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是一种古典诗体,每句由六个字组成。它可以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种形式,
唐朝以前的古体六言诗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而唐代律诗兴起后的近体六言诗依照律诗的平仄对偶而作。
六言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分别追溯到《
诗经》、西汉时期的谷永和
东方朔,但存在争议。六言诗的形成源于《诗经》和《
楚辞集解》中的六言散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诗歌体式。现存最早的六言诗作品是
孔融创作的三首六言诗,标志着六言诗的趋于成熟。之后,
曹植等人也为六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唐代,六言诗逐渐发展成为格律诗,在
南宋时期成为文人雅士的常用诗体。明清时期,六言诗的创作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和著名的诗人。
六言诗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的诗歌体式。六言诗未能流行的原因包括诗体自身的句式、音步和创作难度问题、
社会因素、文体发展趋势、缺乏系统性深度的研究和对其的轻视等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六言诗的发展受到限制,无法成为主流文化形式。
定义
六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因为每个句子都由六个字组成,所以被命名为“六言诗”。它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六言诗简洁明快,表现力强,常被用来表达情感、经历和思想。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六言诗的篇幅上,四句以上为一首完整的六言诗。这是因为在现存完整的六言诗定型方面,以
东汉孔融的《六言诗》三首为最早,后来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另外,六言诗应该包括骚体六言。骚体六言是汉代以来在形式上具有楚文学种种特点的作品,包括楚歌和骚体。因此,将骚体视作一般的六言诗或七言诗,但需要从表现方式上辨明骚体诗的独特性。
历史
起源
六言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由
东晋挚虞提出,
南梁刘勰和清人
赵翼也继承了这一说法,即六言诗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中的六言句“我姑酌彼金”,被认为是六言诗的代表;第二种说法由南朝梁
任昉提出,即六言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
谷永;第三种观点最早是
天宝的
李善在为《文选》中
左思的《咏史诗》作注时提出的,即六言诗始于西汉的
东方朔,但存在一定争议和不确定性。
形成
六言散句最早出现于《诗经》中,但仅只是单句或偶句,且没有连句组成完整的诗歌。其出现为后来的六言诗形成奠定了基础。六言句在《
楚辞集解》中变得较为常见,且有连续四句以上的情况出现,奠定了六言诗走向成熟的基础。汉乐府中的六言散句多为实词,虚词少见,同时整齐的六言句也开始出现。
东汉文人的抒情小赋中出现了大量整齐、韵律优美的六言句段落,对六言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六言诗在
建安时期才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式。
发展成熟
六言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始于建安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其中有一些代表人物专注于六言诗的创作。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
孔融的三首,这些诗是对传统的四言、五言诗的一次拓展。孔融在《
诗经》《
楚辞集解》和两汉乐府六言散句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完整的六言诗。孔融的作品对于六言诗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都很重要。之后,
曹丕、
曹植兄弟也相继创作了一些六言诗,其中以曹植的《妾薄命》最为著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作品。六言诗的出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在
建安时期逐渐趋于成熟。
到了梁陈时期以后,六言诗出现了显著的发展,六言三韵和六言律的雏形开始出现。
北周的
王褒、梁
萧统萧统等人是六言三韵的代表人物。六言诗的不同形式,例如六言律、六言绝句等,直到
唐朝才逐渐形成。最初的六言诗并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
王维、
