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县(英文名:Dangshan County),古称下邑,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宿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东连安徽省萧县,南部和西部与
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北部与山东省单县、
江苏省省丰县毗邻。辖区面积1193平方千米,辖13个镇。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常住人口76.3万人。县政府驻砀城镇华府街142号。
砀山县地处
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境属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砀山历史悠久。
大禹分天下为九洲,砀山属
河南省,
春秋时为宋国砀邑,
战国时属楚国,
秦朝下置
砀郡,
西汉高帝五年改砀郡为
梁国,下设
砀县。
隋朝初年砀县分为
安阳市、砀县二县,
开皇十八年复合砀县、安阳为一,自此始更名为砀山县。唐、
五代十国、宋时曾先后属
辉州、
单州。明、清时属
徐州府。中华民国属江苏
徐海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皖北行署,1953年划归江苏省,1955年又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
砀山县以医疗器械、果蔬食品生物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为三大主导产业。砀山县是以种植水果为主的农业生产大县,水果、林业、瓜菜、畜牧、粮食、棉花为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水果、食用菌、瓜菜、特色林业、生态养殖五大特色产业。拥有近百万亩连片生态果园,是吉尼斯纪录认定的世界最大连片果园产业区,是“
砀山酥梨”原产地。2022年,砀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62.0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47:28.15:54.38。
砀山素有九州通、天下要冲之称,是安徽省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之一,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
陇海铁路、
310国道贯穿全境。
郑徐高速铁路、德上高速砀山段建成通车。砀山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要冲,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
唢呐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还是
后梁开国皇帝
朱温故里,有
齐白石、
傅友德、申屠、
刘墉等历史名人。截至2018年7月,砀山县有天主教堂和
南关清真寺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2年6月,砀山县共有砀山唢呐和砀山四平调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砀山年画和砀山毛笔制作技艺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至2023年,砀山县境内国家AAAA级景区有砀山梨树王景区1处、国家AAA级景区有砀山县天鹅洲景区、砀山古城景区2处。
名称来历
据《
水经注》记载:“
获水又东
砀县故城北,
秦彦砀郡,盖取山之名。”训学家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
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由此,砀山县名称由来,是因古砀山在其附近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大禹分天下为九洲,砀山属豫州,
春秋时为
宋国砀邑。
战国,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
齐国灭宋国,改属齐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
燕国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攻齐,齐国战败,原宋国领土归属魏国。
秦朝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分天下设36郡,砀郡为其一。砀郡辖境广阔,包括今
开封市、
通许县以东,
永城市以北,
曹县、
嘉祥县以南,安徽砀山、
亳州市[bó xiàn]等地区。今砀山县境属砀郡辖区,为秦置
砀县大部分和
下邑县。
西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革砀郡建
彭越梁国,仍设砀县、下邑县,隶属梁国;六年春(公元前201年)砀郡归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三月,砀郡改属
刘恢梁国;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二月,改属
吕产的
吕国,八年(公元前180年)八月,又改属梁国;九月,砀郡归汉;文帝
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二月,
砀郡改属刘梁国;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复为
刘武梁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四月,梁国改属
河南省刺史。
新朝废梁国为
商丘市,改
砀县为“节砀县”,改
下邑县为“下洽县”,改梁国为陈定郡,仍属豫州刺史部。
东汉初东汉建初四年(79年),复梁国,“节砀县”复名砀县,“下洽县”复名下邑县,仍属豫州刺史部。
三国时期魏国
延康元年(220年),
曹魏代汉,今县境仍设砀县、下邑县,属豫州。
晋朝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改元
