明272处,其中能源矿产20处,金属矿产163处,非金属89处。其中重品石矿资源量居全国同类矿产资源储量之首,玻璃用石英砂岩、锑矿列云南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的前三位。
森林资源
黔东南州素有"森林之州"称号,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8%,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州境内群山叠翠、林木葱茏,森林资源丰富,有“杉乡”“林海”之称。黔东南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也是贵州省的主要用材林基地,全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根据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全州森林面积达200.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1.69亿立方米,为全省之冠。州内天然林面积约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5.99%,天然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
水资源
2021年全州平均降水量1436.7毫米,水资源总量209.7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 产水量69.26万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607立方米。 入境水量51.3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59.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黔东南州土地面积30282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2%。在全州土地面积中,有湿地、耕地各占10.75%;园地占全州士地面积的1.62%;林地23246平方干米,占76.7696;草地111平方千米,占0.37%;园地占全州士地面积的1.62%;其他土地占全州士地面积的5.75%。
生物资源
黔东南州境内有常用野生药用植物400多种,其中孩儿参杜仲天麻桔梗、五倍子等名贵药材驰名全国。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黔东南州内有野生植物194科947属3300余种,这些植物中,属于中国特有属的有水青树、观光木、钟萼木、木瓜红等24种,占全国特有属的11.7%。其中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有台湾杉、鹅掌楸等。
动物
州内有野生动物有脊椎动物5纲31目104科557种。其中,鸟纲13目37科217种,哺乳纲8目25科96种,鱼纲5目22科130种,爬行纲3目11科69种,两栖动物2目9科45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属斑灵猫亚洲黑熊等40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1年,黔东南州有自然保护区(点)19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75万公顷。
自然灾害
每年1~3月,黔东南州易出现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7月主汛期,雷电、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可能出现洪涝、山体滑坡、塌等自然灾害,前期持续强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趋于饱和,江河超警戒水位风险高,发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大。
2022年6月18日,黔东南州8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19个乡镇出现大暴雨,最高降水量达到345.9毫米。黔东南州榕江县出现3站特大暴雨,平永镇仁里水族乡乐里镇忠诚镇由于暴雨影响突发洪水,多处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出现塌方。紧急转移712户2515人。
行政区划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凯里市和麻江县丹寨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县岑巩县、三穗、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15个县,有28个街道,129个镇,60个乡(15个民族乡),282个居委会,2154个村委会。
人口
人口总量
2022年末,黔东南州常住人口373.13万人,户籍人口489.5982万人。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1.58%;女性占48.4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52。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4.52%;15-59岁人口占58.38%;60岁及以上人口占17.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10%。
民族
黔东南州分布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方言
黔东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黔东方言 (以下简称苗语)。苗瑶语有几个声调,其中四个是阴调,四个是阳调。阴阳调的分立是依照声母来源的清浊分的。黔东南苗语与普通话的差异 , 表现最突出的是韵母 。i和e属于使用最多的韵母。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在方言中又各有三个土语。侗语方言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词汇的异同和某些具有特征的语法现象,并参考语音特点来划分的。黔东南侗语“夹音”方言中,擦音[s]之外的五个塞擦音、擦音音位是[s]的自由变体,倾向选择擦音[s]为支撑音;侗语域“夹音”方言多音节末鼻化音,句尾鼻化有语法作用。
宗教信仰
截至2022年,黔东南州共有宗教团体4个,其中全州性宗教团体3个,县(市)宗教团体1个(即黔东南州佛教协会、黔东南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黔东南州基督教协会、凯里市天主教爱国会)。全州登记开放宗教活动为40处(其中,寺观教堂14处、其他固定活动场所26处),涉及13个县(市)(其中:佛教21处、道教2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14处)。其中佛教主要活动场所有五榕寺、甘霖寺等;道教活动场所有青龙洞道观和云台山道院。
政治
经济
综述
黔东南州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的经济战略。全州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林菌、林药、林鸡、林蜂,形成“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其中“5”指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产业。截至2021年初,黔东南成功引进中国华润、万达集团天正集团、新希望六和股份、天能股份集团等39家500强企业。
2022年全州生产总值1293.0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6.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2.71亿元。
第一产业
黔东南州重点发展林菌、林药、林鸡、林蜂四大产业。主要农产品有百香果、蓝莓、太子参、钩藤淫羊藿天麻黄精铁皮石斛等。
2023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96亿元,比2022年增长4.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5.34万亩,比2022年下降0.7%;蔬菜种植面积238.12万亩,比2022年下降1.4%;猪牛羊禽肉产量19.23万吨,比2022年增长4.7%;水产品产量6.36万吨,比2022年增长5.7%。全年种植业总产值282.41亿元,增长3.8%;林业总产值86.95亿元,增长4.2%;畜牧业总产值75.17亿元,增长5.1%;渔业总产值15.49亿元,增长8.5%。
