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攀蛇(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是
眼镜蛇科太攀蛇属的一种毒蛇,被视为
澳大利亚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其毒性在陆栖毒蛇中排第三,仅次于
细鳞太攀蛇和
东方褐蛇。其主要分布于
澳大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栖息在温暖潮湿的
温带到
热带沿海地区,包括石质山地、丛林、
灌木丛和沿海草地,以及放牧地和甘蔗田等。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
爬行纲为食。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到夏季之间,卵生。
太攀蛇具有细长的身体,成体平均长约2.0米,
雄性稍大于
雌性。身体覆盖着光滑而细小的鳞片,颜色通常为浅橄榄色、
红棕色或灰褐色,头部颜色较身体浅。头部相对较大,与细长的脖子有明显区别。眼睛较大且圆形,颜色通常为浅褐色或榛色。嘴巴内有一对长而尖锐的毒牙,位于上颚的前部,长度可能超过1厘米,是
澳大利亚眼镜蛇中毒牙最长的蛇。
其毒液富含
神经毒素,包括前后突触神经毒素、强力凝血剂、肌溶蛋白等,临床研究表明,太攀蛇毒液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凝结功能,受害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瘫痪、内出血、肌肉组织破坏和
肾脏损伤等。1950年,一位名叫凯文·巴登(Kevin Budden)的驯蛇师捕获了一条太攀蛇,其毒液用于研制太攀蛇抗毒血清,这条蛇的标本已知保存在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博物馆。
太攀蛇并未面临任何重大威胁,
种群数量没有下降的趋势。2017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为无危(LC)。
命名与分类
命名
德国博物学家威廉·彼得斯(Wilhelm Peters)于1867年将太攀蛇描述为Pseudechis scutellatus。1922年,鸟类收藏家威廉·麦克莱南(William McLennan)在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的科恩附近杀死了两条蛇,将皮肤和
颅骨送往
悉尼的
澳洲博物馆。澳大利亚自然学家罗伊·金霍恩(Roy Kinghorn)根据在科恩采集的毒蛇的标本,于1923年建立了
太攀蛇属(Oxyuranus),并将这两条蛇命名为Oxyuranus maclennani ,他认为独特的上颚骨使得该属与所有其他
眼镜蛇科蛇不同。1933年,澳大利亚动物学家唐纳德·汤姆森(Donald Thomson)认为Pseudechis scutellatus 和Oxyuranus maclennani 是同一物种,这意味着威廉·彼得斯的种加词具有优先权,罗伊·金霍恩的属名也具有优先权。因此,太攀蛇
食虫类为Oxyuranus scutellatus。
亚种划分
太攀蛇的亚种划分在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议,主要认可的亚种有东部太攀蛇(O. s. scutellatus)和西部太攀蛇(O. s. canni)。东部太攀蛇主要分布在
澳大利亚的
昆士兰州和
新南威尔士州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带,西部太攀蛇分布在澳大利亚的
西澳大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这两个亚种在形态和生态特征上有一些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分类地位和界限仍在研究。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两个亚种之间存在连续的变异,而不是明确的界限。
特征
体型
太攀蛇是一种中型到大型的蛇,具有细长的身体,成体平均长约2.0米,雄性稍大于雌性。尾巴相对较长,呈圆锥状,有助于在移动时保持平衡。
头部
太攀蛇的头部相对较大,与细长的脖子有明显区别。它们的头部通常呈三角形,具有明显的眉骨突出。眼睛较大且圆形,颜色通常为浅褐色或榛色,瞳孔较大。嘴巴内有一对长而尖锐的毒牙,位于上颚的前部,长度可能超过1厘米,用于注射剧毒。
鳞片
太攀蛇身体覆盖着光滑而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助于减少摩擦并使其在移动时更加灵活。颜色可以有所变化,通常为浅橄榄色、
红棕色或灰褐色。身体侧面颜色较浅,腹部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并带有橙色或粉红色斑点。
雌性和
雄性在身体颜色和斑纹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头部明显较身体浅色,尤其是幼体(头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暗,但口鼻部始终保持较浅的颜色)。背部鳞片可能略有龙骨状,其他部位则较光滑。身体中部鳞片排列在21或23行,腹鳞约220-250片,肛鳞单片,尾下鳞有分叉。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太攀蛇主要分布于
澳大利亚,包括其内陆和沿海地区,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尤其常见。此外,其还在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南部海岸地区也有分布记录。
栖息环境
太攀蛇栖息在温暖潮湿的
温带到
热带沿海地区。它们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境,包括石质山地、丛林、
灌木丛和沿海草地等。除了自然生境,其还可以适应
人类活动区域,它们可以在放牧地和甘蔗田等农业地区找到
栖息地和食物资源。此外,太攀蛇也会在废弃的动物洞穴、空心树干和植被落叶堆中寻找避难所,这些地方为它们提供了隐蔽的栖息环境。
习性
节律行为