泰始,撤销砀县,并入下邑县,仍属豫州。永嘉五年(311年),豫州设于刘汉国
石勒部。
东晋初,下邑县复为晋,之后为石勒、
后赵、
前燕、
前秦先后占领,
淝水之战后(383年)复人东晋。后又为前燕所据,今县境内仍设下邑县,仍属豫州梁国。
南北朝时期,政区建制更迭频繁,疆界划分混乱。
南梁,宋复置砀县,今县境内砀县、下邑县分置,属豫州梁郡。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下邑县治西移栗城(秦置栗县故城,今河南
夏邑县境)。孝昌二年(526年),今县境内置
安阳县,属砀郡,砀郡治所迁故下邑城。
北齐武定八年(550年),并砀县入安阳县,属
徐州市郡。
隋代至宋代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始属
宋州(治今
商丘市市南)。
大业六年(610年),割彭城、
睢阳区[suī yáng]2个郡部分地域,始置
永城市,砀山县治所迁至今砀山县城东,
芒山镇及以北地区仍属砀山县。唐,砀山县先属宋州,
天宝(742年)改宋州为唯阳郡,
至德二年(757年)睢阳郡复名宋州。
大历十四年(779年)宋州改属宋毫颖节镇,
建中二年(781年)二月,又改为宣武军节镇。
光化二年(899年)改属
辉州(治初砀山,次年
单县,今
山东省单县)。
五代十国开平元年(907年)十二月,砀山县属后梁辉州,置崇德军。
同光元年(923年),砀山县属
后唐归德军。后晋、
后汉、
后周均仍之。
北宋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代后周,砀山县属
单州(今山东省单县)。
南宋砀山沦为金地。
天眷元年(1138年),砀山县属山东西路单州。
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改属南京路
商丘市(治睢阳,今商丘市南),同年五月升永城县为
永州市,砀山县改属永州。
金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改属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兴定五年升
永城市为永州,辖下邑、砀山、酂[cuó]三县,芒砀山一带属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辖,
赵昀绍定年间(1228—1233年)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为洪水荡没,迁治所至芒砀山南麓保安镇(今河南省永城市
芒山镇柿园村)。
元代至清代
孛儿只斤·蒙哥七年(1257年),复置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还旧地属东平路。元至元二年(1265年),降
永州市为永城县,芒砀山一带再属永城县。是年,砀山县并入
单县,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属济州,至元八年(1271年),
蒙古帝国改称元朝,砀山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宁路。至正二十六年(1289年)改属
徐州府,先后属淮徐扬海道、淮徐道。
明洪武四年(1371年),砀山县随徐州改属中书省。六年九月,改临府为中立府(治中立县,由
钟离县改)。七年八月,中立府改为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八年十月,凤阳府徙治
凤阳县(今
府城镇)。十三年正月,凤阳府直隶
六部。十四年十一月,砀山县改属直隶六部徐州直隶州。
永乐元年(1403年),徐州直隶南京(今南京市),南京后改为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仍治今南京市)。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水患,迁砀山县治于小神集。四十四年,复旧治(今砀山县东毛李庄)。
清代顺治二年(1644年),砀山县入清。五月,属
江南省(治
江宁区,今
江苏省南京市)直隶徐州。
康熙六年(1667年),砀山县改属江苏省(治
苏州市)直隶徐州。直隶徐州先后改属江苏省淮扬道、徐淮道,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直隶徐州升为徐州府,先后属淮徐扬海道、淮徐道。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砀山县属江苏省
徐海道,1932年10月,砀山县属江苏省
铜山区专区(专员驻铜山,今江苏省
徐州市),1933年1月13日,改属淮海省(仍驻徐州市)第三专区(驻砀山县),辖砀山,
萧县,丰县3个县。1935年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1938年5月25日,
日本侵略军临砀城,砀山沦陷,伪砀山县政府先属苏淮特别行政区公署,后改为淮海省第三专区。1936年7月,复建华山,砀山县,属豫皖苏解放区三专区。12月2日,恢复砀南县人民政府,属三专区。11月,砀山县属豫皖苏三分区所辖;1949年元月,属中原行政区商丘专署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砀山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1952年11月15日,砀山县划归江苏省。1953年3月6日,砀山县改属江苏省
徐州专区(驻徐州市)。1955年2月21日,将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撤销宿县专区,砀山县改属
蚌埠专区。1月,砀山县人民政府改称砀山县人民委员会。1959年3月22日,撤销萧县、砀山县,组建
萧砀县,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7日,萧砀县改属宿县专区。12月15日,撤销萧砀县,恢复砀山县,仍属宿县专区。1998年,
宿县专区更名为
宿州市,砀山县属宿州市管辖。2004年,砀山县乡镇由19个调整为18个,撤销
陇海乡,并入城关镇,城关镇更名为
砀城镇。2004年末,砀山县辖14个镇、4个乡。2007年12月,砀山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
西南门镇、
文庄镇、
刘暗楼乡、
黄楼乡、
