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主要研究地球物理勘探、
矿井地质、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水文地质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矿区开发规划、勘查、矿井地质管理与处理、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等。毕业后可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矿山地质、矿产资源管理等工作。
矿山地质是在矿山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地质与矿冶工程科学间的边缘应用地质科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日常地质工作、生产找矿、矿床边深部
钻探等。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通知中,矿山地质专业学科门类为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属于地质类,矿山地质专业代码由540201更改为520204。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教职成〔2021〕2号),专业代码由520204变更为420203。
矿山地质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矿物岩石鉴定、 构造现象判识、
矿产地质勘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 具备鉴定矿物岩石、分析构造地质条件 、开展
地质调查等能力 ,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 ,能够从事矿产地质调查、地质数据处理及绘图、矿山生态
环境监测与修复、
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矿山地质专业教学标准》,本专业学生在知识要求上需要掌握岩矿鉴定、水文分析、构造分析、煤矿地质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水文地质、古生物地史、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掌握利用
AutoCAD、
MapGIS等
计算机进行地质绘图的方法和规程等。在此基础上,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矿山地质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等;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等。
矿山地质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普通地质认识实习、岩矿标本鉴定实训、地质填图综合实习、构造地质实训、古生物实训、水文地质实训、镜下鉴定实训、地质数据处理实训等可在校内实验室、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开展完成;社会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可在煤矿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完成。
矿山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矿产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矿山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工程建
项目管理、矿山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矿山地质专业教学标准》,矿山地质专业师资队伍中的队伍结构要求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专任教师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矿山地质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专业带头人要求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矿山地质专业教学标准》,矿山地质专业的教学条件要求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有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在教学资源上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