刘长卿等人的出现,这种诗歌形式开始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注重与画境融合,创造出清新的意境。王维的《田园乐七首》成为了唐代六言诗中最著名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六言诗的题材变得更加轻松随意。
在宋代,六言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技巧方面,六言诗注重对偶和意象并置,较少表现主观情绪。宋代诗人如
王安石、
文同、
苏轼等人也创作了很多六言诗,并探索了六言诗的艺术功能。他们发现,六言诗适合静态描绘客观的画面,而五言诗则更适合表达主观情绪。他们相互评点六言诗,并提出了一些有关修辞技巧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建议。元、明、清时期的著名诗人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六言诗,但并不多见。《六言唐诗画谱》和《
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除此之外,六言诗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存在于诗歌创作中,还出现在小说创作中,如《
红楼梦》中的六言绝句就表现出了典雅含蓄、技法高超的特点。与唐宋时期的诗情画意和风神韵味相比,明清时期的六言诗更多地体现了生活情趣。虽然有一些作品广为流传,但较少,从总体而言,与唐宋时期相比,明清时期的六言诗略显逊色。
特点
六言诗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它由每句六个字组成,平仄对举是其主要的格律。在六言诗的创作中,平仄对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六言诗的押韵方式是平韵与仄韵交替,上下两句的韵律要求相应,即上句的韵脚与下句的韵脚要相对应。六言诗的特点是自然流畅、造语明白浅切,不失风致情韵,文辞雅意。六言诗的押韵特点最主要的是平仄韵律相对应,即每个字都要有声调,对应平仄,以便产生押韵。
六言诗不能像五、七律那样做到向中平仄交替,也不能像五、七律那样于上联下向与下联的上句第二字为粘。六言诗包括四句为绝、八句为律,这是六言体与五、七言体并趋的转向,也是六言律与五、七言律几乎同时形成的。在创作上,六言诗可以使用联绵字来增加韵律效果,如北周王褒的六言诗《高句丽》。为了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必须趋整练、属对必尚工稳。而六言诗缺少单音节的参与,所以其平仄句式只能有四种,包括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人、仄仄人仄平平。六言诗的平仄句式,按照严格的平仄交替原则,只有四种:
但作诗者往往变化平仄以起到变化声律的作用。虽然六言诗的格律规则不是古人所定的,但是其平仄规则仍然大致遵循永明声律,而非具有明确和固定的规定。因此,有一些六言诗没有严格按照平仄的对举规则,但仍能避免一联中平仄的重复,使诗歌更加自然流畅。如
庾信的“家住金陵县前, 嫁得
长安少年”。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融的三首六言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在借鉴《
诗经》《
楚辞集解》和两汉乐府六言散句的基础上,创作出的具有完整特点的六言诗。
曹植的《妾薄命》被称为
建安时期六言诗中的代表作。
嵇康的六言古诗有10首,具有完整的艺术品质,表达了对古代圣贤高度的钦敬之情。
傅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六言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有六言歌行《董逃行》12首,他的作品表现了古诗和骚体的风貌。
陆机有两首歌行体六言诗,其六言诗已经注意到对仗,为六言诗向近体诗发展作了必要的准备。
庾阐《游仙诗》中的6首六言诗和湛方生的《秋夜诗》表现出了
晋朝玄学和老庄思想的深刻影响。
南北朝谢晦的《悲人道》则是六言古风中唯一的长篇作品,表现出对艰难人生的无限感慨。
北周的
王褒、梁
萧统萧统等人是六言三韵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隔句押韵,对仗工整,用典巧妙,极具联想性。
萧纲萧纲的《倡楼怨节诗》则被认为是六言律诗的雏形之一。到了北周
庾信的《
怨歌行》和《舞媚娘》,则初步具备了六言律诗的基本特征:隔句押韵,讲究平仄,注重对仗。在
魏晋南北朝六言律诗的创作中,他们的作品独具特色。
唐朝王维的《川六言》(又称《田园乐七首》)是典型的六言绝句,诗歌格律严整,对仗甚工,被誉为唐代六言绝句的代表作之一。宋代六言诗的代表诗人包括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秦观、
沈括、
范成大、
姜夔、
陆游等。其中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壁》和范成大的《有叹二首》被认为是宋代六言诗中的优秀之作。明代六言诗创作者有
杨基、
杨士奇、
李东阳、
何景明、
袁宏道、
谭元春等。其中,《云肩诗选》(
李攀龙)《古云言诗》(
杨慎)和《六言唐诗画谱》(
黄凤池)影响较大。
清代六言诗的诗人有
顾炎武、
王夫之、朱尊、