权集乡、赵屯乡,调整6个镇,保留7个镇,调整后砀山县为13个镇。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砀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7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砀山县被列入“
淮北市”片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黄淮海平原南部,皖、苏、鲁、豫4省交界处,东连安徽省萧县,南部和西部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北部与山东省单县、江苏省丰县毗邻。位于北纬34°16′—34°39′,东经116°29′—116°38′之间,砀山县总面积1193平方千米,南北长42.8千米,东西宽44千米。
气候
砀山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受
西伯利亚地区冷高压控制,多北风,气候晴燥,雪雨稀少;春季北方冷高压渐退,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渐增、多东风,气温回暖快、降水逐渐增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副热带高压减退,北方冷高压增强,多北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砀山全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气温最高39.4℃,极端气温最低-8.1℃,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0.9℃,极端最低气温-19.9℃,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7,2℃,极端最高气温41.6℃。年平均无霜期202天,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481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29.6千卡/平方厘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约773.6毫米,四季降水分配极不平衡,春季平均降水量134.8毫米,夏季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冬季多北风,春季多东风,夏季多南风。春末夏初常有西南干旱风,风速常年平均2.5米/秒,最大风速为20米/秒。
地质
地质构造
砀山县境内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位于
秦岭纬向构造带的东延部分与徐宿弧形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的交汇部位,构造复杂,是经过多期、多向、多种构造体系改造复合的产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方向的褶皱、
断层广布境内南部,尤以印支至燕山早起构造运动最为强烈。
地层
砀山县境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
淮海地区地层分区、淮北地层小区。发育的主要地层有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上统至三叠系下统,第三系及第四系。前四系地层均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砀山县地处山东台
背斜徐蚌拗折带。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其厚度自东向西至西北逐渐增大。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的程庄、王湾、陈庄、
关市镇一带,第四系厚度为318.15~456.77米。下伏
基岩为
古生代二迭系砂
页岩。砀城南2千米王庄钻孔打至500米尚未穿过第四系地层。
地形地貌
砀山县为
淮北平原的一部分,现境内无山,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境内西北部略高,南北稍低,向东南倾斜,坡降一般为1/10000左右,局部地区为1/5000左右。偏北部有
废黄河呈东西向通过,故道南北两大堤间宽8~20千米,清咸丰五年(1855年)前为地上
悬河,一般高出堤外平原5~10米。堤内
冲积平原位于南北大堤之间,地面标高,西北部53.0米,东南部48.0米。黄河故道以北的堤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黄河故道以南的堤外冲积平原地面呈微波状起伏,高差1米左右,地面标高,西北部47.0米,东南部40.0米。黄河故道以北海拔平均47.8米,以南海拔平均44米;县西北最高处海拔54.8米,县东南最低处为40.4米。由于黄河屡次泛滥及改道,中小地势起伏,岗、坡、洼相间,这种微域地形的地貌变化,使水、盐重新分配,形成砀山县的
废黄河高滩地,决口扇形地,缓平坡地,浅平
洼地,背河洼地五种地貌类型。
水文水利
水文
砀山县境内流域均属淮河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9条,分属
新汴河[xīn biàn hé]水系与南四湖水系,以废黄河南大堤为界,南部利民河、大沙河、顺堤河、阚[kàn]沟、巴清河、东洪河、文家河等7条河流(大沟)隶属新汴河
水系,流域面积752.84平方千米,占砀山县总面积的63.1%;北部复兴河、废黄河属南四湖水系,流域面积440.1平方千米,占砀山县总面积的36.9%。
王引河主要支流有利民河、大沙河和巴清河,皆汇入固口闸,流域面积为456平方千米。肖濉河主要支流有东洪河、文家河,文家河全长23.6千米,流域面积89.7平方千米,东洪河全长27.5千米,流域面积85.6平方千米。
南四湖流域主要有
废黄河、复兴河两水系。故黄河位于砀山县中北部,砀山境内全长46.40千米,流域面积277.6平方千米;复兴河水系主要为复兴河,起源于
玄庙镇八大家庄北,经董庄闸向东北流入
江苏省丰县,砀山境内全长14.2千米,
流域面积52平方千米。
水利
砀山县原有水库6座,故黄河上游的岳庄坝水库、环城河水库、小寨河水库、官庄坝小杨楼水库、
良梨镇崔庄水库、
