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土木类,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城镇给水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与消防、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智慧水务等给排水工程领域就业,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
专业发展
1922年,土木专门科中增加了“城市工程学”课程,包括“水料的供给”、“废水的引泄”等内容,以及“城市地下工程”课程,其中还涉及到“排水工程”。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开始招收给水排水专业学生,是中国给排水专业的前身。1970年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恢复招收给排水专业的工农兵学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首批给排水专业本科生于1978春入学。涉及的高校有哈尔滨建筑大学、同济大学等。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其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代码从“工科1111”调整为“080808”,同时专业类别也被划分为土建类。
1996年,全国共有48所学校开设了给排水专业,然而,自从给排水专业创立以来,它便带有强烈的土木工程色彩,其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力学类课程展开,且存在知识面较为局限的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给排水专业进行了改革,这是当时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其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代码由之前的“080808”调整为“080705”,同时专业类别仍被划分为土建类。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划分,是由原有的给水排水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这两个专业合并而来的。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别为土木类,一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工学学士,专业代码081003。
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2022年版和2024年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门类和学科代码,保持了2020年版本的规定,未做改变。
培养标准
学制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总学分140~180学分为宜,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全方位的德智体美发展,打造具备优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等多方面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获得给排水领域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工程师职业培训,以使他们具备从事给排水领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拥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知识要求
(1)掌握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及其应用,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险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通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水力学工程力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泵与泵站、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解决该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方法;熟悉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熟悉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给水排水工程发展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与该专业的关系。
(3)具有较熟练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4)了解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了解该专业有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工作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5)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初步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能力。
(7)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为此,课程体系应支特人才培养各项要求的有效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占15%左右,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学时至少占15%,实践内容学时占20%左右,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学时占30%左右,其余学时各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在以上四类课程中分配。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验的方法,将相应基本概念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学科基础类课程应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的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应能体现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含实验、实习和设计三个环节。实验涵盖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微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泵与泵站实验和水质工程学实验等。实习包含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而设计则分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个部分。课程设计包括取水工程课程设计、水泵站课程设计、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以及给水厂、污水厂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毕业写作
毕业设计的方向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领域并提供机会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市政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城镇给水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与消防、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智慧水务等给排水工程领域就业,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也可报考中央办公厅、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公务员岗位从事水环境管理、治安管理等工作。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该专业教学需要。应具有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有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术基础、水质控制、水的采集和输配、水系统设备仪表与控空制、水工程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专任教师,本校教师能独立承担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任教师人数应在10人以上。当每年招生人数超过70人时,每增加10名学生,至少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每位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不宜超过10人。
专业课程教师原则上应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师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实验室
(1)具有水力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水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生均实验教学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
(2)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近5年年均更新仪器设备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5%,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实验室设备拥有率应满足操作性实验每组不多于5人、演示性实验每组不多于20人的要求。
(4)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
(5)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资料齐全。实验室建设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既应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应注重所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应结合该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
(6)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管理、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有效利用、学生实验顺利进行。
实践基地
应设有3个以上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满足本标准所列实习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有健全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信息资源
教材选用应符合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要求,优先选用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适当应用多媒体资源和辅助学习软件。该专业相关书籍5000册以上,专业期刊50种以上(包括电子子期刊),有一定数量的外文专业期刊;该专业有关的主要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文件资料;反映实际工程特点的工程设计图纸、相关资料和文件;保证一定的图书资料更新比例,专业生均年图书进书量不少于2册。在校本科生数超过300人时,当年进书量超过600册即可。电子图书每种按1册计算,电子期刊每期按1册计算。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200元。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3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15所,其中18所A以上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2所,A+档次的学校6所,A档次的学校6所,其中A档次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2024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2所,等级5★的学校6所,其中等级5★-以上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2023-2024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等级5★-以上的学校名单
目录
概述
专业发展
培养标准
学制学位
培养目标
知识要求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毕业写作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就业方向
师资队伍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信息资源
教学经费
开设院校
专业排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