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
蜡梅科蜡梅属植物
蜡梅(学名蜡梅属 praecox (L.) Link)为蜡梅科(Caly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别名大叶蜡梅、狗蝇梅、腊梅树等。蜡梅在中国野生于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等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区均有栽培;欧洲、美洲均有引种栽培。蜡梅常生于海拔800-1400米的沟谷、山地林中。
蜡梅为落叶灌木,高可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芽鳞片为近圆形,呈覆瓦状排列。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花被片为倒卵形、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匙形。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腊梅树芳香,花期长,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也是冬季插花的优良品种,园林中常与常绿的竹、松搭配。蜡梅也是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蜡梅花所浸制的蜡梅花浸膏是配制化妆品、香水、皂用等香精的原料。蜡梅的花蕾可入药,性冷,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暑、理气开郁的功效。腊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2023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二批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安徽省获授包括蜡梅在内的新品种权共12件。
栽培历史
蜡梅栽培起始期在中国唐朝以前,蜡梅与梅花因花形相似,花期较近,均先叶开花,因而常被混淆;到宋代后普遍栽培,此时明确蜡梅与梅花不是同一种;南宋时期,蜡梅在苏南浙东地区、浙西等地的栽培逐渐增多;在北宋以前是其品种引种的最早时期,苏轼七言古诗《蜡梅花一首赠赵景祝》提到“玉蕊檀心两奇绝”,明确已有‘玉蕊’、‘檀心’两个品种;明清时期为其栽培兴盛期,始盛期在明代,许多文献记载并描述了蜡梅的特征及培育出的品种。如《花疏》中记载“出自河南省者,曰磐口梅,香、色、形皆第一”。昌盛期则始于清代,流传着“鄢陵蜡梅冠天下”的谚语。自1985年以来,蜡梅科植物的研究范围涉及种质资源、形态分类、细胞学、化学成分等各方面。
品种考证
蜡梅始载于《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其树枝条颇似李,其叶似桃叶而宽大,纹微粗,开淡黄花”。但未见其药用描述。《本草纲目》对蜡梅植物的描述为:“蜡梅小树,丛枝尖叶。种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者,腊月开小花而香淡,名狗蝇梅;经接而花疏,开时含口者,名磬口梅;花密而香浓,色深黄如紫檀者,名檀香梅,最佳。结实如垂铃,尖长十余,子在其中,其树皮浸水磨墨,有光彩”;据花期和花色和其附图形态,可以考证原植物为蜡梅科植物蜡梅。
形态特征
蜡梅为落叶灌木,高可达4米。
幼枝为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灰褐色,被疏微毛或无毛,具皮孔;鳞芽常着生在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呈近圆形,覆瓦状排列,外面被短柔毛。
叶片为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卵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偶尔长圆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8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有时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圆形,除叶背脉上被疏微毛外无毛。
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5-20毫米,宽5-15毫米,无毛,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
果实
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蜡梅在日本、朝鲜均有引种栽培,欧洲、美洲亦有。
中国分布
蜡梅在中国野生于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陕西省江苏省河南省等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区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蜡梅常生于海拔800-1400米的沟谷、山地林中。其喜光、稍耐阴;耐旱,忌湿涝;喜温暖气候,较耐寒。。蜡梅适宜生长温度为10-15℃,冬季能耐-15℃低温,花期遇-10℃以下低温,开放的花朵就会受冻害。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在重黏土和碱土上生长不良。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繁殖方式
播种育苗
6-7月采收果实,剥出种子,用湿砂贮装备用。翌年3月播种。播种前需将种子的蜡质搓去,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撒完后覆土。搭建一定高度的遮阳网,播种后10-15天破土出苗。
扦插繁殖
插繁殖宜在夏季,插穗以嫩枝为好,用生长素浸沾嫩枝根部后,插在塑料薄膜棚中,扦插后需遮荫。
嫁接繁殖
嫁接在移栽后第二年3月中旬开始。嫁接方法有腹接、靠接、切接等。砧木选择分株苗或实生苗,接穗选则较长且粗壮的枝条,将顶梢除去后剪成带有1-2对芽的长接穗,在砧木苗离地面一定距离处进行嫁接。嫁接完成后套上保温袋,及时剪除根部萌生芽。15天后,成活的接穗开始长出新叶子。
分株育苗
分株时间通常在2-3月,挖取母株发生的分蘖苗,抖去根部泥土,用利刀或剪枝刀分割成若干小株,每株有根主枝,再将主干短截,然后按一定株行距栽植,容易成活。
栽培技术
选地移栽