袁枚等。他们的六言诗作品表现出了典雅含蓄、轻快自然的特点,如《
红楼梦》中的六言绝句。
影响
六言近体诗对
唐朝词的影响比较直接,其中一些调就是六言近体诗,如
王建的《三台》其二。在产生初期,词与六言近体诗的界限难以分辨,但最初词的格律尚不如六言近体诗严格。到了宋代,虽然六言近体诗在常田的词中很少出现,但是六言律句占常用词牌的58%以上,可以看出六言近体诗对词仍有一定的影响。在元代文学中,六言近体诗对元曲的影响较为显著,在
马致远的《天净沙》中,可以看到对六言近体诗形式的承袭和受到启发。同时,
杂剧瑞安鼓词中也有不少六言句,虽然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其三节奏的形式也受到了六言近体诗的影响。总之,六言近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未能流行的原因
对于六言诗作为除四言、五言和七言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种诗歌体式,未能广泛流行的原因,学界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诗体自身
六言诗的句式、音步和创作难度等问题,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限制。与五、七言诗相比,六言诗的句式相对较多偶数,缺少单音步调剂,导致吟唱起来单调呆板,缺少变化。此外,六言诗的音步为二二二,字数相同,缺乏五、七言诗那种顿挫感,声促调板,不易吟唱出抑扬顿挫的韵味。六言诗的对仗要求较高,容易导致创作难度增加,同时也容易让诗歌显得板滞不畅。由于六言诗的创作要求更高,创作难度较大,因此六言诗的作者较少,作品数量相对较少。
社会
因为
唐朝进士考试的设定,使得五七言诗歌成为进入仕途的捷径,所以当时的人们更喜欢这种诗歌形式。因此,六言诗只能以一种闲暇的形式存在。此外,那个时代的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句式不规则的方式来写
文言文,这使得六言诗被压到了更边缘的位置。此外,六言诗的风格注重使用相似的字句来表达情感,但这种风格被人认为已经过时,这也妨碍了六言诗的流行。
文体发展
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五言、七言诗歌已经成为诗坛上的主流形式。因此,在
唐诗时期,选择五七言诗作为主流诗歌体式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趋势所决定的。与此同时,六言诗的出现只是为了丰富古典诗歌的表现形式,而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形式。除此之外,随着词、曲、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兴起,包括五七言诗在内的古典齐言诗歌遭受冲击。因此,六言诗未能广泛流传的原因既是文化选择的结果,也是古典诗歌发展规律的体现。诗歌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必然的选择,这是古典诗歌的内在发展规律的体现。与此同时,六言诗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与音乐的和谐,然而
唐朝以后,乐工歌使多将抑扬婉转的五、七言诗被之管弦,六言诗则成为纯正的诗,而非歌。所以音乐与六言诗歌的分离,也是导致六言诗走向衰微的原因之一。因此,文化选择、文学形式的转变和与音乐的分离是造成六言未能流行的文体发展原因。
研究关注
关于六言诗的理论总结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深度的研究,因而难以为创作者提供充分的指导和规范。另一方面,在诗歌批评中,六言诗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也存在被轻视或忽视的情况,这对其创作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六言诗创作的标准和规范缺乏一套普遍认可的体系,也给创作者创作和评价带来了困难。另外,缺乏理论的指导也使六言诗创作受到限制,难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和青睐。
评价
唐宋人
唐宋人对六言诗的评价存在差异。唐代诗人
皇甫冉认为六言诗难写,常用七言诗代替,而
南宋洪迈、
刘克庄等人也认为写六言诗需要更多技巧和努力。但是南宋诗歌理论家
魏庆之所认为,
王维、
王安石、
杨万里等人的六言绝句表现出了出色的诗歌技巧和艺术价值,对其六言诗给予较高评价,并不认同六言诗难写的观点。
明人
明代学者对六言诗的评价存在差异,但都认为其不同于其他诗歌体式,且存在着流传渠道不畅的问题。
陆时雍则用“甘而媚”三个字来评价六言诗,认为它在各体诗歌中具有特殊的魅力;
徐师曾则认为六言诗只是诗人“赋咏之余”的产物,不能算做正式的诗歌体式。
清学者
清代学人对六言诗的评价是复杂的。
赵翼认为六言诗在声律方面存在重大弊端,不适合广为流行,但对唐人的六言绝句认可;冒春荣和
潘德舆认为六言诗要遵循自然和谐的原则,不能过于人工雕琢;
董文涣则认为,六言诗的字数排拘、句联耦合,不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曲尽变化之妙,因此诗人们对这种诗歌体式不太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