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xū yí]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
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区、泗洪县接壤。县界总长373.972千米,县域面积2497.3平方千米,人均面积列
江苏省各县(市、区)之首。2022年末,有户籍人口77.74万人,下辖10个镇、3个街道。
盱眙县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低山;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低相差223米。盱眙地处北亚热带与暖
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濒临洪泽湖。境内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wéi]区等多种地貌。修建于
穆店乡境内的龙王山水库是全县最大的水库。盱眙县建县已有2200多年。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
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隶属淮阴市。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
淮安市后,盱眙县隶属淮安市。
盱眙县以龙虾产业已为支柱产业,发展成为集科研、养殖、加工、餐饮、冷链物流、节庆、旅游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盱眙县以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新材料、新能源的“两高两新”展开发展。盱眙县境内现有盱眙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机械制造特色产业园等产业园区。2022年,盱眙县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525.08亿元,增速位列全市第六。盱眙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6:38.7:45.7。
盱眙是
江苏省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盱眙是江苏省古
文化遗址较多的县之一。全县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60多处。风景名胜有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
明祖陵、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古泗州城遗址、
大云山汉墓等。
名称
因县治建在山上,登临其上,可以眺远,取“张目为盱,直视为眙”即高瞻远瞩之意命名。简称“盱”。
历史沿革
先秦(前2070年~前221年)
盱眙是江苏省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
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
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
秦汉至南北朝(前221年~58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
秦始皇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
东阳郡。
胡亥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
项梁拥立
熊心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
徐州市(今徐州市境)。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
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新
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pī]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
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州,
盱眙郡改属南兖州。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陈,
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
谯州[qiáo zhōu],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
扬州市。
隋唐至宋元时期(581年~1368年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
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
江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
淮安区,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
五代十国时,盱眙入于吴。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宋朝时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
干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
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
淮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háo zhōu](今安徽省
凤阳县)。
绍兴市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
天长市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
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明朝盱眙为县,属泗州。
清代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
康熙帝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
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
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凤阳府
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
泗县)。
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1914年6月,盱眙县属安徽省淮泗道。1928年,再次直属安徽省。1948年,盱眙、
明光市、
来安县、
六合区四县合并,成立盱嘉来六县政府。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政府,仍隶属江淮第一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1955年,盱眙县由安徽省划归