文庄镇王水库。截至2023年4月,有中型水库1座,为废黄河上游的岳庄坝水库;小二型水库2座,分别为小寨水库和龙潭水库,在建项目林屯水库1座。此外还有固口闸、殷庄闸、周庄闸、徐庄闸、利民闸、薛口闸、王寨闸、崔庄闸、董庄闸9座水闸。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00k㎡,总库容28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0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水产养殖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利用
废黄河,拦河筑坝修建,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设计洪水位49.1米,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校核洪水位50.15米,正常蓄水位49.0米,汛限水位48.5米。岳庄坝水库主要效益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养殖。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内设水泥土心墙,坝长860米,坝高7.55米,坝顶宽8.0米。大坝右端现有泄洪闸一座,共9孔,每孔净宽5.0米,闸底高程45.5米,闸顶高程52.0米,闸室长12.0米,采用钢制平板闸门。
土壤
砀山县土壤为潮土类,分3个亚类,7个土属、23个土种。7个土属包括飞沙土土属、沙土土属、两合土土属、淤土土属、碱化潮土土属、盐化潮土土属、
碳酸钠碱化潮土土属。
飞沙土土属主要分布在
废黄河、
大沙河、苗城河等区分布面积最广。土壤机械组成以细沙为主。沙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大沙河等两侧近河处,该土属多为砂壤质,耕性好。两合土土属主要分布在
废黄河高滩地及缓平坡地,以
关帝庙遗址、高寨、朱寨、等区分布最多。淤土土属主要分布在梁寨、关帝庙两区小神湖低洼处及高寨、周寨、
大寨村等区废黄河高滩地低洼处。土壤质地为粘质和重壤质。碱化潮土土属于浅平
洼地和缓平坡地插花分布,各区均有,以大寨、周寨、高寨等区分布较多,土壤质地多为砂壤质和轻壤质。盐化潮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背河洼地,各区均有,土壤质地多为砂壤质,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少。苏打碱化潮土土属,多分布在背河洼地,以陇海区和大寨区分布最多。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砀山县境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黄粘土等,砀山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种有8种,分别是原煤、砖瓦用粘土、地下水、
白陶土、
耐火粘土、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其中煤资源潜力很大,具有开采价值,矿产地45处,其中煤矿3处。
砀山县煤矿有中型井田2处,小型1处,均分布在县城南部。煤类有瘦煤、焦煤、贫煤和天然焦,除天然焦外,以瘦煤、焦煤为主,具特低硫、低磷、中低灰。全县煤与天然焦资源储量分别为18920.3万吨、13059.1万吨。
1979年,国家地质部石油勘探队、
江苏省石油勘探队及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到砀山县勘查石油、天然气资源,施工钻孔4个,钻地探尺1.7万多米,勘得县境北部玄庙一带地下有储油、储气构造,面积约12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4月25日,砀山县共有耕地31638.20公顷、种植园用地50936.51公顷、林地5034.03公顷、草地170.93公顷、湿地7.4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454.5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356.4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272.16公顷。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赵屯镇、
官庄坝镇、
曹庄镇、
关帝庙镇、
朱楼镇、
程庄镇等6个镇,占砀山县耕地的80.44%;种植园用地主要分布在
砀城镇、
葛集镇、
周寨镇、
玄庙镇、
良梨镇、
唐寨镇等6个镇,占砀山县种植园用地的71.28%。
水资源
砀山县水资源量为32960.53万立方米/日,地表水资源量为11065万立方米/日,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4736.03万立方米/日,地下水开采量26738.68万立方米/日。砀山县地表水主要来源是大气
降水,砀山县丰水年为13.41亿立方米,平水年为9.32亿立方米,枯水年为6.2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9.51亿立方米。县境内地表水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0.2毫米;年径流量1.31亿立方米。最大年(1963年)径流深373.3毫米,年径流量4.4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深16.2毫米,年径流量0.19亿立方米。正常年砀山县地面蓄水量为4829.5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砀山县果树资源共有23属,23个树种,311个品种。主要是
砀山酥梨,总面积曾达50万亩,其余为
苹果、桃、杏、枣、柿、李、银杏、
葡萄、猕猴桃、樱桃、棠棣、木瓜、
无花果、
花红、文观果、赖葡萄等。砀山县中药材资源有29科75个品种,其中家种药材27种,蕴藏量67.9吨;野生药材48种,蕴藏量204吨。中药材主要有
芍药、牡丹、
杜仲、构杞、柏子、槐子、槐皮、
荔枝菟丝子[tù sī zǐ]、
天麻、
地黄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砀山县植物有101科490种,主要野生植物种类有2种,分别是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桑、
刺槐、榆、椿、梧桐、柳、、
毛白杨、皂角、
油柿、文观果等。草本植物主要有
狗尾草、扁蓄草、梭梭草、子、大等。
