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
中国湖北省境内发源的河流、长江一级支流
清江古称夷水、又称盐水,是中国湖北省境内发源的第一大河流、长江一级支流,清江流域处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属云贵高原的东北端中低山区。清江发源于湖北省齐岳山,经纬度范围在108°35'~111°35'E和29°33'~30°50'N之间。清江干流全长423千米,流域面积17000平方千米,流域内包括忠建河、马水河、野三河、泗渡河等7条主要支流以及其它支流共计105条,最终在湖北宜都注入长江。
清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等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2.8~16.5℃之间。清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561毫米,其中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5~10月,各月降水差异明显。清江流域所在地区第三纪上新世(3千万年前)开始隆起,新第三纪以来,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下清江流域处于整体抬升为主的区域拗陷阶段,表现为平原区不断沉陷,隆起区不断抬升,演化为现代的自然地貌景观。
清江流域拥有隔河岩水电站高坝洲水电站、水布垭3座大型水电站,是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反应速度最快、调节容量最大的骨干调峰调频电源基地。清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区域,拥有耕地167平方千米左右,常年复种面积400平方千米,其中粮油作物占57.8%、 经济作物占42.2%。流域内的宜都鲟鱼谷是中国最大的工厂化鲟鱼养殖基地,生产的鲟鱼系列产品远销欧洲,宜都被称为“世界鲟都”。流域内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矿床和全球最大天然富硒生物圈,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硒都”“中国硒谷”。
清江流域存在农业、养殖业产生的面源污染;水电开发过度而产生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等环境问题。2020年1月1日《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包括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养殖的严格管理;水电站、拦水坝的规范管理等多项举措。清江流域有众多景区,包括国家5A级景区:清江画廊风景区,其内主要有倒影峡、仙人寨、武落钟离山三大景点;国家4A级景区:恩施大清江红花峰林景区、湖北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
命名
清江古称“夷水”“盐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始载于《禹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水经注》说: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位置境域
清江流域处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属云贵高原的东北端中低山区,经纬度范围在108°35'~111°35'E和29°33'~30°50'N之间。流域东邻江汉平原,南与澧水流域相接,西与乌江流域接界,北与长江三峡地区相邻,流域形状南北窄而东西宽。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齐岳山。
清江流域内除利川、恩施、建始境内有3个小盆地及河口附近的局部冲积平原外,全流域80%均为山地,流域内包括忠建河马水河、野三河、泗渡河、丹水、龙王河、渔洋河7条主要支流以及其它支流共计105条,自西向东流经湖北省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宜都10个县市,于宜都注入长江。清江干流全长423千米,流域面积17000平方千米,其中源头至恩施为上游,全长约153千米;恩施至长阳资丘为中游,长约160千米;长阳资丘至入长江口为下游,长约110千米。
历史变迁
清江流域地处中国鄂西南山区,鄂西在中生代以前属下扬子海,第三纪上新世(3千万年前)开始隆起,中新世(70万年前)隆起成山,在震旦纪至中三叠世为陆棚陆表海环境。晚三叠世因印支运动使区域大面积抬升为陆地,从而转变为内陆盆地,同时,区域上发生局部拗陷作用,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山间拗陷盆地。
侏罗纪时,山间拗陷盆地继续发展,形成了以清江流域西部利川盆地为主要代表的盆地地貌。侏罗纪至白垩纪,在燕山运动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台裙带,并逐渐变成内陆山间断陷盆地环境,如恩施、建始盆地。新第三纪以来,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下清江流域处于整体抬升为主的区域拗陷阶段,表现为平原区不断沉陷,隆起区不断抬升,形成了近代地貌雏形,并进一步演化为现代的自然地貌景观。
白垩纪早期,在太平洋板块亚洲板块作用下造成基底上冲,形成了东—西向的引张应力场,东部形成了江汉坳陷盆地,西部沿建始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断裂形成了恩施、建始断陷盆地;使江汉盆地和恩施盆地各自形成系统水文网;新第三纪至早更新世时期,受喜马拉雅山脉末幕和元谋运动影响,以及江汉盆地距江汉、恩施盆地分水岭较近,江汉盆地一侧的水系向源侵蚀能力远大于恩施盆地水系的向源侵蚀能力;至中更新世时期,因气候温暖潮湿、雨量丰沛和河流侵蚀能力强,江汉盆地水系最终袭夺了恩施盆地水系,形成了自西向东横贯的清江水系。
水文特征
径流特征
清江为典型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属于鄂西暴雨区,年最大洪峰多发生在6~7月。流域内径流量年际变化范围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与流域内降水的年内分配相对应,年内径流主要产生于4~10月,占全年径流的85%以上。
清江流域年径流量150.44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477立方米每秒,河道内生态环境及生产需水流量143.1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23.4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15.56%,多年平均汛期难于控制利用的洪水量104.54亿立方米。清江属于典型山溪性河流,枯洪季节流量悬殊。