江苏省,隶属淮阴专区、六合专区,后隶属
淮阴地区。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隶属
淮安市。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后,盱眙县隶属淮安市。2018年7月30日,盱眙县实行区划调整,设10镇3街道2场,分别为马坝镇、
官滩镇、
天泉湖镇、
桂五镇、
管仲镇、
河桥镇、
鲍集镇、
黄花塘镇、
淮河镇、
穆店镇,
盱城街道、
古桑街道、太和街道、
三河农场、盱眙县林总场(2019年8月,国营江苏省盱眙林场更名为盱眙县林总场)。2020年全县实行并村联组后,有154个村(社区),2789个村民小组。
地理
位置境域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东与
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
来安县和
明光市交界,北与
洪泽区、
泗洪县接壤。盱眙县地处北纬32°43′~33°13′、东经118°11′~118°54′。县界总长373.972千米,县域面积2497.3平方千米。
气候
盱眙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际、年际变异性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早,春、秋两季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较炎热(最高气温37~39℃,持续不超过5天),冬季寒冷早(最低气温-12℃,持续不超过7天),年总日照时数2056小时,年辐射量每平方厘米480千焦耳,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55天。年
降水量972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最少。光温资源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境内气候资源分布略有差异。日照,西北高于东南,年相差100~120小时;气温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相差0.4℃;降水量在水冲港、
天泉湖(
化农水库)一带最大,并形成闭合雨量圈,地域差异120毫米。
地质
地层
盱眙县出露地表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震旦系、新生界下第三系、新生界上第三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盱眙县震旦系有上统陡山沱[tuó]和灯影两组,出露于
老子山镇——佛窝一带,呈北北东向分布。境内新生界下第三系有阜宁群四段和渐新统三垛组。新生界上第三系在境内分布较广,出露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西区上第三系,根据沉积特征、岩性组合、火山活动规律和所获化石分为中新统峰山组、下草湾组和上新统桂五组。新生界第四系有下更新统豆冲组、中更新统泊岗组和上更新统贼嘴组、全新统,其中上更新统成嘴组、全新统在境内分布广泛,发育良好。
构造
境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方向为北北东、北东和北西向3种。其中北北东的4条断裂为盱眙构造带主干断裂,纵贯盱眙中部,自
洪泽湖南岸到古城乡南延至安徽省
来安县半塔镇,境内长50~60千米,宽1015千米;北东向有盱眙——-响水口、老子山——石坝、万集 ——高桥和杨村——涧4条断裂,长度数10千米至100多千米不等;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小,常错断北北东和北东向断裂
淮河。盱眙县境内隆起和凹陷有洪泽凹陷、洪泽一
建湖县隆起带、
金湖县凹陷、老子山一一佛窝断裙皱隆起带、十里营——古城断陷带、女山一一古城断陷带、双沟——
管仲镇凹陷以及马坝——铜域凹陷。
地形地貌
盱眙县境内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低山;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低相差223米。位于
河桥镇仇集狮子峰,黄海高程系231米,为盱眙境内地貌最高点;位于马坝镇观音寺衡西圩,黄海高程系8米,为盱眙境内地貌最低点。盱眙县境内5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面积42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17.2%。主要分布在中部的盱城、古桑和西南及南部的龙山、仇集、古城、水冲港等乡、镇、场。龙山乡有山地44平方公里,占全县低山丘陵面积10.3%。全县海拔25~50米的垄岗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1.5%。垄岗高差小,较平坦,呈平缓的波状起伏。主要分布在老子山——古城一线以东的广阔地带。境内的平原主要为滨湖坪田平原,海拔25米以下的湖沼积、冲积和冲湖积平原9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6.6%。
水文水利
水文
盱眙县境内河流、湖泊属淮河水系。淮河(盱眙段)全长64.95千米,略成“U”形。此段水面积80多平方千米,河宽400~1300米;弯度大,滩涂多。主要支流有高桥河、维桥河、三河(盱眙段,即今入江水道)、高桥河、维桥河、黑泥河、董桥河、老河、团结河、友谊河、仇集大涧、冯港大涧、黄龙大涧、磨刀涧、石龙大涧等。盱眙境内
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碳酸盐岩裂
溶洞水、
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水利
盱眙县共有集中式
地表水水源地11个。除了
龙王山水库、淮河河桥、
化农水库、入江水道朱楼和洪泽湖桥口引河等5个日供水万吨以上水源地,还有淮河泗州水厂、仇集大涧清泉水厂、河桥水库河桥水厂、桂五水库桂五水厂、长港水库长港水厂、淮河茅湖水厂等6个农村日供水万吨以下地表水水源地。
土壤
盱眙县土壤的分为6个类9个亚类24个土属。
石灰岩土类,主要分布在北部低山丘陵,由石灰岩风化的残积、坡积母质发育而成。质地较粘,色泽暗棕,心土层结构体表均有光质胶膜,土壤物理性状良好。基性岩土类,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以及林场。是由
玄武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土壤,为暗棕色至暗褐色。土壤质地重壤,比较疏松。潮土类,主要分布在淮河铁佛鲍集、管镇兴隆以及十里营、古桑等乡河涧两侧的沿淮
洼地,为黄泛冲积物、风化冲积淤积物经圩垦,早耕熟化而成的农业土壤,质地为重壤。黄棕壤类,分布较广几乎遍及全县。特点是质地粘重,供肥能力不高。砂姜黑土类,主要分布在观音寺、准河等乡,地势平坦低洼,
地下水位高。其母质为
黄土性