动物
砀山县动物共有13个纲目,36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主要有
黄鼬[huáng yòu]、鼠类、蛇类、蛙类、
黄纹石龙子等,昆虫主要有蚕、
蜜蜂属、蝉等,鱼类有6科40种,大型定居性鱼以草、鲢、、鲤、鲫为优势
种群,小型以捧花鱼、
麦穗鱼、黄桑、鳌鱼[áo yú]、
泥鳅等为优势品种,
留鸟候鸟多达百种,省二级以上保护鸟类20余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1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
大鸨[bǎo],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鹭。
生态功能区
砀山县拥有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官庄坝镇湿地自然保护区。
官庄坝镇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砀山县官庄坝镇北部,总面积达到2180公顷,是砀山县
废黄河沿线最大的生态自然保护区,素有“皖北江南”的美誉。分布植物101科490种,底栖动物39种,昆虫34种,鱼类30种,
两栖动物6种,
爬行纲6种,鸟类95种,兽类10种。还有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1种,还有一些经济价值很大的种类如
雁鸭类等。
自然灾害
砀山县由于季风强弱,时空不均,气温变化率大,降水量不稳定,导致砀山县旱、涝、
干热风、连阴雨、
霜冻等灾害频繁发生。2013年8月9日,砀山县突遭强
雷电、短时强降水、大风灾害袭击,砀山13个乡镇受灾,树木折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电力、通讯设施毁坏,道路中断,果树、玉米、大豆等作物受灾,损失惨重。受台风“
强烈热带风暴温比亚”的影响,2018年8月17日20时至8月20日11时,砀山县境内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城乡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内涝,砀山受损严重,大量梨园受灾,全县农作物水淹面积3786.9公顷,受灾人口约38693人,经济总损失约2249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砀山县下辖13个镇。县政府驻
砀城镇华府街14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砀山县出生人口9994人,出生率为9.9‰;死亡人口5436人,死亡率为5.4‰;自然增长率为4.5‰。截至2022年末,砀山砀山县家庭总户数353975户,总人口1003927人,常住人口76.3万人。其中,男性524015人,女性479912人;城镇人口289620人,乡村人口714307人。0~17岁221709人,占总人口22.1%;18~34岁241351人,占总人口24%;35~59岁361278人,占总人口36%;60岁以上179586人,占总人口17.89%。
民族
砀山县为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以小分散大聚居形式分布砀山县。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
回族,主要聚居在砀城镇南城社区、西城社区、许园、高庄。曹庄镇有回民许庄村、
玄庙镇有马良民族村。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砀山县
汉族人口791767人,占总人口98.92%。少数民族25个,分别为回族8450人,
藏族14人,维吾尔族3人,
苗族23人,
彝族9人,
壮族18人,
布依族6人,
朝鲜族9人,
满族23人,
瑶族1人,
土家族6人,
哈尼族3人,
傣族2人,
黎族15人,
佤族[wǎ zú]24人,土族7人,老族1人,
羌族4人,
仡佬族[gē lǎo zú]2人,锡伯族1人,独龙族2人,乌孜别克族1人,保安族1人,裕固族1人,京族2人,共8641人,占总人口1.08%。
语言
砀山县属北方方言区。境内各地方言稍有差异,大体分四种类型口音,赵屯区西部为城西口音,与
河南省夏邑县口音相近;大寨区和周寨区北部为河北(故黄河北)口音,与
山东省单县口音相近;唐寨区和梁寨区的东部为城东口音,与肖县口音相近;砀城及其周围地区为本地口音,此口音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该区域方言包含上述三种口音大部分成分,为砀山县县代表性方言,所述方言皆以此区域为主,语法砀山方言的语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仅有少数句子在构词成旬方面有些差别,如普通话中的“我不知道”,在方言中说成“我知不道”。方言中“的字短语”用法较广泛,如“买
棒冰的、卖
雪糕的”,“其中有一毛的两毛的”。
宗教信仰
砀山县有
基督教、
天主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四大教派,信教群众6万余人,宗教活动场所148处,是安徽省、
宿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
民国元年德籍谷约翰和中国籍的杨玉贵、杨贵臣、吴怀庭、仇心湘夫妇从
山东省单县来到砀城设立耶酥教堂,在东关外建礼拜堂一所,教堂建成之初,仅几十人听道,后增至数百人。民国21年在东关外北村内新建1所福音堂,1丈多高,4间宽8间长,约32间。福音堂
坐北朝南,可容1200多名听道群众。1985年,基督教砀山县三自爱国委员会重新建立,下设大寨、朱寨、官庄、关帝庙、赵屯5个区三自爱国委员会小组。设马良集、郭楼、薛庄等聚会点,唐寨、贾寨、蒋王庄、孙李庄等4个传道所。1985年收教徒500多人。
清光绪八年(1882),天主教由山东省传入砀山县。光绪十八年五月,德国籍艾神甫(姓名不详)在周寨区侯庄建天主教教堂,至光绪21年,已发展到18个堂口,有教友331名,保守325名。1952年砀山县有神甫6人(其中外国籍4人),修女6人,教徒5033人。是年,成立天主教砀山县爱国委员会。1984年8月,重新成立天主教砀山县爱国委员会,安秀贞任主任,姜智慧任副主任。1985年砀山县有天主教教徒2300人。天主教教徒集居的地方有周寨区的侯庄、郭程庄、庞新楼等。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明永乐十五年(1417),从
