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拟狮(Panthera atrox),又名残暴狮,是一种已灭绝的大型猫科动物。美洲拟狮身长约为1.6-2.5米,肩高约为1.2米,体重约为175-523
千克,
雄性体型大于
雌性。美洲拟狮的
肱骨发达,三角脊较深,前肢有力,四肢强壮而修长,在奔跑和制服猎物方面都有很强的能力。其鼻骨较为细长,牙床较长、齿冠较低,
臼齿直径较大。
美拟狮生活在
更新世至
全新世早期的美洲,灭绝于距今1.1万年前。它的化石从
北美洲到
墨西哥、
智利、
阿根廷均有发现。其栖息环境为当时的草原。
命名与分类
命名
最初在1853年为美洲拟狮命名的是
美国古生物学家约瑟夫·利迪(Joseph Leidy)。“Panthera”在拉丁语中意为豹,“atrox”意为残暴或可怕的。首个标本发现于美国
密西西比州洲的纳其斯峡谷。
分类演化
最早的狮子祖先的化石出现于距今187万年-170万年前的
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形态和现代狮(Panthera leo)类似的
猫科则出现得较晚,发现
地层位于
更新世早期到中期。
在距今约34万年前,北美大陆出现
冰盖之后,美洲拟狮和欧亚洞狮之间的基因开始分化。在伊利诺伊冰期开始之前,美洲拟狮与欧亚洞狮基因上已经有所区别。当时在北美白令地区存在着一个欧亚洞狮
种群,这个种群直到距今约1.2万年前才最终灭绝。在伊利诺伊冰期和随后的威斯康星冰期中,美洲拟狮和欧亚洞狮的种群隔离一直存在。尽管它们之间有无冰通道,但可能是茂密的森林,也可能是种间竞争阻碍了它们之间的基因交流。
美洲拟狮的祖先可能在
更新世早期就进入了美洲,一支进化成了美洲拟狮,另一支则进化成了
美洲豹(Panthera onca)。最早的美洲拟狮化石出现在距今约15万年前,最晚的则是在距今约1.1万年前,美洲拟狮的化石形态在此期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也有研究将美洲拟狮与美洲豹的形态相似归因于趋同进化,而不是
系统发育亲缘关系。
美洲拟狮曾被认为是欧亚洞狮(Panthera spelaea)的
亚种。现在则一般认为美洲拟狮和欧亚洞狮是
猫科演化的不同支系。现代狮是现存猫科动物中与美洲拟狮和欧亚洞狮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
形态特征
美洲拟狮的身长约为1.6-2.5米,肩高约1.2米。
雄性美洲拟狮的体重范围为235-523
千克,
雌性美洲拟狮的体重范围为175-365千克。
从
洛杉矶的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发现了约80个美洲拟狮个体的化石标本,可知它们的形态类似于现代狮,但美洲拟狮的体型要大得多。在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洞穴中,除了美洲拟狮骨骼化石以外还发现了它们红褐色的皮毛残片。阿根廷圣克鲁斯省的洞穴壁画上出现的美洲拟狮颜色也是如此,它们身上的条状斑纹与同一幅画中黄底黑点的
美洲豹明显不同。
美洲拟狮的
肱骨发达,三角脊较深,前肢有力,四肢强壮而修长,在奔跑和制服猎物方面都有很强的能力。
美洲拟狮的鼻骨较为细长,类似于狮,而其下颌和牙齿的分布形态与虎(Panthera tigris)和美洲豹类似,齿冠高度则低于狮。美洲拟狮的犬齿的大小和形状与现生
猫科类似,而
臼齿的直径要比其他猫科动物要大,牙床的长度也要更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绝大多数的美洲拟狮化石位于历史上的
北美洲冰盖以南。不过在
阿拉斯加州的育空地区也发现了美洲拟狮的下颌骨化石。
北美洲最早的北美拟狮化石出现在
伊利诺伊州冰期,发现
地层位于最后一次间冰期之后。其化石分布范围从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一直到
美国的
马里兰州,几乎遍及北美大陆,向南可至