圃地宜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选好地后施底肥,进行松土翻地,按一定宽度整,整好畦后再对畦进行翻耕,使土壤细碎。播种前用五氯硝基苯粉剂与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撒在畦内土壤中,24小时后进行灌水,灌透整个畦。移栽于第二年秋冬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随起随栽。栽植前挖穴施底肥,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栽植,移栽好后浇透水一次
田间管理
栽植后每年早春和初冬需施肥,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施肥后随即浇水,注意避免雨季积水。每年3-4月摘心去顶,将枝条剪短,可以促进开花。6-7月每隔一段时间可施氮磷钾复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移栽后3-4年开花。
病虫害防治
蜡梅主要病虫害有介壳虫、蚜虫、黑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等。蚜虫可用抗蚜威喷洒防治;蚧壳虫可人工防治。苗期除草结束后可喷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预防根腐病的发生;炭病可用托布津喷洒防治;黑斑病可用代森锌或波美度石灰硫黄合剂喷洒防治。
采收
移栽后3-4年开花;在花刚开放时采收,用无烟微火炕到表面显干燥时取出,等回潮后,再进行复炕,这样反复1-2次,到金黄色全干即成。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腊梅树芳香,花期长,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百年,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也是冬季插花的优良品种,园林中常与常绿的竹、松搭配,中国江西常用来与南天竹配置构成黄花红果绿叶交相辉映的景观。
生态价值
蜡梅是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又是城市美化、香化、净化空气的首选树种之一。
经济价值
蜡梅的花含有许多天然有机芳香油,其花所浸制的蜡梅花浸膏是配制化妆品、香水、皂用等香精的原料。
药用价值
蜡梅的花蕾可入药,性冷,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暑、理气开郁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头晕、暑热烦渴、咽喉肿痛、胸闷痞、烫火伤、麻疹等病症。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花香不仅能影响和调节人们的心理,还被广泛运用于产品、园艺疗法。蜡梅作为香花树种被大众喜爱,其花香物质成分组成和花香类型与蜡梅花自身的花型、花径、花被片数无显著规律,但各自具有的独特香味可能与主要成分中的罗勒烯类型有关,还可能与类、醇类、烷烃类等种类量及比例的变化有关,因此可根据芳香物质优化比例,调制出具有不同功能的配方,为香精类产品制备提出参考。
增强免疫作用
蜡梅花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小鼠的溶血程度,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毒性
蜡梅所含洋蜡梅碱的作用与番木鳖碱的作用相似,会引起哺乳动物的抽搐。
物种对比
蜡梅与梅花因花形相似,花期较近,均先叶开花,因而常被混淆,两者区别如下:
蜡梅为落叶灌木;叶椭圆形、卵圆形或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急尖至圆形;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而梅(学名李属 mume Siebold \u0026 Zucc.),为小乔木,叶片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果实近球形。
相关品种
蜡梅的一些相关品种如下,
素心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uteus'),内轮花被片呈黄色。
虎蹄纹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Hu-Ti-Wen'),属于中花蜡梅类,其花中等大小,中被片长14-18毫米,花径一般在1.5-3.2厘米,为乔种型乔种型。
小花素心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Parviflorus'),属于小花蜡梅类,其花极小,花中被片长仅8-13毫米,花径一般小于1.5厘米,花内被片几无紫红色线、条或斑。
延伸文化
王庭筠在《绝句》中写道:“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蜡梅与梅花同为小花、香花树种,并称“二梅”,流传有着“鄢陵蜡梅冠天下”的谚语。中国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写道“然而有此令德,亦乐与联宗”;宋代韩元吉的“风流一样香仍好,共趁春前腊后开”等均赞美蜡梅傲骨铮铮,高风亮节。张翥“故人堪寄,折枝代取,江南春信”,吴文英“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以及“生香远带风峭……远信难封”等诗句借蜡梅寄托了思念之情。
蜡梅还具有佛教色彩,如宋代唐仲友在《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中写道:“最怜丈室铜瓶里,独对维摩似病身”,该诗典故就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是早期的佛教著名居士。又如苏轼的“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宋代陈与义的《蜡梅四绝句》:“花房小如许,铜剪黄金涂”,“黄金涂”取自王缙创五台山佛祠,铸铜为瓦,以黄金涂之的典故。
参考资料
Chimonanthus praecox.植物智.2023-04-26
..2023-04-25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redlist.2023-12-16
..2023-04-25
..2023-04-26
Prunus mume.植物智.2023-04-26
..2023-04-26
..2023-04-26
..2023-04-26
目录
概述
栽培历史
品种考证
形态特征
果实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播种育苗
扦插繁殖
嫁接繁殖
分株育苗
栽培技术
选地移栽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增强免疫作用
毒性
物种对比
相关品种
延伸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