流域组成
干流河段
清江干流长度为423千米、总落差1430米,河流纵剖面呈常态型流域结构。根据河谷地形及河道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段:上游从河源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约153千米,属高山河型,总落差1070米,占干流总落差的75%,平均比降6.5‰,一般枯水面宽约50~70米,集水面积约3700平方千米。中游段从恩施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长约160千米,总落差约280米,平均比降为1.8‰,河道绝大部分流经深山峡谷,两岸陡坡达60度~80度,属山地河型。河床一般为岩石,覆盖层多为卵石,枯水期河宽一般为10~60米,集水面积约9800平方千米。下游段从资丘镇至宜都市注入长江,长约110米,属半山地河型,总落差约80米,河床平均比降0.73‰,集水面积3500平方千米,枯水水面宽度在隔河岩以上一般为60~80米,隔河岩以下一般为80~100米。
支流河段
清江支流众多,左岸各级支流有49条,右岸有56条,河流长度一般较短。其中一级支流25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忠建河马水河、野三河、龙王河、招徕河、丹水、渔洋河7条。所有支流均流向清江干流,无分河道,干支流呈对称性羽状分布。
主要支流
马水河,又名盆家河,全长102千米,流域面积169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5.2立方米每秒;发源于建始县、向南流经建始县东南境,又南至恩施县龟山河附近注入清江;马水河水系发育、 支流众多,主要有太阳河、东洛河、大池河等。
忠建河,又名牛草河、勇洞河,主河道全长117千米,流域面积188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8立方米每秒;发源于咸丰县梅子坪附近山丘,河道先向南流、后转向东方,流经咸丰县、宣恩县,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入清江干流;流域多山,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中间河、长潭河等。
龙王河,全长51千米,流域面积62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0立方米每秒;发源于鹤峰县芹草坪,向北流至巴东县桃符口注入清江;建始县红沙乡以上流经山区、河道弯曲、支流发达、水源充沛,建始县红沙乡以下地势平缓,无大支流汇入,系山溪性常年河流,可取水灌溉。
地下河
清江流域岩溶地下河系统发达,地形坡度大导致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转换迅速,地下水的平均滞留时间短,因此其达到水量平衡的速度快,年均调蓄量偏小。地下水储存主要在4~9月,与降水的集中补给密切相关,地下水储存量的释放主要发生在旱季。流域内还发现暗河87条(截至2018年),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条。
水能资源
清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干流中下游,约占全流域可开发量的85.8%,占干流可开发量的97.4%;水力资源集中分布的特点为:资源的开发可集中物力和财力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并发挥其在系统中骨干电源和主要调峰、调频电站的作用。可开发装机容量430万千瓦,年发电量115.17亿千瓦时。隔河岩水库库容34亿立方米,高坝洲水电站水库库容4.3亿立方米,水布娅水库库容为47.08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85.38亿立方米,其中隔河岩和水布娅水库共计有10亿立方米耐防洪库容。
地理特征
气候
清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冬暖夏热、湿润多雨、云多风小、气温年较差小、无霜期较长等特点,同时兼备山区明显的立体气候差异;多年平均年无霜期为261天,年日照时数为1153.3~1571.0小时。因流域内地形起伏变化大,其气候又多种多样:在河谷地区风和日丽、无霜期长、热量多、生长季长;而在山坡和山顶,冬冷夏凉、降水增多、夏季多雷暴、冬季多雪日, 气候和河谷迥然不同,从河谷至山顶气候有“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气温特征
清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在12.8~16.5℃之间,河谷和盆地年平均气温超过16°C,而山区在13°C左右;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2~5℃;7月是全年最热的时期,流域内各地气温都较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地最热:平均气温分别为27.9℃和27.1℃;气温年较差在22°C左右。极端气温以长阳的42.1℃(1966年8月6日)为流域的最高值,极端最低气温以利川市l的-15.4°C(1972年2月8日)为流域的最低值。
降水特征
清江流域降雨年分配不均匀,大都集中在夏秋季,而冬季的降雨量相对较少。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在时间分布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561毫米,最大年降雨量达1700多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仅900毫米左右,其中80%以上的年降水量集中在汛期5~10月,各月降水差异明显。清江流域位于鄂西南暴雨中心区,暴雨(日雨量≥50毫米)最早出现在4月,并进入雨季,暴雨多于10月结束,6~9月为暴雨集中时期,其中又以7月暴雨最多,雨区面积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在空间分布上:清江流域内上游区年降水量为1400~1600毫米;中下游干流年降水量为1400~1500毫米;干流中游渔峡口镇至资丘镇一带河谷地区较少,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流域北、西、南部与其它流域交界的山地地势较高,降水量大,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
地质
地质结构
清江流域属于扬子准地台之二级构造单元八面山断褶带,并以宽阔的复背斜和复向斜构造形式为主。背斜大多宽广平缓,为高山峻岭,其核部为高原面;向斜狭窄而两翼陡峻,常为低山、盆地,背斜成岭、向斜成盆构成了清江流域地质地貌景观的总体格局。
