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梅
中国当代男作家
邓友梅(1931年3月1日—),笔名右枚、方文、锦直等,男,祖籍山东省平原县邓庄村,生于天津市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作家。曾任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国作协第四届书记处书记,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副主席等职。其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俄、英、法、德、意、日、阿拉伯等文字译本。
1942年,邓友梅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加入新四军,任文工团员,1949年,邓友梅在军队做见习记者。1950年,邓友梅转业,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市文联创作员。次年,其发表第一篇小说《成长》。1952年,邓友梅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其加入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1955年毕业。1956年,他以短篇小说《在悬崖上》蜚声文坛。1962年,邓友梅在辽宁省鞍山文联工作。1976年,邓友梅返回北京,在作协北京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79年,邓友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从写《话说陶然亭》起,邓友梅开始创作民俗小说。1980年,邓友梅加入北京作家协会。1982年,由邓友梅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寻访画儿韩》在中国大陆播出。1984年,邓友梅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被任命为外联部主任。1988年,邓友梅编剧电影《八旗子弟》在中国大陆上映。同年,由其编剧的电视剧《那五》在中国大陆播出。
邓友梅的创作风格以刚健、平实为特点,擅长“京味儿”小说,代表作品有《在悬崖上》《我们的军长》《话说陶然亭》《追赶队伍的女兵们》《烟壶》《那五》等。他曾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31年3月1日,邓友梅出生于天津市,其祖籍山东省平原县邓村。邓友梅只读过4年小学,11岁从出生地天津回到故乡山东。
参加革命
1942年,邓友梅在其故乡山东参加八路军,做小交通员。次年,因部队精简,邓友梅赴天津务工,在被某工厂招收之后,被强行押送至日本山口县的一个化工厂做苦工。1944年,邓友梅返回中国,并重新参加八路军,做通讯员。1945年,其到新四军任文工团员,之后一直在文工团工作。1949年,邓友梅在新华出版社军队分社做见习记者。
文学创作之路
1950年转业后,邓友梅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市文联创作员。次年,其发表第一篇小说《成长》,之后便以写短篇为主。1952年,邓友梅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其加入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1955年,邓友梅中央文学讲习所毕业。1956年,他以短篇小说《在悬崖上》蜚声文坛。1962年,邓友梅在辽宁省鞍山文联工作。
1976年,邓友梅返回北京,在作协北京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写了《我们的军长》《追赶队伍的女兵们》等描写战争生活的中、短篇小说。1979年,邓友梅从写《话说陶然亭》起开始创作民俗小说。这些作品构成一幅完整的北京市民生活图景。《烟壶》的发表标志其民俗小说创作跨入新里程。此外,他还写一些评论文章,同时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口头文学。
从事编剧工作
1980年,邓友梅加入北京作家协会。1984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处书记。1982年,由邓友梅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寻访画儿韩》在中国大陆播出。1984年,邓友梅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被任命为外联部主任。
1988年3月31日,邓友梅任编剧、由其小说《烟壶》改编的电影《八旗子弟》在中国大陆上映。同年,由其编剧的电视剧《那五》在中国大陆播出。
邓友梅还曾担任北京第三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副主席,北京作协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会员。其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俄、英、法、德、意、日、阿拉伯等文字译本。
人物作品
编剧电影
编剧电视剧
外部链接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邓友梅 Youmei Deng.豆瓣.2024-09-14
邓友梅.作家库.2024-09-14
德州老乡邓友梅.德州新闻网.2024-09-14
邓友梅 (1931.3.1—).中国作家网.2024-09-14
邓友梅.中国作家网.2024-09-14
寻访画儿韩.豆瓣电影.2024-09-14
寻访“画儿韩”.豆瓣读书.2024-09-14
访邓友梅先生.光明网.2024-09-14
“京味儿”邓友梅.中国作家网.2024-09-14
邓友梅.北京作家网.2024-02-24
八旗子弟.豆瓣电影.2024-09-14
那五(1988).豆瓣电影.2024-09-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参加革命
文学创作之路
从事编剧工作
人物作品
编剧电影
编剧电视剧
外部链接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