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1915年3月1日—2012年7月17日),男,出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潮阳,物理学家,
教育家,
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1936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物理系。1939年起先后获
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4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1951年,马大猷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4年起担任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九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98年被评为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12年7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97岁。
马大猷主要从事物理声学、
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的研究。提出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
混响的新分析方法;领导设计建造了具有
独创性的
中原地区第一个
声学实验室;领导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
音质设计。先后在物理声学、建筑声学、语言声学、大气声学、
次声学等方面提出了多个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先后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
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标准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等各1项。马大猷先后获评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建筑物理研究所ALFA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15年3月1日,马大猷出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潮阳。1926年考入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毕业后报考了
北京大学物理系和
清华大学机械系,并都被录取,后选择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1936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获
学士,期间曾参与“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因组织学生罢课被禁止毕业后留校。1937年前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师从
声学家努特森教授。1938年
美国转入
哈佛大学物理系,师从韩特教授从事房间
声场的
混响研究。1938年马大猷提出了房间简正频率分布定律。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并于1940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40年婉拒了亨特教授和白瑞奈克博士的邀请邀毅然回到中国,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2年升任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马大猷被美国声学会选为会士,成为中国科学家在该学会的第一位会士。1946年起负责筹建
北京大学工学院,并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1949年起担任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
1951年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教务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调到
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并担任研究员,开始主持筹建中国
声学研究中心。1956年参加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提出了发展声学事业建议,同时参加了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委会副主任兼声学研究室主任。1956年到1958年设计、领导建造了消声室、
混响室、隔声室、水池实验室等声学实验室,同时建立了属于中国的第一个声学综合研究基地。1958年起担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59年起开始负责北京人民大会堂的
音质设计工作。
1964年起担任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九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期间创办了《
声学学报》并担任主编。1970年到1979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被分拆为多个部分,马大猷跟随第九研究室到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声学研究室主任,期间曾兼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院长等职。1974年起开展了
气流声学研究,建立了气流噪声与压力的关系,发明了小孔消声器和扩散消声器,广泛应用于发电厂高压排气放空噪声抑制,消除了此类噪声对中国环境的污染。1979年马大猷重新担任恢复后的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副主任;同年创建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并担任副理事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到2007年期间领导建立了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任主任委员。1982年创立《
声学学报》英文版并任主编;同年联合创建
中国声学学会并任理事长。1985年起担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1997年获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及建筑物理研究所ALFA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被评为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患病与逝世
2007年10月,他因突发脑血栓住进北京医院。2012年7月17日8时40分马大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主要成果
理论应用及微穿孔板理论的创立
马大猷担任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的
音质总设计师。组织率中国国内高校、建筑和广播系统中的
声学专家,进行了大量模型和现场实验。提出了分散声源和联结
立体声系统,该系统成功解决了第一大厅堂中的扩声问题,主持设计的声学吸声结构材料及其分布,解决了万人礼堂的
声场扩散性、均匀性问题,满足了中央对礼堂音质提出的高要求。马大猷通过任务带学科方式,建立了中国第一批
建筑声学研究和设计队伍。1966年接手导弹吸声系统的任务,马大猷认为声音既然可在小孔内摩擦而损耗,那么就可以在金属板上穿小孔以起到吸收噪声的作用。经过大量调查、实验,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在实际发射中起到了良好的消声作用。后据此创立了微
冲孔板理论。
人机对话研究
1958年电子
计算机处于
电子管的时代,马大猷就组织开展了语言
声学的研究,筹建起了语音识别合成实验室,开展了汉语语音分析和特征研究、汉语语音识别和合成,及语音产品的研制及应用,获得了汉语语音的基本信息参数,在1959年研制出了汉语普通话十元音自动识别系统。使得汉语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得以长期保持在国际先进的水平。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马大猷一生发表科学论文百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其中在2006年发表了一生中最后的一篇学术论文,研究的是微穿孔板的实际极限。
出版著作
马大猷先后出版了《
实用建筑声学》《声学术语》等声学领域的著作,以下为部分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马大猷的研究成果先后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标准科技进步奖、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等各1项。
人才培养
马大猷曾领导编写教材,先后编著出版《环境物理学》《噪声控制学》等,为中国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培训了大批环境噪声科研和管理人才,共发表了40余篇有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文章。65岁之前在主讲物理学、电子学和声学的基础课程,共指导过40余位研究生。代表性学生有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田静,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张家騄。
影响与后世纪念
《马大猷传》
《马大猷传》于2013年8月1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张家騄。
纪念马大猷院士专题会
纪念马大猷院士专题会于201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21届国际
声学大会上举行。
人物评价
群言杂志社表示:“马大猷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正直勇敢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
马大猷被誉为“中国现代声学的奠基人”。
挽联:“大道至简灼见真知老师学界巨擘,上善若水诤言良策先生当代鸿儒。”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表示:“马大猷教授是中国科学界的典范,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大爱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环境保护事业、献给了声学事业。马大猷教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朴实无华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爱国奉献的精神,成为了声学界的一代楷模。”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噪声控制学.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