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丹麦作家安徒生所著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语:Den Lille Pige med Svovlstikkerne)是丹麦作家、诗人安徒生所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的《丹麦大众历书》。丹麦历书按惯例以“新年展望”作为题材征稿,供广大群众翻用历书时读,有插图这一页往往便是相关的节日。
本书讲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迫于生计,在阖家欢喜的大年夜卖火柴,但是却没有卖出去一根火柴。在繁华都市的一个墙角,小女孩擦亮四次火柴,看到了闪亮的火炉、肥美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日思夜想的奶奶。小女孩害怕随着火柴熄灭奶奶也会消失,于是急忙把剩下的火柴整束擦亮。最终,小女孩在新年来临之前冻死,手上还拿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第二天早上,太阳照在她的身上,行人议论纷纷。
这篇童话故事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冷酷的现实与女孩美好的幻想有机地合在一起,用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读者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平,人性的冷漠与丑陋。这篇童话对欧洲童话创作影响甚大,并且被译成百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广为熟知。同时,该童话也衍生出同名舞蹈、音乐剧、电影等多种类型的艺术作品。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故事设定在18至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欧洲,底层人民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资产阶级纸醉金迷,而穷人则生活困顿。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成了人民革命的开端,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过去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遭到群众的抗议,天赋人权的观念逐渐流行起来。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颁布,向世人郑重宣示“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十九世纪中叶,欧洲民主势力与专制势力形成强烈对峙,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在当时,丹麦还是一个小而穷的国家,尤其是在1807年至1814年的拿破仑战争之后,既得利益者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穷人则深受其害。战后,丹麦社会陷入长期危机,大部分社会阶层陷入贫困。在这个阶段,残酷的战争和混乱的国家即为安徒生创作这篇故事的时代背景。
作者背景
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出生于丹麦的一个贫困的鞋匠家里,从小就为颠沛流离的命运所折磨。这一段成长经历也对他之后的童话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843年,丹麦著名画家约翰·托马斯·伦德比(Johan Thomas Lundbye,1818—1848)为民用历书绘制木刻。出版商佛林齐先生请安徒生为插图写故事,安徒生选了这幅勾勒一个穷苦卖火柴的小姑娘的画。此外,另一个灵感来源可能是安徒生在1841年前往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的首都)旅行中的见闻。当时安徒生在格洛斯顿城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又看见书店摆满了自己的童话书,但路的尽头,他目睹了被烧毁的城镇以及妇女寻找失踪的孩子的惨痛场景。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独自贩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安徒生深受触动,他回去后就写下本书。
内容情节
在一个人们都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大年夜,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却孤零零的在街头卖火柴,凛冽的冷风让本来就已经饥饿的小女孩感到颤抖,及渐渐失去温暖。此时,卖火柴的小姑娘不能回家,因为爸爸会为了她卖不掉火柴而殴打她。小女孩瑟缩在墙角,唯一能提供热量的工具是自己手中的火柴,于是小女孩选择通过点燃火柴来温暖自己。在五次火柴被点燃的火光中,她看见了几个幻影,有暖和的炉子、肥美的烤鸭以及丰厚的圣诞礼物。这时,她看见天空中有颗流星划过,不禁回想起了祖母的话,流星象征着人的死亡。当她擦亮手中剩下的所有火柴后,她看见了自己最爱的祖母,那是唯一一位对自己友善的亲人,为了维持祖母的幻影,她又划亮了手中的火柴,在它燃尽后,女孩死了,嘴角带着微笑。在她快被饿死与冻死前,她看到了祖母,祖母将她死后的灵魂带去了天堂,从此她们在那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人物角色
小女孩
一个为了贴补家用,在寒冷的大年夜靠卖火柴赚钱的小女孩。她有一头金黄色的长发,穿着母亲的大拖鞋。父亲会因为她没有拿钱回家而打她,母亲卧病在床,而唯一疼爱她的祖母已经去世。虽然小女孩面临冷酷的现实,但她仍然保持着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在一次次点燃火柴时怀揣憧憬。
主题思想
底层人民的美好期望
安徒生透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传达出人道主义的色彩,通过展现小女孩的生存意志与尊严,体现出对希望、未来、幸福的憧憬与渴望。在安徒生笔下,死亡是走向通往雅威之路的方式。卖火柴的小女孩去世时是“脸上放着光彩,嘴边漏着微笑的”,传递出了一种对天堂的向往之情。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丹麦人特有的乐观心态。安徒生对贫苦人民充满了同情与怜悯,这同情背后又能体现出丹麦人特有的乐观心态。尽管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却因其内在的乐观主义,给丹麦人民以美好的期望和振奋人心的力量。
对苦难人民的怜悯