沉积物,特点是土体灰褐,质地粘重。水稻土类,主要分布在官滩、马坝及淮河等乡镇。水稻土质地粘重。保土保肥性能好。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1年,盱眙县水资源总量为7.8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4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073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681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8年9月,根据盱眙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盱眙县有耕地112014.80公顷(168.02万亩)。其中,水田106973.42公顷(160.46万亩),占95.50%;水浇地802.15公顷(1.20万亩),占0.72%;旱地4239.23公顷(6.36万亩),占3.78%。园地1750.09公顷(2.63万亩)。林地30347.71公顷(45.52万亩)。草地2794.56公顷(4.19万亩)。湿地1484.07公顷(2.23万亩)。
矿产资源
盱眙县境内蕴藏着凹凸棒石黏土、
玄武岩、
碳酸钙、矿泉水、石油等多种矿产。凹凸棒石黏土发现的矿床(点)32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5处、矿点20多处;查明优质资源量9646万吨,预测有用黏土总资源量21.7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3%。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
丘陵低山地区,出露面积500平方千米,资源总量177亿吨;按其工业用途,可用于建筑石料、岩棉、水泥、
铸石等。
石灰岩资源主要分布于
官滩镇至古桑街道佛窝一带,面积78平方千米,储量约21.2亿吨,其中用作水泥原料约1.07亿吨、用作建筑石料的约2680万吨。矿泉水主要分布县域南部和西南部丘陵低山地区,面积1014平方千米。
黄花塘镇泥沛和
桂五镇“八四”库矿泉水通过部级鉴定,其中泥沛矿泉水埋深80~120米、“八四”库矿泉水埋深54.9米,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型水。马坝油田已
探明储量约1000万吨,自1995年
钻探开采以来,施工53口
油井。管仲、鲍集、
淮河已探明有石油,2002年在
管仲镇区域施工的4口油井,有3口出油。
药材资源
中药材资源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780个品种,药用动物42个品种。
唇足纲、
天然野生灵芝、
黄精、
猫爪草等珍稀名贵药材,
丹参、山楂、
桔梗、
北柴胡、白头翁等常规药材远销省内外。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盱眙县境内林木资源
存有树种65科23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22种、
被子植物门60科210种。1985年林业调查,境内新发现的树木有漆树、
毛叶欧李、
迎春花、
野核桃、羽叶泡花、
湖北山楂、
毛梾[máo lái]、
红脉钓樟、中华石楠等。铁山寺森林公园内还发现有栾树、
无患子、
重阳木、
椴树[duàn shù]等稀有树种。
动物
盱眙县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动物资源主要有狼、獾、狐、兔、
黄鼬[huáng yòu]、草獐以及171种
留鸟、候鸟等野生动物,
洪泽湖和淮河盛产鱼、
𩾌𩷕白鱼鱼、鲤鱼、鲫鱼、
银鱼、
黄鳝等各种水生动物,其中
鲤科鱼类占60%以上。随着盱眙持续落实退耕还湿、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
东方白鹳开始在这里栖息觅食、繁衍生息。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类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自然灾害
盱眙县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风灾、雹灾、冻灾等。盱眙县季风性气候特点显著,地形起伏较大,土壤保水能力差,灌溉条件悬殊,因而干旱影响较大,低山
丘陵地区尤甚。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春、秋干旱多,夏旱影响较重。盱眙的水灾主要为连续大雨或大暴雨所致,亦有暴雨来临,山洪暴发和准河、洪泽湖积水顶托成灾的情况。冰雹是盱眙县较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转换和夏季的不稳定天气中,6~8月机率最大,占71%。出现冰雹时,多伴随大风暴雨。境内的风灾主要有台风、大风、
龙卷风等。龙卷风多在5月、6月、7月、8月出现机率最大。常年平均三四年一遇。境内的连阴雨多在春、初夏、秋出现。春季连阴雨平均三年两遇。主要出现在4月。境内的
寒潮平均每年3~4次,冷空气活动对春播育秧影响较大,常造成
霜冻危害和烂秧死苗。盱眙沿准沿湖大片荒滩,历来是
蚱蜢发生地。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8月,盱眙县设10镇3街道2场,有154个村(社区),2789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为盱眙街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盱眙县户籍总人口77.74万人,常住人口60.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52万人,农村人口22.87万人,城镇化率62.13%。全年人口出生率3.63‰,人口死亡率为10.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7‰。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盱眙县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9.22。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8.83%,15-59岁人口占57.53%,60岁及以上人口占24.09%,65岁及以上人口占17.28%。
民族
盱眙县境内共有
汉族、
回族、
白族、
苗族等29个民族,以散居为主,多为外地婚入人口。其中回民居多,占少数民族人口70%。有一个
民族村和3个民族小组(民族村:兴隆乡刘岗村;民族小组:
官滩镇王桥村马庄组、明祖陵镇项魏村麻庄组、王店乡范墩村下营组),还有一个民族示范社区(
盱城街道城南社区)。
语言
盱眙县话属北方话江淮方言。它的语音、词汇和普通话有若干差别。语法和普通话差别不多。盱眙语音的特点是:保留了古入声、没有舌尖后音声母、前鼻音母和儿化音以及不分尖团。
宗教信仰
盱眙是
江苏省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境内有
基督教、
伊斯兰教、佛教和
道教四大宗教。境内有宗教活动场所130处,其中:基督教场所116处,伊斯兰教清真寺1处,佛教场所12处,道教玉皇宫1处。信教人员共4万余人,信教群众分布广、集会多、人员结构复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里开始对仅存下来的部分
庙宇进行修、改建、恢复,原先占用庙宇房屋土地的全部归还,原来破损严重的予以修复,已经破败不堪无法使用的适度重建,规模太小不成气候的修建扩建。到目前为止,盱城现有寺庙10多座。主要有:文庙、龙山寺、瑞岩观、石佛寺、财神庙、大庵、玉皇宫等。
经济
综述
