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 也译为《玛哈帕腊达》,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或“大婆罗多”,是
印度古代
梵语叙事诗。与《
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卷浩繁,号称十万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一颂两行诗,每行16个音),精校本的篇幅总量近八万颂,中译本有四百多万字。全书共分十八篇,主要讲述了婆罗多家系两支堂兄弟族——般度族( Pandava)与俱卢族(Kaurava)之间激烈的王位继承战。故事围绕双方及其盟友之间进行的18天大战展开叙述。这部史诗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印度王室和王权的故事,含有浓厚的印度教虔爱色彩。它隐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并没有耽于神话幻想而富有直面现实的精神。同时,《摩诃婆罗多》是一部警世之作, 它凝聚着沉重的历史经验,饱含
印度古代有识之士们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洞察。
《摩诃婆罗多》在印度地位至关重要,被认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它不仅被称其视为政治与伦理教科书,而且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长期以来,通过各种方言和英语改写本,也通过各种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借助绘画、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摩诃婆罗多》的人物与故事在印度家喻户晓,在日常文化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
成书
作者与年代
此书作者一般认为是
广博仙人 ,意译为广博仙人。 他是这部大史诗中的一个人物,是福身王后贞信婚前的私生子,他的父亲也是一位仙人。因为他生在阁牟那河中的一个小岛上,所以起名为德外巴耶纳,意为“岛生”;又因为他相貌丑陋,皮肤漆黑,所以又称为“黑人”,但他精通吠陀经典,学识渊博,人们就尊称他为“广博仙人”,他又是持国王、般度王和维杜罗亲王的生身父亲。《摩诃婆罗多》把他描写为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神通广大的仙人。在俱卢族和般度族争斗的关键时刻,他都出来帮助般度的五子。关于
广博仙人的真实记载,至今尚没发现。
按照印度人的传统说法,毗耶娑也是四大
吠陀的编订者,《
往世书》《梵经》的编写者。这些著作成书时间前后相距上千年,且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之和还长七倍,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故毗耶娑实际是群体编订者的代称或专名。它是
印度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数代说书人的口耳相传,不断增补加工,最后由一些文人整理出来。广博仙人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编者。
成书年代众说纷纭。
奥地利梵语学者 温特尼茨( M.Winternitz) 曾经提出《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之间,尽管时间跨度八百年,长期以来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公元六世纪初,印度的部落大部分过渡到国家,进入列国纷争时代。随后经历了统一帝国、外族入侵和
贵霜帝国,直至四世纪,
印度笈多王朝兴起,再次统一印度北部。在这个列国争霸与帝国统一的年代,印度由奴隶社会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也在发生着变革。婆罗门为维护自己在吠陀时代形成的特权地位,编订了法经和法论。与此同时,兴起了许多反对婆罗门教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派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在文学方面,这一时期诞生了了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与《
罗摩衍那》,不再产生于婆罗门的祭司阶层,而是着眼于与
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
语言与创作
《摩诃婆罗多》是用
梵语写的。史诗梵语在语音和语法变化上比吠陀语简易。它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梵语,既保留了一些吠陀语法形式残余,同时也受到方言俗语的影响。史诗梵语有别于这一时期正在形成的古典梵语。
《摩诃婆罗多》经历了八百年间的成书过程。学者们经过多年探讨,现在一般倾向于分成三个阶段:一、八千八早颂的《胜利之歌》,二、二万四千颂的《婆罗多》,三、 十万颂的《摩诃婆罗多》。从《胜利之歌》到《婆罗多》主要经历了故事内容的充实,而从《婆罗多》至《摩诃婆罗多》的演变便是汇入了大量与核心故事关系不紧密的插话。这些插话有关于婆罗门教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法律论著,也有神话传说、英雄颂歌、寓言故事。
版本
《摩诃婆罗多》的手抄本则版本复杂,主要有南北两大体系。印本中有影响的是根据北方传本编写的加尔各答版( 1834~1839) 、
孟买版(1963) 和根据南方传本编写的马德拉斯版(1931) 。为了有一个公认的可靠版本,
印度从1919 年开始,编订《摩诃婆罗多》的精校本,至1933年出第1卷,1966年19卷全部出齐,前后历时近半年世纪。
黄宝生先生等译的中译本,主要是以这个精校本为依据。
