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瑞,1931年出生于
营口市,中国台湾导演,制片人,演员,代表作《寂寞的十七岁》《
还我河山》《
再见阿郎》《皇天后土》。
白景瑞毕业于省立
师范大学,大学期间导演过《禁止小便》《升官图》等多部话剧,还参演过《小心火烛》《新红楼梦》等影视作品。大学毕业入伍,退伍后多次任教,担任影剧记者,后前往国外等地求学。
求学归来后,在拍摄第二部健康写实片《
养鸭人家》时,将其所学的思想与技术引进台湾,促进电影新路线“健康写实”的形成。1966年白景瑞引进先进机器到台湾,这对改进电影剪辑技巧起了很大作用。后与
李行、李嘉合导战争片《
还我河山》,讲述了收复山河的史实,其中白景瑞所拍摄的悬崖追击等惊险镜头在台湾电影中首次出现,最终影片获得第5届金马奖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1967年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岁》,并凭借此作品赢得第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项。1969年白景瑞导演了《
新娘与我》和《家在台北》,其中《新娘与我》提名金马奖最佳
剧情,白景瑞则凭借该部作品获得最佳导演奖;《家在台北》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1971年拍摄《
再见阿郎》,但在当时叫好不叫座,因此陷入了创作瓶颈,后面接连拍摄《
老爷酒店》《两个丑陋的男人》等影片也反响一般。度过低潮后,1980年白景瑞拍摄《皇天后土》,获得了
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具时代意义特别奖、最佳剧情奖。在1982年到1991年先后拍摄《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大轮回》等影片。白景瑞喜欢以小人物为题材,刻画人性,不拘泥于一种风格。1988年担任金马奖工作委员秘书长期间,改革了许多制度,且于1995年二度担任此职位。
白景瑞于1997年在饭店因
心肌梗死而辞世。于1999年获得第三十六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终身成就纪念奖。
人物经历
艰难求学
白景瑞1931年出生于中国
营口市,从1931年到1938年期间,由于受
九一八事变以及
七七事变等影响,跟随父母三次迁居,最终逃难至重庆涪陵。开始上学后,白景瑞在小学便跟着大人一进出电影院观看默片,从而打下艺术基础。而初中课余时间尤其喜欢话剧、电影、
歌剧等,三年内更是一场话剧都没有漏看,由此对戏剧和电影建立起了深厚情谊。白景瑞前后两次考上
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但并未就读,而是只身前往
台北市,经父执辈袁腾介绍,担任少年时报助理,筹办《学生半月刊》,白景瑞自此开始以笔名“白担夫”来写诗、评论、画漫画,以此维持生活。
1949年白景瑞考入行政专科学校,年底又考上省立师范学院(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外文系,后转系至艺术系就读。大学期间热衷话剧演出的热爱,与当时同为话剧社的
李行结为好友。一直到1953年,二人共同执导《禁止小便》《梁上君子》《升官图》《天涯若比邻》等作品,另外白景瑞还了参演话剧《火烛小心》《新红楼梦》以及
京剧《甘露寺》。
1954年白景瑞毕业后开始服军役,1957年退伍后,经朋友李行介绍担任《
自立晚报》影剧记者,同时以笔名在《联合报》中写画评及影评,借助此工作观看多部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感受颇深,并萌生了前往意大利学习电影的想法。1958年,白景瑞出演了《合欢山上》并兼任场记,同年还担任民族舞蹈推行委员会委员。在1959年白景瑞预支《中国时报》半年稿费作为他的求学旅费,以《中国时报》特派员和《自立晚报》驻意记者身份远赴意大利,开始了他的留学之行。于1961年进入罗马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及舞台设计,后进入贝鲁加大学、国际大学,并在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深造,成为第一位留意学习电影的华人。1963年担任电影《马可波罗东游记》的艺术指导并参与演出。毕业后,白景瑞婉拒了国外的工作机会,放弃
