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绿鹦鹉(学名:Psittacula krameri),为
鹦鹉科(Psittaculidae)、鹦鹉属(Psittacula)鸟类,别名月领鹦鹉、玫瑰环鹦鹉等。属中等体型的鹦鹉,体长380~420mm,体重约108g,通体草绿色,上体颜色较深,下体颜色较浅;嘴珊瑚红色,虹膜淡黄色。雄鹦鹉头部灰绿色,在颈部的两侧和耳羽的后面逐渐变为淡蓝色,从嘴到眼有一黑色细线;颏、喉黑色,颈基部有一条环绕颈后和两侧的玫红色“领带”,另有一条从颈前向颈侧环绕的半环形领带,故得名环颈鹦鹉。
红领绿鹦鹉原产于非洲中部和
亚洲西南部,现除
南极洲外各
大洲皆有分布。可栖息于多种生境:城市、稀树草原、森林、
雨林和湿地等。主要以榕果、
木棉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谷物和其他灌木
浆果。红领绿鹦鹉在宠物市场交易历史漫长,世界各地都有引入,但也因取食农作物和侵占其他动物巢穴等缘故,对人类和其他物种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红领绿鹦鹉列为无危(LC)。2021年,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将红领绿鹦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红领绿鹦鹉,体型中等,体长380~420mm,体重约108g;
雄性翅长164~183mm,
雌性翅长162~170mm;雄性尾长240~282mm,雌性尾长190~240mm。雄鹦鹉头部灰绿色,在颈部的两侧和耳羽的后面逐渐变为淡蓝色,从嘴到眼有一黑色细线;颏、喉黑色,颈基部有一条环绕颈后和两侧的玫红色“领带”,另有一条从颈前向颈侧环绕的半环形领带,故得名环颈鹦鹉;通体为草绿色,上体相较下体颜色更深,背部呈灰绿色。嘴珊瑚红色,头绿色,虹膜淡黄色,脚和趾石板灰色或石板绿色。
红领绿鹦鹉的尾羽逐渐变长,中央尾羽最长,颜色为蓝绿色;基部较绿,具窄的黄色尖端。外侧尾羽越向外绿色越浓。翅膀绿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略沾蓝色,大覆羽及飞羽为暗绿色。肛周、覆腿羽、翅下覆羽和腋羽为淡黄色。
幼鸟颈部无环,只有达到性成熟(三岁)时才能具有。雌鹦鹉头部无黑线和黑斑,也无玫红色颈环,尾较雄鹦鹉短。
红领绿鹦鹉的指名
亚种头部和脸颊相比东非亚种略偏黄,东非亚种的喙较小,喙的上部为亮红色。广东亚种的体型大于指名亚种但小于
斯里兰卡亚种,喙上部全为红色,喙的下部有黑斑。斯里兰卡亚种比其他亚种都大,相比广东亚种其体色略淡并泛黄,喙的下部为黑色。
在自然界中,还会有蓝色的红领绿鹦鹉,是斯里兰卡亚种一变种,在宠物市场颇受欢迎。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红领绿鹦鹉原产于非洲中部(北到
埃及、西到
塞内加尔、东到
埃塞俄比亚、南到
乌干达),和
亚洲西南部(北到阿富汗、西到
巴基斯坦、东到缅甸、南到斯里兰卡);因宠物贸易被引入
欧洲(
英国、
比利时、
德国、
意大利、
斯洛文尼亚等国),西亚(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科威特、
黎巴嫩等国),东亚的中国、
日本,
中东的
约旦,西南亚的
卡塔尔和
也门,东南亚的
新加坡,
南美洲的
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现已在其原产地以外的35个国家建立了
种群。
中国分布
中国并非红领绿鹦鹉的原产地,分布的红领绿鹦鹉大都是1900年外地引入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笼养鸟逃逸,并在野外逐渐建群。现主要分布在福建
福州市、广东珠海的
大万山岛和附近沿海、香港和澳门一带。
栖息环境
红领绿鹦鹉可栖息于多种生境: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和充足食物的城市,或村屯、农田和庭院等;沙漠、稀树草原和草地、森林、
雨林、湿地。
行为习性
社群行为
常成群活动,有时与
灰喜鹊、
八哥、鸦类一起活动,叫声嘈杂,早晨和傍晚常发出“ga-ga”的连续叫声。飞行快而有力。繁殖季节的日落前,有观测到大量的雄鸟会离巢飞往同一方向,而对
雌鸟未观测到这种行为,据推测可能是雄鸟的离巢集群行为。
觅食行为
红领绿鹦鹉常在清晨和傍晚进食。其主要以榕果、
