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
中国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
郯[tán]城县是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被江苏省邳[pī]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半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和临沭[lín shù]、苍山四区县接壤。土地总面积1312.6平方千米,约占山东省面积的0.84%,有汉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截至2022年末,总人口104.54万人。
郯城县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郯城县历史悠久,夏商时期称炎地,西周公国称炎国,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秦朝设郯郡,两汉时改称东海郡天宝元和年间改称郯城县,沿用至今。截至2023年初,郯城县辖1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县政府驻郯城街道
郯城县交通便捷,位于临沂、连云港市徐州市三个空港之间,县境内有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岚罗高速、205国道、310国道胶新铁路贯穿全境。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郯国故城,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五大调、郯城木旋玩具等。
郯城县以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柱,贸易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主导产业有绿色化工、电子信息、医药器械、家居建材、现代农业(食品)、文化旅游。2022年,郯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11亿元,2021年,郯城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0.8:29:60.3,经济水平在临沂市排名第8。此外,郯城县有“鲁南粮仓”“银杏之乡”“国杞柳之乡”“中国乐器之乡”的美称,还有“姜湖贡米”“郯城大米”两个地理标志。
名称
夏商时期称炎地,西周公国称炎国,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秦朝设郯郡,两汉时改称东海郡唐朝元和年间(李纯,公元806~821年)改称郯城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郯城建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始于炎国。
战国时期,姬午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被越国所灭,境域并入越国。
姬扁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国灭越国后,越国境地又归楚国。直到秦秦灭六国之战,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秦汉至南北朝
秦国时期,实行郡县制,郯县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当时的郯城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市泰州市,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是建置盛期之一。
汉朝时期,继续承袭秦朝制度,郯为县、郡和徐州市刺史治所。
王莽代汉时期,东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曹魏黄初年间(220~226年),东海郡称东海国,郯县隶属关系不变,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设彭城(今江苏徐州)。
晋朝初期,恢复东海郡称号,郯县隶属其中。司马衷时,又改称东海国。
隋唐至宋元
隋朝时期,改郡为州,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泗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
唐朝时期,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邳州市,称郯城乡。“郯城”从此作为政区名。元和年间(806~820年),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入临沂市,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属地的变化而变化。
元朝末年,郯城县复置。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yǎn zhōu fǔ]沂州,下辖政区为4乡45社。
清代时期,康熙七年(1668年)7月,郯城县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雍正二年(1724年)州府之沂州划归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沂州府,其下辖政区,清前期为4乡32社;中后期为4乡45社。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济宁道,下辖5区48保。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东省由四道改为十一道,郯城县属琅道,辖区依旧。
民国十七年(1928年),琅琊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其辖区改为5区44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6年),郯城县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更为7区45乡。翌年,其辖区又为5区45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郯城。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八路军第115师解放郯西之马头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与此同时,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侵占。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政府撤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县级政权)建立,隶滨海专署。
民国三十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1~1944年),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在郯城县东部及西部增置了临沭县、赵镈[zhào bó](苍山)二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八路军一五师教导二旅在罗荣桓、陈光指挥下,发起郯城战役,粉碎了日军的“堡垒封锁”,郯城大捷后,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关系未变。同年10月,县政府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下辖10区2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郯城县为中国国民党占领,人民政府政区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党政府政区按民国初年设置,后改为23乡2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郯城县隶属临沂专区公署。
