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
鹅绒藤属 bungei Decne.),
夹竹桃科(Apocynaceae)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又名泰山何首乌。白首乌性喜温、喜光,较耐旱,怕涝渍。世界分布在
朝鲜、蒙古、
中原地区等,中国辽宁、
内蒙古自治区、
河南省、
山东省等省区均有分布。
白首乌为攀援性
半灌木,块根粗壮,茎韧且纤细,被微毛。叶对生,戟形,基部呈心形,顶端渐尖,叶两面被粗硬毛。白首乌伞形
聚伞花序腋生,花序长度较叶短。
花萼裂片呈
披针形,基部内面具少数或没有腺体。花粉块下垂,
柱头基部呈五角状,顶端全缘。
蓇葖果单生或双生,无毛,呈披针形,向端部渐尖。种子呈卵形,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为6~7月,果期为7~10月。
白首乌为中药白首乌的基源植物之一,味甘微苦,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的功效。可以治疗腰膝酸痛、阳
遗精、头晕
耳鸣、
心悸病失眠、产后乳汁稀少、疮肿痛、毒蛇咬伤。白首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
微量元素、活性
多糖、氨基酸、粗蛋白、
芳香油、
磷脂、
黄酮等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白首乌伞形
聚伞花序腋生,花序长度较叶短。
花萼裂片呈
披针形,基部内面具少数或没有腺体。
花冠白色,呈裂片长圆形;
副花冠具5片深裂,裂片呈披针形,内面中间有舌状片。花粉块下垂,
柱头基部呈五角状,顶端全缘。
蓇葖果单生或双生,无毛,呈披针形,向端部渐尖。种子呈卵形,具白色绢质种毛,长4厘米。
白首乌性喜温暖、湿润、荫蔽、凉爽气候,耐寒旱,怕涝渍,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河坝、路边的
灌木丛或岩石隙缝中,土壤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富含
腐殖质的沙质
壤土为宜。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霜停后停止生长,且含水量不可过高,否则易造成烂根甚至绝产。花期6~7月,果期7~10月。
将已晒干的白首乌种子于通风干燥处储存,次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刨出合适行距及深度的土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并覆土镇压,浇水后,待水干后在撒种覆土。出苗时间约为10天,待苗高适宜时,可选择合适间距进行移栽定植。
苗期需保证白首乌具有充足的水分,同时避免暴晒。苗高适宜时,进行松土除草,同时对苗进行第一次追肥。在搭架前进行第二次除草,当茎蔓长至适宜长度时,可进行搭架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利于茎蔓的生长攀援。
白首乌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
根结线虫病、叶点霉斑病、中华萝摩叶甲、蛴螬、
棉红蜘蛛、
蚜虫、河北菜椿、
斜纹夜蛾。可选择整齐度高的优良种苗,并在种植过程中全面消毒、加强管理,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染病后可选择
多菌灵、
百菌清、
氯吡硫磷、
辛硫磷、
阿维菌素、拟除虫类药剂对病处进行喷洒治疗。
除病虫害外,草害也会胁迫白首乌的生长。常见的草害有
马唐、牛筋草、
狗尾草等
禾本科杂草以及
铁苋菜、
苍耳、
七七芽等
阔叶杂草。可通过
轮作换茬控制草害的发生,也可以选择
敌草胺、异丙
甲草胺、
高效氟吡甲禾灵、
精吡氟禾草灵等化学药剂进行杂草的防治。
白首乌为中药白首乌的基源植物之一,味甘微苦,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的功效。可以治疗腰膝酸痛、阳痿
遗精、头晕
耳鸣、
心悸病失眠、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白首乌是中国传统名药和保健食品,营养丰富。白首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
微量元素、活性
多糖、氨基酸、粗蛋白、
芳香油、
磷脂、
黄酮等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治疗
消化系统、免疫调节、肝脏、抵抗
自由基等相关疾病均有较好的作用。其中,
γ-氨基丁酸是有效的镇静安神以及抗衰老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