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统
原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常委
何家统,1916年出生于定海区,是中国早期的著名足球运动员及教练。他在1952年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退休后,他继续担任教练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迫害。动荡结束之后,他重新活跃起来,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运动员。他曾在上海市政协、国家足协等多个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并发表了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
人物经历
何家统自幼对足球产生浓厚兴趣,13岁时随家人移居上海并开始了他的足球生涯。1936年,他加入了上海乙组队青华队,两年后转投东华队。1940年,他被选入上海华人队,参与了与外籍球员的比赛。1948年,他加入了上海甲组队群力队。1951年,何家统先后成为上海工人队和上海市队的一员,并帮助队伍在第一届全国足球比赛中获得亚军。次年,他作为国家队的一员前往芬兰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在球场上,他主要司职左后卫,以其精准的判断、出色的抢断技术和头球能力而著称。
1953年8月,何家统开始了自己的教练生涯,担任华东队的主教练。随后的几年里,他还执教过上海足球队。然而,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他在1958年后被迫离开一线教练岗位,转而在上海虹口区体校任教。直到1963年得到平反后,他才得以重返上海队,专注于青少年足球培训。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又一次受到了迫害。1972年,何家统再次回到教练岗位,成为上海市青少体校的足球教练。1982年起,他担任足球班的顾问,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足球人才。在他的指导下,涌现出了包括王后军、李中华、柳海光、郑彦在内的众多优秀选手。1978年,何家统因其卓越的教学成就被授予全国优秀教练员称号,并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社会贡献
除了在足球领域的贡献,何家统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常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市分会常委以及上海市足协副主席兼教练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此外,他还撰写了20余篇技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足球》《全国业余体校青少年足球教材》等重要的教学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