1956年1月,郯城县人民政府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2月,又改名为郯城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为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至今,隶属临沂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为江苏省邳州、新沂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区临沭县、苍山四区县接壤,介于北纬34°22′~34°56′,东经118°05′~118°31′之间,东西跨度41.9千米,南北跨度62.3千米,总面积1195平方千米。
气候
郯城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光充足。境内历年平均气温13.9℃,7月最热,1月最冷,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6℃(2002年7月14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3.4℃(1969年2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867.7毫米,集中于7、8月,其中7月最多,12月最少;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4.8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10月最多,七月最少;平均水汽压(亦称绝对湿度)13.8毫巴,其中7月最大,1月最小;平均风速2.8米/秒,其中3月最大,9月最小;年平均日照时数2362.4小时;全年无霜期204天。
地质
郯城县地质构造主要位于沂断裂带内,有四条大的断裂经过辖区。分别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jǔ xiàn]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其构造活动特征为沂沭断裂带处于郯庐断裂带的中段,纵贯山东省中部,大致沿沂河、沭河及淮河分布,是山东省境内最主要的新华夏系断裂带,属深大断裂构造带,沂沭断裂带对山东省中部的构造格局、地貌景观、地层展布、岩浆岩发育、矿产以及地震等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新生代以来,纵向上发育一系列新活动的横向断裂,将郯庐断裂带中段切割成若干小块体,并控制着白垩纪[bái è jì]至晚第四纪沉积。县境为本段内形成的三个晚第四纪沉降中心之一,横向上基本保持着地堑地垒相间的复杂格局。中生代后期,受燕山运动影响,表现异常活跃,在其自身形成两条十几千米的大裂谷,数百千米长的断裂带上到处是火山活动,两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新生代时期,改张性为压扭性,第四纪以来,受喜山运动影响,断裂带构造运动重新活跃。郯城县境内地层除东部山丘和西北部零星孤山有基岩出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太古界泰山群、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第四系等。
地形地貌
郯城县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其中丘陵主要分布于东部马陵山一带,其次是西北部零星残孤山丘,共有大小山头20多个,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面积183.3平方千米,占郯城县总面积的14.1%;县境内平原系沂蒙山区冲积湖沼平原,为鲁南临郯苍平原之一部,县内平原分布于鲁南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大致类型分为岗地、河漫滩、沿河高阶地和涝洼平原,平原总面积1123.55平方千米,占郯城县总面积84.7%。境内最高海拔184米,最低海拔26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郯城县河道众多,主要河道45条,全长620.7千米,沂河、沭河纵贯县境,为过境主要河道,均为季节河。其中沂河是县内最大的过境河道,发源于沂源县鲁山,汇入骆马湖向东入海,境内河段全长57.14千米,河床平均宽1240米,最大流量80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546.54平方千米;沭河是县内第二大过境河道,发源于沂山南麓,汇入新沂河至灌河口入海,境内河段右岸总长50千米,左岸长39千米,河床平均宽800米,流域面积612.28平方千米,最大流量5000立方米/秒。此外,苏鲁边界出境河道有老墨河、白马河、沙沟河、浪清河、郯新河、柳沟河、黄墩河、黄泥沟等,基本具备承接客水、排泄内涝的功能。其中,白马河是境内第一内流河,位于县境中部,境内内流域面积442平方千米,河道总长38.8千米,河床平均宽80米,系季节河;老墨河县内河段36.3千米,河床平均宽4.5米,系季节性河流,1977年,老墨河上游改道入西柳沟河,其调整后流域面积省界处为94.53平方千米;新河县境内长5.9千米,流域面积33.5平方千米;固县河中运河水系,县境内长8.8千米,流域24.5平方千米;黄泥沟武河决口冲成的一条自然排水沟境内长28.8千米,流域96.3平方千米;柳沟河县境总长19.10千米,流域面积73.06平方千米,为郯南主要排水河道之一;浪清河县境内长5.6千米,流域面积15.04平方千米,底宽5~7米,水深1.5米左右;黄墩河县境内流域面积34.38平方千米;郯新河河道总长23.8千米,流域面积63.57平方千米。
水利
截至2023年初,郯城县有10座小型水库和14座大中型拦河闸坝,总蓄水量达到4830万立方米。水库中有跑马岭水库、会师水库、黑龙潭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有黄圈水库、前尚寺水库、大旺水库等7座小(二)型水库;拦河闸坝中主要的有由沂沭河水利管理局直接控制的彭家道口分洪闸和江风口分洪闸,郯城县设冷庙、龙门橡胶坝2个闸管所。红石崖橡胶坝工程正在修建中。为加强河道水系治理,郯城县还出台了《河长巡河手册》《郯城县河湖管护办法》等制度文件。
土壤
郯城县土壤分为5个土类、10个亚类、13个土属、43个土种。其中,棕壤共3个亚类、3个土属、10个土种,分布区域为马陵山沿线、李庄镇、沙墩镇东部的低山丘陵,总面积259887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8.8%;褐土共3个亚类、3个土属、9个土种,零星分布于西北部孤山残丘及其周围,共2753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潮土生产性能、生产水平较好,有2个亚类、3个土属,17个土种,分布于河流两侧近河岸处,面积709877亩,占可利用面积的51.3%;砂姜黑土耕层粘重,适耕期短,耕作困难,怕旱怕涝,有3个土属、3个土种,大部处于河间、岭间的槽形洼地及封闭洼地,面积170374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2.3%;幼年水稻土有1个土类,1个土属,4个土种,集中在县境中部、南部涝洼平原,西部、西北部亦有零星分布,面积216090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5.6%。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4月,郯城县耕地56512.66公顷,其中水浇地占比75.37%,为主要耕地类型;种植园用地10291.63公顷;林地17623.46公顷;草地551.96公顷;湿地381.91公顷,仅有内陆滩涂381.9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874.46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47.2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391.6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568.16公顷。
水资源
郯城县淡水资源丰富,主要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地下水为主要来源。地下水来源按水文地质及储量分布,大体可分为第四纪富水区、基岩富水区、第四纪贫水区和基岩贫水区四处,其静储量32.5989亿立方米,调节储量13.372亿立方米,动储量0.0239亿立方米,总补给量多年平均为2.493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开采量1.3611亿立方米,总储量33.9600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来源为降水和客水,其中降水量多年以来平均为11.41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237毫米,平均径流量为3.1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不均,汛期2.81亿立方米,占90.8%,其他各月0.29亿立方米,占9.2%;全县入境客水达34.1亿立方米,出境客水多年年均为34.6亿立方米,平均典型年可利用量为0.41亿立方米,占地表水径流量的1.1%。
