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铁路(Lanzhou-Lianyungang Railway),也称为陇海线,是中国的一条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也是一条Ⅰ级双线电气化线路和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横。该铁路连接了江苏连云港和甘肃兰州,并与京沪、京九、京广、兰新等铁路干线相连,是中国华东、华中、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和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陇海铁路还是中国连接东、西承载客运、货运的铁路大干线,它的出现使得西北落后的交通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且促进了甘肃及西部地区货运流通和经济发展。
1904年10月,
汴洛铁路开工建设;1910年1月,汴洛铁路竣工;1911年以后,
北洋政府与
比利时签署修建陇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
徐州市延伸,且直到1915年5月通车。1953年7月,陇海铁路历经四十多年的分段建设终于全线通车。
陇海铁路西起兰州站、东至连云站,主线全长1759千米,设计速度为140千米/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陇海铁路途经
江苏省、安徽省、
河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站点共计223个,主要站点包括:连云站、徐州站、
郑州站、
洛阳站、
西安站、
宝鸡站、
兰州站。2019年陇海铁路被选入“中国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2023年
西安市临潼区举行高质量项目全面开工暨陇海铁路(临潼段)综合改造项目开工仪式,项目位于
骊山街道、行者街道辖区,东起
庙王村、西至
连霍高速与陇海铁路交叉点,全长1743米,主要对陇海铁路城区段进行结构性回填,且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推进片区融合发展、空间重构、带动资源重组、实现城市品质重塑。
历史发展
名称由来
“陇海铁路”此名称的来由较为特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现时
甘肃省境内的东南地区划分为
北地郡和
陇西郡,直到元代才新设称为“甘肃”的
行中书省,所以甘肃省自古简称为“陇”。“海”实际上代表“
连云港市”,即
清代的
江苏省海州直隶州(今连云港市)。连云港市于1961年得名,1950年至1961年称为“新海连市”。由于铁路东到海州,西到
兰州市,所以称为陇海铁路。
建设历程
清朝时期
1876年,中国第一条从
上海市至吴淞口码头的铁路已经正式建成。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限制,继续修建铁路变得非常困难。在
中法战争后,由于
洋务派和中国有志之士的不断建议和倡导,清政府逐渐改变了修建铁路可能带来的“失去山川、破坏农田、违背风水”的观念,并开始意识到交通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铁路的开通可以在军事上提供补救措施。因此,修建铁路成为了经济和军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当时的满清政府并没有这些条件。因此,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机会获取修路权,加速在自己势力范围内修建铁路。
西北由于落后荒凉,并未受到西方国家的涉足,因此修建铁路的事宜几乎没有人关注。为了改变这种困境,时任
陕西巡抚的
曹鸿勋试图利用
河南省修筑汴(开封)洛(洛阳)铁路的机会。这成为了修建陇海铁路的最早提议。
1899年11月,时任清朝铁路督办大臣
盛宣怀向清政府提出请求,以“预先筹集干线款项、保护支线建设”的理由,将
汴洛铁路划归卢汉铁路支线,并由铁路总公司筹措资金进行建设,
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向清政府提出承办请求,并得到了清政府的同意。
1903年11月,在上海,代表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的卢法尔和代表中方的盛宣怀签署了《汴洛铁路借款合同》和《汴洛铁路行车合同》。
1904年3月,汴洛铁路开始勘探。
1905年12月5日,在汴洛铁路开工后,
曹鸿勋看到了机会,向清廷建议延伸铁路的长度,将其延伸至
甘肃省,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铁路大动脉。同时,曹鸿勋提出了一个建议,即
洛阳市至
陕西省潼关县段由
河南省督办,潼关至西安段(
潼西铁路)由陕西自筹资金兴建。
西安市以西与甘肃商议,共同推进,实现衔接。为了筹集潼西段所需的资金,计划通过采取
土地财政、加盐斤价和积谷改为捐税的三种方式,筹集400万两银子。
1907年,清政府批准修筑洛潼铁路,河南铁路公司由民众集股筹建成立。
曹鸿勋奏请官商合办潼西铁路,成立陕西铁路有限公司,招商股一半,计200万两,至1908年8月,只征得商股64万两。
1910年8月9日,洛潼铁路开工。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了铁路国有政策,将干线铁路纳入国有范围。然而,7月6日宣布