木棉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谷物和其他灌木
浆果。根据在南非德班的研究表明,红领绿鹦鹉的食谱在不同季节有很大不同,在秋季和夏季,一种肉质水果——forest fever-berry(
巴豆属 sylvaticus)和非洲丽苹婆
苹婆属 africana是其偏好的食物。生活在非洲
萨赫勒半沙漠带的红领绿鹦鹉,会在干旱资源匮乏期,取食当地人产量比较低的高粱。在
印度等环境较适宜的地区,它可以取食充足的玉米、水稻等。而在印度的收获季节,它喜欢在耕地上转悠,成群结队地取食谷物和豆类作物,从水稻到玉米,从
扁豆到小麦,从花生到向日葵,还有许多其他油性种子。但红领绿鹦鹉最喜欢的食物是各种水果,如在印度非常常见的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它的果实数量多且丰富,它还非常喜欢芒果、枣、
木瓜粉以及
红豆杉和
合欢的花。
鸣叫行为
红领绿鹦鹉可以模仿人类语言、同类及其他种鸟类的叫声、各种噪声等,学习能力很强。在野外,它们通过三种独特的叫声和同伴之间保持联系;而幼鸟只有一种叫声——“yak yak yak”,当它成熟后,必须学习其他的叫声;集群时,用相当柔和的“purr”作为聚合的声音;通过深沉的“krrrr”叫声预警危险的来临。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红领绿鹦鹉为一夫一妻制,繁殖期2~4月,少数个体1月则开始繁殖。求偶时翅膀半张,头不时从一侧向另一侧转动。
雌鸟吸引雄鸟开始交配;雌鸟反复摩擦雄鸟的头部,然后进行持续仅几分钟的交配过程。
筑巢
红领绿鹦鹉是洞巢鸟。通常营巢于天然
树洞或者
啄木鸟科废弃巢洞,有时会自行啄洞筑巢,或者筑巢于建筑物和墙壁洞中。自行啄洞筑巢时,红领绿鹦鹉偏好在
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
阿拉伯金合欢Acacia nilotica、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Pipal)、
杧果杧果属 indica、
乌墨Syzygium cumini和阔荚
合欢Albizia lebbeck上做巢。与其他树种相比,印度黄檀和阿拉伯金合欢上筑巢比例更高。巢穴高度介于离地面的85.318到284.318英寸的位置,巢穴尺寸在2.285至8.04英寸宽。
在巢址选择上,红领绿鹦鹉和紫翅椋鸟Sturnus vulgaris之间存在竞争,红领绿鹦鹉的巢址高度大于紫翅鸟,在巢址选择上更有优势。而且,有研究表明普通鳾Sitta europaea和红领绿鹦鹉首选的巢穴位置有强烈的重叠,红领绿鹦鹉会抢占普通鳾巢穴,最终导致普通鳾的数量下降。
孵卵和育雏
红领绿鹦鹉在占巢后的6~9天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6枚,卵为椭圆形、白色;大小28~34×23~26mm。孵化完全由
雌鸟进行,雄鸟主要负责防卫巢穴;孵卵期22~24天;未孵化的
早成雏上颚顶端存在尖锐的角质突起——“蛋齿”(egg tooth),可刺穿蛋壳。幼雏为
晚成鸟,雏鸟孵化后8~10天“蛋齿”消失,经双亲约40天的喂养可出巢。出巢后,
亲鸟仍然会持续喂养幼鸟两周。
红领绿鹦鹉野外平均寿命7.6年,笼养寿命25-35年。
人工饲养
通过人工饲养培育,可以大量获得多种颜色的红领绿鹦鹉。
饲养环境
红领绿鹦鹉叫声嘈杂,不适宜在公寓饲养。它们需要足够大的笼子,温暖且能提供充足外界刺激的环境;夜晚时,需笼罩笼子,为鸟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睡眠环境;将鸟笼靠墙摆放,避免放在通风和被长时间阳光直射的区域。它们喜欢咀嚼木头,需要提供大量合适的物品供它们咀嚼,可以购买专为鹦鹉设计的结构和材料都更安全的玩具。可以通过增加觅食难度和提供”游戏场所“为红领绿鹦鹉丰容。
喂养条件
应该避免为红领绿鹦鹉提供单一的种子或者
坚果,会导致宠物患病并严重缩短其寿命。可以为宠物提供颗粒饲料,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物,以及如熟
鸡蛋、肌肉、
豆类等健康的
蛋白质。勿给红领绿鹦鹉喂食蛋白巧克力等高油、高糖的食物。除均衡膳食外,还需为红领绿鹦鹉提供一些钙(通常用
海螵蛸或者矿物块),每天3-4小时的紫外线照射(通过阳光照射或者紫外线照明)。
必须始终提供清洁、新鲜的水,且应每天更换。不能使用缺乏矿物质的蒸馏水。因为鸟经常会在水里洗澡或浸泡食物,所以必须每天检查或者更换几次水,防止细菌聚集、保持乘装容器干净整洁
物种危害
入侵历史