截至2021年末,郯城县水资源总量57765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552.7立方米,此外,郯城县矿泉水产地位于清泉乡,经国家鉴定为含的低钠重碳酸钙型优质矿泉水,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矿产资源
郯城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铁矿、煤、金刚石重晶石萤石、地热、矿泉水、陶瓷土、地下水、石灰岩、建筑黄沙、建筑石材等,以铁矿和金刚石为代表。其中,铁矿主要集中在县境中部郯城街道小埠岭一带,故名“小埠岭铁矿”,矿石皆属自熔性磁铁矿,具有品位高、熔点低、有害成分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金刚石稀少,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发现的四颗特大金刚石中,有二颗出自郯城县境内目前在县境内发现两颗,一颗是1981年8月在县内金刚石矿所发现,重124.27克拉,在四大钻石中位居第三,取名“陈埠2号”;另一颗是1937年秋天在李庄镇金鸡岭发现,重281.25克拉,为中国钻石之最,比位居第二的“常林钻石”几乎重一倍。
为完善矿产治理能力,郯城县出台了《打击非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砂石开采加工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砂石资源闭环运营管理实施意见》。
森林资源
郯城县有林地17623.46公顷,主要以乔木为主,占地6178.48公顷;竹林面积最小,仅1.24公顷;灌木林87.34公顷。据1981年普查,全县共有216个树种,分属39科,89属,主要用材树有加杨、毛白杨、旱杨、刺槐、泡桐、白榆、臭椿、国槐、苦楝树[liàn]、枫杨三球悬铃木、、黑松、侧柏等。林网面积117.6万亩,林网46.8万亩,占40.6%,林带总长2100公里,植树221.8万株,每平方公里平均林带6.6公里。全县四旁植树685万株,人均9.3株,其中96%以上为用材林。截至2020年底,郯城县森林覆盖率16.95%。
药材资源
截至2020年,郯城县出产中药材300余种,有植物性药材、动物性药材和矿物性药材,其中以羊蹄土大黄)、天门冬孩儿参等植物性药材为主,土元、地龙、金蝎动物性药材和云母、钟乳石朱砂矿物性药材种类少,产量小。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郯城县自然植被经长期耕作活动,早已被人工植被所代替。人工植被主要为农田植被,有小麦、玉米、水稻、番薯、花生、大豆等,其他维管植物有121科764种,其中野生植物有89科660种,栽培植物104种,以林木树种中以杨、柳、槐多见,银杏、板栗最具代表性。根据植被分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棕壤性土及棕壤低山丘陵区生长有黑松马尾松刺槐等灌木,白羊草、季陵菜、地榆禾本科杂草;褐土性土及褐土低山丘陵区有刺槐、榆等乔木酸枣树胡枝子、荆条等灌木,地黄、猪耳胡等杂草;砂姜黑土涝洼地有杨、榆、柳等乔木,紫穗槐等灌木,毛草、马唐、狗牙草等杂草;河高平地有杨、柳、榆等乔木,紫穗槐、白柳条等灌木,有荠菜、蒿子刺儿菜等杂草。此外,郯城县独具特色的经济树种有银杏、板栗,其中银杏片林集中在西部沂河沿岸,板栗片林集中在东部沭河沿岸。
动物资源
郯城县境内动物资源有9纲19目共计600余种动物,主要分鱼类、爬行纲、鸟类、兽类和昆虫纲。其中,包括水貂、黄鼬[huáng yòu]和蛇等野生动物和鸡、牛、羊等人工饲养动物。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无计划的捕杀,野生动物日渐减少,部分甚至灭绝。新冠疫情发生后,结合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积极性,人民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境内的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多。
自然灾害
郯城县有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台风、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郯城县志》对郯城县2000~2013年的各类灾情做了统计。郯城县13年间旱灾发生有7年,其中2000 年 3 月至 6 月 10 日,全县小麦受旱 65 万亩,其中重旱面积 30 万亩,丘陵地块造成绝产;2011 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灾,秋、冬、春三季连旱,全县冬小麦不同程度受旱,其中轻旱 49066 公顷,重旱 6666 公顷;涝灾发生频次高,在13年间发生有10年,主要集中在7、8月;大风灾害13年间发生有2年,分别为2010年和2013年;病虫害在十三年间每年都有发生,主要为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此外针对灾害防治,郯城县出台了《郯城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做到灾害防范、救援、救助一体化。另外,郯城县结合媒体发布中央、省、市、县各级防灾减灾常识公益宣传信息162条。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初,郯城县辖1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县政府驻郯城街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郯城县总人口1040775人,其中城镇人口350028人,乡村人口690747人;男性541810人,女性498965人。本年度新出生人口7411人,比去年减少542人;死亡人口5929人。
郯城县人口密度分布不匀,从空间分布看,与山河相间之地貌特点一致,呈随山河走向疏密分布之特点,马陵山绵延东境南北60余千米的山区为县内人口密度最小地区,沂沭河穿流县地腹心40~60千米不等,其干流两岸1千米之内为县人口最为稠密区,山河之间或两河之间涝洼地区,其人口密度介于二者之间。
民族
郯城县是多民族杂居地,以汉族为主要民族,回族次之。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郯城县有31个民族。其中汉族879487人,占99.36%;回族4651人,占0.53%;其它民族为彝族184人、苗族119人、蒙古族108人、哈尼族86人、佤族74人、满族69人、土家族51人、傈僳族50人、布依族40人、壮族38人、傣族30人、藏族28人、侗族22人、拉祜族19人、朝鲜族18人、德昂族15人、维吾尔族11人、白族11人、瑶族7人、黎族7人、仡佬族6人、仫佬族2人、布朗族族2人,畲族水族怒族普米族基诺族哈萨克族均为1人。
方言
郯城方言属北方话,大体上有北、中、南三种口音。这三种口音,韵母系统基本相同,声母和声调有一些差别。北部与临沂市接壤,大部分人分尖团,有I声母,但这个声母发音时,舌尖比中部的I声线要靠前些,接近舌尖中浊边音I;中部分尖团,在一部分人的口语中,念“儿、而、耳、二”等字音时,有一个舌尖后边音声母I;南部临近江苏省新沂市,大部分人不分尖团,没有I声母,念“威、歪、弯”等字音时,有一个唇齿浊擦音声母V。此外,北部的方音调类和中部、南部相同,但调值不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北部大部分人分别念314调、53调、55调、212调;中部、南部的人们则分别念213调、55调、24调、41调;郯城北、中、南三个地区,语音有明显的差异,词汇也有细微的差别,语法方面基本一致。此外,以上三种口音是先人米只能横幅所在地郯城街道的方言,系古代郯国故城旧址,现为郯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郯城镇的方言,在县境内使用范围较广,可以代表郯城方言。
经济
综述
郯城县以种植业、绿色化工和贸易业为经济支柱,其中贸易业效益最佳。郯城县主导产业有电子信息、医药器械、家居建材、现代农业(食品)、文化旅游。此外,郯城县还是鲁南苏北地区较大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郯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同时郯城县也是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有“鲁南粮仓”之称。