清江流域褶皱构造分为北部东西向褶皱带、东部东西向褶皱带和西部北东向褶皱带。在北部东西向褶皱带内,向斜较为平缓开阔,背斜梳状紧密、两翼较陡;东部东西向褶皱带内,背斜多呈宽展箱状,向斜常呈复式形态、伸展较长,在褶皱核部多伴生二次纵张断裂;西部北东向褶皱带内,向斜狭窄紧闭,背斜开阔缓展,伴生同向压扭性断裂少、规模大,断裂多发育于褶皱轴部及附近。
地层特征
清江流域地层均为沉积岩,主要包括震旦系至三叠系地层,出露齐全、延续性好;此外还可见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其中分布最广的是三叠系地层,占总面积的49.24%,其次为二叠系和志留系,分别占19.91%和14.38%。
清江流域受中生代、新生代燕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由海相沉积逐渐隆起,形成了大多为沉积岩的地层,流域内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面积占全区的72%以上,三叠系大冶组、二叠系大隆组和栖霞组、志留系等含有泥质软岩或煤系夹石,为流域内主要易滑地层。
清江流域震旦至三叠系时期的地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分布面积约12000平方千米,岩石类型包括石灰岩类、白云岩类及硅质结核病灰岩、条带状灰岩类。流域内的大理石地层较厚,但灰岩常与一些不纯碳酸盐岩类岩层,如泥质灰岩、硅质灰岩和碎屑岩交替出现。
岩石特征
矿产资源
清江流域在地质上曾长期接受海相石灰岩为主的沉积物,地层完整;同时受海西、印支等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从而形成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区,故造成以沉积矿床为主体的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2000年已发现矿种有铁、磷、石灰石、硫铁、锰、钒、铅、锌等24种以上,矿产地 105处,其中7种矿产居湖北省第一,铁矿资源丰富,保有储量5亿吨;清江流域亦是湖北省内煤矿、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非金属建筑材料矿产等相对富集区。流域内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天然富硒生物圈,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硒都”“中国硒谷”。
地形地貌
地形
清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山高坡陡、河谷深切, 清江两侧山地呈阶梯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山区河流特色。流域内部群山耸立、河流深切、高差悬殊,高山地区(海拔\u003e1200米)占流域总面积的28%;中高山(海拔800~1200米)面积为1.2万平方千米,占52%;低山丘陵区(\u003c800米)为4652平方千米,占20%。清江流域地形划分可从西至东分为3段:西段为中高山地形,高程1750~1650米,最高峰猫儿梁2123米;中段为高山、中高山——低山地形,最高峰1912米,向东降至600米;东段为低山丘陵,由500~600米过渡到100~200米。
地貌
岩溶地貌
清江流域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流域内气候适宜,降雨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径流条件好,岩溶作用强烈,发育出各类岩溶地貌;这些岩溶地貌中较大部分如溶洞、岩溶湖等具有较大的观赏及开发价值,是清江流域主要景观之一。清江流域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以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堆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6%;其总体呈西向东倾斜,以及北、西北和东南部高耸,逐渐向中、西南部倾斜凹陷的地势。清江流域内的岩溶地貌主要分布于清江河道干流近岸地带2500米的范围内和其支流近岸地带1800米的范围内,在垂向上形成低海拔溶洞、中低海拔溶洞、中海拔溶洞、中高海拔溶洞和高海拔溶洞5级的阶梯状分布特征。
喀斯特地貌
清江流域发育了一系列喀斯特峡谷,峡谷内有喀斯特石柱和石柱林,它们大面积出现在恩施峡谷两岸,石柱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流域内喀斯特区域一直处于间歇式抬升,表现为流域地貌峡谷的多级化。清江流域内的喀斯特地貌是全国岩溶发育较完好的典型地区,流域内70%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
地质构造地貌
清江流域褶皱发育有一系列的复式褶皱、斜歪褶皱及倒转褶皱,由于清江流域水系发育,且深切地层、各类形态的褶皱出露完好,尤其是清江干流与褶皱轴的交角为70度以上,沿江两岸有许多褶皱剖面。除褶皱外,流域内发育多条区域性大断裂,这些规模巨大的断层形成了断层三角崖,并使地层发生错位,从而形成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断裂景观。另外,一些小型断层、节理与水平大理石层垂直交切后,由于长期的雨水溶蚀,形成成片的灰岩林、灰岩孤垒等。
水文塑造地貌
清江流域水系或水文条件所塑造的地貌主要有3种类型,河流浅切割区地貌:多分布于清江下游,其特点是地形切割微弱,典型地貌为溶丘谷地,水类型为管道裂隙水,分布较均匀。河流中等切割区地貌:在清江干流中、下游及支流部分地段较为多见,其中的石灰岩分布区地表水系较为发达,谷地平坦,正地形峰丛、峰林个体陡峭,峰体林立,局部地方组合形态可见有峰林谷地,如五峰柴埠溪,地下水属裂隙溶洞水,白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地区,正地形为缓坡峰丛、峰顶浑圆,岩溶个体形态不发育,无地下河。河流深切割区地貌:其发育于清江干流中、上游及支流切割较深地段,石灰岩分布区正地形为陡峻峰丛,负地形为典型斗状深溶洼地,底部漏斗、落水洞发育,白云岩地区地貌景观具线性侵蚀特征,地形切割强烈。
其它地貌
河谷地貌:由于新生代后,清江流域地壳活动表现为区域性间歇式整体上升,使得清江河谷下切,在干、支流上形成一系列的“V”型峡谷。近代地震遗迹地貌: 在清江流域及其外围,曾发生过多次地震,留下了一部分如地震湖、地面错动与扭动、鼓包等地貌。
生物多样性
植物和植被
清江流域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拥有多种珍稀和濒临灭绝的植物资源。2000年已发现种子植物2000余种,其中列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水杉台湾杉珙桐,二级的有百乐树 、连香树光叶珙桐、香果树、杜仲等树种,三级的有厚朴、银鹊等树种。清江流域还有维管植物187科、533属、1019种;流域内利川市的水杉为中国特有的全球珍稀孑遗树种,它被称为古生物的“活化石”,曾在上白垩纪全球灭绝。
