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拾义(1874年~1939年),原名振之,字拾义,1874年7月出生于
三水区县,是“唐拾义药厂”创始人。
唐拾义年轻时在广州博济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学习西医,1912年,在下九路华林街自己开设
医馆,为进一步扩大经营,唐拾义于1919年在上海设诊所。后来因药品销售火爆,将诊所与工厂迁址到下九路旺地。1924年在上海的爱多亚(今延安东)路设厂制药,销路大开后又在天津、汉口、香港设分厂,1931年唐拾义率先采用机器制药,上世纪30年代后期,唐拾义成为百万富翁。1939年9月20日,唐拾义因脑溢血病在沪去世,终年65岁。
唐拾义被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列为广州人物,其振兴了家乡三水教育事业、医药事业。唐拾义创造出治疗
疟疾的“发冷丸”,久咳丸和止痛片等新药品,研制出我国第一支药物牙膏,推动了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唐拾义年轻时在广州博济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学习西医,因本人聪明好学,学习成绩较为优异。1912年,在下九路华林街自己开设医馆,为进一步扩大经营,唐拾义于1919年在
上海市开设诊所。在开设诊所的同时,在家自制久咳丸、哮喘丸等药品,为了保密不公布药方,不雇用帮工。后来因药品销售火爆,唐拾义决定自己开办工厂,进行制药。将诊所与工厂迁址到上海的下九路旺地。自己任职为
药厂经理,长子唐太平任副经理,挂上“唐拾义父子制药厂”的招牌,并且雇佣制药职工。
1924年唐拾义在爱多亚(今延安东)路设厂制药,销路大开后又在天津、汉口、香港设分厂,以上海为
总机构,广州的“增寿堂药房”为支机构。1931年唐拾义率先于沪、穗二厂采用机器制药,同时建造起新式的制药厂房,并且推出疳积散等新式药品。当时唐拾义药厂的药品远销国内西北、西南、东北各省和东南亚各地。
唐拾义在发展药厂时,注重通过革新设备、寻找能够代替主药原料的方式,降低药品成本、扩大销量。1931年唐拾义购进制药设备,在工厂采用机器制药,并在沪西设厂试验提炼出
麻黄碱及驱虫中药
使君子的有效成分,通过以上方式,将主药原料成本降低。因此唐拾义药厂的药品价格适、受到群众认可,畅销于中国城乡,甚至远销东南亚。
唐拾义最初于1919年在上海开设诊所。但是来看病的人较少,于是唐拾义通过在报纸刊登启事的方式进行自我宣传,报刊内容如下:“本医师于来沪后失一爱犬,寻获送还者重赏银洋100元。”后续在宣传自家药品时,标榜“亲自处方监制”、“货真价实”、“疗效显著”等,又将药店、药房、代销店的街道门牌、店号名称等从邮局征集到,通过为他们寄去宣传品的方式,进行前期宣传;然后对代售给予提成;在各城镇的车站、码头竖立广告牌。在大街小巷墙壁粉刷上“唐拾义发冷丸”,随时令季节的变化赠送扇子、日历、年画等。通过以上方式,成功将唐拾义药厂的药品销售到中国的大小城镇。
唐拾义药厂生产的产品以“二友牙膏”与“唐拾义发冷丸”两种药物最为著名。“唐拾义发冷丸”对治疗
疟疾卓有成效,因而当时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后来,唐拾义又与他人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支药物牙膏“二友牙膏”。除此之外,唐拾义药厂还生产多种新药,如“
疳积散”等,畅销全国。
唐拾义在家乡捐资创办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维德学校(黄塘保安学校前身),学校的教室、课桌、
教学仪器等齐备,聘请了
广州市等地教师前来任教。学生每学期达五六百人之多,对本村及
唐姓的学童免收学费,对外来的学童也能视其困难情况减收学费,且可在校寄宿。
唐拾义药厂建于1924年,其厂址位于上海汉口路
湖北路,后迁至
延安东路(今延安东路)。产品为久咳丸、发冷丸等成药,在广州、
天津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分厂,1960年4月23日,决定支援广西医药发展,一周后完成迁厂任务,总计赴
桂林市的职工总数为610人。该厂到桂林后,与桂林制药厂合并,定名为地方国营桂林制药厂。后于二十世纪中叶改名光华制药,现已成为
广药集团的支柱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