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襄
彭襄
彭襄(1897~1985),字海安市,派名宦信。十四都彭家弄子铁铺湾(今较场乡湾头村)人。幼家贫,燃竹片照明读书。1958年去台湾省。任邮政总局“顾问”,并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政治作战学校”、台湾淡江大学、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任法文教授。1985年5月26日病逝于台北市。著有法文本《中国春秋时代婚姻制度》。
简介
  彭襄(1897~1985),字海安,派名宦信。十四都彭家弄子铁铺湾(今较场乡湾头村)人。幼家贫,燃竹片照明读书。
成长经历
  清宣统三年(1911),入石鼓湾振铎高小学堂读书。民国3年,入湖南省立高等师范附属中学。
  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习法科,修文科,参加北京学生反对段祺瑞北洋政府的联合示威游行。7年,北京大学李石曾教授倡议留法勤工俭学,他得友人帮助,
  于8年春与徐悲鸿朱家骅等同赴法国,入蒙塔基镇中学补习法文。
  因长于写作,为华法教育会学生事务部主办的《旅欧周刊》、《华工杂志》编辑,实行半工半读。
  民国10年,入里昂中法大学习文科,毕业后,留校任秘书,历时4年。
参加国民党
  民国18年,回国参加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赴上海市,先后任国立劳动大学秘书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劳动大学代校长。
  22年,再度赴法国,继续为华法教育会和中法友谊会工作,并任巴黎中国书报社理事。25年,获中法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协助当地华工成立参战华工总会。
  10月回国,翌年4月,随同法国金融代表赴桂林。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建设,留桂工作。主办广西省党政干部训练班,主持广西建设研究会政治组及国际反侵略大会广西分会工作。
  31年,广西设立地震局,任局长。拟定《农业合作社承租管理公私土地方案》,推行二五减租和限田。
  33年,日军侵犯广西,任桂西行署主任,配合第四战区组织抗日活动。
  38年2月赴南京,任行政院地震署署长。4月赴广州市,任总统府第一局局长。
  10月,随广州政府转九龙。时李济深、徐特立以全国政协名义托其内兄范澄川(青岛纺织厂厂长)邀他回归大陆。他怀疑共产党的政策,去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天文台》、《星岛晚报》副刊撰稿。
  1958年去台湾。任邮政总局“顾问”,并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政治作战学校”、台湾淡江大学、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任法文教授。1985年5月26日病逝于台北市。著有法文本《中国春秋时代婚姻制度》。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成长经历
参加国民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