墨西哥的
恰帕斯州。在
洛杉矶的拉布雷拉沥青坑出土了最多的美洲拟狮化石。在
南美洲的
智利和
阿根廷晚
更新世地层中也发现了美洲拟狮的化石。美洲拟狮的化石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
安第斯山脉以西,而
美洲豹的化石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以东。
栖息环境
美洲拟狮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其栖息环境和现代的狮子类似。在更新世晚期,拉布雷拉牧场附近的环境是灌木丛和稀疏的森林。到最后一次冰川极大期,这里的阔叶林被针叶林所取代。年降雨量也从990毫米下降到450毫米,干旱的气候促进了草原的扩大。
美洲拟狮通常不会和美洲豹出现同一地区,这是因为后者更喜欢栖息在森林中而不是开阔地上。美洲拟狮的化石则从未在有密集森林的
加拿大东部和
美国东北部被发现。
在育空地区,美洲拟狮生活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它们可能利用洞穴避寒,也可能会像现代东北虎一样在洞穴内铺上草或树叶。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在拉布雷亚沥青坑中,美洲拟狮的数量远不如其他掠食者。同为
猫科的
剑齿虎有2000余头,而美洲拟狮仅发现了80头。美洲拟狮更善于躲避危险,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高于剑齿虎。美洲拟狮以鹿(Cervus elaphus)、马(Equus ferus)、
美洲野牛(Bison priscus)、猛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和其他大型
有蹄动物为食。在
阿拉斯加州地区发现了一具北美野牛干尸,上面有明显的美洲拟狮的咬痕和抓痕。尸体大部分保持完整,这可能是因为它在美洲拟狮开始进食之前就已经冻结了。在
南美洲的美洲拟狮有把猎物拖入洞中享用的习惯,它们的猎物还包括磨齿兽(Mylodon listai)。它们的速度至少和非洲狮一样快,极速可达48千米每小时。
美洲拟狮犬齿折断的概率约为36%,远高于其他食肉动物犬齿折断概率的5%-10%,但其牙齿磨损的程度却低于同时期的
剑齿虎以及现存的狮子。可知其犬齿并不是因为食用尸体和骨骼而折断,而是在捕猎大型动物或与其他食肉动物搏斗时折断的。可见美洲拟狮捕猎的猎物更大,捕猎行为更为频繁。
在育空地区发现的两个美洲拟狮的
颅骨化石,一个有较为严重的
牙周炎,另一个下颌一侧的犬齿缺失。这可能是捕猎或争斗中受伤造成的,在化石中有明显的愈合痕迹,可见这些伤害并没有对其造成致命威胁。
社群行为
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美洲拟狮营群居生活。美洲拟狮的牙齿磨损程度和
猎豹类似,
剑齿虎可能偷盗或抢夺美洲拟狮的猎物,正如现存的狮子抢夺或偷盗猎豹的猎物。
美洲拟狮
雄性与
雌性的比例约为1.5:1,而且年轻和年老的个体数量较为均衡,这与狮子的
种群构成明显不同。在现存的
猫科中,除了狮子以外没有其他种类营群居生活,因此美洲拟狮更有可能是独居或成对生活的。依靠其巨大的体型,美洲拟狮完全有能力单独制服所有猎物。
灭绝过程
美洲拟狮的灭绝可能有四个主要原因:主要猎物的灭绝、猎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减少、适宜的
栖息地和生态环境消失以及人类的捕猎。
化石证据表明,美洲拟狮是随着大部分
更新世大型动物一起灭绝的。在距今4-5万年,美洲拟狮和欧亚洞狮就经历了一次显著的数量减少。年代最晚的美洲拟狮化石来自
加拿大的
埃德蒙顿,距今约1.1万年的
地层中。人类的狩猎活动可能也对美洲拟狮的生存造成了影响,在美国爱德荷州史前居民的垃圾堆中就发现了美洲拟狮的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