洪洞县向外移民时,其中有“七苏、八马、十六许”共31户约410名回民迁来砀山落户。开始定居在古砀城(毛李庄处)西关外,并集资建一小型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后古砀城陷没。而新建砀城(即今城)仅在古砀城西里许,于是清真寺便处在新城南关外。1979年以后,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省、地、县拨款万元,重新修缮清真寺,使其恢复原貌,并从
河南省聘请阿訇[hōng]来掌管教务,1985年已正常开展宗教活动。
佛教于
唐朝传入砀山地区,唐
永隆年间,于
芒砀山前建王宫寺(由原高祖庙改建)。后
赵恒赐名为均庆寺。元、明、清各代。建立寺庙,极盛一时,故有“十里一寺,五里一庙”之说。清乾隆三十二年的《砀山县·祠祀志》中就有《坛庙》、《寺观》的专志。至清末,砀城内和四关仍有
城隍庙、千佛阁、红山庙、湘山庙、太山庙、老君庙等。民国时期,佛教开始下衰。在抗日战争期间,寺庙大量被毁坏。民国35年(1946),“砀山县佛教支会”有会员71人,会址在砀城内西北隅。至砀山解放时,砀山县有和尚24人,尼姑2人,1952年,还俗转业者11人,参军1人,还剩12人。
经济
综述
砀山县是农业大县,水果之乡。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占比不多,工业底子比较薄弱,基本上是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纺织服装等。第三产业有电商、物流、旅游等产业。以果蔬食品、智能制造和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砀山县将医疗器械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首,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主,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砀山素有“
中国梨都”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砀山拥有近百万亩连片生态果园,是吉尼斯纪录认定的世界最大连片果园产业区,是“砀山酥梨”原产地。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其中
砀山酥梨15亿斤左右,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酥梨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境内坐落了
汇源集团、科技食品、海升集团等全国水果加工十强知名企业,砀山县水果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砀山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特色农产品(砀山酥梨)优势区、2020年以砀山为核心的安徽酥梨产业集群项目已被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审核通过。
2022年,砀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62.0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45.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2.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47:28.15:54.38。
第一产业
砀山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主,支柱产业有水果、林业、瓜菜、畜牧、粮食、棉花等产业,重点发展水果、食用菌、瓜菜、特色林业、生态养殖五大特色产业。砀山地区水果品种主要是酥梨、
黄金桃、白桃、
油桃、
苹果以及部分优质杂果。砀山县素有“
中国梨都”美誉,砀山酥梨入选2022年“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果润人生”牌砀山酥梨和“农合果源”牌砀山酥梨入选产品品牌。2022年中砀山酥梨面积25万亩,年产值15亿元,年创收外汇8000多万美元。截至2021年11月,砀山县“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达到81个,砀山酥梨、砀山黄桃、砀山油桃3个产品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截至2022年,砀山县共有20家企业上榜安徽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2022年,砀山县实现农、林、牧、
渔业产值96.83亿元,增加值57.73亿元,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3.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0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1.73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04万吨,禽蛋产量3.38万吨,牛奶产量1741吨。
第二产业
砀山县第二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智能制造和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此外还有板材加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其中在医疗器械产业上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放大迈瑞医疗品牌效应,招引医疗器械配套企业落户,截至2023年11月,砀山县有板材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薛楼板材加工园已经成为皖北地区四省七县生产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板材加工基地。截至2020年,砀山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30家,超10亿元的1家。2020年,砀山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12亿元。