第二产业
黔东南州主要产业有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健康医药制造产业等五大产业,特色产业有新能源材料、白酒、民族民间工艺品、轻纺、运动装备制造等产业。
202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两个重点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36.7%和22.2%。规模以上玻璃制造业和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9%和44.2%,合计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黔东南州构建“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域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大数据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西部片区主要围绕原生态苗族文化和自然山水风光,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大健康服务业。黔东片区围绕能源、白酒、冶金、化工、电子信息、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南部片区重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健康医药、健康药食材等产业。2021年旅游总人数7668.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旅游总收入739.49亿元,增长58.1%。
2023年,黔东南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36亿元,比2022年增长4.9%;外贸进出口总额90111万元,比2022年下降5.2%;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95亿元,比2022年增长17.5%;电信业务总量4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重要企业
2020年以来,黔东南州引进中国华润、万达集团天正集团新希望集团股份、天能股份集团等39家500强企业,投资了天正重晶石深加工项目、丹寨县锌茶产业发展项目、天能集团(台江)循环经济产业园、镇远县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等73个项目。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底,黔东南州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高等专科学校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所、普通高中46所、初级中学14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622所,教学点369个、幼儿园1250所(其中:民办 428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已达100%,免除教科书覆盖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2.97%。
卫生健康
截至2023年底,黔东南州共有卫生机构3710个。其中医院122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17所,健康教育机构2个,急救中心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86个,门诊部14个,卫生服务站8个,村卫生室2803个,采供血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全州县有医院病床29552张,卫生技术人员34286人。其中执业医师8658人,执业助理医师2769人,注册护士14936人,药师(士)1297人,技师2757人,卫生监督员23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636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黔东南州共有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29个(其中,陈列馆4个,纪念馆4个),表演团体18个。年末全州电视转播发射台17个,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08.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90%,广播综合覆盖率97.22%。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黔东南州县级室内体育馆 8 个,县级公共露天体育场 9个,游泳馆 6 个,体育公园 14 个。全州县二级以上运动员915人(其中2021年全州新增二级以上运动员22人),在省级以上年度冠军赛、锦标赛上获得金牌 53枚、银牌37枚、铜牌52枚。
环保事业
截至2023年底,黔东南州有自然保护区(点)19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75万公顷,占全 州国土面积7.8%。全年营造林面积3.5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封山育林面积0.45万公顷,退化林修复面积1.60万公顷、改培面积1.11万公顷,中幼林抚育面积0.38万公顷。 累计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1.11平方公里。完成凯里、 黄平县施秉县等8个县(市)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16.1平方公里。
截至2023年底,黔东南州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9%。实现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全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98.7%。2023年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建设涉及黎平黄岗、四寨、堂安,从江大歹,榕江大利5个重点建设片区和25个保护利用型村寨,完成实施项目共384个。县级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53个,实有人数473人;环境监测站17个,环境监测人员172人;监察机构17个,监察人员186人。全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黔东南州42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国控断面20个)水质优良比例100%。全年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7%,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5%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黔东南州共有养老机构154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0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31.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16万人。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9.3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64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3.86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2.7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2.34万人。 年末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30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758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24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4331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9.86亿元。