安徒生用童话的形式来抗议和控诉由权势和金钱所造成的人间悲剧,童话中人们之间的冷漠与疏远正是当时丹麦社会的折射。十九世纪的丹麦社会战乱迭起、社会动荡,成千上万的百姓无法谋生,安徒生此书正表达出了对社会上苦难人民的同情。小女孩这个形象可以被视为安徒生心中“贫穷”的化身。在自传中,他说:“我所见到的‘贫穷’,是拟人化成一个脸色苍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小女孩,蜷缩在公路的一个角落里,贫穷的男人领着五个孩子站在街道旁的排水沟里,由于不准当街乞讨,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捆火柴。”
宗教救赎的渴求
对于本书的解读会因文化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死,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是寻求上帝的拯救,因此带给读者的不只有悲伤而是一种终极性的安慰。本书创作于《共产党宣言》尚未问世的1846年,安徒生无从接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遇到解决不了的矛盾时,很自然地向天国乞求慰藉。对于东方读者而言,这种终极性的安慰可能会被理解为一种逆来顺受或者精神麻醉,小女孩的死亡因此被附上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因此,本书在某种视角下可认为是以儿童天真无邪的眼光审视社会罪恶,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贫苦儿童与苦难大众深切怜悯,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作出揭示与批判,而安徒生也由此被理解成一个“具有充分民主主义的和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的无产阶级英雄。
艺术特色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安徒生采用了对比及细节刻画的艺术手法,并设置了众多隐喻性的象征内容,增添了这篇童话的故事性和可读性。这篇童话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从某些视角来看,本书也带有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精神。
现实主义色彩
此书创作于安徒生童话创作第二时期,他称之为新的童话时期(1845-1852)。中年安徒生目睹老百姓生活的急剧贫困化,他的作品中青年期的浪漫主义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严峻的现实主义。他用童话形式写有关现实生活的故事,这类故事不仅照旧为小读者所喜爱,而且也吸引成年人,并引人深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中最具有社会性的作品,作者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除夕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展现了人的苦难。在对小女孩形象的描写中,安徒生采用了细节描写以及对比的艺术手法,将繁华都市富贵人家与缩在角落的冻死的穷苦小女孩形成鲜明对比,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此外,安徒生是第一个在童话故事中使儿童读者在故事中直面死亡的作家,本书大胆的将儿童死亡引入童话,并给予主人公安慰和面对死亡的勇气。
浪漫主义色彩
国内学界对于安徒生童话浪漫主义风格论述较少,而格外强调其作品中的现实关怀,并且把他视为批评现实主义作家,而西方学界更倾向于认为安徒生童话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在本书中,安徒生选用柔美的物像、唯美的描述让这个悲剧故事带有忧伤但优雅的美感,让原本悲惨的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安徒生没有将苦难直接血淋淋地展示出来,而是以温柔的笔触、平和的情感来展现一个可接受的苦难世界。他使用诗意的幻想来营造浪漫优雅、充满古典美的意境,弱化苦难带来的紧张感。其次,他又以梦境般的美感补偿了死亡的不完美结局,从而赋予苦难以希望。
隐喻象征
本书中时间作为一种隐喻而存在,“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背后是象征着光明、祝福、爱与希望的耶稣,小女孩最终在这样充满爱和神圣的气氛中悲惨地死去,更具有讽刺和批判意味。主人公的火柴以及死后甜蜜的微笑象征光明、温暖、富足以及对幸福的追求。火柴带来的美好幻象与残酷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将受苦的小女孩奔赴天国作为解脱之路,又体现出其宗教隐喻。
作品影响
1846年,安徒生创作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大获成功,此后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授予安徒生红鹰骑士勋章。安徒生是继法国贝洛尔、德国格林兄弟之后的一位童话大师。但他又不同于他们,他不是童话的收集者,而是直接的创造者。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被翻译为10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广为熟知,对欧洲童话创作影响甚大。这部作品也是在中国用白话翻译的第一篇童话,译介者为周作人。1923年后,《卖火柴的小女孩》被许多教材收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在当时新文化运动以及历史语境的影响下,大众对该童话的解读多从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内容出发,以崇高的精神去审视该作品的内容,批判资产阶级对穷苦大众的剥削与压迫。在中国,该童话现被收编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
衍生作品
电影
其他
参考资料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儿童人权的保护.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2023-10-19
Find - IMDb.IMDb.2023-05-22
卖火柴的小女孩.豆瓣.2023-05-19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作者背景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小女孩
主题思想
底层人民的美好期望
对苦难人民的怜悯
宗教救赎的渴求
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色彩
隐喻象征
作品影响
衍生作品
电影
其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