清江流域的森林资源丰富,育林面积9330平方千米,清江源南部植被群落在低海拔处以针叶林为主,中海拔处为常绿阔叶混交林,高海拔处则为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的发育状况主要为成熟型群落,恢复型群落占有少数;在清江源北部植被群落随海拔梯度的增加依次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物群落的发育状况以恢复型群落为主。
清江流域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为11570平方千米,草地类型和牧草品种多,草地类型主要有零星草地、草丛草地、灌丛草地、疏林草地和草甸5种, 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多为蕨、芒、杂类草或杂灌草地,野生状态的红车轴草三叶草百脉根鸭茅早熟禾等优良牧草分布广泛。
动物
清江流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属鳞甲目云豹、金钱豹、毛冠鹿大鲵属等, 三级保护动物有大灵猫鬣羚等。清江流域枝城市等地现代渔业养殖主要以鲟鱼及其他淡水鱼类为主,占中国鲟鱼总养殖量30%,有“世界鲟都”的美誉。
自然保护区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授牌成立,2021年,保护区在利川市谋道镇建立中国水杉博物馆;保护区位于利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三县市境内,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种群水杉原生种群及其模式标本产地,是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优先保护的238个生态区之一;水杉是世界珍稀的濒危孑遗植物被生物界誉为“植物活化石”,该保护区的水杉原生群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集中分布区。
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203科845属2049种;脊椎动物共有378种,其中兽类有72种,鸟类226种,两栖动物38种,爬行纲42种;昆虫有22目170科136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林麝云豹金雕斑羚属中国小鲵白冠长尾雉等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亚洲黑熊黄喉貂毛冠鹿中华鬣羚等4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5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水杉、银杏、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金钱松黄杉台湾杉等48种。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于1985年3月经原宜昌地区行署批准建立,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确定的华南虎放归自然项目的首选区域。保护区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1.3%,森林蓄积量45.6万立方米。现已查明有野生维管植物229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红豆杉等2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70种,其中林麝、豹、金雕等51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后河原始森林起源于1亿3千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遗存,近10万亩的无人区中有百年古木、千年紫薇、万年桐。保护区还是中国种子植物三大特有现象中心的“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的核心地带,先后荣获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宜昌市首届生态环境保护奖。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清江流域虽处“川楚咽喉、东西要冲”,但因山势陡峭、道路崎岖、资源匮乏,历朝历代都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改土归流以前,清江流域土司统治地区属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历朝政府在鄂西南与汉区交界的边境竖立“土汉疆界碑”,施行“汉不入境,蛮不出洞”政策,形成土家族汉族之间的历史界线;各个土司管辖范围:忠路土司管辖利川市南部;施南土司管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大部;容美土司管辖鹤峰县、五峰县全境及建始县巴东县在清江南岸的部分;唐崖土司则管辖咸丰县的大部分地区。
清江流域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土司时期,中央王朝在经制州县与土司区之间设置了大量的关卡,实施“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在清江流域下游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与容美土司就设有多个巡检司。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容美、施南等土司改土归流,设立施州府,管辖清江中上游利川、恩施、宣恩、建始等县;设鹤峰州、长乐县(五峰县)归宜昌府管辖;同期巴东、长阳、枝城市等县归宜昌府管辖;改土归流基本确立了清江流域各县的行政区划范围和县城选址。从改土归流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100多年时间里,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得到了一定发展。1932年,国民政府巴东县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划入恩施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鹤峰解放,设立鹤峰县人民政府,属恩施专区行政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清江中上游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宣恩县利川市等县城作为抗战后方,短时期聚集了大量西迁军政人员及家属、学生和难民等,城镇建设规模扩大;而下游的宜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等县城则被日军屡次攻陷,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以后,清江流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县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兴建了机关办公楼、商场、影院、医院、学校以及大量住宅,公社驻地集镇也得到了发展,一些地理交通条件较好的中心集镇发展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清江流域市场经济逐渐活跃,城镇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人口和民族