盱眙的龙虾产业已成为盱眙县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盱眙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模式发展成为集科研、养殖、加工、餐饮、冷链物流、节庆、旅游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盱眙县以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新材料、新能源的“两高两新”展开发展。盱眙县境内现有盱眙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机械制造特色产业园等产业园区。
2022全年盱眙县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525.08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1.87亿元,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3.1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6:38.7:45.7。
第一产业
盱眙县大力发展生态虾稻、高效园艺等特色产业。“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306.5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水产品品牌价值榜首(截至2022年)。2021年“盱眙龙虾香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6%。盱眙县培育形成了“一镇一特”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布局基础上,设立盱眙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定位以龙虾加工、肉食品加工和稻米加工为主。
2022全年全社会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139.71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68.77、1.94、28、35.85、5.15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1.51万亩,年粮食亩均产量473.34公斤/亩。全年生猪存栏41.9万头,生猪出栏56.49万头,羊存栏2.96万只,羊出栏4.5万只,家禽存栏502.41万羽,家禽出栏2373.31万羽,全年肉类产量8.64万吨,禽蛋产量1.96万吨。全县拥有家庭农场总数122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0家。全县建成农民专业化合作社1028个,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年末全县
高标准农田比重80%。
第二产业
盱眙县第二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配套、高端纺织、凹土新材料、
动力电池新能源“两高两新”为主导产业展开发展。盱眙县建设了盱眙科创园、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多个创业平台,培育出安顿雷纳新材料、清陶能源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2022全年,盱眙县全部
工业增加值184.39亿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8.81 亿元。全县拥有一级资质
建筑业企业3个,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3个。
第三产业
盱眙县围绕
盱眙龙虾品牌开展新零售体系并拓展海外消费市场,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022全年,盱眙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9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93亿元。全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5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05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11个,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个。协议注册外资额3.49亿美元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2.15亿元。
经济功能区——马坝镇经济开发区
马坝镇位于盱眙县城东部,背倚
洪泽湖,怀抱大云山,山水资源十分丰富。马坝镇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5年,是市政府第一批命名的“市级乡镇工业集中区”。2020年1月,淮安盱眙经济开发(马坝)新区整合为江苏盱眙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特色产业园,规划面积3.5平方千米。江苏三正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8年招商引资入驻到马坝镇经济开发区,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马坝镇的一个重要板块,截至2020年,马坝镇已有粮食加工企业6家,食品加工企业1家,经济总产值达7.489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盱眙县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5303人;
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1.7万人;普通初中23所,在校学生2.66万人;小学26所,在校学生4.54万人;各类幼儿园65所,在园幼儿1.63万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0196人,专职教师9005人。高中阶段
毛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100%。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创省市教育现代化先进校47所。
江苏省盱眙中学位于盱眙县
盱城街道学府路9号,是江苏省首批公办四星级高中。江苏省盱眙中学创立于1920年,素有“千年书院、百年学府”的雅称。学校多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江苏省人民
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国家级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全国核心期刊特约编委等荣誉称号。有73人进入省、市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和市学科带头人行列。2020-2023年,学校先后获得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卫生健康