2022年,郯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11亿元。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362.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405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生产总值38.9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生产总值105.1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生产总值218.5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0.8:29:60.3,经济水平在临沂市排名第8。
第一产业
郯城县第一产业以规模化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稻谷和玉米,经济作物有豆类、红薯、花生、油菜籽等。郯城县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出台各项惠农政策,同时加强信贷银担合作机制,解决粮食规模经营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提高山东省规模化率。此外,郯城县实施高产项目,依托新阳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种业研发工程,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25个,被评定为山东省区域性水稻、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截至2023年初,郯城县累计打造16个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9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3个、绿色农产品21个、有机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
2021年,郯城县农林牧副渔合计总产值72.2亿元,其中农业完成产值38.2亿元,林业完成产值9亿元,牧业完成产值15.1亿元,渔业完成产值4亿元,农业服务业完成产值6亿元。2022年,粮食总产量72.35万吨,按时节划分,其中夏粮产量31.7万吨,秋粮产量40.65万吨;按种类划分,其中小麦产量 31.7万吨,稻谷产量40.2万吨;玉米产量19.3万吨,豆类产量0.32万吨,薯类产量0.14万吨;各类蔬菜产量64.6万吨;肉类产量7.13万吨。此外,根据《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郯城县将投入1.3亿元建设现代种业产业园。
第二产业
郯城县第二产业以绿色化工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同时重点发展家居建材、现代农业(食品)、服装四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医药三大新兴产业。郯城县绿色化工产业突出“高、精、特、新”的特色,形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水性涂料等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成为了鲁南苏北地区较大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此外,郯城县拥有郯城经济开发区,用于发展绿色化工产业,2024年,郯城县计划将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稀、德威涂料等19个项目建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郯城县1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96.7亿元。从主导产业来看,绿色化工产值下降8.96%,农业食品增长42.6%,电子信息增长13.68%,医药产业增长16.45%,建材家居下降1.3%。
第三产业
郯城县第三产业以贸易业为产业支柱,同时推动文旅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贸易业重点在外资招引和电子商务领域,其中外资招引方面坚持将日韩、港台等地区作为外资招引的主战场,龙立恒、优普科技、源生制药、中新鑫嘉、泉源风电等优质外资项目不断落户郯城;电商领域则不断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对美尚国际贸易、高大制帽厂等企业进行精准培育,截至2023年,郯城县有电商企业2100余家,直播从业人员4000余人,且县乡村三级配套物流体系初步成型。文旅产业方面要打造打造“银杏之乡”“杞柳之乡”“中国结之乡”和“民族乐器之乡”四张名片,推进文化、美食、景点融合,结合新媒体线上线下宣传,建成古郯文化旅游区、兵学人文旅游区、银杏生态旅游区、自然景点景并不断壮大中国结、民族乐器及条柳编织等文化品牌。
2021年,郯城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9亿元,限额以上零售额7.9亿;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3.7亿万元;住宿业低迷,营业额累计完成686万元;餐饮业累计完成1841.6万元;全年实现进出口40.1亿元,其中出口38.2亿元,进口1.9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843万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8.76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到位资金42.14亿元,签约项目63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9个。
经济功能区
郯城县有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为郯城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4平方千米,含鲁南现代化工产业园、聚氨产业园以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等“区中园”。其中,鲁南化工产业园依托山东阳煤恒通化工,重点发展绿色化工产业。此外,郯城县还规划在庙山镇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另有银杏产业园、医药产业园、化工产业园。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郯城县有文化馆1座,中老年艺术团6个,少儿艺术学校92处,书画、戏剧、文艺家协会共9处;图书馆1座,馆藏纸质图书27.08万余册;借阅室2处,阅览室3处。社区文化中心125个,电影公司1家,电影队26个,电影院4处,可同时容纳量2307人,全年电影下乡6704次,2K数字放映机23台,0.8K数字放映机27台。
郯城县文化馆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一级馆”,也是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获得“鲁南五大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始建于1951年,2013年新馆搬迁至郑城县人民路2号文体中心。 馆舍面积4400平方米,内设小剧场、多媒体室、书画展厅、非遗陈列厅、综合排练厅、培训教室、音乐教室、录音室、活动教室、宣传廊等公共设施场所,涵盖音乐、美术、摄影、戏曲、舞蹈、文艺创作等艺术门类 。
郯城县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22.3万册(件),全年365天免费开放。馆内设有借阅服务区、技术设备区、公共活动区、办公区四大区域,有文化共享支中心、青少年读书俱乐部、尼山书院、自修大厅等共计20余个科室,设立武警中队、消防中队等20个馆外服务站,送书下乡3000余册,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2008年以来,先后被山东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全省文化共享特色服务品牌、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和全省地方文献先进单位。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郯城县建成全民健身站点660个,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部完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9平方米,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余名。郯城县共有96名运动员代表临沂市参加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是临沂市参加人数最多的县区,共夺得8金1银2铜,金牌数和奖牌数高居临沂市各县区之首。
