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95年),姓赢,赵氏,名章,
赵武灵王长子,
赵惠文王异母兄。
赵章在出生后被立为太子,但后来武灵王的新妃吴妃生了公子何,赵武灵王就废了赵章,改立吴妃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
赵国伐中山,以赵章为中军统帅。后公子何受赵武灵王禅让即位,即赵惠文王。赵章被封到了代地,号安阳君。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看到赵章身为哥哥却一直服侍赵惠文王,加上自己失去权力,对赵章产生了同情,便想将赵国的一半给赵章,让赵章当代王,但最终被搁置。后赵章和田不礼乘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出游沙丘时作乱,但计划失败,仅杀死了国相
肥义,没有杀掉赵惠文王。
赵成与将军
李兑急忙从
邯郸县赶来勤王,赵章躲避进了赵武灵王的行宫中,勤王的军队围住了赵武灵王的行宫,赵章被诛杀(一说被勒令自杀)。
赵章身为赵武灵王长子,史载并不多,主要成就是跟随赵武灵王灭掉中山国。发动了影响
赵国命运的沙丘之变,导致国相肥义死亡,赵武灵王也被饿死,使赵国大权暂时旁落权臣。
人物生平
太子废立
赵武灵王五年(公元前321年),赵武灵王娶了韩王的女儿为妃,韩妃的儿子即赵章,韩妃成为王后后,赵章也被顺立为太子。但不久赵武灵王的新妃子吴娃生下了公子何,由于吴娃非常受赵武灵王的宠信,还不断跟赵武灵王说韩王后和太子赵章的坏话,赵武灵王便废掉了韩王后和太子赵章,立吴娃为王后,吴娃的儿子公子何被立为太子,太子章被废为庶子。
受封为君
赵国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骑兵的战斗力骤升,可以四处征战。于是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将矛头指向了中山国,他以赵章作为三军中的中军统帅,攻打中山国,迫使中山国割地求和,中山国割让四座城邑与赵国求和,赵武灵王同意后,罢兵回国。赵国退兵。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将王位让给了赵章的弟弟公子何,此即赵惠文王。
由于
赵惠文王年幼,加上赵武灵王想让赵惠文王主要对内监国,自己率军队带兵攻掠胡人的地盘,进而从云中、
九原城向南袭击
秦国,所以禅让之初只是形式上的王位转移,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仍然统摄朝政。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5年),
赵国攻灭中山,赵章受封在代郡(今
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号称安阳君,派田不礼担任赵章的辅相。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在
赵国朝政会议上,赵惠文王面见群臣,赵章身为长子对赵惠文王俯首称臣,满脸不满,赵武灵王在禅让皇位后也逐渐失去了权力,对赵章产生了同情之心,想将赵国的领土分出一半给赵章,让赵章当代王,但计划最后被搁置。
酝酿内乱
赵武灵王立公子何的初心是因为宠爱吴妃,吴妃病故后,赵武灵王对公子何的宠爱也有点减少,对赵章产生了怜悯。赵武灵王想立赵章为代王时,赵章也感受到了赵武灵王逐渐对自己恢复了宠爱,于是骄横之心也逐渐外显,他重新夺回赵王之位的野心也逐渐膨胀。由于
赵惠文王尚在幼年,实力也没有得到巩固。赵章就在其相田不礼的辅助下,一直充实自己的实力,四处收买人心,寻找机会发动叛乱,谋夺赵王之位,
赵国内部的王位之争愈发明显。
朝臣担忧
赵章向来追求奢侈,内心不服赵惠文王被立为太子,他的野心也多次被朝中的大臣所看透。大臣
李兑认为赵章的羽翼逐渐丰满,作乱之心已经很明显,并且发动叛乱后首先攻击的目标就是赵惠文王的老师、国相
肥义,于是他劝肥义为免杀身之祸,最好称病不出,提早隐退,让
赵成接替其职位,但肥义为了坚守当时誓死辅佐赵惠文王的承诺,表明对赵惠文王的忠心,没有听取李兑的意见。李兑之后又多次找公子赵成,商议防备赵章的辅相田不礼。
国相肥义也非常担心赵章和
田不礼作乱,他曾忧虑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认为赵章不像人子,田不礼不像人臣。对将军高信说二人因深得
赵武灵王的欢心,在外为非作歹,广树羽翼,是国家的大害,作乱很容易得手,要处处提防着二人,护卫
赵惠文王的安全。高信听从了
肥义的话,并在之后的
沙丘宫变中践行了对肥义的承诺。赵惠文王身边的大臣们一直想对赵章进行限制、削弱他的实力,但都最终没有实施。
发动叛乱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 295 年),主父和赵惠文王在沙丘游览,分住两个行宫,赵章认为时机已到,便开始作乱。赵章和其相田不礼假传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在室内埋伏下杀手, 想在赵惠文王进来时将其杀死。肥义早就看出了赵章的野心,在赵章假传命令之前肥义就跟高信说凡是有召见