在清朝初期施行的“湖广填四川省”移民运动中,一部分来自湖广地区的移民在迁入四川的过程中散落在清江北岸的施宜古道上,其中多是汉族,但也有部分少数民族。清代改土归流之后,因清江流域南部人口稀少,清政府便将湖南洞庭湖滨各县、贵州省东北部及四川边缘地区的大批移民陆续迁入鄂西南,其中大部分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市沦陷后,湖北省国民政府机关及各类学校迁入恩施专区,大批汉族官员及其家属、士兵、教师和学生随之迁入恩施、建始县巴东县等北部县市;加之大量来自沦陷区的难民涌入,使得清江北岸汉族人口剧增。
截至2021年清江流域民族分布:清江以北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为辅,其中建始、巴东等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40%;清江以南则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其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鹤峰县等县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比70%~80%以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着该地区的城镇聚落发展。
水利工程
清江流域拥有隔河岩水电站高坝洲水电站、水布垭3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36.13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除三峡以外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反应速度最快、调节容量最大的骨干调峰调频电源基地。
清江流域水电实行梯级开发模式,1994年,清江梯级开发建成的第一座电站——隔河岩水电站建成投产,成为华中电网的骨干调峰电站。隔河岩水电站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清江干流上,是国家“八五”计划能源建设重点项目,截至2021年,隔河岩水电站累计发电719亿千瓦时。隔河岩水电站沿清江形成了全长93.7千米,总面积72平方千米的水库,在汛期可预留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在1998年的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中,隔河岩水电站多次拦蓄清江洪水,挽回了荆江分洪区200多亿元财产损失,有效支援了长江的抗洪抢险。
2000年,位于枝城市境内的高坝洲水电站建成投产,这是清江流域开发的最下游一个梯级,总装机25万千瓦、年发电近9亿千瓦时。2008年08月24日,装机总容量184万千瓦的水布垭水电站全部投产,水布垭大坝以坝体最大沉降仅为坝高的1%和渗漏量小于40升/秒的良好性态,被国际大坝委员会认定为同类大坝“建设水平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工程”。
经济发展
2021年,清江流域生产总值(GDP)约2386亿元,第一产业产值:约36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约75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约126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4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4家,工业生产总值约1455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为水电、矿产、精制茶等。
清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区域,拥有耕地167平方千米左右,其中旱地占78%,常年复种面积400平方千米,其中粮油作物占57.8%、 经济作物占42.2%;粮油作物以玉米、马铃薯、 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似蔬菜、药材、烟叶、柑橘、 茶叶、魔芋为主。
清江流域宜都等地现代渔业养殖以长江鲟养殖为主,2017年以前主要养殖方式是网箱养殖,主要以鲟鱼及其他淡水鱼类为主,2015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启动网箱养殖的全面拆除工作,截至2017年6月基本完成了网箱拆除工作。清江流域的宜都鲟鱼谷是中国最大的工厂化长江鲟养殖基地,宜都库区鲟鱼养殖量占中国鲟鱼总养殖量30%,生产的鲟鱼系列产品远销欧洲,宜都也因此获得“世界鲟都”的美誉。
考古活动
清江流域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截至2005年共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6处,石器共出土数千件,器形有斧、、锄等20余种;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针、骨镞、骨钩、骨饰等;陶器主要有碗、钵、盘等20多种。在清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窖藏出土的巴式青铜器有50余件。建始直立人发现于清江中游地区的建始高坪巨猿洞,1968~2000年经过10余次发掘,先后发现5枚早期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包括巨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20多个种属,同时还发现较多数量的骨器和石器。2004年,湖北省考古所在高坪巨猿洞附近的几个洞穴遗址的发掘中再次发现了属于更新世早期(距今200万年以上)的古人类牙齿化石。1956年,于清江中游地区的长阳下钟家湾的龙骨洞首次发现长阳人化石,其距今20万年左右,属早期智人。