意大利长期居住权,回到了台湾。
学成归来
1964年白景瑞学成归来,先后担任
明骥担任编审委员、制片部经理、导演,同时兼任台湾
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教授。1965年,中影新任总经理提出了“健康
现实主义”的路线,引导台湾电影进入新的发展道路。当时拍摄了公司第一部健康写实片《
蚵女》,而白景瑞则担任了此片的剪辑工作。在拍摄第二部健康写实片《
养鸭人家》时,白景瑞则实际参与了策划和剧本的讨论,将其在意大利所学得的思想与技术引进台湾,促进了“健康写实主义”的成形。
1966年白景瑞策划《
哑女情深》《
婉君表妹》等影片,并从
意大利购置最新式桌型
计算机剪辑机、胶纸接片机,台湾则成为
亚洲最先使用的地方,此举提高了国内电影技术。同年还与
李行、李嘉合导《
还我河山》,其中白景瑞所拍摄的惊险镜头如悬崖追击,是在台湾电影中第一次出现。
1967年白景瑞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岁》,迫于当时中影局,白景瑞只景瑞只好将拍摄现实问题的想法改成似维美派。虽然电影拍摄与其本意不同,但是本片仍为他赢得第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项。
1969年白景瑞导演电影《
新娘与我》和《家在台北》,突破台湾电影传统的叙事手法,采用了分割画面的新技巧,在当时属实少有。两片分别于1969、1970年获第七、第八届金马奖最佳
剧情、第七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第十一届文艺奖章电影导演奖。同年白景瑞退出了中影,与
李行等合组大众电影事业公司。
拨云见日
1971年导演的影片《
再见阿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其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之一,可惜叫好不叫座。并且由于当时的金马奖重视政宣主题,本片被认为过于灰色,因此并未获得奖项。这让白景瑞陷入了创作低潮中,之后拍摄的《
老爷酒店》《两个丑陋的男人》也反响平平。
在1971年到1979年内,从《
白屋之恋》到《
忘忧草》《
恋爱反斗星》,十年间的作品多得到肯定,期间获得过12届、14届金马奖的优秀
剧情。其中在1972年拍摄电影《白屋之恋》,影片中展现美好恋爱故事,该影片让白景瑞的票房重新提高。1976年自组白氏电影公司。
1980年白景瑞赴韩拍摄《皇天后土》,影片获得
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具时代意义特别奖、最佳剧情片。1982年到1991年先后拍摄《日内瓦的黄昏》《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大轮回》《
嫁到宫里的男人》,其中《嫁到宫里的男人》是四十年来第一部经过海峡两协有关部门批准,集合两岸三地演员的影片。1988年和1995年白景瑞先后两次担任金马奖工作委员秘书长。
陨落
白景瑞与妻子
张华聚少离多,但一直伉俪情深。1997年白景瑞因身体不好而被接回台湾后,得知妻子张华已取得了台湾身份证,兴致极高,相约几位好友在聚餐酒酣时,却不幸引发了
心肌梗死逝世。后于1999年获得第三十六届金马奖终身成就纪念奖。
个人生活
白景瑞生前结过三次婚,育有五个子女。
他的第三任妻子是拍《
嫁到宫里的男人》时在戏中客串演出的
张华,1991年8月白景瑞与张华在
长春市结婚,婚后幸福。
人物评价
白景瑞是台湾乡土电影的重要导演之一。他对台湾影坛有着部分贡献,一是在技术方面从
意大利引进了先进的胶纸
接片机和桌型剪辑机,改变了台湾电影技术的落后面貌;二在创作上则是执导了《家在台北》《
再见阿郎》等乡土电影的经典作。白景瑞的影片主张多元化,主张随时求变求新,在题材、手法、风格上都常常有新创意。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资料来源
参演作品
资料来源
剪辑作品
资料来源
监制作品
资料来源
制片作品
资料来源
策划作品
资料来源
荣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