教育事业
2022年,郯城县共有执业幼儿园375所,民办258所;在校幼儿数量达到43054人,教职工人数3538人,其中专任教师2933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小学学校数量137所,所有在校小学人数82555人,教职工4779人,其中专任教师4752人;初中学校23所,在校学生人数45786人,教职工3138人,其中专任教师3083人。普通高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人数15776人,教职工1191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与郯城县英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1934人,教职工602人,专任教师584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283人,包括送教上门185人,专职教职工21人。
科技事业
郯城县科技平台基础薄弱。截至2022年,县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有56家,国家级仅有1家,省级仅有8家。此外,2022年,郯城县共有3家企业获批临沂市技术创新中心,5家企业获批临沂市重点实验室,51家企业获得山东省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资金,另有临沂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获批省“海外工程师”项目,精华种业有限公司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推荐项目100万元。
2023年,郯城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总数突破100家,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59家、增长54.3%。引进国家级人才8人,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名。
医疗卫生
2022年,郯城县共有卫生机构578处,其中医院19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54所,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各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2所。全县拥有床位数3690张,执业(助理)医师1612人,护士1847人,药师195人,技师280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郯城县养老机构14处、养老床位2450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66420人, 机关养老保险18404人,工伤保险62695人,失业保险50598 人;企业养老保险支出 119195 万元,机关养老保险支出 48628 万元,工伤保险支出 2715 万元,失业保险支出5843 万元;安置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 377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438 人。此外,郯城县有124个社区配备残疾人机构。2022年,郯城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02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50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5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5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1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金额18147万元,发放人数1350人。事业编招考人数54人,全县劳动合同备案1724起。
人居环境
截至2023年,郯城县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为郯城县银杏自然保护区,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占地6183公顷,于1995年经郯城县政府批准成立。2020年郯城县PM2.5为47μg/m3、PM10为82μg/m3、二氧化硫为15μg/m3、二氧化氮为29μg/m3,空气优良天数272天,优良率达74.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6.7%,县城黑臭水体比例10%,受污染耕地安郯城利用率100%。此外,根据《郯城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截止到2025年,郯城县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集中在推进全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和加大危废净土力度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1%。2019年,郯城县新建城区公厕22座,其中包括5座配套建设小型垃圾中转站。
交通
综述
郯城县位于临沂、连云港市徐州市三个空港之间,有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岚罗高速、205国道、310国道胶新铁路贯穿全境,海陆空运输十分便捷。此外,根据《郯城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至2035年》文件,郯城县将建设为鲁东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民航相互衔接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公路
郯城县有京沪高速公路、岚罗高速、G205国道、G310国道贯穿全境,另有S318省道、S230省道。公路通车里程2605.8千米,其中京沪高速过境路段长34.88千米,岚罗高速过境路段长6.26千米,G205国道过境路段长59.57千米,G310国道过境路段长25.485千米,S318省道过境路段长4.76千米,S230省道过境路段长26.78千米。另有县乡公路907千米,“村村通”里程1541千米。郯城县公路交通枢纽有郯城汽车站,是一级汽车客运站,位于郯东路与北环路交汇处,现有运营线路50条,覆盖郯城县各乡镇,通达山东省省内各城市和上海市、北京、杭州市、南京、宁波市等城市,日发班次650趟,日发旅客6700人次。此外,郯城绕城改建工程正在推进中,205国道临沂南外环南延接310国道,230省道南延接310国道等项目待实施。此外,根据《郯城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至2035年》,还规划新建新建G327国道。
铁路
郯城县铁路营运里程61千米,有胶新铁路贯穿全境,经停郯城站。郯城站建成于2002年,位于郯城县郯城街道东环路,隶属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沂车务段管辖,其在胶新线上行距离胶州站272千米,下行距离新沂站35千米。此外,2023年,郯薛线东延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京沪高速铁路二线和郯城西站正在加速建设中,潍宿高铁正在规划中,拟在郯城西站设站点。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郯城县有出租车220辆,基本满足出行需求。根据《郯城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至2035年》,郯城县对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做出详细规划,包含了25条公交线路,其中保留现状公交线路6条,近期新增公交线路8条,远期新增公交线路11条,公交线路总长度为282千米,平均线路长度为11.28千米,近期车型可采用中型巴士,远期全部采用标准大巴,配备车辆640标台。此外,还规划了18处公交首末站,其中保留现状首末站8处,迁移现状首末站1处。
