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棘螈(
食虫类:
棘螈属 chinhaiensis),别名山壁虎,
蝾螈科棘螈属两栖动物。雄螈体型较小,全长109-139毫米,雌螈体型较大,全长124-151毫米,身体扁宽。口部、耳部、尾腹部呈橘黄色,其余棕黑色。头呈亚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很多大小不等的疣粒,体腹面的疣粒较扁平。后肢略粗于前肢。雄螈肛裂较长,内壁有乳突。雌螈肛周隆起较明显,肛缘疣粒较
雄性大,肛内壁皱褶多。
镇海棘螈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在
浙江省。成体终身营陆栖生活,生活于海拔100-200米的沿海丘陵山区。多见在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下或石隙中。镇海棘螈
捕食蚯蚓、
蜗牛、小型
腹足纲等地下生活的小型动物。镇海棘螈白昼不外出活动,夜间行动迟缓。
镇海棘螈对农作物和林业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作科学研究使用,可用于宠物贸易。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镇海棘螈列为极危(CR)。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镇海棘螈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在中国受到保护,禁止滥捕及私人饲养。
命名
镇海棘螈原名镇海疣螈(Tylototriton chinhaiensis),1932年首次在中国
北仑区柴桥(原属镇海县)
瑞岩寺森林公园的一个叫阪的小山岙里发现,仅获一个标本,由中国
动物学张孟闻于1933年定名;1982年研究发现琉球疣螈(
棘螈属 andersoni)和镇海疣螈在骨骼和形态特征上与
疣螈属(Tylototriton)多数物种差异较大,建议成立棘螈属(Echinotriton);模式标本因日军侵华丢失后,蔡春抹和黄永昭于1984年建立了新的模式标本,并进行详细描述,证实镇海疣螈属于棘螈属,将镇海疣螈改名为镇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
形态特征
镇海棘螈雄螈全长109-139毫米,雌螈全长124-151毫米,身体扁宽。营养期雄螈体重8.5-11.0克,雌螈体重13.9-27.0克。口部、耳部、尾腹部呈橘黄色,其余棕黑色。头较宽,呈亚三角形;头侧嵴棱不发达,始于吻侧,经上眼睑,延至眼后与耳后腺相接;头侧有骨质棱起,头顶有“V”形嵴。耳后腺扁平,长约为宽的两倍;眼侧位,眼径略大于眼间距的一半;鼻孔位于吻侧端,鼻孔有小瓣膜;犁骨齿列呈“^”形,较长,自两内鼻孔前缘到眼眶内侧后方;吻端平切;方骨侧突从外表上能在嘴角后方看到三角形突起;舌呈亚圆形,舌两侧和后端稍游离,颈褶不明显。
镇海棘螈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很多大小不等的疣粒,体腹面的疣粒较扁平,疣粒间有许多横缢纹,仅在上下唇缘、指趾腹面少数部位光滑无疣。背中央嵴棱与头部“V”形嵴相连,向后与尾背相连,后端与尾背相连,可分辨出每个体棘的轮廓,嵴棱两侧与肋骨相应有斜行棱起。背鳍褶低,末端尖细;腹鳍褶低钝,自肛后5-7毫米处延伸至尾尖,肛孔呈纵向裂口。尾短弱,尾长远小于吻端至肛后的距离,尾自基部方形,向后渐侧扁,末端渐尖,尾肌弱。后肢比前肢略粗,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端重叠。前肢有4指,第3指最长,前伸时可达鼻孔,其次是第2、4指,第1指最短,指腹面光滑无疣;后肢有5趾,第3趾最长,其次是第4、2、1趾,第5趾略短于第1趾,极少数个体第5趾不发达,趾腹面光滑无疣。掌突明显或不明显。
雄螈体形较小,肛周隆起不显,肛裂较长,肛边缘的疣粒较小,排列不规则,内壁小乳突较多。雌螈体形较大,肛周隆起较明显,肛裂较雄性短,肛缘疣粒较雄性大,排列整齐,肛内壁皱褶较多但无乳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镇海棘螈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
浙江省北仑区林场附近几百米的狭窄区域,模式标本产地为浙江镇海城湾。
栖息环境
镇海棘螈成体生活于海拔100-200米的沿海丘陵山区,植被较繁茂、地面
禾本科杂草较多、水塘常年保持积水且水沟较多,水域周边潮湿且土质松软,常见阴暗的石穴和土洞。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镇海棘螈以地下生活的小型动物为食,如小型
腹足纲、蚯蚓、蜈蚣、
蜗牛、
倍足纲、
步行虫等。
捕食缓慢,通常猎物到嘴边才会捕食。
节律行为
镇海棘螈白昼不外出活动,夜间行动迟缓。
镇海棘螈为
冬眠动物,单独或两只一起冬眠,一般11月下旬开始冬眠,次年3月出蛰,
雄性比
雌性出蛰较早。属于半冬眠动物,温度低于10℃时处于冬眠状态,高于10℃时活动明显,分散于繁殖地附近或离繁殖地100-200米的山坡石缝间或土洞内,距地表约25-40厘米。
成年镇海棘螈的体重随时间有周期性变化,3-4月繁殖期体重下降可达18%以上;5-11月为营养期,体重回升,达到一年中的峰值;11月至次年2月冬眠期体重下降超26%,出蛰后体重迅速回升。
防御行为
镇海棘螈的防御行为非常罕见,表现为两眼紧闭,向前伸直四肢,整个身体向上翘起呈半圆状,指趾腹面和尾下方的桔黄色斑块显露,同时身体两侧皮肤中伸出锋利的棘刺,常持续2-3分钟以后慢慢恢复原状。
