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英文名称: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英文简称:SCFAI),简称“川美”,学校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由
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四川美术学院由两大学脉合并而来,一脉是1940年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另一脉是1949年组建成立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1953年,两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59年,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学校有黄坪校区、虎溪校区,以及在建设中的悦来校区,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50亩。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25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硕博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有在校本硕博和留学生约8000人,教职工829人。学校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0922.85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88.14万册。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四川美术学院位列第249名。
历史沿革
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时期
起源于1938年成立的“中华工艺社”,1939年12月改名创建成“四川省立高级工艺职业学校”,并于1940年改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
庞薰琹、
雷圭元等归国艺术教育家在成都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0年秋季,在四川省立高级工艺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将省立戏剧学校撤并,成立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制五年,以研究应用、建筑、音乐艺术,养成设计专门人才为宗旨,设应用艺术科、建筑科、音乐科。
1948年,省艺专师生的抗战斗争引起国民党当局的监视。国民党中央三青团以李有行“办学不力”为由,革去李有行校长之职,委派国民党省参议员罗文漠接替。消息传出,全校师生哗然,群情激愤,迅速组织起“挽李拒罗”的护校运动。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省艺专由西南文教委员会接管。1950年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驻省艺专的军代表组进驻学校进行清理整顿,组建学校领导机构,恢复学校各方面活动。
1950年11月,成都南虹艺专并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改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成都艺专开设应用艺术科、建筑科、音乐科、绘画科和戏剧科,学制三年、五年。1952年5月,重庆艺术专科学校停办,音乐科和美术科并入成都艺术专科学校。
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时期
1949年12月,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南下,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组建成立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
1950年7月24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向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颁发铜质方印,正式启用“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校名,由中共中央西南局秘书长刘仰峤兼任院长。
四川美术学院时期
1953年,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的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1956年4月起,学校结合发展情况,逐步对外开展业务,与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等签订“互助合同”,创建了校企联合的先河。同年秋季,附中开设民族班,一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干部从这里成长起来。
1959年5月2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转发省高教局通知,批准四川省1958年新建高等学校的调整及1959年高等学校新建方案。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改制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设四年制本科专业,面向西南地区招生,学校设造型美术系: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个专业,以及工艺美术系: 染织、漆器,陶瓷、装四个专业。
1963年,郭沫若为“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书写校名。
1966年5月,中国“文革”运动开始。四川美院的创作整体下滑,直至七十年代初期,学院创作才略有回升。文革前期,川美停止招生和上课,学校教学科研创作工作陷于停顿。1969年5月至1970年5月,学校除少数留守人员外,师生员工200人被下放至合川县铜溪镇二二部队农场劳动。下放人员完全由解放军实行军事化管理。
1972年,中国各大专院校相继招生,上级确定四川美院“待定招生”。1973年,院革委向上级报告提出了招生要求和办法,未经批复没有招生。学院继续对外举办短期美术训练班。
1974年秋季,经省报国务院科教组批准,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八个专业均恢复招生,招收三年制工农兵学员共69人,另招一年制进修班30人。1976年10月上旬,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文革”期间,珍贵的图像资源大量遗失,如复制
大足石刻的原作200余件,90%以上被毁。
1977年起,学院恢复对外开放交流,被重庆市确定为外宾参观的重点单位。1978年秋季,学院附中恢复招生。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院首次招收攻读硕学位研究生。1981年,学校成为中国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门类调整,艺术学独立设置并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学校获批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四个一级学科.。2017年,学校获批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0年1月,学校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11月8日上午,四川美术学院美育学院在该校黄桷坪校区正式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四川美术学院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学校现设有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智能设计国际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学院11个二级学院。
表格资料参考:
师资情况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四川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829人,专任教师615人,教授76人,副教授17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51人。教师队伍中,聚集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及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等国家级优秀团队和人才。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5个重庆市重点学科。在中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获评A-、设计学获评B+。
表格资料参考:
教学建设