《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的,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20世纪,印度
梵语文学界从700多种不同文本中,按照“尽可能古老”的原则,编辑、审定、校注出了史诗梵文精校本。20世纪80年代由
金克木、
赵国华、黄宝生等翻译的
文言文全译本《摩诃婆罗多》出版,2003年全部出齐。类似的精校工作属于
语文学研究范畴,精校本剔除了传抄中的错化和伪增,抢救了在传抄中逐渐流失的古老成分,以校勘记和附录的形式保留了史诗流传中所有异本,最终目的便是尽量把史诗以最古老、最纯洁的形式呈现显然,精校本努力在现代各种异本中追潮并还原古本的原始面貌,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精校本的编撰在一定时期为史诗翻译和研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供操作的标准本。
主要内容
《摩诃婆罗多》用
梵语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现代精校本则为8万多颂。全诗分作18篇:《初篇》《大会篇》《森林篇》《比罗篇》《备战篇》《比湿摩篇》《德罗纳篇》《迦尔纳篇》《沙利耶篇》《夜袭篇》《妇女篇》《和平篇》《教诚篇》《马祭篇》《林居篇》《杆战篇》《远行篇》《升天篇》。最后附有一部《词利世系》,有时作为第19篇,其实是另一部独立著作。《摩诃婆罗多》主要章节由中心故事与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构成,以列国纷争时代的
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
持国和
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
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称作俱卢族,后者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只能由持国执政。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为王位继承人。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般度族在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子赌博的骗局。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4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
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
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12年,还要在第13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12年。这次赌博的结果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12年,并在第13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13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回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发动战争。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大战进行了18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几乎全军覆灭,但仅剩三个战士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大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
坚战统治了36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唯一后嗣——
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4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以上是《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
除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这些文学性插话外,史诗中还有关于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言论。第12篇《和平篇》和第13篇《训诫篇》的篇幅总和占据了全诗的四分之一,是俱卢族长辈
毗湿摩临终前对坚战的长篇教诲,从多种维度展现了《摩诃婆罗多》的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思想。此外,它还宣传祭祀和斋戒、业报和轮回以及婆罗门教法典中的种种规定。史诗中的说教成分还散见于其他各篇。而在史诗的所有说教成分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还是第6篇《毗罗湿摩篇》中的《薄伽梵歌》,因为它后来成了
印度教的重要经典。
思想倾向
《摩诃婆罗多》中包含了
印度古代的历史、宗教、政治、哲学、人伦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价值标准和审美观,概括了当时印度人民全部的文化意识。《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至多只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围绕这个中心故事,穿插进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除了这些文学性插话外,史诗中还有关于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理论。