2022年,砀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11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利润总额2.02亿元。2022年,砀山县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38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6185万元;完成竣工产值18763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3.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8465万元。
第三产业
砀山县第三产业有
电子商务、物流、旅游等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8亿元,汽博城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砀山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设农村淘宝、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帮扶站、
苏宁易购服务站等
农村电子商务。推进规上企业入驻1688电商平台,截至2023年4月,砀山县电商产业呈井喷发展态势,拥有电商企业3100多家、网店微商6万多家,10多万人从事相关行业,2022年新增网销千万示范企业5家、省级电商示范村2个,电商交易额66亿元,先后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亚琦商贸、微谷智能物流等项目加速推进,冷链物流库容达140万立方米,获批安徽省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在旅游业方面,砀山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花海、林海、果海、美食、文化”等农业产业基础和乡村田园风光资源优势,开发以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为主导,凸显乡村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特色产品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2020年,砀山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02家,从业人员27300人,营业收入8700万元,接待旅客人数550万人次。已认定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2022年,来砀山旅游人数126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3亿元。
经济功能区
砀山县有三个经济功能区,分别是高铁新区、经济开发区、薛楼板材加工园。
高铁新区
高铁新区北与
砀城镇、南与
关帝庙镇、东与
李庄镇、西与赵屯镇接壤,北部紧紧依靠
陇海铁路,距离城中心1.5千米,辖区面积33.92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下辖3个城市社区,3个农村社区,2个行政村。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高铁新区境内
徐兰高速铁路、G237、S401横跨全境,汉源路、润达路、S101、芒砀南路、健康南路等,新修建的“三横十三纵”路网基本形成。高铁新区有各类市场主体560余家,规上企业8家。境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备、资源丰富。
砀山经济开发区
砀山经济开发区位于砀山城市规划区东部,与主城区接壤,是安徽省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6月,规划面积17.02平方千米,先后被批准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19年12月开发区获批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0年,砀山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4亿元,截至2022年5月,开发区已落户企业240余家,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迈瑞医疗、汇源集团、海升果业、科技食品、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等,初步形成了果蔬
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商贸物流及
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
薛楼板材加工园
薛楼板材加工园地处砀山县最南端,与河南
夏邑县、
永城市接壤,于2008年成立,辖区面积5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园区有4个城市社区,下辖78个自然村,人口约3.5万人。园区以板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为主导产业,涵盖曲木板、家具板、高档模板、实木家具等20多个产业品种,远销中国南方各省市及
东北亚、东南亚和西欧国家的板材家具产业聚集区。截至2023年8月,园内汇集了中林、佳华、汇金、虹翔等33家规模企业和100多家
小型企业,安置各类就业5000余人,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
皖北地区四省七县生产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板材加工基地。此外并获得“CE、FSC、Q-Mark”等相关国际认证。先后获批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宿州市林木产业基地等。
重要企业