潼西铁路商办无效,改为由政府直接经营。同年10月发生了
辛亥革命,清政府已经无暇顾及筑路事项,所有的计划也随之搁置。陇海铁路整个线路中,只有汴洛段的长度达到了183公里,并最终建成。
民国时期
1912年9月24日,北京政府的财政总长
周学熙、交通总长
朱启钤与
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电车公司代表陶普施在北京签署了陇秦豫海铁路全线借款合同。随后,他们还与
比利时和
荷兰再次签署了借款合同。通过筹集到的资金,以
汴洛铁路为基础,同时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修建铁路。
1913年1月1日,汴洛铁路并入筹建中的陇海铁路,归交通部陇海铁路督办总公所管辖。同年5月,陇海铁路开封至徐州段、
洛阳市至潼关段工程同时开工。同年8月19日,洛潼铁路商办公司收归国有,洛潼铁路修建工程并入陇海铁路修建工程。
1915年5月,陇海铁路开封至徐州段建成;同年9月,陇海铁路洛阳至观音堂段竣工。
1920年5月,
北洋政府与
比利时和
荷兰签定了借款合同,续建陇海铁路。
1921年,陇海铁路徐州至海州段、观音堂至灵宝段同时开工建设。
1923年2月1日,向东延伸的铁路东起
连云港市(今连云港)西至开封段竣工。
1927年11月,陇海铁路观音堂至灵宝段竣工。
1930年11月,陇海铁路灵宝至潼关段开工建设。
1931年12月,
洛阳市以西至
潼关县段则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军阀混战的影响,进展缓慢。历时18年,方始通车。
1932年,陇海铁路每日开行特别快车一次,包括
徐州市至潼关(1/2次)和
开封市至洛阳(3/4次),同时每日开行客货混合列车一次,包括徐州至洛阳(73/74次)和
郑州市至开封(75/76次)。 同年8月,陇海铁路潼关至西安段、
连云港市至连云港段开工建设。
1934年11月,陇海铁路每日增加了潼关至
渭南市的特别快车一对。
1935年1月,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开工建设;同年4月,陇海铁路潼关至西安段竣工。并且增开了
西安市至
宝鸡市的普通客车一对和
潼关县至宝鸡的客货混合列车一对。同年5月,每日增开了连云港至
徐州市的特别快车(5/6次)和连云港至徐州的客货混合列车各一对。 同年6月,陇海铁路海州至连云港段竣工。
1936年12月,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竣工。
1939年5月,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开工建设。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后,
中国国民党接管了徐州铁路。为了防止国民党利用铁路分割和包围解放区,
淮海地区地区的
八路军和
新四军发动群众,在徐州周围的津浦、陇海两条主要
铁路干线的多个地点进行了拆除。这导致徐州铁路被分割、破碎,基本上陷入了瘫痪,成为一条无法通行的死路。
1945年12月,历经15年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终于竣工。
1946年8月,为了支援中原和苏中解放区的战斗,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在
开封市和
徐州市之间开辟战场,通过调动敌人的力量,在行动中歼灭其中一部分敌军。从10日开始,经过三天的战斗,先后攻克了
砀山县、兰封以及杨集、柳河集等十余个车站,控制并破坏了300多公里的铁路线,其中就包括陇海铁路。随后,他们乘胜向南进军豫东地区,攻克了
杞县和
通许县。15日,成功争取了
夏邑县、
永城市和
虞城县的联防总指挥蒋嘉宾率领的5000多人起义,打乱了
中国国民党军队南线作战计划。
1946年12月,陇海铁路增加了
西安市至
连云港市的特别快车。
新中国时期
1950年4月,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开工。
1953年7月,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竣工,至此,陇海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2004年4月18日,
国铁集团进行第五次大规模提速,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的旅客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了200千米/小时。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规模提速,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的旅客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了200千米/小时。
2010年7月,陇海铁路在
河南省和
陕西省部分路段遭受强降雨的
地质灾害影响,导致多趟列车晚点。
2011年8月28日,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的旅客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调降至160千米/小时。
2018年2月2日,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首次在陇海铁路连云站至
