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名:Tridacna gigas),又称库氏砗磲、大蚵,是砗磲科砗磲属动物。大砗磲个体巨大,最大壳长可达2米,壳高约0.52米,重量达300千克以上。贝壳极厚且重,两壳等大,两侧不对称;壳顶位于中央之前。双壳不能完全闭合;壳面白色,具4~6条强大的鳞状放射肋;壳内白色,具有壳表放射肋和肋间沟相对的沟和肋;外韧带棕褐色;外套膜具黄、绿、青、紫多种色彩。
大砗磲是暖水性海洋贝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水域,从
塞舌尔到喀里多尼亚的
珊瑚礁区。大砗磲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海区,喜栖息于低潮线附近的珊瑚礁间,生长在沿岸浅海20米深的水中。
1996年,大砗磲的资源被严重破坏,数量逐年下降,但其具体的种群数量未知。1996年,大砗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等级。2021年,大砗磲被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砗磲是名贵的海珍品,价格昂贵。
形态特征
大砗磲个体巨大,最大壳长可达2米,壳高约0.52米,重量达300千克以上。贝壳极厚且重,略呈三角形,两壳等大,两侧不对称。
大砗磲壳前端短、约为壳长的1/3;壳顶位于中央之前,前倾,常磨损,壳顶前有一足丝孔,幼体时有强的足丝伸出,成体则封闭。背缘较平,腹缘呈波浪状的波纹,双壳不能完全闭合;生长轮脉明显,形成弯曲重叠的皱褶;壳面白色,具4~6条强大的鳞状放射肋;壳内白色,具有壳表放射肋和肋间沟相对的沟和肋;后肌痕近马蹄形,位于壳的中部,合部长;铰合齿长而壮,两壳均各有主齿和后侧齿一个;前闭合肌消失,后闭合肌发达,位于中部;外韧带棕褐色,狭长,几乎与贝壳后部等长,位于壳顶之后到接近于后端;外套膜具黄、绿、青、紫多种色彩。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大砗磲是暖水性海洋贝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
热带水域,从
塞舌尔到喀里多尼亚的
珊瑚礁区。北起南中国海到澳大利亚北海岸,西起
尼科巴群岛,东至
斐济。其在斐济、新喀里多尼亚、
北马里亚那群岛、中国台湾省、
瓦努阿图等地区可能已灭绝;在美国、关岛可能有引入。
中国分布
栖息环境
大砗磲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海区,喜栖息于低潮线附近的珊瑚礁间,生长在沿岸浅海20米深的水中。
适宜大砗磲生长的水温为25~30℃;大砗磲喜好高盐狭盐性水质,适其生长的盐度为32~35‰,降低盐度会影响发育中的大砗磲幼虫的
受精卵成功率和存活率;大砗磲需氧量高,适其生长的溶氧量超过8毫升/升水体。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大砗磲通过过滤来自海水中的
硅藻等浮游生物及生活在外套膜中
虫黄藻光合作用的产物为食物。但大砗磲大部分的营养(约占90%)靠与其共生的
藻类提供,小部分的营养通过
浮游生物取得。大砗磲是
珊瑚礁水域中可用
颗粒有机物的有效利用者,可利用75%的2至50微米颗粒,并从中吸收54%的碳。
大砗磲是筛食动物,通过
入水管吸入海水,经过鳃部,来采食微小的浮游生物。鳃部覆盖着带有颤动纤毛(细小如线般的突出物)的
细胞,能驱动水流经过,筛选出适宜的食物团,并将其导向冒管;鳃部还负责气体的交换,在采食的时候,大砗磲吸入氧气并排放
二氧化碳;经过交换和采食的水流会从出水管排出。
其它行为
大砗磲一般不活动,铰合部朝下,壳的开口缘向上,附着在石头或
珊瑚礁上生活;幼体时,壳顶前方的足丝孔有强壮的带胶质的足丝伸出,借以固定于珊瑚礁或砂质海底生活;成体时,足丝孔封闭,改为埋栖生活,但也不能随便移动位置。它们会在珊瑚礁石表面用壳钻出浅浅的凹陷来稳固身子;大一点的个体因为身体沉重,甚至都不需要固定。
大砗磲如果受到干扰,色彩鲜艳的地幔组织(含有动物
腺体)就会缩回,壳也会关闭,但不可完全关闭;关闭速度很慢。早期幼年大砗磲也能够关闭它们的壳,以使组织不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这能保护它自身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
共生关系
与大砗磲有着典型共生关系的微生物,如大量的
虫黄藻等生活在大砗磲的外套膜组织里。大砗磲的足丝孔小,成体营非固着生活,生活时两壳张开向上,用以采光。在它增厚外壳的过程中,外套膜的一部分会外露,因其含有的无色固态
嘌呤晶体而呈彩虹色,这种晶体就像微小的
透镜,能将任何渗入海水中的
可见光吸收聚集到虫黄藻身上,使其合成糖分和
蛋白质,然后提供给大砗磲可消耗的能量,作为交换,大砗磲为虫黄藻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
二氧化碳,以及生产蛋白所需的
氦和矿物质。
虫黄藻每天从天然海水中净吸收
铵盐,还吸收大砗磲组织排泄的
氮,包括从摄入的其它
藻类中吸收
氮 15;随后从