交通
综述
1928年,黔东南州开始修筑公路。2001年,凯里市至麻江高速公路通车。2012年,黎平县至洛香高速公路开通,制约黎平、榕江县从江县三县的交通瓶颈由此打破。2005年,黎平机场通航。2015年,动车开进了黔东南。黔东南州交通形成“公铁水空”一体化的格局。
公路
截至2021年底,全州公路总里程30367公里,其中,高速1192公里、国道1450公里、省道2732公里、县道5122公里、乡道6817公里、村道13054公里;按照公路技术等级划分,其中,高速公路1192公里、一级公路237公里、二级公路1498公里、三级公路569公里、四级公路22888公里、等外级公路3982公里。
铁路
黔东南州境内目前拥有的铁路线有3条,分别为沪昆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沪昆铁路,开通客运站的县市有凯里市施秉县镇远县、三穗县、榕江县从江县铁路车站有4个,普铁站3个。沪昆铁路路过州内的麻江县,凯里,黄平县,施秉,镇远,岑巩县,并且设置凯里站施秉站镇远站羊坪站四个客运站。沪昆高铁,过境州内的麻江,凯里,台江县剑河县,三穗,岑巩,设置凯里南,三穗两个客运站。贵广高铁,过境州内的从江,黎平县,榕江三县,设置从江站榕江站两个客运站。
航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有两座机场:黎平机场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位于黎平县,航线数量2条,通航城市4座 。黄平机场位于黄平县,航线数量3条,通航城市5座。
公共交通
凯里市初步建立了快速公交系统(BRT)并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12月,全州建设公交专用道10.41km,凯里市和剑河县公交专用道骨架网初步构建,实现公交专用道“零”的突破,建设公交优先交叉口14个,公交专用道投入的公交线路有19条,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公交车有203辆。
人文
综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境都属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99处、州级54处、县级867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苗侗文化在这里融合共生。
饮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菜肴在口味上偏酸,代表美食有下司酸汤鱼、凯里酸汤鱼、苗家酸汤鱼等。 在有代表性的饮品上,侗族油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茶,油茶靠吃不靠喝,侗族人在冬天通过吃油茶实现御寒的目的。
习俗
吃鼓藏
苗族有一种祭祀活动叫吃鼓藏。在苗族传统社会中,鼓、鼓社和鼓社祭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组合。鼓是祖先的象征,鼓社是一种社会组织,而鼓社祭是连接鼓与鼓社的纽带。吃鼓,苗语称为“努纽”(nongx niel),在苗语里,“nongx”是“吃”、“niel”是鼓的意思,一般译为“吃鼓藏”、“吃脏”。苗家人认为,祖先居住在遥远的东方,需敲击木鼓才能把他们召唤回来。因此,在每一支苗族人吃鼓藏中,木鼓自始至终贯穿活动的全程,包括“接鼓”、“醒鼓”(也叫翻鼓)、“凿鼓”、“换鼓”、“送鼓”等仪式。
社节
侗族有社节。每年立春过后的第五个戊日,便是侗家的社日节。社日节的头天,侗家人都要到野外去采集茼蒿洗净,切细,装进布袋,拿到清水里反复搓,搓掉苦味。然后,把蒿菜放人热锅用文火焙干,并加上少许切细的青菜,拌匀备用。同时,把糯米煮成半熟状,滤去米汤,再掺入备用的蒿菜、腌肉花生仁豆腐干丁、猪油、食盐等,拌匀,上蒸熟,由此制成侗家社饭。社日节,也叫“吃社饭”,还有的叫“吃赦饭”。每年侗族人民专门举行的祭社活动,是为了纪念敢说实话、敢讲真话、管理五谷春种秋收的大臣—社。
艺术
音乐
苗族有飞歌、多声部情歌,侗族有侗族大歌。苗族飞歌高音部分全部使用真嗓发音,音调高昂;苗族多声部情歌多有男女两个声部,曲调有“见面调”“赞美调”“单身调”“青春调”“求爱调”“相恋歌”“成婚歌”“逃婚歌”等等不同的曲调;侗族世代以歌传递民族历史文化,侗族大歌民间多声部复调音乐,节奏自由,旋律古朴,被侗族视为本民族的精神支柱。
建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代表性建筑是吊脚楼,其中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一般四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得名。吊脚楼在虚实对比关系上,显现出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断面纤巧的木结构穿斗式构架轻灵,苗居半边吊脚楼突出“轻”的效果,“悬虚构屋”,架空而立,上实下虚,对比强烈。
手工艺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和银饰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的是中原地区古代传统管簧乐器的制作技术,制作的师傅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油桐生石灰(有的已改用天然橡胶)就能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苗族的银饰在种类与花纹上均有多种样式,纯手工制作,工序繁杂,形成铸炼、锤打、焊接,洗涤等一整套工艺过程。
地区象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花是杜鹃花,州树是红豆杉。黔东南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正式批准通过,确定将红豆杉为黔东南州“州树”、杜鹃花为黔东南州“州花”。红豆杉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用途较多,能够反映黔东南州的精神风貌,体现黔东南州的城市形象。
风景名胜
综述
黔东南民族文化多彩,有多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厚重,有国家文物局备案博物馆、民族村寨等历史文化景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着丰富发旅游资源,全州创建A级旅游景区81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8家,3A级旅游景区55家。
重要景点
下司古镇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府凯里市下司镇,毗邻清水江。全镇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近5万人,多以汉、苗、仫佬族等民族为主,是黔东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西入口的第一重镇。下司古镇地处清水江上游,是“古苗疆栈道”东线主线区域,是古时黄金水道的“末端良港”。古镇建筑风格多元,包括江南院落、微派建筑、闽南建筑、西洋建筑、下司少数民族建筑等。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设立翁袍蛮夷长官司始,至清代爱新觉罗·颙琰13年(1808年)下司被正式辟为商埠,民国初年发展为闹市,素有“小上海” “清水江上的明珠”等美誉。是 “世界一流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世界民歌合唱小镇”“世界名犬之乡”“中国龙舟冠军之乡”,2017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施秉云台山位于施秉县的北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堪称“世界上最美的白云岩喀斯特”。景区由云台山、排云关、黑冲三大旅游片区组成,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峡谷峰林、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
