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曾(1922年8月1日-2006年9月27日),满族,原名关士清,出师后取艺名“学曾”,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琴书创始人,被誉为“琴书泰斗”,生前曾任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
曲艺家协会理事。
关学曾出身贫寒,曾拜常德山为师学唱单琴大鼓,后又拜石金荣为师学唱乐亭大鼓,14岁时关学曾在隆福寺庙会撂地演出《小姐俩拾棉花》,16岁关学曾出师,在北京书茶馆、剧场、庙会等处说唱长篇大书《七国演义》《回龙传》等。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关学曾成为文艺工作者。1951年-1952年,关学曾两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战场为志愿军战士演唱了由他创作演出的《模范战士姜士福》《尚广和抓特务》等反映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作品。在慰问演出中,关学曾接触到了
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等多种地方艺术。回国后关学曾正式推出了“北京琴书”内容、伴奏音乐结构等进行了创新。1961年,关学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
北京琴书的创作表演中。
改革开放后,关学曾提出了“5分钟艺术”的观念,如《长寿村》《怕婆村》《礼尚往来》都是5分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
1984年,关学曾从北京曲艺团退休。随后,关学曾先后担任了北京
曲艺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1997年初,关学曾演唱
张艺谋导演的都市喜剧《
有话好好说》插曲,深受观众喜欢。2006年8月,中国文联、
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关学曾
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同年9月,经市委宣传部同意,北京市文联党组研究决定授予关学曾“北京市文联德艺双馨楷模”称号。
2006年9月27日晚8时50分,关学曾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关学曾192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关学曾的母亲关凤氏是家庭妇女,每天天不亮就在崇文门一带的鬼市摆地摊儿,关学曾11岁时被父亲到前门外湿井胡同专营洋货批发的宝成堂当童工,学做拉锁,在关学曾做工期间,常听父亲讲《济公传》《
封神演义》等
曲艺作品,关学曾也没事,常去茶馆听书,由此关学曾便记下了艺人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唱段。后来在房东李大妈的引荐下,关学曾拜常德山为师学唱单琴大鼓,后又拜石金荣为师学唱乐亭大鼓。
演艺经历
14岁时关学曾在隆福寺庙会撂地演出《小姐 俩拾棉花》,16岁关学曾出师,在北京书茶馆、剧场、庙会等处说唱长篇大书《七国演义》《回龙传》等。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关学曾参加了北京市文委旧剧科举办的“北京戏曲界讲习班”,在这里,关学曾听到人们把“唱
大鼓的”称为“文艺工作者”。因受到社会的尊重,关学曾此后相继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石不烂赶车》《考神婆》等一批根据解放区题材改编的唱段,而关学曾也成了曲艺界写新唱新的带头人。1951年和1952年,关学曾在北京市文联的倡导下,两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战场为志愿军战士演唱了由他创作演出的《模范战士姜士福》《尚广和抓特务》等反映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作品,鼓舞志愿军的士气。在朝鲜战场前线的一次慰问演出中,关学曾刚唱了几句,敌军飞机就来了,而关学曾演唱的《尚广和捉特务》一段十三四分钟的表演,居然中断了七次。在慰问演出中,关学曾接触到了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翼州琴书等多种地方艺术,各地的琴书都突出了地方特色,只有在北京,还通称为“琴书”。归国后,关学曾与琴师吴长宝商议后,正式推出了“北京琴书”。定名后,关学曾在内容、伴奏音乐结构、唱词行腔规范以及板式的变化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北京琴书的面貌焕然一新。
1961年,关学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关学曾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北京琴书的创作表演中把曲艺文艺轻骑兵和寓教于乐的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关学曾又提出了“5分钟艺术”的观念,创作了《长寿村》《怕婆村》《礼尚往来》等一批此类作品。1984年,关学曾从北京曲艺团退休。从艺几十年,关学曾共演唱过1000多个段子,其中220多段是他自己编写的。1988年至2003年期间,关学曾先后担任了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在关学曾的带领下,曲协工作颇有生气。1996年10月开始,关学曾率领京城众多艺术家,开展了“曲艺进校园”活动,开启了全国传统艺术进校园的先河。1997年初,关学曾演唱张艺谋导演的都市喜剧《有话好好说》插曲,关学曾在电影中表演的几分钟插曲京味儿十足,与电影内容高度契合,受到全国观众欢迎。因此,关学曾被很多观众誉为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的“谋男郎”。2006年8月,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授予关学曾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同年9月,经市委宣传部同意,北京市文联党组研究决定授予关学曾“北京市文联德艺双馨楷模”称号。
2006年9月27日晚8时50分,关学曾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4岁。
艺术成就
关学曾是北京琴书的创始人,2007年,北京琴书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51年关学曾从
抗美援朝战争前线慰问演出归国后,关学曾与常年合作的琴师吴长宝对“琴书”的唱腔、板式、表演进行了改良,在唱腔上吸收了“乐亭大鼓”和“单弦牌子曲”的腔调;板式上由原来的三眼一板发展为慢板、快板、散板等;唱法上由原来只有“跺句”,发展为“双跺句”、“大跺句”等;伴奏上使用
扬琴、
四胡、
二胡,使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曲目大都改为短段子,多以现实题材为主。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良,关学曾正式将“琴书”定名为北京琴书。
在改革开放后,关学曾提出了“5分钟艺术”的观念,这一理念开拓了民族艺术的改革思路。
个人作品
个人生活
关学曾20岁出头在鼓楼后身唱琴书的时候, 有位刘姓的老太太常来,在刘老太太的撮合之下,关学曾与一名叫秀芳的姑娘喜结连理。关学曾晚年,老伴秀芳去世,关学曾时常怀念二人在一起的日子。
关学曾的儿子关少曾是北京琴书研究会会长,孙女是童星出道的关晓彤。
后世纪念
2016年,在北京举行了怀念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专场演出,关学曾的孙女关晓彤在活动上演唱了一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以纪念已故爷爷——琴书泰斗关学曾。
2022年7月30日上午,《纪念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关学曾的家人、弟子、曲艺界同仁、文化艺术界及媒体朋友出席了纪念活动。
2022年7月31日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北京曲艺团承办的纪念关学曾诞辰100周年专场演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时任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部分领导,与现场600余名观众一起缅怀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关学曾以锐利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崭新的观念与琴师吴长宝对“单琴大鼓”进行改革,不断充实完善唱腔曲调,让节奏错落鲜明,逐渐形成了一种“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唱结合”的新颖独特调式,并将改革加工后的琴书定名为“北京琴书”,从此成为北京重要的曲艺曲种,受到观众喜爱。(中国新闻网评)
关学曾为人谦和,但在艺术上一丝不苟。不论演出条件多么艰苦,他从不挑剔,打鼓就唱。战场上、工地中、田野间,都有他乐观爽朗的歌声。(光明日报评)
作为北京文艺界的一面旗帜,关学曾先生以描述百姓事、歌颂百姓情为己任,厚积京味民风民情,以说唱新北京为永久追求,践行了一名人民艺术家的职责。(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