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Hubei Minzu University)简称湖北民大,位于湖北省恩施市,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业务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是一所公办本科高校。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
湖北民族大学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历经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恩施师范学校、恩施师范专科学校、鄂西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阶段。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设有桂花园、舞阳、土桥、黄家4个校区。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专任教师1209人。校园面积1600余亩,有19个学院(部),本科招生专业50个,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截止2022年11月,学校有图书馆2个,馆舍总面积达到2.03万㎡。有图书556.0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25.89万册。可使用电子期刊171.43万册,学位论文913.54万册,音视频26752小时。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湖北民族大学位列第12名。
历史沿革
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鄂西大学时期
1938年由湖北省立武昌乡村师范、黄冈乡村师范、宜昌乡村师范、恩施乡村师范、襄阳乡村师范、勋(,编者注)县乡村师范等校合并,改组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房县乡村师范分校,旋改为
利川市乡村师范分校,1939年又改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利川乡村师范分校。
1941年8月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46年4-5月间,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将校址从利川迁移到恩施舞阳坝原实验中学、民享社招待所、文化会堂一带。1947年2月更名为湖北省立恩施师范学校。
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恢复,11月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年12月,学校又恢复“恩施师范专科学校”名称。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招进的第一届新生的学制从原来4年制本科变成为3年制专科。
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4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大学时期
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于1977年开办医学本科教育。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1999、2004、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0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10月,教育部批准由
四川大学对口支援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3月,
湖北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湖北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协议。2014年9月,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4月,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8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2021年2月,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湖北恩施学院。2022年2月22日,湖北民族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2023年6月30日,湖北民族大学恩施中医临床学院揭牌成立。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19个学院(部),50个本科专业。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一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和一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中医院(恩施州民族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41人,其中教授131人。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50余人。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3月,有省级重点学科12个,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3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3个。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11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2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8门在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教改项目3项。
学校合作
截止2024年3月,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
德国、
法国和
俄罗斯等国的多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招收来自10余个国家的
临床医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和汉语进修生。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2年11月,学校有图书馆2个,馆舍总面积达到2.03万㎡。有图书556.0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25.89万册。可使用电子期刊171.43万册,学位论文913.54万册,音视频26752小时。有中外文数据库32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
学术期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是由
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恩施师专学报》,1986年更名为《鄂西大学学报》,1989年更名为《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2019年6月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编中国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2-1907/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2096-7586,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新刊名和新刊号,为双月刊。
截止2022年9月,《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2014年版、2020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为核心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2014年版、2020年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2022年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14年、201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收录为扩展期刊,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收录为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
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该刊为
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维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全文数据(NSSD)全文收录期刊。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2019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22版)综合影响因子:1.028。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3月,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1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止2022年11月,承担各类各级科研项目1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1项,省部级项目128项,横向项目508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39项,出版学术专著130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00余篇,获授权专利119项,其中发明专利178项。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以湖北民族大学的首写拼音字母“H”“M”为主要设计切入点,由代表民族文化的单八勾纹样、代表地域文化的火
不死鸟形象与代表行业文化的书本形象组成。字母“M”变形为打开的书本和凤凰的外形,其负空间则形成了字母“H”。
校训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博学”,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也指学问渊博。博爱:在中国春秋时代儒家就有“仁者爱人”的论述,唐代的韩愈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立人达人:语出《论语雍也》。立人、达人是己立、己达的前提和目的,即推己及人,察己知人,承认他人的价值,关心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目的,立人、达人必须以自己能立、自己能达为条件,要求自我必须率先进德修业、率先提升自身素养、具备立人达人的本事。
校旗
学校校旗为大红色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为3∶2,居中自左而右分别为校徽、校名、英文校名(其中校名、英文校名上下排列)。校旗上的校标和校名均为标准白色。
校歌
《湖北民族大学校歌》
清江清,长江长,
武陵学府,奋发图强。
追求卓越,声声弦歌响,
峥嵘岁月历沧桑,历沧桑。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啊惟楚有材,四海名扬,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啊惟楚有材,强国兴邦。
强国兴邦。
芝兰馨,桂花香,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薪火相传,殷殷师恩长,
莘莘学子作栋梁,作栋梁。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啊惟楚有材,四海名扬。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啊惟楚有材,强国兴邦。
强国兴邦。
学校排名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湖北民族大学位列第12名。
行政管理
校区情况
桂花园校区
桂花园校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为学校法定住所。
舞阳坝校区
舞阳坝校区位于恩施市舞阳大道四巷61号。
土桥坝校区
土桥坝校区位于恩施市土桥大道五峰山路2号。
黄家峁校区
黄家峁校区位于恩施市学院路23号。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12年,荣获“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4年,荣获“先进工会集体”。
2021年,荣获“2020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示范单位”。
参考资料
期刊介绍.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