徐州北站间组织开行了重载列车,列车重量达到6500吨。
2019年10月9日凌晨4时整,在中国铁路陇海线上行骆驼巷至夏官营、兰新线下行金昌至玉石区间的线路上,2台
钢轨打磨车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线路打磨施工作业,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陇海线第二阶段集中修施工会战全面打响。
2020年1月中旬,作为
浩吉铁路联通陇海铁路重要纽带的张家湾联络线正式开工建设。
2021年3月9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350余名干部职工在陇海线高柏站至阌乡站上行区间线路进行长钢轨更换作业,开启陇海线第一阶段集中修理工作。
2022年11月29日,新建浩吉铁路张家湾联络线引入陇海线
张家湾站工程顺利完工,张家湾站成为浩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会站。
2023年3月20日,
西安市临潼区举行2023年高质量项目全面开工暨陇海铁路(临潼段)综合改造项目开工仪式。
建设规划
相关设计参数
建造单位
沿途信息
线路走向与交汇
陇海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重要的
铁路干线,东起江苏省东北部的
连云港市,一路向西经“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
商丘市、
五代十国与
北宋故都
开封市、省会
郑州市、九朝古都洛阳、
三门峡市,
陕西省渭南市、十三朝古都西安、秦都咸阳,旧称陈仓的宝鸡,甘肃省天水市、
定西市,终点是甘肃省省会
兰州市。西行至兰州,与兰新、包兰、
兰青铁路衔接,并与京沪、京九、京广、焦枝、
宝成铁路等铁路
相交。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
沿线车站
设备设施
车机设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陇海铁路广泛使用ST3型和胜利13型蒸汽机车。
1973年,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南段开始大量配备东风3型机车,取代了之前使用的人民型和胜利型蒸汽机车。
1986年,原中国铁道部为满足陇海铁路郑州至宝鸡段电气化铁路需要、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向日本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订购6K型电力机车车型,共计85台,全部配属原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使用。1988年3月起,担负陇海铁路郑州(郑州北)—洛阳—三门峡西区段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成为此后20年间该区段的主力电力机车车型之一,现已全部停用。
1989年3月,中国铁道部针对陇海铁路郑宝段的
电气化铁路第二批电力机车进行国际招标,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标并供应了一批新型机车,被命名为韶山6型。。
1998年10月,
韶山7c型电力机车配属给
国铁集团郑州局西安机务段。
2000年4月开始,韶山7D型电力机车配属给郑州铁路局西安机务段。
2002年11月,东风8BJ型0001号内燃机车配属给郑州铁路局郑州北机务段。
2009年3月,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开始使用HXD3型机车。
2019年12月30日,陇海铁路
连云港市至连云段开始运营市郊列车,这些列车采用
和谐号CRH6型电力动车组A型城际动车组。
2021年7月,在陇海铁路
咸阳站至
西安站区间开行“绿巨人”(CR200J型复兴号)
动力分散式列车。
运行系统
2003年,陇海铁路干线路段完成了复线改造,全线采用ZP89型双线单向三显示自动闭塞系统。
2004年,中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陇海铁路郑州至
徐州市段和徐州至连云港段分别在2006年8月和2009年11月完成了电气化改造,并进行了自动闭塞“三改四”工程。
陇海铁路郑州至
西安市段、西安至
宝鸡市段、宝鸡至
天水市段、天水至兰州段分别在2006年8月、2004年4月、2015年1月和2015年6月完成了自动闭塞改造工程。至此,陇海铁路全线实现了采用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
运行与服务
客货流量
沿线车次
建设成果
相关技术难题
自然条件复杂
陇海铁路沿东西走向,横跨黄淮平原、豫西
黄河谷地、
渭河谷地、
黄土高原和
黄河峡谷等多个自然地形区域,沿线地理、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各不相同。在当时,这是一项具有较大施工难度的工程。 陇海铁路的宝兰段是该铁路线上地质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一段。宝兰段分为宝天段和天兰段两个部分。而
宝鸡市至天水段则是整个陇海铁路工程中最为复杂和艰巨的路段,它所经过的秦陇山地坡陡沟深,南有涛涛渭河,北有悬崖峭壁,因地理位置关系,打隧道成了继续开路的关键和难点。
南京国民政府于1939年开始修建这一段铁路,历时7年才勉强完工。然而,通车后该段发生了频繁的塌方事故。