凯里市碧波花诗园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碧波农业园区,东至福马大道、西抵八号路、南靠炉碧大道、北至九号路。景区规划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为1.7平方公里。景区以山地为主,西靠青龙山,东靠对油坡和同油坡。内部分布着五座大小不一的山坡,高度适宜,坡度较为平缓,适合开展山地康体运动。自然植被覆盖率高,中部的背后坡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林地植被景观良好。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5-10
黔东南州自然地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2022年1-12月全州经济运行综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州文化旅游.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5-10
凯院VPN.凯里学院.2023-05-10
机场信息 +.中国民用机场.2023-05-10
凯里站高铁时刻表.高铁网.2023-05-10
黔东南州行政区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国民族宗教网.2023-04-15
这里,是你的黔东南.搜狐号.2023-04-15
全州跨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单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六措施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模式之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州“六聚焦”倾力打造“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文百科.2023-04-15
​黔东南州历史沿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7
2021年黔东南州水资源公报.黔东南州水务局.2023-05-1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5-17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8年底).自然保护区网络.2023-05-17
搜索结果.生态环境部.2023-05-17
黔东南州2022年4月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报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州2022年7月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报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州人口就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黔东南州民族宗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5-31
州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安九熊主持并讲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李建任黔东南州委书记.今日头条.2023-10-22
杨光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22
黔东南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5
我州“三措并举”抓实500强企业招引工作.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9-04
2022年全州经济运行情况.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华康网.2023-05-09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中华康网.2023-05-09
麻江县人民医院.中华康网.2023-05-09
「黔东南三甲医院哪家最好」.飞华健康网.2023-05-09
黔东南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养老机构信息统计表(2022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5-17
黔东南州社会事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黄平县六措并举发展丰富旅游业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远口发豆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腌汤火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苗族吃鼓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侗族社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苗族飞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苗族多声部情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侗族大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黔东南州A级旅游景区名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下司古镇(五).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下司古镇景区简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贵州施秉 | 云台山壮美云海 地球上最美的盆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碧波花诗园景区简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5-10
百度安全验证.百家号.2023-05-10
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状元夏同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历史不会忘记的先烈――胡仲毓.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吴正彪简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首选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4-16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至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土壤
水文水利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人口
人口总量
民族
方言
宗教信仰
政治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重要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卫生健康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环保事业
社会保障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航空
公共交通
人文
综述
饮食
习俗
吃鼓藏
社节
艺术
音乐
建筑
手工艺
地区象征
风景名胜
综述
重要景点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