人文
综述
郯城县是“春秋三圣”之一郯国国君郯子的故里,“孔子师郯子”“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被传为千秋佳话。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县境内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如郯国故城、马陵山遗址等,还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余项,如鲁南大五调、郯城木旋玩具等。
文物古迹
郯城县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郯国故城,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潭遗址、马陵山遗址、马头清真寺等。有王桥村遗址、停庙遗址等古遗址105处,蔡官庄墓群、郯子墓等古墓葬40处,郯子庙旧址、马头清真寺等古建筑7处,高峰头镇革命烈士陵园、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旧址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处。
郯国故城
郯国故城俗呼北老城(今为郯城北关),系周至汉代的郯国都城,位于郯城北侧约100米处,与今城仅隔一条护城河。故城墙系黄土夯筑而成,每层厚约10~20厘米。原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存南门(系重修),门楼上书“郯子故里”,今已无存。故城内常出土许多文物,有石斧、陶豆、瓦当、残陶片等;出土铜器有盘,钱币有贝币,楚国鬼脸钱及汉五铢钱等,还发现有缸瓦井,直径约50~70厘米。故城内及城附近尚有不少古迹。故城内原有社稷坛、帅军台和曾子(参)在郯授徒时建的一贯书院等,故城附近有为纪念孔子来郯求教郯子所建的“问官祠”,还有为纪念孔子在郯期间曾路遇程子,“倾盖而语,陈诗难别,赠绢伤离”而建的倾盖亭,另有郯子庙、郯子林等。以上古迹,民国战乱中相继毁掉,今已无存。1977年,郯国故城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故城东北隅立有碑记;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潭遗址
黑龙潭细石器遗址位于郯城东南约16千米的大尚庄乡,大尚庄村东约1千米。东与东海县接壤,座落在南北走向的马陵山西坡。遗址于1982年10月发现,临沂地区文物处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分别于1982年11月和1984年11月两次对该点进行探沟调查和发掘。出土遗物有细石核、雕刻器、尖状器、石片石器、砍砸器、刮削器等。其中尤以船底形石核具有细石器的原始特征。加工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石英玛瑙燧石玉髓水晶板岩等。黑龙潭细石器点的发现,为探索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过渡,为完整地建立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该点1990年4月11日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又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郯城县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传承人有张金兰、贺娟林樊继美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3项。
鲁南大五调
鲁南五大调又称郯马调主要流传于郯城县的马头镇,是《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五个民间曲调的总称。它的旋律娓婉圆韵,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的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人际情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在演唱形式上,多由一个人演出,配以民间管弦乐器和瓷碟、瓷碗、瓷酒盅、竹筷等物品,打击出节拍伴奏。2008年,鲁南五大调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现今传承人为张金兰。
郯城木旋玩具
木旋玩具,俗称“耍货”,因其大多数部件在旋床上旋制而得名,是由樊埝村村民创造,供儿童玩耍的一种集民间绘画、手工技艺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它利用丰富的色彩、夸张的纹饰、简洁的造型,来体现人们的古朴的审美观和美好的祈愿。代表性作品有摇晃类的哗啦棒槌、虎头棒槌、花篮、不倒翁、双面货郎鼓、响蛋等;舞耍类的刀、枪、剑、棒槌;牵拉推动类的燕(鸟)车、和尚敲木鱼、击鼓车;其他玩耍和摆放类的高低棒人、木陀螺、杂货、木碗、把拉头子、撵钻子等。2014年,郯城木旋玩具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现今传承人为樊继美
饮食
临沂市属于山东鲁西南风味,是鲁菜的一种,鲁菜有煎炒烹炸、烧烩蒸扒、煮氽[tǔn]熏拌、溜炝[qiàng]酱腌等有50多种烹饪方法。郯城县菜系也属于鲁南风味,特色小吃有菜煎饼、老八碗、郯城马头朝牌等。
菜煎饼
菜煎饼是山东鲁南地区的一种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杂粮、鸡蛋等,老少兼宜,俗称“中国热狗”。菜煎饼为白面煎饼加菜馅煎烙而成。长方形,金黄色,油多而不腻,外酥里软,馅鲜饼香。其做法简单,将煎饼放到子上鸡蛋一面向上,把调好的菜倒到煎饼上烙,片刻后上面放上一个煎饼反过来再烙,到油黄为止为最佳,菜煎饼由两张预先摊烙好的薄面饼中间夹着菜,在锅上慢慢加热而成。每种菜装在一个小盆里面。加上油、辣椒、胡椒、孜然、搅拌均匀后倒在煎饼上,在鏊子上烤熟。
老八碗
老八碗菜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其口味独特,经济实惠,深受人们喜爱。配有四碟凉菜,四碟八碗取其四平八稳之意,用卤汁煮熟番薯粉条铺于碗底,上面覆盖菜品,八碗为:琼脂、酱香鸡丝、醋溜刨花鱼酱香五花肉、海米炖鸡蛋醋溜肉丸酥肉、油条。过去,老八碗菜是农村婚丧嫁娶时规格最高的宴席。
郯城马头朝牌
朝牌是郯城县马头镇的地方小吃,用生面、发面、烫面,三种面,加入芝麻等调料烤制而成,因样子像笏[hù]板,笏板俗称朝牌,故得名。做法简单,先是和面,要用很讲究的三合面,即老面、烫面、嫩面各占三分之一;再是揉面,要下力气反复揉,一直揉到面皮滑,一拍“嘭嘭”作响方可;最后是揪剂子擀面皮,在面上放适量油盐、花椒面,再卷起擀匀,然后刷上特制的糖稀,撒匀去皮的芝麻。烤制时底蒸上烤,火要先急后缓,直至酥透及里方可出炉。
地方特产
郯城县土特产众多,有雪蛤银杏、油茶、琅琊草帽、姜湖贡米、郯城辣椒等。
雪蛤银杏
临沂郯城有“天下银杏第一县”之美誉,所产银杏果实硕大,质量优佳。东北林蛙乃东北林蛙又称“蛤士蟆”,其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为珍贵医疗滋补品,自古为烹调的名贵原料。临沂厨师将银杏与雪蛤这两种具有高效食疗价值的原料合烹已有多年历史。此菜一般在临沂星级饭店可品尝得到,通常百元左右一道。
油茶
油茶是临沂人民的传统小吃,质地松散、不干不燥、色泽淡黄、香甜可口,尤以郯城马头人对其特别钟爱。宋朝末年油茶从西部回族传到沂州之地,为半流汁食品,宜早食。其制法考究,用面粉炒熟呈浅黄色,花生仁、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炒酥碾碎,葱姜切丝用花生油炸酥;炒面加葱姜丝、花生油、小磨香油搓匀再下其它各料拌匀即成。油茶食法简单,油茶放碗,加入白糖,沸水冲拌成稠粥状即成。   
琅琊草帽
郯城琅琊编织品,是山东省名牌出口工艺品,造型美观,色泽光洁如银。近年来,编织匠人在继承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新编法、新产品、新工艺。由民间的单、双草编法,发展到单双草合编、草绳混编等新工艺。新创造了布纹花、菱花、席纹花、窗花、鹰爪花、通风眼等多种花样。在编发上由过去的二梢起头,梢替草,改为根起头,乱替草。并采用了“水洗、黄熏、处理”草帽成型的新工艺,增强了琅琊草制品的韧性和拉力,使产品花样翻新,牢固耐用。
民俗节庆
节庆习俗
