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草(Gaura lindheimeri Engelm. et Gray),柳叶菜科(Onagraceae)
山桃草属(Gaura)植物,又名白桃花,白蝶花。山桃草耐寒耐旱耐半荫,原产于
北美洲,在中国北京、
山东省、南京、
浙江省、
江西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有引种,并逸为野生。
多年生粗壮
草本,常丛生。茎直立,约60~100厘米高,常多分枝,入秋变为红色。叶无柄,长3~9厘米,椭圆状
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具齿。
穗状花序顶生,直立。
苞片呈披针形或线形。花近拂晓开放,有4枚花瓣,白色,后变粉红,排向一侧。花开放时萼片反折。
蒴果坚果状,狭
纺锤形。种子卵状,淡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山桃草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以用做花卉园、花坛和花境的背景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配制饮料、
蛋糕等食物的食用香精使用。
形态特征
茎
茎直立,高约60~100厘米,常多分枝,入秋变为红色,被长柔毛与曲柔毛。
叶
单叶互生,叶无柄,椭圆状
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9厘米,向上渐变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外卷,波状,具远离的齿突或波状齿,两面被长柔毛。
花
花序长穗状,生茎枝顶部,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直立,长20~50厘米。
苞片狭椭圆形、披针形或线形,长0.8~3厘米。
花梗着生在总花梗上的圆形凹陷处着。花近拂晓开放,萼片被长柔毛,花开放时反折。花瓣4枚,白色,后变粉红,排向一侧,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2~15毫米。
花药带红色。
雄蕊8个,
柱头伸出花药之上。子房下位。
果实
蒴果坚果状,狭
纺锤形,长6~9毫米,径2~3毫米,熟时褐色,有四角棱,每边具脉一条。
种子
种子1~4粒,有时只部分
胚珠发育,卵状,长2~3毫米,淡褐色。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山桃草在中国北京、
山东省、南京、
浙江省、
江西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有引种,并逸为野生。
生长习性
山桃草耐寒、耐旱、耐半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25℃,喜欢阳光,常生长在凉爽半湿润的气候下,在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旺盛。山桃草会在种植后第一年开花,且具有持续开花的潜力。山桃草的花期是5~8月,果期是8~9月,落叶期为11月。
繁殖方式
山桃草在自然条件下是种子繁殖,常在早上开花,其具有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系统,依靠
蜜蜂属授粉,结坚果状
蒴果,产种子1~4粒,有时只有部分
胚珠进行发育。
栽培技术
选地与播种
选择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在温室内将山桃草种子或预春化、生根的山桃草移植到基质中,及时排水。
定植
种子播种到基质后,将其移至播种容器中让苗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浇水,保持水分充足,随后将
扦插放入水基溶液中浸泡,固定在托盘中生根。等到播种容器和托盘中的根系生长完整,将其移栽至田内。栽种后需要浇足定根水,定植后的数天内需要保证水分充足,在防寒时需要浇防冻水越冬。
田间管理
在播种繁殖中,需要对山桃草及时进行施肥、除杂等养护管理,其中在花期内需要追肥数次。在插条繁殖中,将生根
衬垫用清水浇灌,向基质中添加肥料溶液。
病虫害防治
山桃草的病害有叶锈病和灰霉病。2008年,有研究首次报告了山桃草的灰霉病。染病植株的叶片长有棕色斑点和灰色
菌丝体,最终完全腐烂和干燥。2012年,有研究首次报告了山桃草的叶锈病;2015年,有研究报告了叶锈病对山桃草的致病性测试。染病植株生有叶斑,其周围有锈斑,叶片明显变色。后续的研究和文献暂未更新叶锈病与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物种危害
在《中国入侵植物名录》中,山桃草是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入侵等级为5级,有待观察类。目前已有文献中无更多关于山桃草的相关危害案例和防治信息。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山桃草由于成苗率高且植株生长旺盛景观效果良好,可以用来布置花卉园,也可做花坛、花境的背景材料以及做草坪点缀,还可以与
天蓝鼠尾草(Salvia uliginosa Benth)、
马蔺(原变种)(Iris lactea Pall)、
天人菊(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等植物构成景观主导型地被
植物群落。常在植物园、苗圃等地有栽培。
食用价值
山桃草可以作为香草萃取物等原料参与食品的制作,如一种
柱状田头菇猪肉香肠,山桃草还可以赋予该香肠浓厚的香味和一定的美容养颜功效。山桃草也可以作为配制饮料、
蛋糕等食物的食用香精。
相关研究
2006年研究发现,利用山桃草(G. lindheimeri)的
同源四倍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拥有四个染色体组)和G. coccinea.的同源四倍体以及异源四倍体杂交,可得到拥有抗寒能力的新品种。
常见品种
山桃草的常见品种有:粉红色和玫红色的神偷,“蝴蝶”系列的“深红色蝴蝶”、“脸红蝴蝶”和“阳光蝴蝶”,唯一进行种子繁殖的“The Bride”,开淡粉色花朵的“Siskiyou Pink”和开白色花朵的“Whirling Butterflies”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