虫黄藻中释放的氮15几乎100%被纳入大砗磲组织。虫黄藻基本上保存和回收了大砗磲内的所有含氮终产物,为大砗磲提供了优于非共生双壳类动物的营养优势。
生长繁殖
产卵受精
大砗磲
雌雄同体(同时产生卵子和精子),体外受精,但不能自我受精,这样只是增加了它们与其他个体的受精可能性。夏季生殖,产卵活动的高峰时期在夏季的下午,此时水温可能达到31°C。大砗磲产卵的周期通常与接近
月相第二(满)、第三和第四(新)季度的
潮汐相吻合。密集产卵从30分钟到2.5小时不等,每2~3分钟发生一次产卵收缩。大砗磲将精子和卵子排出到
海里,在开阔的水域受精。受精的大砗磲卵周围会形成保护膜,以防止其他精子进入。
生长发育
大砗磲的
受精卵会先发育为滋养体幼虫,再发育到面盘幼体阶段;幼虫必须在水中游泳和觅食,直到它们发育得可以在合适的基质上生存。
在较低的温度下,更多的大砗磲幼虫经过正常发育后,存活率更高;而较高的水温会促进大砗磲早期发育的快速进展,如在水温30°C时比在28°C时纤毛胃更早发育和滋养体幼虫更早出现,这种情况属于异常发育,幼虫异常发育后再沉降的存活率会降低。此外,只有保持在水温33°C以下的胚胎才能发育到面盘幼体阶段。
大砗磲外表皮或称贝类的外套膜,会慢慢分泌出
碳酸钙,逐渐增厚外壳。大砗磲幼贝生长快,年均壳长增长6.7厘米;成贝之后生长缓慢,在12龄内,年均壳长增长仅3.3厘米。1龄大砗磲长5~6厘米,3龄约20厘米,5龄约32厘米,12龄约50厘米。大砗磲3龄达性成熟。它的寿命80~100年。
大砗磲幼贝在水中的分布不受水湍流或遮荫的影响,但遮荫会降低它的生长速度;幼贝在纹理基质上的生长
速率和密度远高于光滑基质。
人工养殖
大砗磲在人工养殖中,在2龄前要投放于陆地池,进行流水养殖,期间喂以
浮游生物和含铁量高的饲料;2龄后,播放于外海的
潮间带海底,让其在自然环境中摄饵生长。
人工养殖大砗磲幼贝的方法有水下筏、潮下搁架、潮下底栖和潮间带底栖。其中,潮间带底栖方法是最合适的,使用这种方法养殖的大砗磲幼贝的生长速度仅略低于潮下架上的最高生长速度,建造成本低,建造和维护所需的时间大大减少,因为不需要水肺潜水,而且幼贝存活率最高,污垢生物最少;最不利于大砗磲幼贝育苗的方法是地下筏。
人工养殖中,大砗磲幼贝育苗期壳长度的增长率有很强的季节性因素,从夏末的最高壳长增长率到冬末水温接近20°C的几乎为零的壳长增长率。幼贝平均每天可反复在水中沉下又出现长达10小时,但生长完全受阻。幼贝发芽期在白天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白天长达3小时的发芽期对其生长有积极影响。
物种保护
保护现状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大砗磲资源丰富,但随着其资源的严重破坏,产量逐年下降,至1996年其具体的
种群数量未知。1983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认该物种消耗严重,尤其是在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新几内亚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及日本南部的
珊瑚礁。20世纪80年代大砗磲的人工培育技术得以开发,这一物种在人工繁育后,被重新引入原本大砗磲消耗尽的珊瑚礁中。
威胁因素
由于大砗磲采捕简易,价格昂贵,所以各地渔民都不顾其资源的兴衰而肆意滥捕。渔民主要是捕捞大砗磲成体,因为它们利润最高。大砗磲肉在日本(被称为heejako)、法国、
东南亚和许多
太平洋岛屿被认为是美味的食物。在黑市上,它的壳会被当作装饰品出售。
保护级别
1996年,大砗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等级。
2021年,大砗磲被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国际上已于1983年将大砗磲列为世界稀有物种而加以保护。它也是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物种。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大砗磲养殖成本低廉,生长速度快。其曾作海洋捕捞对象,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
西沙群岛的大砗磲年产量约200吨(鲜肉),占当地水产品总产量的10%。大砗磲是名贵的海珍品,价格昂贵,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和日本、
新加坡等地的贸易额极大。大砗磲厚大的贝壳可烧制
生石灰和加工成各种工艺品。大砗磲贝壳形态奇异,常作
观赏石用,用贝壳加工的珠链坠,是工艺美术性很高的装饰品;也是佛教“七宝”之一。
食用价值
大砗磲肉可供鲜食,强大的
闭壳肌(约占其肉重的1/10),切片晒干后称之为“蚵筋”;吃法主要红烧、炒菜、炸、作汤等,均味道很美;但其在中国为保护动物,不可随意捕捞。
生态价值
大砗磲是印度-太平洋珊瑚礁生态系统中丰富多彩的成员,它是珊瑚岛礁的重要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