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森蚺(
食虫类:Eunectes murinus),别名为森蚺、绿水蚺,为大型的蚺科水蚺属动物。长度范围在3~12m,平均长度为6m,重量可达250kg以上,通常雌性的体重和体长比雄性更大。头部呈橄榄色,眼睛和鼻孔位于头顶,眼眶正后方的面部两侧各有一条突起的红黑相间的条纹。身体呈深橄榄绿色,伴有深棕色或黑色的圆形斑纹。侧面有一排中心黄色和边缘黑色的眼状花纹,腹部有狭窄的鳞片,背部鳞片小而光滑。
亚马逊森蚺主要分布在
安第斯山脉以东的
南美洲热带低地。其为半水生性动物。生境区域主要为
温带和热带的陆生淡水地区,生活在河水流动缓慢的淡水
栖息地,以及热带稀树草原、草地和
雨林,并且常出现在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地区。
2014年,亚马逊森蚺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 1中,等级为无危(LC)。2023年,该物种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命名分类
亚马逊森蚺的
食虫类为Eunectes murinus,其中属名Eunectes来自于希腊语eu(意思是“好的”)和nektes(意思是“游泳者”),可能指该物种的水生习性。其种名murinus是拉丁语,意思为“灰色的老鼠”,这可能是指酒精保存的主模式标本的颜色。
亚马逊森蚺没有任何公认的
亚种。很长一段时间里,Eunectes murinus gigas被认为是所有水蚺中最大的物种,差别在于两者间眼眶后的局部区域和形态学上的轻微差异。但之后被指出这种颜色差异广泛存在于亚马逊森蚺,并且形态特征与命名形式没有重要差异,因此Eunectes murinus gigas被同义化为该物种的同种异名。
形态特征
亚马逊森蚺为大型蛇类动物,重量可达250kg以上,长度范围在3-12m,平均长度为6m。该物种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
雌性的体重和体长都比
雄性大得多。
头部呈橄榄色,眼睛和鼻孔位于头顶,眼眶正后方的面部两侧各有一条突起的红黑相间的条纹,这是区分水蚺种类的重要特征。
它们有个分叉的舌头,能通过振动帮助定位猎物和配偶,并在环境中起导航作用。舌头与口腔顶部的管状锄鼻器共同发挥作用探测到空气中附近动物的
化学信号。上颌还有漏斗状的颊窝,能感知猎物的热信号。
颜色通常为背部呈深橄榄绿色,伴有36-45个
栗色或黑色的圆形斑纹,侧面有一排中心黄色和边缘黑色的眼状花纹,腹部逐渐变为黄色,并有黑色方格。腹部有狭窄的鳞片,背部鳞片小而光滑,身体前部的鳞片比尾部鳞片更大。
亚马逊森蚺生长于头顶的眼睛和鼻孔,以及易与水生植物混为一体的图案和颜色使其能够适应水生的生活方式。
在蚺科中,水蚺被认为是原始生物,其证据为水蚺的泄殖肛孔两侧具爪状后肢残迹,此特征在
雄性个体中更明显。亚马逊森蚺的性别也可通过位于泄殖腔区域的骨盆突刺的大小反映,雄性的骨盆突刺均比
雌性大。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亚马逊森蚺主要分布在
安第斯山脉以东的
南美洲热带低地。常见于
哥伦比亚东部的
奥里诺科河流域、巴西的
亚马孙河流域和
委内瑞拉季节性洪水泛滥的拉诺斯草原,还可能出现在
厄瓜多尔、
巴拉圭东部、
玻利维亚北部、法属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圭亚那、
秘鲁东北部、
苏里南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区。
栖息环境
亚马逊森蚺是半水生性动物,其
栖息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生栖息地的可及性。生境区域主要为
温带和热带的陆生淡水地区,生活在河水流动缓慢的淡水栖息地,以及热带稀树草原、草地和
雨林,并且常出现在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地区。通常不会局部聚集,在稀树草原的密度明显比在雨林更高(高达0.36只/公顷)。
在厄瓜多尔,该物种的目击地主要是库亚贝诺自然保护区的格拉纳达,亚苏尼国家公园的哈通科查湖和阿南古湖也常出现。
生活在河流中的亚马逊森蚺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而在沼泽里的群落在旱季会冒着和沼泽一起变干的风险,有时可以在泥里呆上几个月,直到沼泽里充满了新的水。在极端干旱的季节,它们也出现在河边。
生活习性
活动习惯
亚马逊森蚺有明确的活动范围。在旱季和雨季,通常会于居住区域之间进行平均1.3km的迁徙。在旱季,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小(约0.25k㎡)。在雨季,非繁殖个体迁移到海拔较高的地方,并保持较大的活动范围(约0.35k㎡)。
在陆地移动缓慢,因此很少在水以外的区域被发现。居住在河流附近的亚马逊森蚺全年都很活跃,但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活动。通常更喜欢出现在浅水区(深度小于50cm),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或在水边度过,喜欢整个身体都在水下,只有眼睛和鼻子露出水面。不活动时,它们躲在裂缝、洞穴、水生植物的根中或深埋在泥下。
