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英文名:Baise University),创建于1938年,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指导教学的公办高校。
百色学院原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田西师范学校,曾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百色师范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范专科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历经合并、发展,2006年正式更名为百色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拥有澄碧校区及东合校区两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1833.22亩,现有建筑面积51.1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9亿元;实验室实训室388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36个,馆藏纸质图书143.12万册,电子图书289.00万册。设有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57个,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2876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551人,具有高级职称共319人;获得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3个。
学校获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一流学科B类2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
2024年,百色学院在“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于第538位。
历史沿革
历史前身
百色学院前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田西师范学校,成立于1938年8月,首任校长岑永杰在抗战烽火之中,带领师生们始终坚守在大山中办教育。成立3年后,即1941年2月,学校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百色师范学校。194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立南武师范学校并入,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百色南武联合师范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省立天保师范学校和县立田阳简易师范学校两校先后并入。8年后,正式成立百色专科学校,同期诞生百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百色专科学校专业校之一,受百色县管理。
1971年,随着“百色专区”改名为“百色地区”,学校从“百色师范专科学校”改称为“百色地区师范学校”。1976年,学校开设师范教育专业大专班,培养初中师资人才,设有中文、数学、物理3个大专专业班,学制为两年。
改革开放后,1983年5月, 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百色地区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2003年,百色民族师范学校和百色民族中专学校并入。
百色学院时期
2005年底,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四届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百色学院。次年2月,教育部批准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百色学院。
2008年至2022年,百色学院曾获评自治区文明卫生学校、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森林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全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国网络搜索热度百强本科高校等荣誉。2023年12月12日,杨映川文学研究中心在百色学院(澄碧校区)揭牌成立。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现有21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8个专科(高职)专业。
百色学院院系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1月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551人,具有高级职称共31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7人,副高级职称24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5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94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各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百色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624名教师获广西百色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其中被认定为B层次人才7人,C层次50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共12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西“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1人,百色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283人。
百色学院高水平人才及优秀教师(部分)
*以上信息统计来源于,截至2024年1月
百色学院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以上信息统计来源于,截至2024年1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有区级重点学科5个,区级一流学科建设项目B类2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1个,涵盖经济学等10大学科门类。
百色学院优质学科
*以上信息统计来源于,截至2024年1月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获得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3个。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有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立项建设99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1门。建成校级应用型课程14门、红色微型经典课程178门;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建成45门,全部入选学堂在线慕课平台;1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获得区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平台11个;形成校政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双主体”
联合培养平台32个,共建教学科研基地444个,共建产业学院、行业教育机构9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2个。有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高校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区级众创空间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是广西
教师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百色学院优质专业一览表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1月
百色学院优质课程一览表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2年12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获得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9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7项),区级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区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区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百色精神铸红魂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模型及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革命老区高校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推广、
新建本科院校“双元制+双园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中科学院“洋葱模型”为例、“五扶”一体:老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构建与实践等。
学校交流
校际合作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与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