赵惠文王的命令都要告诉他,由他验明虚实,再让赵惠文王进去。由于
肥义对赵章有所提防,他代替惠文王先进了行宫,杀手们杀死了肥義,将军高信率侍卫保护赵惠文王得以脱离险境,并一直护卫着赵惠文王,抵抗赵章的作乱军队。
赵成与将军
李兑等听闻沙丘宫发生动乱,急忙率军从
邯郸县赶来勤王,赵章军队抵抗不住,节节败退。后赵章逃入了
赵武灵王的行宫请求赵武灵王
庇护,赵武灵王应允,但最后赵章和田不礼还是被勤王的军队杀掉,叛乱也失败。而其父赵武灵王也因此乱而被活活饿死在了沙丘行宫。
家庭成员
父亲:赵武灵王
人物评价
曾任赵相国的李兑认为赵章势力强盛志向较大,想依靠自己的手下觊觎王位,大概是有私心的。
赵国大臣
肥义说赵章和田不礼一样声名远扬但其实属于恶人,没有儿子的样子也没有臣子的样子。
西汉史学家
司马迁在评价赵章向来奢侈有野心,非常不服他的弟弟被立为赵王。
人物影响
赵章发动的沙丘之变,影响了赵国及
战国大势的发展。
赵武灵王发动的胡服骑射,使得
赵国的军事实力在战国七雄中不敢被小觑,还攻灭了威胁赵国安全的中山国,吞并了其大部分土地,扩充了实力,还向西北扩张,打败了少数民族林胡、楼烦,将赵国的领地向西扩展到九原 (今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并建立
云中郡。赵武灵王还制定了削弱
秦国的战略,即稳固西北后方,然后利用
赵国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从云中、九原出兵,速战速退,牵制秦国。但由于赵章对年幼的弟弟
赵惠文王非常不服气,在田不礼的唆使下赵章发动了
沙丘宫变,想谋杀赵惠文王,夺取王位,结果却使得
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制定的弱秦战略也未能实行,秦国依然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发展壮大。此外,政治经验丰富的国相
肥义也身死,导致大权旁落到了
赵成和
李兑手中,赵国进入了幼主主政, 老臣辅政的时期,二人对秦采取防御策略,不能好好利用胡服骑射以来建立的军事优势,赵国发展壮大的势头被阻断,长平大败后彻底一蹶不振。
轶事典故
武灵王之死
赵章发动的沙丘宫变,直接导致了赵武灵王的死亡,也对
赵国的朝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赵章发动
沙丘宫变后,杀死了国相肥义,后因为增援
赵惠文王的军队赶来而败退,赵章便退入了其父
赵武灵王的行宫之中,赵武灵王也没有将其拒之门外,反而将其接纳,这直接导致
赵成与将军
李兑的勤王军队只能围困赵武灵王的行宫,李兑曾想请示赵惠文王如何处置赵章和其父赵武灵王,但公子成担心赵武灵王活着走出行宫,他二人会被灭族,便劝李兑不请示赵王直接冲进行宫。
李兑同意了公子成的意见,二人便率军冲进行宫杀掉了赵章,赵武灵王不能阻止。公子成还将赵武灵王身边的宫人逐出,只留下赵武灵王一人,而公子成等人只是围困行宫,没有人敢杀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被围困在行宫里,没有粮食和水,三个月后被活活饿死,而赵武灵王死后,
赵惠文王年幼,
赵国的朝政大权最终落到了
赵成和
李兑的手中。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赵章在《
东周列国志》中第九十三回·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中出场,也是基于正史内容对赵章形象进行了一定的丰富,此文中赵章同正史中一样在朝见赵惠文王时心有不甘,于是赵武灵王想封赵章为代王,但在吴妃的劝诫下赵武灵王打消了念头,于是沙丘出游时,赵章在其相田不礼的教唆下发动沙丘之变,最终赵章在赵武灵王的行宫中被公子成等人捕杀。
戏曲形象
在福建京剧院编排的京剧《沙丘宫变》中,赵章这一角色是由国家一级演员李哲扮演的,剧中赵章的形象是基于历史事实而进行了丰富,基本和正式历史相差无几。在剧中,赵章身为赵武灵王的长子被先立后废,本就怀有不满,他的志向是继承赵武灵王的王位,而不是对他的弟弟卑躬屈膝。但赵武灵王禅位以后,赵章彻底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而赵武灵王禅位给赵章异母弟
赵惠文王后失去大权,对赵章也产生了共情和怜悯之心,于是想封赵章为中山王,赵何为赵王,将
赵国分为两半,这使得本就觊觎王位的赵章在权力的挑逗下最终走上了阴谋弑君篡位,最后落得了个兵败身死的结局。
影视形象
研究书目
《史记·赵世家十三》是研究赵章人物生平的重要史料,其余的史料如司马光《资治通鉴》也是借鉴《史记》与其相差不大。赵章所引发的“沙丘宫变”是赵国历史的重要事件,所以在一些专著中也对其进行了提及,如杨宽先生的《战国史》等,对研究赵章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