2022年,盱眙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9个,其中医院10个,卫生院19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医疗标准床位4035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675人,其中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1879人,注册护士2390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6.5人,累计总诊疗病人470.89万人,产妇住院
分娩比例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2‰,婴儿死亡率1.8‰。
盱眙县中医院成立于1986年3月,1989年6月正式开诊,2004年在政府主导下吸纳当地民营资本进行模拟股份制改革,2015年进行第二次改制并成立盱眙恒山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为新里程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医院现位于盱眙县盱城街道五墩西路16号(城市中心位置),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服务功能健全的三级中医医院,是国家爱婴医院、
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
淮安市工伤康复协议医疗机构、盱眙县惠民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盱眙
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安徽省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科技事业
2022年,盱眙县专利授权量90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3件;有效发明专利量39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46件。年末科研机构数165家,科研人员数1440人。高新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国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59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有效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家。
文化事业
2022年,盱眙县有县级
公共图书馆1个(含总馆及平台)、镇(街道)分馆13个、村社区图书室154个,全县
24小时自助图书馆7个(含镇、街道5个24小时书屋),博物馆7个,全县图书总藏量73万册(件),剧场、影剧院3个,文化馆(美术馆)1个,文化站(中心)1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个,不可移动文物点322处。各类文艺团体30个,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74场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2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盱眙县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东方大道3号,盱眙县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面积共计1100平方米。拥有各类藏品3177多件(套),实际数量1万余件,其中国家
珍贵文物434件,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吴季生”、“ 蟠纹
铺首衔环”,汉代的“形
白玉带钩”,“石钱范”、“错金银带钩”、
唐朝的“越窑青釉朵花纹海棠形杯”、元代“
影青高足杯”等,馆藏文物以汉代玉器、
漆器和青铜器最具特点。2020年12月21日,盱眙县博物馆被
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四批
国家三级博物馆,这是盱眙县首家获评级博物馆。
体育事业
2022年,盱眙县拥有体育场地200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平方米,二级运动员59人,一级裁判员33人,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504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1人。
奥体中心体育馆2009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2亿元,
建筑面积12495平方米,运动场地木质地面2278平方米,看台座位4830个。该馆全天对外开放,主要活动项目有羽毛球、篮球、舞蹈、象棋、跆拳道等。曾举办三角洲健美比赛,刘老根舞台剧、全省十八届职工及青少年羽毛球比赛等大型活动。体育馆在全民健身日全天(7:00—21:00)免费开放,其它时间为低收费开放,收费标准为年卡1680元,散客20元一次不限时。
人居环境
2022年,盱眙县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31.9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年平均值9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年平均值1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4.11%。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90%。全年总用水量6.3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4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5.8亿立方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8.2亿千瓦时,增长8.2%,其中工业用电量15.08亿千瓦时,增长2.5%。年末新增造林面积117.03公顷,林木覆盖率27.07%。
社会保障
2022年,盱眙县城乡基本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41万人,参保覆盖率91.98%。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72万人。年末全县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7.6万人,参保覆盖率98.5%。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托老机构41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8家、民办养老机构23家。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672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4555张。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67.7%。年末全县拥有儿童