交通运输
截至2021年,公路总通车里程约45000千米,公路运输货运量5686万吨;水上运输货运量175万吨。根据《水经注》记载:“夷水自沙渠县入,水流浅狭,裁得通船。”可见清江在古代就是一条通航河流,古代的沙渠县城即为现代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代雍正年间之前,以水运为依托的川盐外运的盐道、围绕市集贸易发展起来的商路以及官府驿道,对清江流域跨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起到奠基性的作用;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后,清江大规模的航运得到长足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陆路运输的发展,清江水运逐步退到次要位置;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高坝洲水电站、隔河岩大坝修建的影响,清江货运业务日趋萧条,航运公司将主要运力转向长江运输,同时发展水上客运和旅游。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面源污染
清江流域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被冲刷进入地表水环境现象较为普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量过大且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不显著;水污染防治体系不成系统,污水排放较多;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不够。清江流域2012年家庭农(牧)场达20000个、有部、省、州、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近5000个,畜禽养殖场或示范基地产生的粪尿等,主要是直接还田利用,给清江流域的土壤和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已成为流域内突出的环境问题。
开发过度
清江流域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流域内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水布垭三大水电工程、清江干流上游的龙潭坪水电站、以及流域内300多座小水电站,产生水体富营养化为主的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碎片化严重、生态环境系统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部分水电站梯级开发下泄生态流量不足,导致河水流速放缓、自净能力减弱、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
工业污染
清江流域的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集中在矿业、化学化工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食品等行业。截至2007年,清江流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94家,其中恩施州境内44家,宜昌市境内五峰、长阳和宜都3县市共50家,废水排放量980.85万吨。长阳蒙特电解锰有限公司的厂房所在地距离清江画廊不足20公里,锰矿的开采使得锰颗粒富集在河底岩石表面,让清江支流沿溪河水看起来变成了黑色。60米高的长阳蒙特尾矿渣坝矗立在大山中,影响了矿坝周围两河口和王家棚两个村庄5000多人,乃至下游宜都市区20万人的用水安全。
污染事件
流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清江水域长约148公里,长阳蒙特及长阳榕电解锰公司等多次发生渣坝满溢事件;2006年6月22日,长阳蒙特尾矿库渣坝被洪水冲毁,数十吨含有硫酸的矿渣顺着小溪峡的山沟被冲到沿溪河中,河水裹挟着矿渣奔腾10公里,直接注入清江,迫使下游41公里外的枝城市全城停水3天。
环境保护
2015年开始,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地将每年的9月12日设立为“清江保护日”,环保、水利部门轮流举办保护日活动仪式,以立法的方式保护清江。
2020年1月1日,《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包括多项举措:制定清江流域发展负面清单;禁止在清江流域内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水产养殖的严格管理;加强清江岸线的保护和管理;水电站、拦水坝的规范管理。
关于清江流域环境治理,截至2022年,利川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工业污染治理、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在项目源头拒绝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3+3”(三级河长、三员管理)河长制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巡河、保洁和护水活动;定期巡查、暗查、随机抽查、交叉执法,确保相关单位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二是抓生活污染治理,完善污水设施,不断提升城区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完善配套管网,城区及乡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三是抓农业污染治理,开展源头防治,完成清江流域内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建立起村级垃圾收集、清运体系,有序开展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工作。
风景名胜
清江画廊风景区
清江画廊是1994年隔河岩水电站建成后,两岸的奇峰怪石、瀑布飞泉,以及蓄水形成的100多座岛屿、半岛,形成的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清江画廊风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属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设的国家森林公园和湖北省旅游局命名的全省四大甲级旅游风景区之一。位于三峡·宜昌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涵盖隔河岩大坝以上至水布垭盐池温泉,沿清江一线的所有旅游景观及景区景点,主要有倒影峡、仙人寨、武落钟离山等三大景点。其境内的天柱山,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它与武当山南北辉映,为道教名山,亦名中武当。