亚马逊森蚺是一种
变温动物,能通过改变暴露在阳光下的表面积来调节体温。一些
雌性个体,尤其在繁殖期,会出现在大岩石、白蚁丘、河岸或悬在水面以上10m的灌木或树枝上晒太阳,而非繁殖期的个体很少晒太阳。它们不会在活动范围内通过
冬眠来抵御寒冷。在旱季,一些个体可能会在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地区寻找孤立的泥坑作为长期的“避难所”,这可被看作处于一种接近冬眠的生理或行为状态。
觅食行为
亚马逊森蚺是顶级的机会主义掠食者,以它们能够杀死并吞下的任何猎物为食。该物种无毒,在捕猎时依靠隐身和伏击技术。它们常在夜间潜伏,
捕食在岸边的猎物并将其拖下水,也许是为了避免吸引
美洲豹(Panthera onca),也可防止尸体被食肉蚁吸引。捕食时它们会用下颚咬住猎物,同时利用身体将其缠绕并收缩挤压,直到猎物死于窒息或其他挤压伤从而失去知觉。
它们的猎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鱼类、
爬行纲、
两栖纲、鸟类和哺乳动物。主要有宽吻凯门鳄(Caiman latirostris)、水豚(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南美(Tapirus terrestris)、领西(Pecari tajacu)、红腿蟾头龟(Rhinemys rufipes)及
北方普度鹿(Pudu mephistophiles)等,有时摄食腐肉或同种生物。幼水亚马逊森蚺主要以鸟类为食,但在成长过程中会转向哺乳动物和
爬行纲。
由于消化作用缓慢,亚马逊森蚺有时在进食一次较大的猎物后可以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不吃东西。
雌性可表现出增加的产后喂养率,以恢复其生殖投资。
攻击和防御
在野外,亚马逊森蚺的攻击性通常不是特别强 ,但由于年幼或小型的个体易受到大型捕食者的捕猎,死亡率很高,因此较小的个体相较于较大的个体更具攻击性,更易咬人。虽然被咬伤不会产生毒性,但它们锋利的牙齿可撕裂肌肉。
当受到直接攻击或威胁时,它们会盘绕成团,这种姿势可以保护头部,也有助于反击。此外,它们还能通过泄殖腔腺发出气味来保护自己,有时可能会产生长而响亮的嘶嘶声。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新生个体的平均体重为200g,为母体体重的1%,长度可超过62cm,生长迅速,到三岁时可达接近3m。在出生一年后开始表现出性别二态性的迹象,生活在河流中的个体通常比生活在
热带稀树草原上的个体更大更重。
野生的亚马逊森蚺平均寿命为10年,圈养条件下可存活超过30年。
交配繁殖
雌性和
雄性个体在大约3-4岁时达到性成熟。交配发生在4月至5月,雄性通过雌性留下的信息素寻找雌性交配。亚马逊森蚺为“一妻多夫制”的交配系统,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并内部
受精卵。雌性的生殖周期通常为两年或更长时间,并且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来恢复因繁殖所消耗的能量储备。
亚马逊森蚺通常以多雄性群体繁殖的形式交配,即一只雌性同时与数只雄性交配(最多13只),从而形成一个繁殖球,交配可能持续平均18天(范围为2-46天)。有时,
雌性在交配后可能会吃掉
雄性,这可以帮助它们缓解怀孕期间的
禁食。
雌性为
卵胎生,经过6-7个月的孵化期后,可分娩18-82只后代(通常为20-40只)。此外,该物种能以兼性孤雌生殖,这意味着胚胎可以从未
受精卵发育,但后代均为雌性。
物种保护
亚马逊森蚺分布广泛,
种群数量相对较大且稳定,也没有面临重大的直接灭绝威胁。
该物种可能面临的威胁包括
栖息地丧失和动物贸易。一方面,由于水电站修建和石油钻探,它们的水生环境和河岸栖息地正在遭到破坏和退化。另一方面,一些活的个体被当作宠物出售,或将蛇皮运往世界各地的制革厂。此外,有时一些人出于恐惧或作为一种“预防”措施而杀死这些个体。
2014年,亚马逊森蚺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在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间关系
亚马逊森蚺有很多天敌,尤其幼年和小型个体特别容易被
捕食,其捕食者包括
眼镜凯门鳄(Caiman)、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其他
食肉目哺乳动物以及猛禽,甚至也会被较大的同种个体捕食。
亚马逊森蚺体内有许多
寄生昆虫存在,包括蜱虫(Ixodoidea)、水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
绦虫纲(Cestoda)、
吸虫(Trematoda)等。野生的个体通常能很好地承受
寄生负荷,但圈养个体由于不理想的饲养条件可能在感染条件致病性寄生虫后更易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