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是指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既不急于找工作也没有继续深造计划,而是以其他形式进行自我调整,重新树立人生目标,缓慢寻找就业机会的现象。国外将“慢就业”的现象称为“GAPYEAR”(译为“
间隔年”)。国外相关研究认为,“慢就业”指的是就业与失业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大部分评价较为中立。中国学者对于“慢就业”意见不一,但是社会大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态度。根据调查显示2016年后“90 后”与“95 后”成为“慢就业”的主要群体。
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被尊重、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影响着当下年轻人的选择。而随着自媒体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工作不再局限于固定班次的“打卡”上班,直播、写作等时间灵活的行业也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2015年,记者卢越在工人日报上发表文章《“慢就业”:如此“任性”为哪般?》,“慢就业”现象引起关注。2016年,根据相关数据,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48%的人则选择回避就业。2017年,17%应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2018年,根据《2018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应届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达6.99%。2019年,约8.00%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2020年,应届毕业生约15.6%选择“慢就业”。2021年,
清华大学灵活就业人数有1015人,占比为13.6%;
厦门大学有1026人选择灵活就业,占比为11.2%。2022年,
智联招聘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比例约为15.9%。
2023年夏天,1158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比2022年多了82万,2023年5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上升至20.8%,创下2018年以来该数据的新高。毕业人数多,导致选择“慢就业”比例提高,同时失业率上升。2023年应届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从偏好的企业类型看,国企是毕业生首选;薪酬福利、稳定性是毕业生求职首要关注点。
202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计划,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
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提供实践引导、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慢就业”是一个中性词。对于合理的“慢”,社会应当更加理解和包容,但对毕业生而言,“慢”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慢”而“慢”。无论快与慢,年轻人尽快找准属于自己的“赛道”才是关键。——《
光明日报》评
“慢就业”不是不就业,突破旧的观念束缚,人生之路或能打开更多可能。——《
新民晚报》评
我们既要摒弃“就业GDP思维”,给高校“松绑”,给积极“慢就业”的大学生更多成长、发展空间;也要看到消极“慢就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让“慢就业”最终演变为“不就业”。——《正观新闻》评
应充分发挥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息桥梁作用,阻断毕业生向“消极就业”“懒就业”方向变化,通过改善劳动条件、规范企业行为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经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