国际合作
与德国1所大学、俄罗斯1所大学、美国2所大学、越南3所大学、马来西亚4所大学、泰国14所大学及4个府等签合作框架协议。学校师生交流活动包括:670多名学生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相关大学交流学习、参加学科竞赛;460多名学生到泰国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70多名教师、学生志愿者赴美国、泰国、
菲律宾及蒙古开展汉语教学;10名教师赴美国与泰国访学、进修;150多名教师赴国外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泰国如诺大学、程逸皇家 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派出师生到百色学院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学校成立了“百色学院—马来西亚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中外合作教育基地或中心;组团参加9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到美国、
法国、德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高校进行教育考察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百色学院图书馆分东合校区和澄碧校区两个馆舍,总面积达到38518.37平方米,有1036个阅览室座位,实行通借通还。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3.12万册、电子期刊289万册、学位论文497.85万册,有音视频52891.4小时。
学术刊物
《
百色学院学报》是创刊于1988年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前身是《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曾获多项国家级奖项。《百色学院学报》曾多次获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等奖项,并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岗位准入考核期刊名录》。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百色学院有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
百色学院科研平台一览表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2年12月
学术成果
2005年至2024年1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0多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9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1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30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8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34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优秀奖1项、教育部2012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国家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374项,其中转化17项。
学校排行
2024年,百色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于第538位。
2023年,百色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于第553位(共814所学校)。
校园文化
校训
百色学院校训是“志远行敏,德高业精”。
志远:是师生员工精神境界的要求。“志远”语出诸葛亮《诫外甥书》:“志当存高远,慕先贤。”寓意应该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具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担负起未来重任的胸襟和才能,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行敏:是对师生员工工作作风和学习方法的要求。“行敏”语出
孔子《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寓意要把学习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增强学习自觉性;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汲取营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要积极工作,努力探索,勇于创新,并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德高:是对师生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全面要求。“德高”语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名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寓意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只有拥有品德高尚的师生,才能成为一所正派的院校,这是一个高校立足、生存、发展和成功的基础。
业精:是对师生员工治学态度和发展目标的要求。“业精”语出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和
清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
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一行必须专一行,干一行必须精一行。寓意无论是教师做学问、搞学术,还是学生学知识、练技能,都必须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校徽
百色学院校徽是在入围的浙江杭州张秀平设计师设计的032号作品的基础上,由黄景涛、
杨帆两位老师修订而成。保留了032号作品的主要元素,但是在设计理念、色彩基调、结构比例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
百色学院校徽以黄、红、银、金为主色调,校徽中百色学院中英文名称为金色,红色和银色体现了百色市“红城铝都”的地域特色,金色象征成熟与收获。其中“百色学院”中文为邓小平手迹,外圈图案为“铜鼓”条纹,内圈为“b”和“s”图案,即“百色”两字的拼音首字母,象征着百色学院开放的办学理念及创建内和外顺、团结协作、协调运转、秩序稳定、气氛热烈、运行高效的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涵。
校旗
百色学院校旗由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组成,五色象征着“百色”这一地名。其中红色为主色调,旗面中间位置为校名,左上角为校徽。
校歌
《百色学院校歌》
作词周炳群(集体修改),作曲傅
踏上红城铝都,红城铝都,来到神圣的地方,
肩负着祖国的祖国,肩负着老区的希望。
啊!志远行敏,德高业精,
首脑合作,励志成长,
百色学院,英才的摇篮,
我们弘扬光荣传统,奋力遨游知识的海洋。
跨越涛涛右江,滔滔右江,
桃李芬芳,遍地飘扬,
走过风雨,迎接朝霞,
走过岁月,谱写华章。
啊!致远行敏,德高业精,
博学应用,再创辉煌。
啊!百色学院,理想的殿堂,
我们伴随时代步伐,共同争当国家栋梁。
现任领导
*以上统计信息来源于,统计截至2024年5月
校区情况
澄碧校区
百色学院澄碧校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盘百路,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14个院系的2022级新生报到地点。澄碧校区设有教学楼、博物馆、宿舍、食堂、体育馆及田径场、图书馆等设施,还有绣球·壮锦广场、嘹歌·铜鼓广场两个广场,大学生演艺中心和公共实验楼学术报告厅也位于澄碧校区。
东合校区
百色学院东合校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二路21号,是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等4个院系的2022级新生报到地点。东合校区设有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食堂、体育馆及
田径场等设施。
校友情况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4月
所获荣誉
2008年,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自治区文明卫生学校。
2011年,被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202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管理综治委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2013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评为广西“森林校园”。
2016年、2017年、2022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颁发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2019年、2020年、2021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认定为全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2020年,获
中国教育在线颁发全国网络搜索热度百强本科高校。
参考资料
专业介绍.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2023-05-06
物理学.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2023-05-06
国际教育学院简介.百色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官网.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