红领绿鹦鹉在宠物贸易中十分受欢迎,世界各地都有所引入。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全球红领绿鹦鹉的饲养规模已扩张了440倍以上。而从宠物市场中逃脱后,由于其在人造环境下生存的能力和高的环境耐受力,使其在除了
南极洲外的每个大陆都建立了
种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鸟类入侵者之一。
主要危害
引进的红领绿鹦鹉对本地自然资源、经济、人类健康和安全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它可以导致潜在的
栖息地改变,入侵的种子传播,资源竞争,以及本土野生动物的伤害和死亡。
红领绿鹦鹉的筑巢行为对本地物种影响最大,作为次级洞巢鸟,它会利用天然洞穴或者其他物种制作的洞。在
以色列,被红领绿鹦鹉扩大的洞穴促进了入侵物种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的繁殖成功。在
西班牙,入侵红领绿鹦鹉会伤害甚至杀死濒危的毛翼山蝠(Nyctalus lasiopterus)以索取洞穴,降低毛翼山蝠的丰度。
除了生态影响外,入侵的红领绿鹦鹉
种群也对人类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它们在原生地和引进地都会经常掠夺水果、谷物和种子作物,对人类造成经济损失。傍晚红领绿鹦鹉会在
栖息地集群,从而产生大量粪便,这可能使人暴露于人畜共患的
病原体,如鹦鹉病和禽流感。
管理措施
红领绿鹦鹉已被列入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被称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鸟类入侵者之一。
在中国,从事驯养繁殖红领绿鹦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2022年5月6日,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规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加强专用标识及
信息管理,建立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追溯体系,制定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专用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红领绿鹦鹉作为“人工繁育作为宠物的鸟类”,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专用标识范围》(第一批)。政策推行后,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后,方可被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或寄递。
澳大利亚国家脊椎动物害虫委员会(National
脊椎动物 Pests Committee)评定其为极端威胁物种,不允许入境及饲养在任何州及区域,并已实施诱捕移除野外
种群。
塞舌尔(Seychelles)
马埃岛(Mahe Island)的自然资源管理者,通过在红领绿鹦鹉飞行线路上用猎枪捕杀和公共赏金计划清除了岛上的红领绿鹦鹉。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的
拉帕尔马岛生物圈保护区(La Palma Island Biosphere Reserve)通过活体诱捕和
气枪射击清除了岛上的红领绿鹦鹉。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23年国际鸟盟(BirdLife)的数据显示,红领绿鹦鹉有极大的分布范围,全球
种群规模未知,总体种群数量正在增长。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日本的种群约100~10000对。
保护级别
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红领绿鹦鹉列为无危(LC)。
2021年2月5日,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将红领绿鹦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