生长繁殖
交配
镇海棘螈繁殖期为3-4月,繁殖行为较为特别,在陆地上交配,为体内受精。气温约在18-22℃时开始在繁殖地的草丛中、枯萎树叶下求偶交配。雄螈求偶行为表现为围绕
雌螈转圈,并用吻端触及雌螈的泄殖腔。求偶成功后,雌螈随雄螈而行,雄螈排出乳白色
精包,雌螈用生殖腔触及精包的前端,将精包内的精子吸入输卵管;此后,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内
受精卵。
产卵
镇海棘螈产卵由
雌性单独完成。雌性先选好产卵场所,多为
禾本科杂草繁茂、地面潮湿的水坑、水沟岸边缘,然后筑巢,筑巢较为简陋,通常仅通过吻或旋转身体对产卵地进行清理。多在
雷阵雨后的夜间、气温约18-22℃时产卵,卵块产在离水面20-100厘米高处,覆盖着杂草和叶子,以免阳光晒干。一般产卵时间为48小时左右,气温及潮湿度对产卵时间有直接影响,温度过低或湿度过小时产卵期可推迟。卵以单粒产出,卵外层胶囊具有粘性使卵与卵相互粘连,在巢中堆积成片或成堆,高达5-6层,产卵数目56-85枚,少数只有40枚左右。
雌性为避免挤压卵常将身体卷曲呈“s”型位于卵堆侧旁产卵,随后立刻离开产卵地。
镇海棘螈卵的动物极与植物极颜色相近,为浅黄色,但动物极带有
荧光绿色。卵直径为3.2-3.4毫米,卵可吸水膨胀,直径可达7.2-10.6毫米。卵外包裹三层胶膜,外层胶膜较薄且有粘性,中层胶膜较厚较坚韧且有弹性,内层胶膜很薄。卵外胶囊直径7-11毫米。
孵化及生长
第0-4天为受精卵阶段;4-15天为平衡枝阶段:受精卵在18-22℃下4-5天可长出短棒状平衡枝,体全长约20毫米,尾长约占体长一半,腹面带有卵黄残余,为较大的浅
荧光绿色块,前肢芽分化出三指或四指;后肢芽分出三叉;体背面和尾部带有密密麻麻的细麻斑;10天左右平衡枝消失。
第16-45天为孵化出膜阶段:从胶膜内孵出需约20-29天左右,降雨量可直接影响幼体出膜的时间,幼体孵化出膜的有利条件为胶膜吸水膨胀变薄;具三对羽状外鳃,内侧羽状外鳃较长。
第46-90天为幼体阶段:孵化出膜的幼体在胶质物中或潮湿的地面上,若湿度适宜且无阳光直晒,其可存活3-4天,期间通过体尾摆动并借助雨水冲刷移到水域中;如幼体孵化出膜时恰逢连续干旱,则幼体无法移动到水域,最终死亡。幼体在水中主要以
藻类、
腐殖质和小型水生动为食。全长长到34-36毫米,已大部分完成
变态。
第91-110天为完全变态阶段,此阶段鳃退化,登上陆地,改用肺呼吸,开始陆栖生活。新成体四肢变得发达,全长34-36毫米,外部形态与成体基本相同,但头部较成体大。移动到陆地上以后,再也不会回到水中。
镇海棘螈寿命很长但繁殖缓慢,圈养条件下10岁以上才能成熟,圈养寿命达20年以上。
种间关系
镇海
棘螈属的卵易被马陆
捕食,水虿会捕食水里面的棘螈,陆地生活的镇海棘螈可能被蛇捕食。
镇海棘螈的卵易被真菌感染。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4年,镇海棘螈种群数量仅大约300只成年个体,所有个体都栖息在一个地点,占地面积小于10平方千米。
致危因素
影响镇海棘螈种群的主要是
栖息地破坏和退化、过度猎捕、自然灾害如台风和干旱等导致繁殖力和幼体的成活率很低。
由于林业活动和人类住宅开发,镇海棘螈繁殖栖息地遭受污染;镇海棘螈因科学研究而遭过度收集。
镇海棘螈是
两栖纲中产卵数量较少的一种,且产卵在陆地,受气候影响较大,且约70%到80%的卵可能无法到达水域或被天敌吞食而死亡。
保护措施
镇海棘螈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建立保护区、重新引入和易地保护。
镇海棘螈最大的
亚种群位于中国宁波瑞岩寺森林公园内,1996年,中国
宁波市林业主管部门在
北仑区建立了镇海棘螈保护小区;2018年,在北仑开展了镇海棘螈资源本底调查、繁殖生态学、
栖息地改造、人工扩繁和野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截止2021年,人工扩繁的镇海棘螈数量已超千尾。截止2023年,北仑林场的镇海棘螈繁殖群体仅存350尾左右。
保护级别
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镇海棘螈列为极危(CR)。
2016年,《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将镇海棘螈列为极危(CR)。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镇海棘螈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价值
镇海棘螈能
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及其他有害小型动物,如
倍足纲、
蜗牛、小型
腹足纲、
唇足纲等,对农作物和林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作科学研究使用,对
蝾螈科动物的动物
区系地理、
系统发育关系、物种演化和形成等基础理论研究均有较大价值;也可用于宠物交易,在中国受到保护,禁止滥捕及私人饲养。
相关文化
镇海棘螈是2005年中国国家女排邀请赛
北仑区主场的吉祥物“圆圆”的设计原型。“圆圆”由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毛德宝、李战主创设计,被北仑区承办国际女排赛事组委会选中,这是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场首次推出吉祥物。
参考资料
珍稀动物.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