宗教思想
《摩诃婆罗多》中的主角之一是神话人物克里希纳(Krishna),他是
印度教中的
主神之一。他被描绘为一位智慧、正义和慈悲的形象,被广泛视为
印度各地的信仰对象。此外,《摩诃婆罗多》还讨论了轮回转世(
轮回)和因果报应(karma)等印度教核心概念。
作为一部印度教的圣典,《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思想,都是围绕着法、利、欲与解脱这些最重要的概念展开的。这样的一种教诲,贯穿了整个的故事情节与文本。其中法、利、欲三要,是传统印度教为婆罗门、
刹帝利和吠舍这些“再生者”所制定的三个人生目标。 法指正确的行为,包括社会要求人履行的各种责任、义务、规矩和宗教礼仪; 利指可以享受的手段,如财物、权力、名声等;欲首指情爱,也包括各种耳目之娱和权力带来的享受。而尤其集中在全书第十二《和平篇》中。大战结束,面对战后的悲惨后果,坚战在众人劝说下登基。黑天陪同
坚战五兄弟前往战场,请躺在“箭床”上的
毗湿摩传授国王的职责。这就是充满宗教哲学意味的《和平篇》及《教诫篇》。无常、苦、空等,这些佛教的基本思想,也贯穿了整个《摩诃婆罗多》故事全书。这种阴郁的人生观是印度文化的一大特色,可能并不存在佛教、婆罗门教谁影响了谁,它们与那种浅薄的
乐观主义无缘,在近代甚至影响到
阿图尔·叔本华、
弗里德里希·尼采等
欧洲哲学家。
争取和平与入世思想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史诗正确地阐明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战争观点,即战争未爆发之前,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挑起战争,就坚决斗争到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史诗热情地歌颂了般度族气壮山河英勇斗争的精神。表达了这样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之战必胜,不义之师必败。
这部史诗并没有耽于神话幻想而是富有直面现实的精神。它将婆罗多大战发生的时间定位在 “二分时代和三分时代之间”也就是 “正法” 即社会公正或社会正义在人类社会逐渐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样《摩诃婆罗多》充分展现了人类自身矛盾造成的社会苦难和生存困境。而史诗作者为如何解除社会苦难和摆脱生存困境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他们设计出各种 “入世法” 和 “出世法”苦口婆心地宣讲也将他们的救世思想融入史诗人物和故事中。但他们同时又感到社会矛盾和人类关系实在复杂 “正法” 也非万能有时在运用中需要非凡的智慧。
政治与道德伦理思想
《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涵盖了古代
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史诗中的王国和王室描述了不同类型的政治管理方式,包括
君主制、选举制和共和制。 该史诗还涉及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安全和领土争端等问题。
《摩诃婆罗多》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也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问题。例如,其中一个主要故事线是关于战争之间的冲突,双方的战术和战略,以及在战争期间保护平民的道德义务。对话和事件还强调了正义、行为操守、忠诚和诚实等美德。
艺术特色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篇幅庞大的叙事长诗,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
奥德赛》)总和的8倍,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按照西方的文学观,《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但在印度人的观念中,《摩诃婆罗多》是“历史”或“历史传说”。《摩诃婆罗多》中的“摩诃”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是印度古代王名。
文体特征
首先是框架式结构。这一种结构指的是文学作品在叙述的过程中,把一些分支或小型故事镶嵌进入整体的主线叙事当中。这些小型的分支故事看似与主线叙事关系不够密切,拥有独立的情节与人物,使得文学作品的叙事复杂性得以提升。这种框架式结构其实很适合用来作为民间文学,尤其作为某些故事文学的叙事技巧,从而将讲故事本身的魅力发挥的更好。《摩诃婆罗多》中的不少著名插话在后来的印度几乎家喻户晓,甚至有人将《薄伽梵歌》视为比整部史诗还要重要。
其次这部史诗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anustubh)诗律。这种诗律的一般规则是每颂即每个诗节两行四个音步,每个音步八个
音节,总共三十二个音节。1999年,
黄宝生先生在
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摩诃婆罗多·毗湿摩篇》中,曾采用了诗体翻译,且大致保持了两行四音步的格式。2005 年出版的《摩诃婆罗多》的全本汉译采用了散文体。
金克木先生选择散文体,主要是参照
印度现代语全译本和英译全本、俄译全本的先例。由于诗体原本为古语,且为通俗的诗句,不适合用汉语的诗歌写作方法进行改写。即使变为散文体,诗意的部分依然会保持原貌,不会因为散文体的翻译使其失去原本的意味,主要来说,丧失的可能是口头吟咏的韵律。
情景交融
《摩诃婆罗多》情景互渗交融,展开瑰丽奇幻的想象。这部史诗充分体现了印度人民的想象力,他们将天上、人间与地府三界的各处生灵进行交汇,人与神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奇幻的故事。比如,在《莎维德丽》这一篇,莎维德丽为唤回丈夫的灵魂,紧追死神
阎罗王不放,终于用忠贞与智慧打动了阎摩,夫妻得以团聚。而在这部史诗中情景交融的描写也比较多,尤其与印度人朴素的