倒影峡
倒影峡是清江画廊重点打造的核心景区之一,是清江画廊一张重要的风景名片,以“鱼游枝头鸟宿水”的倒影圣境著称,拥有的3.8公里步游道,依山而建,以及清江大佛、孔雀开屏山、登云梯、灵运道、过龙门、金风台等多处景点。
仙人寨
仙人寨有近200种珍稀植物以及300多只清江野生猕猴在这里繁衍生息,有仙香草、四季杏、田三七、岩白菜等珍稀植物;山顶的一个很大的溶洞称之为仙人洞。
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即三里城,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境内清江北岸,红巾军起义首领陈友谅曾在这里屯兵修城,城长三里,所以又叫三里城,其三面为悬崖峭壁,至高点为金殿岭,又称朱雀岭。武落钟离山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土家人共同的祖先“向王天子”禀君的诞生地,山上有白虎亭、廩君殿、德济亭、石神台、向王庙等景点。
湖北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
2019年12月25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部,涉及大堰和磨市等5个行政村。湿地公园物种种数占省级湿地物种总数的76%。野生动物有17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野生植物有4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
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
2008年5月,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14年1月14日,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地质公园”资格。公园分为长阳人遗址——武落钟离山园区、天柱山——古冰川园区和香炉石——巴王洞——大铁矿园区等三大园区,重要地质遗迹主要沿清江流域长阳段及其支流两侧展布。公园景观以长阳人化石群为主,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河流、峡谷、奥峰林、溶洞、温泉、瀑布、峰林地貌及人文景观,涵盖中国南方8亿年以来地壳和环境变化、河流演化的过程以及河流阶地,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和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
恩施大清江红花峰林景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清江红花峰林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清江南岸,于2023年7月17日正式开园迎客,是恩施旅游大清江板块“水陆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休闲度假、科普研究与探险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旅游区。景区主要由云坛口码头、跨江索道、游步道、餐饮中心及停车场等配套项目组成,景区内恩施州首条跨清江索道也同步正式投入运营。该景区被专家学者赞誉为“稀缺性地质博物馆”。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近80平方千米,是一条东西走向长30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的深切型大峡谷,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震旦纪。
柴埠溪景区地理位置处于武陵山余脉、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部,南连张家界市,北接清江水,东邻大三峡,西通鄂西山寨,是以绝壁石林、峡谷清溪、原始生态和土家风情为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有坛子口、大湾口、蛟口、断山口四大景区,有景点120余处。景区素有“百里幽峡湖北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三千奇峰仙境地”的美誉,森林覆盖率81%,景区内景观类型多样,有茂林、幽谷、异石、奇峰、险崖、溶洞和云海等。
相关文化
文化遗址
清江是土家、苗家人民的母亲河,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在清江流域众多的新石器古文化遗址中,以清江中、下游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城市居多,清江中、上游地区,除偶尔发现如石斧等比较原始的工具外,没有这一时期更多的文物,而且清江东部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多沿长江、清江干流分布。
清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大溪文化遗址遗存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相当于大溪文化的早期和中期遗存。清江中游地区调查发现的夏、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长阳境内,共有 4处,即香炉石、桅杆坪、南岸坪、深潭湾遗址。
商文化遗址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的香炉石文化遗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古坟岭文化遗址。汉代以来,清江流域内多数县市开始置县,境内有唐宋时期的古城址、元代的摩崖石刻、明代的土司遗址、明、清的寺院、塔、古建筑等。其中以明、清两代的文物古迹居多。元、明、清初,清江流域内实行土司制,即以世袭的土司为统治者,故土司遗址较多,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此外,由于地域比较封闭等原因,使当地的地域文化色彩很浓,保留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巴土文化。
红色文化