截止2024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以及省级优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平台数个。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1项,立项2个重庆市新文科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3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学校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有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0个。
学校交流
截止2024年5月,学校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际数十个艺术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学校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学校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参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建设。学校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和雕塑作品展,承担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庆彩车设计和“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重庆单元展示等任务。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止2024年5月,学校图书馆由在虎溪校区逸夫图书馆和黄桷坪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达到10922.85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1369席。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88.14万册,当年新增3320册,生均纸质图书97.28册,达到艺术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均图书80册的要求。图书馆通过购置、自建和共享等方式构建了与学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较为丰富的
数字资源体系,以中文数据库和艺术类数据库为主,外文数据库和综合类数据库为辅。其中,电子图书63.25万册,电子期刊17.57万册,学位论文500.24万册,音视频11.39万小时。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拥有中文数据库29个,其中包括超星电子资源、TWB台湾学术书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库、百链云图书馆等;外文数字资源1个,名为Architecture Open Library欧洲建筑资料数据库;试用资源平台16个,其中有掌阅精选电子图书平台、知识视界红色经典专题库、MET全民英语学习资源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1个以及重庆市高校数字图书馆。
学术出版
《当代美术家》杂志是四川美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艺术期刊。2023年2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学报《当代美术家》正式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中被评为艺术学学科扩展期刊。期刊全文被
中国知网、维普网、
万方数据库、超星域搜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收录,该刊是中国最早进入世界一级艺术交易平台巴塞尔艺博会的中国期刊,并与威尼斯双年展、
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艺术平台保持交流与合作。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5月,学校建有重庆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设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设计创新研究中心、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和大足艺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学术成果
截止2024年5月,学校立项省部级规划教材4部,参与创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国家艺术基金4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省级科研项目221项。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大主题创作9件。学校获得国家级项目74项,取得省级科研成果奖38项。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型横向科研项目达256项,获得专利项目100余项。
校园文化
校训
四川美术学院校训为“志于道 游于艺”。语出
孔子《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道与德相连,与仁相依。“志于道”,意为究宇宙之根源、探自然之规律、遵社会之法则。“游于艺”意为游历“艺”与“术”的源点,涉猎“艺”与“术”的门类,探索“艺”与“术”的精神。
校徽
学校的校徽图形中,内圆的门形图案元素图形要素源自黄桷坪老校区行政楼兼图书馆的拱形门墙,其中三个门洞隐含“川”形,三角形造型源自虎溪新校区行政楼兼图书馆的建筑尖顶,并与艺术的英文“ART” 的开头字母“A”同构。
学校排名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四川美术学院位列第249名。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表格内容参考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历任领导
表格内容参考:
校区情况
截止2024年5月,四川美术学院有黄桷坪校区、虎溪校区,以及在建设中的悦来校区,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50亩。
黄桷坪校区
截止2024年5月,学校黄桶坪老校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桶坪正街108号,占地200亩,是市政府授牌的“园林式校园”,已有近80年办学历史公共艺术学院办学办公地点在该校区内。
虎溪校区
截止2024年5月,虎溪校区位于重庆市
虎溪街道虎溪大学城南路56号;该校区占地近1000亩,可容纳7000余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等二级学院办学办公地点在该校区内。
悦来校区
截止2024年5月,该校区仍在建设中。悦来校区是由学校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重庆悦来投资集团三方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占地150亩、能容纳1000名以上学生的校区,该校区主要建造四川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其中包括有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创新设计研究实验平台基地及创新设计产业项目孵化基地。
校友情况
表格内容截止时间:2024年5月
表格内容参考:
所获荣誉
2015年12月,学校获“2015年重庆市教育国际文化节”优秀组织奖。
2016年9月,学校获“教育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7月,学校获批“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20年1月,学校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学校获“市级绿色学校建设示范校”称号。
2022年2月,学校获“2019-2021年度重庆市文明校园”称号。
2022年5月,学校获“2021年度全市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校园活动
2023年10月26日下午,该校"向劳动致敬:2023年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如约在大学城校区举行,这是该项特色校园活动的第十届,在现场,共有15支队伍、200余位师生参加到了活动中,活动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大家冒雨挖红薯、挖莲藕、抓鱼。四川美院副院长张勇华表示,作为早已融合川美校园文化的这项体验活动就是希望培养大家对自然的热爱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勤劳务实的人生态度。希望大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本科生培养.四川美术学院官网.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