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家,社会福利收养性床位60张。年末全县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年末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403人,其中城镇448人、农村7955人。城乡特困供养人数3063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55亿元,其中城镇0.03亿元、农村0.52亿元。
交通
综述
盱眙县位于
江苏省西部,
淮安市南端;东与
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
来安县和
明光市交界,北与
洪泽区、
泗洪县接壤。宁淮、宁宿徐两条高速公路穿越全县三分之二的乡镇。盱眙县到南京市只需45分钟,距省内其他大中城市路程都在2小时左右,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成为
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转枢纽。
公路
盱眙县境内有县道15条、乡道149条、专用道5条。
宁宿徐高速公路淮河二桥全桥长6048米,宽25.5米。淮河大桥是全国最大油管、公路两用桥。淮河大桥起于344国道与淮河路交叉处,终于
淮河镇大洲路,全长2.063千米,采用双向六车道
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km/h。淮河三桥全长5868米。其中,桥梁长1692米,接线长4176米,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26米,设计时速100千米,建设投资3.4亿元,于2014年11月28日建成通车。截至2022年,盱眙县全县公路总里程为2831.4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7.85千米,一级公路84.99千米,
二级公路297.76千米,三级公路193.5千米,四级公路2137.31千米。
水运
淮河盱眙段1994年6月被定为省管三级航道,总长37千米;支线航道10条,总长143.92千米。2007年12月,淮河盱眙港建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盱眙县水路货运量287.32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4.57亿吨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盱眙县共有两家公交公司,分别为盱眙民众公交有限公司,盱眙安捷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共有车辆213辆。公交线路分别为1路、2路、3路、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Y1路、101路、102路、103路、104路、201路以及202路。截至2022年,盱眙县有纯电动公交车共169辆,公交新能源车占比达75.4%,新能源绿牌出租车投入营运。2022年12月9日上午,马坝镇至
天长市铜城镇省际毗邻公交正式开通试运行。该线路是
淮安市首条长三角毗邻公交线路,简称马铜毗邻公交1路线。马铜毗邻公交1路线总长18千米,采取两地双向对开模式,起始点分别为马坝客运站和天长市铜城综合运输服务站,由两地公交企业共同运营
文化
综述
盱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境内古迹众多,出土过世界最早的
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
陈璋圆壶,有世界唯一水下
皇陵——明代第一陵
明祖陵、有“
东方庞贝”水下泗州城、还有以汉代历史文化展陈为主题的
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
盱眙龙虾声名远扬,截至2023年盱眙县已成功举办了23年龙虾节。盱眙人民将历史上传统、经典的美食佳肴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都梁宴”。盱眙是
江苏省古
文化遗址较多的县之一。全县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60多处。
饮食
盱眙为唐宋名城——
泗州城遗址州府所在地,历代文人墨客、商贾游人常在此驻足留连,把东南西北的饮食文化传播到这里。盱眙人民将历史上传统、经典的美食佳肴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都梁宴”。“都梁宴”拥有由八冷、四炒、四烩、四烧、一蒸、一汤羹、一各吃和两道龙虾等96道菜品。八冷,如大湖盐水虾、淮白糯米藕等;四炒,如
白菜炒肉丝、
翡翠地皮菜等;四烩,如酸汤大鱼圆、管仲老豆腐等;四烧,如
天泉湖花鲢、黄花塘老鹅。其中,“小盱、小眙上菜仪式”乃至用餐的背景音乐,都体现“都梁宴”的特色。这些盱眙美食,以淮扬菜为底味融入徽菜的一些特点,既保持了盱眙传统的味道又创新发展了一些特色风味。
“十三香小龙虾”是用十三种香料调制的小龙虾,然而事实上,十三香远不止十三种香料。在烧制十三香小龙虾时,很多厨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所选香料少则十几种,多则三四十种。淮安人在家里烧制“十三香小龙虾”,一般添加花椒、八角、桂皮、香叶之类的常见香料,再用现成的“十三香”调味粉调制。
淮白鱼是“都梁宴”的经典菜品之一。淮
𩾌𩷕白鱼,即淮水所产之白鱼,清蒸、酒糟、爆腌皆宜,曾被宋朝大诗人杨万里誉为“天下众鳞谁出右”,更是唐代、宋代进贡给皇家的贡品。
仇集黄焖牛肉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尝试而成。仇集黄焖牛肉以当地山区散放的黄牛肉为制作主料,挑选整头牛最嫩的部分,经专业的烹饪而成。
盱眙老汤猪头肉自古就是泗州(盱眙)地区的传统美食,当地卤菜店多为家族式的老店,保持和延用着老卤储存投放的习俗。猪头上的五官可以做出不同菜品,备受人们青睐。
习俗
兴隆集庙会
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
管仲镇会举行兴隆集庙。管仲镇河湖交汇,当地人靠水吃水,划旱船对朴实的农民来说是对生活顺风顺水的一种祈求。兴隆集庙会是
淮安市市第六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兴隆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集观赏游玩、贸易往来、社会交往的综合性活动。
文物古迹
盱眙县有文物保护单位319处,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全省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47处,其中淮安35处,盱眙2处入选,分别为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以及千棵柳新四军军部驻地旧址。2023年8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盱眙县4通入选,均出自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别为
苏轼《行香子》题刻、
米芾题字、
杨万里题刻和
蔡京题字。
泗州城遗址