线路技术标准低
陇海铁路建成后,技术问题也显现了出来,陇海铁路(
普速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低,列车运行速度低,不能满足郑洛两大中心城市当前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其中郑州-洛阳陇海线始建于1908年,线路基础差,技术标准低,已经成为制约陇海铁路进一步提速的瓶颈。
重点工程项目
松树湾隧道工程
松树湾隧道是陇海铁路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位于
甘肃省定西市南21公里处,介于陇海铁路石品湾站和马河站之间,穿越陇海铁路的最高点大营梁。该隧道全长2224.3米,
平均海拔达到2000米,是陇海铁路中最长的隧道。该隧道于1973年建成通车,并于1985年4月完成了
电气化改造工程。
三门峡市杨连第大桥工程
杨连第大桥地处
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陇海铁路观音堂至
庙沟站间,原名陇海铁路8号桥,20世纪20年代建成。大桥高45米、长172.5米,东接槐沟隧道,西连陇海铁路最长的石隧道,四面峭壁环绕,是当时陇海铁路上最高的桥梁,也是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第一高桥。
宝兰二线工程
宝兰二线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项目之一。该线建成后,
宝鸡市至兰州段的列车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每天41.8对提高到165对,年货运量将从1300万吨增加到4000万吨。同时,该工程对于完善
西北的
铁路干线网络,扩大陇海、
宝成铁路、
宝中铁路与宝兰、兰青、
兰新铁路之间的运输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有力推动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等省份的经济发展。
灞河大桥抢险改线工程
灞河大桥是陇海铁路抢险改线工程中的关键段落,它采用钢筋混凝土提速梁结构,总长度为395.88米,由11个墩和2个台组成。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78根直径为1.25米的钻孔桩,总桩长达2319米。改线后的铺轨长度为1.402双线千米,
路基土石方总量为5.5328万立方米,采用三七灰土填筑7366立方米,同时还新建了2.74条千米的
接触网,并对5.4条千米进行了改建。该段列车的运行时速为120千米。
价值成果
获奖荣誉情况
2007年"陇海铁路既有线西安-宝鸡段200km/h提速改造研究"项目获得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
2007年,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电气化技术改造工程的通信信号设计荣获中国铁路总公司优秀工程勘探设计二等奖。
2008年,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段电气化技术改造工程获得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火车头优质工程一等奖。
2019年,陇秦豫海铁路(陇海铁路)被选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
社会价值意义
陇海铁路是连接中国江苏连云港与甘肃兰州的主要铁路干线,它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其中宝兰高铁更是拉近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的时空距离,让中国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运输保障。
陇海铁路最初被称为陇秦豫海铁路,修建工程始于20世纪初,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这段历史中,从清末到20世纪五十年代,陇海铁路经历了中国向外借款、官方监督商业运作、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
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完成了最后的工程。这样一个经历让中国重新获得了世界铁路工程的领先地位和自主研究设计铁路的
知识产权权力,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铁路领域的地位。
陇海铁路作为中国东西向贯通的铁路大动脉之一,21世纪以来,连接了北方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作和交流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切合中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提高中国综合运输效率同时,也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输送“中国力量”,成为彰显大国担当的有力体现。
参考资料
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