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
唐代时期官员
李渤(773~831年),字浚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唐朝大臣,殿中侍御史李钧的儿子。
早年隐居嵩山,刻苦读书。元和初年,起家左拾遗,历任著作佐郎、右补阙、丹王(李逾)府议参军赞善大夫、库部员外郎。得罪宰相皇甫镈,谢病归乡。李恒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得罪宰相杜元颖,出任南康郡江州刺史长庆二年,入为职方郎中,迁谏议大夫,充理使,转给事中,赐金紫。李湛即位,上书营救崔发,得罪宦官集团,出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御观察使。
唐文宗太和五年,授太子宾客,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九,获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出身申公房李姓,(始祖李潜)。
李渤,和兄长李涉偕隐卢山,更徙少室。唐文宗时拜太子宾客。工诗文,书、画亦皆可喜。卒年五十九。《唐书本传》、《集古录》。
人物生平
曾与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一带读书。他在白鹿洞养了一只白鹿、并常随白鹿外出走访与游览。因此,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读书处称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时,旧地重游,在白鹿洞广植花木,增设台、宅舍、书院,修一新。至今白鹿精洞书还存有纪念李渤先贤祠和后人石雕的白鹿。
长庆二年,李渤被调回长安,任职方郎中,升迁谏议大夫李湛即位,转给事中。因仗义执言,抨击太监横行霸道,并为鄂县县令崔发鸣不平,又出为桂林市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罢归洛阳市。李渤虽被排斥,但谏官继续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人物评价
旧唐书》对李渤的评价是: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终不息言,以挽救时弊,值得尊重。
家族成员
先祖:李发,北魏横野将军、申国公。
祖父:李玄,卫尉主簿
人物轶事
李渤到江州不久,发现朝廷管理财政的官员张叔平,不顾百姓疾苦,竟奏征贞元二年(786年)逃户欠款四四0一贯。他体察下情,为民请命,立即上书陈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顷”,还要征收三十六年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实在负担不了。并在书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在李渤的恳切请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实为诚恳,若不容(免除),实难存济(安顿),所诉欠(拖欠)并放(免收)。”
当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积约一千二百亩,东抵北风嘴,西连龙开河,南接山川岭,北依浔阳城。由于湖面宽阔,南来北往行人诸多不便。李渤为了方便行人,遂纠工在湖中筑堤。堤长七百步(约二里),南连山川岭,北接城池的南门口,沟通南北,往来称便。堤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后人为感谢这位刺史,将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桥名思贤桥
个人作品
《辨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精先生(李渤的号)记。
参考资料
李渤传.虚阁网.2024-08-24
李渤.古诗文网.2024-08-2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家族成员
人物轶事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