位于盱眙县淮河镇境内,县城西淮河对岸一千米处。兴于唐代开元盛世,毁于清康熙年间,是当时淮河流域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有着九百年的辉煌历史。已沉睡于淮河水下300多年,经专家探明,古泗州城由于沉睡在泥沙和水的封闭状态中,保存较为完好,内外城墙、五座城门、四条街道、马面建筑、月城建筑等基本完备,是难得的世界遗产和遗址精品,具有较高的考古与旅游开发价值,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城”。该遗址已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山题刻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区,原名南山。第一山摩崖留
苏轼等名人手迹(题刻)139块,书法诸体兼备,弥足珍贵,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3年被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2月,盱眙县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43项、县级117项,有非遗传承人47位。
黄梅戏
盱眙县第四批省级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2016年,盱眙黄梅剧团被授予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
洪山腔
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音乐类项目。洪山腔在清末民初时由安徽省
来安县艺人逃荒沿途乞讨至盱眙传入,并传承至今。洪山腔由山歌、秧歌、民歌混合形成,唱腔优美,高亢有力,自由而奔放。有七言、十言的,每唱完一句伴有一阵
锣鼓。曲调主要有洪山腔、阴司腔、风摆柳、慢赶牛、望郎来等。伴奏乐器为
高胡、
二胡、
扬琴、
琵琶、
板鼓、
大锣、堂锣、
小锣和等。洪山腔的表演一般为男女二人,多的可达五人、七人、八人不等,如戏曲一样亦分行当,主要以
小生和
花旦为主。洪山腔表演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主要作品有:《十里送郎》、《六月望郎》、《张生买扇》、《十里亭》、《小二放牛》等。
地方特产
凹土
盱眙被誉为中国凹土之都,凹凸棒石总储量达8.89亿吨,已
探明储量0.9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8%、全国的74%,凹土产业年生产规模达30万吨,销售收入占全国的70%以上。凹土是一种稀有非金属矿产资源,颜色呈灰白,常被用于药用、
吸附剂、
食品添加剂等。作为“千用之土、万土之王”,古桑则被称为“凹土之乡”。
盱眙龙虾
盱眙龙虾为
江苏省省
淮安市盱眙县特产,是淡水龙虾,又称克氏虾,在盱眙境内
陡湖、
洪泽湖、
天泉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生长繁育。盱眙龙虾体色红亮,富有光泽,体表干净无污物,肉质鲜嫩,肥硕饱满。盱眙水面辽阔,全县水域面积96万亩,126座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是江苏唯一的百库之县。盱眙生态优越,为龙虾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形成了“三白两多”(腹白、腮白、肉白,黄多、肉多)的盱眙龙虾独有特色。通过举办多届龙虾烹饪大赛,
盱眙龙虾的菜肴加工技艺不断推陈出新,“盱眙十三香龙虾”获得“中国名菜”荣誉称号。2003年,盱眙活体龙虾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6年盱眙龙虾养殖、加工、服务通过ISO9001国际
ISO9001;2007年制定了盱眙龙虾地方标准,并经过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实施;2015年顺利获批第二例盱眙龙虾(非活)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盱眙县也被授予全国唯一龙虾(活体)出口基地、中国龙虾之都和中国生态龙虾第一县、中国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
风景名胜
综述
盱眙县风光秀美、生态优良、文旅资源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工业旅游区1个。构建天泉湖旅游度假区、大运河文化带盱眙段“一南一北”两大核心区域。2023年,盱眙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42名。
主要景区
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位于
明祖陵镇境内,距县城西北15千米,是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祖父的实际墓葬,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始建于明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历时28年之久。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195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江苏省考古专家发现,确认是明代第一陵明祖陵。1976年开始修复,1982年对外开放,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顺利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盱眙县
黄花塘镇境内,距县城35千米,是国家AAAA级景区。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反攻的关键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刘少奇、陈毅、张云逸、
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华中抗日大业,直到抗战胜利。军部纪念馆由旧址、旧居、陈列馆和园林等组成。陈列馆内存放着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物。
代表人物
获得荣誉
2020年,盱眙县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名单。
2020年5月29日,盱眙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8月,盱眙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12月23日,盱眙县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3年4月,盱眙县荣获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县。
2023年7月29日,盱眙县上榜国家文旅部机关报《中国文化报》发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盱眙县获批创建。
参考资料
盱眙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6
黄梅戏.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2023-09-05
黄梅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05
洪山腔.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