自然观合二为一,展现了他们所信奉的“梵我同一”。比如,在《那罗与达摩衍蒂》中,达摩衍蒂在山中寻夫时,曾哀哭着向山、树、仙、兽等问询,在周围环境的有效烘托下,其悲苦急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形象
这部史诗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战争的双方代表——坚战和难敌:前者仁慈隐忍、维护正法,后者心狠手辣、贪婪卑劣。但史诗并未将他们的性格模式化、固定化,而是在情节发展中予以变化丰满,如坚战曾因赌博丢掉一 切,在战争中也曾违背正法采用谎言和诡计扭转战局;难敌却始终以尊奉
刹帝利的使命为荣,在战斗中遵守规则,所以在战死时,天神为他降下花雨。
诅咒言语
《摩诃婆罗多》中存在大量的诅咒。受语言崇拜、婆罗门教的宣扬和命运观的影响,婆罗门仙人的诅咒具有法力这一观念,在印度人民的认知中成为 一种心理定势。诅咒创造的情感变化链和激起的审美情感体验,满足了生发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逻辑条件。有因有果的诅咒使得情节线条更加完整,因果共同实现了动态、连续的情节建构。在史诗追求解脱、达到“梵我一如”的主旨下,诅咒生成的所有情节完成了与主情节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史诗故事宏大的逻辑建构,形成史诗的特别之“味”。
祭祀象征
《摩诃婆罗多》中存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祭祀。史诗以一系列重大的祭祀活动开始故事、推进故事、结束故事,从而完成了整个宏大故事的叙述。祭祀叙述功能的发挥在于: 它不仅被赋予了宗教力量,还被赋予宗教象征意义。万能祭祀以梵为终极目标,为史诗提供了宏大故事的总体精神指向。史诗中的祭祀与神话、种姓制度结合之后,不仅从心理思维层创造了一系列的社会等级秩序,还形成人神之间丰富的交互关系,它们内在地影响着故事的发生、发展。祭祀的书写反映出《摩诃婆罗多》的叙事实际上遵循的是一种宗教思维逻辑。
影响
印度思想文化及其研究
《摩诃婆罗多》在印度地位至为重要,被认为是一 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五、六世纪的印度铭文表明,它在当时已被奉为圣典。约七世纪,古典哲学家枯马立拉在自己的著作中通过大量引证,把《摩诃婆罗多》当作盛典。同时期,古典小说家波那在《戒日王传》中称《摩诃婆罗多》为“诗歌顶峰”。
它不仅被称其视为政治与伦理教科书,而且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古典
梵语早期戏剧家跋娑(约二、三世纪)现存的十三剧中,有四个直接取材于《摩诃婆罗多》故事;迦梨陀婆(约四、五世纪)的剧本《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的基本内容也可从《摩诃婆罗多》的插话见到。在
中世纪,
印度方言文学兴起,各地不仅用方言字体传写《摩诃婆罗多》,而且用方言翻译或改写。除了翻译或改写,各地方言还选取《摩诃婆罗多》中的片断故事或插话进行再创作。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印度学者除了继续用各地方言翻译和改写《摩诃婆罗多》,也开始用英语翻译和改写。
长期以来,正是通过各种方言和英语改写本,也通过各种
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借助绘画、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摩诃婆罗多》的人物与故事在
印度家喻户晓,在日常文化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
《摩诃婆罗多》 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堪称印度古代文化集大成者。它为研究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宗教、哲学、政治、军事、伦理和民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现代印度学者经常就这些专题对 《摩诃婆罗多》进行分门别 类的深入研究。国际
梵语学界也公认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学研究的重要性。美国梵文学者英格尔斯(D.H.H.Ingalls)、美国学者布依特南以及
荷兰梵文学者狄雍 (J.W.De Jong)都肯定了《摩诃婆罗多》对
印度研究的价值。
中国思想文化
五世纪初,《摩诃婆罗多》便已经传入中国。因为古代中国的翻译大部分是佛经的翻译,仅
马鸣《大庄严论经》卷五提到“时聚落中多诸
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终生天; 投火死者,亦生天上。又说天上种种快乐”。进入20世纪,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这部书对于理解印度文化的重要意义。
《摩诃婆罗多》中的很多著名故事、神以及神异描写,甚至重复咏叹,都可以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中找到它们的影子。比如,《摩诃婆罗多》 第三《森林篇》中,
投山仙人喝光海水的故事,佛经中的“大意抒海”故事类似。此故事见于《佛说大意经》、《
贤愚经》、《摩诃僧祗律》等,并对中国元代
尚仲贤、
李好古撰《
张生煮海》戏曲产生影响。陈明《抒海、竭海与拟海———佛教抒海神话的源流》,对此有详尽的考辨。除此之外,《摩诃婆罗多》中也有很多神异的描写,有的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中似曾相识,有的增强了整部作品的神秘色彩与感染力,体现了古代
印度人民惊人的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
衍生作品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语种的影视改编,包括英语、马拉雅拉姆语、
泰米尔语、
孟加拉语和
印尼语等。以下是几个较为知名的影视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