郯城县节庆习俗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大致相同,如过年蒸馍馍,做豆腐,蒸年糕炸鱼炸丸子,洗刷器皿,洒扫庭除,人人理发等,这些食品取其吉祥之意,如豆腐、谐音“都福”,希求全家幸福;粘糕谐音“年高”,意为年年高;吃鸡吃鱼,谐音为“吉”“余”,祈求新年吉庆有余。此外,人们拜年时对长辈行跪拜礼,对同辈行抱拳礼。郯城县西北几个乡人民比较重视农历六月初一的半年节,此时麦场打完,小麦入仓,农家借半年节之际,要吃饺子和发纸放鞭炮敬天等仪式。
婚嫁习俗
在郯城县婚嫁习俗中,新婚夫妇婚后三天早上,新郎新娘要向长辈“磕喜头”,情头的要给新夫妇“磕头钱”。婚后第四天女方要来人“瞧”,要来两辈人,意为看望女方在婆家是否高兴。此外,郯城女娶男也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婚姻形式,如女家无男,男可嫁到女家,姓原姓,生子女一般可姓父姓,但也有姓母姓的,同样赡养女家的父母老人。
宗教信仰
郯城县宗教发展历史悠久,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可查询宗教场所仅有2处,为佛教广福寺和慈云寺。
道教
道教在郯城县的历史悠久,至于何时传入郯城,尚无确切资料可录,但据清乾隆《郯城县志·附余志》,道教兴于郯,当不晚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明洪武年间,县设置“道会司”,由道官管理郯城县道教事务。此制度一直沿袭至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之前城隍庙主持道士王步辰还被乡民习称为“道官”。民国初期,郯城县境尚有道教道观60余所,但多毁于几十年兵,踪迹无存。
佛教
佛教传入郯城历史较早,据《郯城县志》记载和群众相传,佛教从唐就开始传入郯城县,当时寺庙有多处,到明清时期,寺庙已遍布城乡各地,佛教逐渐传播开来。至清末,佛教逐渐走向衰微。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加之日军侵占,烧杀抢掠,致使大批寺庙被烧被毁。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教徒的宗教信仰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受政府重视和保护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受到限制,大量宗教典籍、法器及文物古迹被破坏,佛教寺庙,踪迹无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992年新村乡政府投资在官竺寺旧址重修官竺寺。至1999年,县内尚有年老尼姑6人。
天主教
天主教1884年传入,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市后,天主教随之壮大。1901年,德、美籍传教士凭借《辛丑条约》中所列特权在郯城境内兴建天主教堂。1923年,郯城县境内战乱频繁,其教务活动相继中断。1928年,恢复教务活动。1958年停止大部分活动,部分教徒转入“地下”秘密活动。1978年通过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活动恢复正常。1988年8月13日成立郯城县天主教爱国会,成员共9人。1999年调查统计3500人,中心活动场所26个。
基督教
基督教约在1910年(宣统二年)传入郯城县,先后有“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灵恩自立会”“耶稣家庭”“中国基督信行救国十人团”“真耶稣会”五个派系,各自立教会山头,互不统属,信教人员并逐渐发展到郯城县各地。新中国成立初期信教群众已达2800余人,设教堂11处,有传道员2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转入“地下”,但信教群众却发展到14000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至1999年信教人员已达21279人,神职人员19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郯城,自明清之际,随着回族的迁入而传入,后经明清时代的陆续迁入而发展扩大,到1999年共有穆斯林4200余人,多集中在马头、泉源、沙墩等。1405年修建马头镇清真寺,该寺位于郯城西部马头镇民主街为县内最古老的清真寺,1990年4月,该寺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象征
郯城县的县树是银杏树。1991年3月19日,郯城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银杏树为郯城县县树。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属乔木,高达40米,叶扇形,雌雄异株,雄球花淡黄色,雌球花淡绿色,是珍贵树种,为中国特有植物,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种子9~10月成熟,有“活化石”之称。
风景名胜
综述
郯城县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银杏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郯国古城旅游区,另有国家AA级旅游景区4处,湿地公园1处。此外,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郯城县庙山镇乐泉村、郯城县李庄镇东风岭村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郯城县重坊镇、胜利镇南刘宅子村被评为临沂市第三批红色堡垒镇、村。
重要景点
中华银杏园
中华银杏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出口社区东邻,占地面积近万亩,景区包括:银杏胜迹、连漪桥、郯子夜读石像、万只鸿雁栖息地、沂河瀑布群、龙凤桥、观瀑台、芳林花径、银杏嘉年华、杏林茶吧、银杏大道、银龄养生园、沂河绿道、重坊雕塑、天齐庙遗址浮雕、蓝莓园、樱花园、红枫园、林下花海等景点。景区内现有银杏品种103个,30~60公分银杏树2万多株,其中上百年银杏树近万株,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的银杏古树群落。
郯国古城旅游区
郯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由国开金融旗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平台—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其中古城核心区占地600亩。项目位于临沂市郯城县新老城区交汇处、东临东环路,西至富民路,南靠南环路,北至建设路。郯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古郯仁、孝文化为灵魂,汉唐建筑为骨架,苏州园林为肌体,深入挖掘东夷文化、儒家文化、孝文化、兵法文化、民俗文化。致力打造一处集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市井消费、科技游乐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再现郯城丰厚历史和繁华风貌。
白马河湿地公园
白马河湿地公园始建于2013年底,2015年全面投入使用。湿地公园总投资9700万余元,北起205国道上游1.2千米处,下游至花园乡捷庄大闸段,全长约32千米。重点旅游景点位于从205国道上游1.2千米至安子桥段,长约8千米,主要景观有驳岸护坡、休闲广场、亲水平台、水榭长廊、阁楼亭榭、十里橡胶坝、悬索桥、仿古建筑等。白马河湿地公园有助于湿地生态调节、改善水质、涵养水源,对上下游的农田水利灌溉、居民用水吃水及淮河流域的水质安全维护都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构建“生态郯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气候.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5-31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6-04
2023年郯城县行政区划.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2023年郯城县人口民族.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方言.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郯城县有哪些A级旅游景区?在哪里?.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地形地貌.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5-31