太攀蛇一年四季都很活跃,最常见于冬末和春季。其主要在白天活动,在清晨到上午中期活动较多,天气炎热时,可能变成夜间活动。其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体色,在夏季会变成明亮的铜色,而在冬季会变成暗褐色。这种变化有助于太攀蛇在寒冷月份快速保暖,同时避免在炎热月份过度受热。幼年太攀蛇没有这种季节性变化。
觅食行为
太攀蛇作为顶级捕食者,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为食。它们喜欢在水域边缘和岩石堆中寻找猎物。
太攀蛇使用舌头嗅探和感知周围环境中的气味和化学物质。一旦太攀蛇嗅到猎物的气味,它们会凭借视觉和嗅觉定位猎物的位置,并迅速靠近。当太攀蛇接近猎物时,它们会突然袭击,通常没有任何警告。太攀蛇利用锋利的牙齿咬住猎物,并注入毒液进入猎物体内,等待毒液发挥作用后整个或大块地吞下猎物。摄食后,其会寻找隐蔽的地方进行消化,逐渐分解和吸收猎物。
防御行为
当太攀蛇感到威胁时,它们会采取一系列的威吓姿势来警告潜在的敌人,包括头部和前体抬起、张开口部、发出嘶嘶声,还可能展开颌部背侧,使头部呈现矛尖状。太攀蛇可以迅速向前或向侧面扑击,并且可以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进行攻击。在某些情况下,太攀蛇可能会采取假死的防御策略。它们会停止呼吸、放松肌肉和保持静止,以使敌人误以为它们已经死亡而放松警惕。
社会行为
太攀蛇通常独自在其领域内活动和生活,不形成群体或社会结构。太攀蛇具有领域性,它们会在特定的领域内活动和寻找食物,并且会标记和防卫自己的领地,以保护食物和繁殖资源。太攀蛇通常会避免社交接触和相互竞争,在领地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冲突和资源竞争。
繁殖
交配行为
太攀蛇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到夏季之间。在繁殖季节,
雄性会发出特殊的化学信号和声音来吸引
雌性进行交配,交配通常在地面或树上进行,可以持续数小时。雄性会有争斗行为,在争斗时,两只雄性互相缠绕身体,试图压低对方的头部和颈部,成功的雄性能获得更大范围内和雌性交配的机会。
产卵
太攀蛇为卵生,交配后的2~3月,雌性会产下3~21枚软壳卵(平均为11枚),通常放置在
树洞、树根下或地面的洞穴中。根据孵化温度,卵在
产卵后2~3月孵化。新孵出的幼蛇总长度约为46厘米左右,已具备独立狩猎和开始单独生活的能力,它们会尽快离开出生地点,开始自己的生活。太攀蛇的寿命约为10~15年,但在良好的条件下可能会延长到20年以上。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太攀蛇广泛分布于
澳大利亚和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多个保护区中,该种群在这些地区并未面临任何重大威胁,种群数量没有下降的趋势。
保护级别
2017年,太攀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为无危(LC)。
毒性
毒素
太攀蛇的的毒性在陆栖毒蛇中位列第三,仅次于细鳞太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和东部拟眼镜蛇(Pseudonaja textilis)。其毒液富含神经毒素,包括前后突触神经毒素、强力凝血剂、肌溶蛋白等,被视为澳大利亚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太攀蛇是非常神经紧张和警觉的蛇,任何靠近它们的动作都可能引发攻击。
太攀蛇的毒液器官发达,牙齿是所有
澳大利亚眼镜蛇中最长的。当太攀蛇咬击时,会将大量毒液注入深处的组织中,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咬击时仍能注入相同数量的毒液。临床研究表明,太攀蛇毒液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凝结功能,受害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尤其是儿童)、瘫痪、内出血、肌肉组织破坏和
肾脏损伤等。在1956年联邦血清实验室引入特异性抗毒血清之前,太攀蛇咬伤几乎总是致命的。
抗毒血清
1949年,19岁的驯蛇师凯文·巴登(Kevin Budden)为了研制抗毒血清,来到了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捕捉太攀蛇。1950年7月,他在凯恩斯郊区的垃圾场发现一条太攀蛇,并成功将其擒获。然而在他前往当地博物学家S.E. 斯蒂芬斯(S.E. Stephens)家的路上,太攀蛇逃脱并咬伤了他的手。尽管如此,他成功地重新控制住蛇,并在前往医院之前将其安全地固定。然而,当天晚些时候,巴登出现瘫痪症状,尽管接受了通风和大剂量的虎蛇抗毒血清治疗,但次日早上不幸去世。后来,联邦血清实验室在巴登捕捉的太攀蛇身上成功获得了78毫克的乳白色毒液,从而研制出了太攀蛇抗毒血清。这条太攀蛇当时备受关注,并被带到
墨尔本动物园展示,去世后被制成标本收藏于
澳大利亚的
维多利亚博物馆。
相关报道
1935年起,澳大利亚卫生部门在
昆士兰州北部建立记录植物和动物伤害案例的登记册,至1940年已记录一起幸存者(几个月内失去嗅觉)和两起因太攀蛇咬伤而导致死亡的案例,再于1944年增加三起死亡案例。
2005年至2015年间,太攀蛇占澳大利亚已确认蛇咬伤案例的4%(31例),无死亡记录。在对发生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的蛇咬伤事件进行回顾研究时,至少有一起蛇咬伤事件是由太攀蛇导致的并导致了死亡,此外,还记录了发生在1981年至1991年期间的两起由太攀蛇引起的死亡案例。
物种对比
东方褐蛇(Pseudonaja textilis)和
西部拟眼鏡蛇(P. nuchalis)也属于具有一定毒性的
澳大利亚蛇类,并在外观上与太攀蛇相似,但仍有一些区别。
首先,太攀蛇通常具有较大的头部和细长的脖子。相比之下,东部拟眼镜蛇和西部拟眼镜蛇的头部和脖子宽度相当,没有明显的细长特征。其次,太攀蛇的面部和
吻部可能呈现较浅的颜色,这个是最重要的区分特征。东部拟眼镜蛇和西部拟眼镜蛇的面部和吻部颜色可能与其身体颜色相近,没有明显的浅色区别。此外,太攀蛇被认为是最长的澳大利亚蛇类之一,成年太攀蛇的平均长度约2米。而
东方褐蛇和西部拟眼镜蛇的体型可能较小,平均长度在1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