清江流域内有许多革命历史遗址、纪念地及革命历史文物,其中,尤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红色政权及工农红军的遗址、遗物最多,从革命历史纪念地的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清江流域西部比东部多,中、高山地区比低山、丘陵区多,且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麻池古寨是麻池苏维埃政府旧址群所在地。
土家文化
清江土家族文明自江边发源,清江流域遍传土家族的祖先君的神话和传说,最早源于巴务相因善射而立为巴氏之君,因善水而立为廪君,《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引《世本》详尽记录了关于廪君的神话传说。廪君在民间被称为向王天子,因向王天子开辟清江有大禹之德,尊其为清江龙王,视其为原始宗教崇拜中最重要的图腾——河神,之后道家更将廪君纳入其宗教体系,并与神仙之说合流。
居住方面:清江土家族聚居区标志性建筑——吊脚楼是半为陆地半为水的结构,土家族民谚中也记载:东边无水不建宅,建宅无禄更济贫。饮食方面:土家族形成了酸、辣、腊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少不了的油茶汤土家语称:色斯泽沙,是其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服饰方面: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袖口和裤管肥大,但注重细节。土家爱情民俗音乐《龙船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著名的民歌还有《山路十八弯》《六口茶》等。
参考资料
天赐恩施母亲河——清江.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2023-07-18
..2023-07-09
清江探源.三峡晚报.2023-07-18
..2023-07-20
..2023-07-18
地理知识 | 神奇的清江.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2023-07-18
..2023-07-20
“鲟”梦清江. 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2023-07-18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19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18
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07-20
静享休闲时光,宜昌等你来(下).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1
..2023-07-27
本期推荐 | 清江流域近 60 a 日降水特征变化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1
..2023-07-21
..2023-07-21
CCTV.com-国家地理.央视国际.2023-07-27
..2023-07-27
..2023-07-21
..2023-07-21
..2023-07-21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21
..2023-07-20
..2023-07-21
..2023-07-20
星斗山,不为人知的一面.指间利川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0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2023-07-20
..2023-07-27
..2023-07-27
中国的" 田纳西" ——清江流域(图).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07-18
大坝认知丨隔河岩,清江上的水电之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23-07-19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8-05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8-05
宜都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宜都市人民政府.2023-08-05
恩施州主要经济指标.恩施州人民政府.2023-08-05
..2023-07-21
2021年统计年鉴.恩施州人民政府.2023-08-05
航运文化 | 长江升船机通航(中). 长江航运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4
..2023-07-20
护!护!护!.澎湃新闻.2023-07-18
避暑指南!细数宜昌那些美到纯净的森林公园!.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0
清江画廊旅游攻略 清江画廊一日游. 宜昌旅游网微信公众号.2023-07-20
【大美巴东】大气磅礴的武落钟离山!.文旅巴东微信公众号.2023-07-20
长阳清江地质公园入选国家地质公园.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7-20
柴埠溪大峡谷一日游.荆门市山水国际旅行社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0
景点展示.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官网.2023-07-20
目录
概述
命名
位置境域
历史变迁
水文特征
径流特征
流域组成
干流河段
支流河段
主要支流
地下河
水能资源
地理特征
气候
气温特征
降水特征
地质
地质结构
地层特征
岩石特征
矿产资源
地形地貌
地形
地貌
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质构造地貌
水文塑造地貌
其它地貌
生物多样性
植物和植被
动物
自然保护区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人口和民族
水利工程
经济发展
考古活动
交通运输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面源污染
开发过度
工业污染
污染事件
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
清江画廊风景区
倒影峡
仙人寨
武落钟离山
湖北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
恩施大清江红花峰林景区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相关文化
文化遗址
红色文化
土家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