2023年郯城县基本情况.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县区风采|郯城县.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郯城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2
非物质文化遗产.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于广威调研文旅产业发展情况.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乡村振兴萌动银杏之乡.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2023-06-27
郯城县历史沿革.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位置境域.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5-30
郯城县地理环境.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河流.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5-31
县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沂沭河 水利管理局机构简介.沂沭河 水利管理局.2023-06-01
土壤.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5-31
郯城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1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水资源.山东省省情网.2023-05-31
郯城县自然资源.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27
植物.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03
动物.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郯城的一城“千面”.今日头条.2023-06-01
郯城县自然资源.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领导之窗.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人大常委会领导.郯城人大网.2023-05-30
郯城政协门户网站.郯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5-30
县委常委会会议召开.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5-30
2022年郯城县统计年鉴.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计划.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绿色化工产业.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郯城县基本情况(2021年3月5日).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县商务局2023年工作计划.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2
文化旅游产业.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2
山东公共文化云.公众号郯城县文化馆公众号.2023-06-02
郯城县图书馆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2
医院介绍.郯城县妇幼保健院.2023-06-04
县民政局2022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2023年郯城县基本情况.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28
郯城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2
郯城汽车站班次时刻表.郯城县汽车站.2023-06-2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古遗址.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03
鲁南五大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鲁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7-02
菜煎饼.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老八碗.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郯城马头朝牌.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特产.中国小康网.2023-06-28
雪蛤银杏.中国小康网.2023-06-28
临沂油茶.中国小康网.2023-06-28
琅琊草帽.中国小康网.2023-06-28
节庆习俗.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28
宗教.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03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6-03
道教.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佛教.郯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6-03
天主教.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03
基督教.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03
伊斯兰教.山东省省情资料库.2023-06-04
银杏.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7-10
郯城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1
中华银杏园.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郯国古城.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白马河湿地公园.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2
郯城县著名人物.郯城县人民政府.2023-06-03
目录
概述
名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
隋唐至宋元
明清时期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水利
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药材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
方言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功能区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人居环境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公共交通
人文
综述
文物古迹
郯国故城
黑龙潭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南大五调
郯城木旋玩具
饮食
菜煎饼
老八碗
郯城马头朝牌
地方特产
雪蛤银杏
油茶
琅琊草帽
民俗节庆
节庆习俗
婚嫁习俗
宗教信仰
道教
佛教
天主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地方象征
风景名胜
综述
重要景点
中华银杏园
郯国古城旅游区
白马河湿地公园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