北海果业砀山惠丰有限公司地处砀山经济开发区,位于砀山县城东外环线和
310国道交叉口。北海果业砀山惠丰市场有限公司定位产区(中转)市场,占地面积为55000平方米。经营范围包括砀山瓜果蔬菜等各类农副产品信息发布和交易;外省市农副产品调剂中转;品牌农副产品展示展销,
电子商务配送和连锁经营等。被安徽省工商联等九部门评定为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排序“100强企业”;现为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单位;
宿州市放心消费创建企业;安徽省规范化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荣誉称号。2021年实现交易额13.8亿元,交易量达40余万吨。
砀山冠虹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砀山县
砀城镇城西民营工业集中区,公司主要以水果罐头加工出口为主打产品,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多次受到砀山县人民政府授予的“金融诚信企业”,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安徽省名牌产品”、“宿州市名牌产品”、“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宿州市质量提升示范企业、”“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环保良好企业”,公司先后获得国家自营进出口权、生产许可证、BRC、美国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项国内外认证。
安徽省砀山倍佳福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砀山县城关镇道北东路888号,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消费者信得过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企业和单位。公司拥有自主进出口权和出口卫生注册权,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09001:2000)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S022000:2005[HACCP])认证、BRC认证、FDA犹太认证、社会责任(BSCI)认证。公司有职工800人、其中
高中级技术人员65人、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000万元。生产设备有速冻线一条,罐头生产线三条,2000吨冷库一座。已达到年产罐头20000吨、速冻食品5000吨和纯净水1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有果蔬罐头、梨膏和各类速冻产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砀山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6所,建成附小新校区、第六中学,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共有各类教育学校455所,其中,小学128所,普通中学56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270所。在校学生148066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46605人,小学在校生6808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437人,小学专任教师4282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58.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其中,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砀山县省级
示范性高中有
安徽省砀山中学,
安徽省砀山第二中学。
安徽省砀山中学始创于1930年。1960年安徽省砀山中学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99年首批通过安徽省示范性高中验收,2009年又顺利通过安徽省新标准示范高中验收。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安徽省多届“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以及省、市、县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学校占地287亩,截至2022年末,有90个教学班,4800多名学生;教职工345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5人,一级教师133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2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市级骨干教师23人。砀山中学数学、英语、生物三个学科被确定为
宿州市学科教科研基地。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5月,砀山县共有13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1年末,砀山县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众创空间备案2家。2022年,砀山县申请发明专利206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9件,万人发明拥有量2.69件。2023年,砀山县科技特派员共有179名,其中省级15人,市级45人,县级94人,大学生特派员25人,上半年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培训1741场,培训人次40579次,在省级、市级媒体上发表报道81篇。此外,已有54家企业评价入库国家和省级
科技型中小企业库,11家正在申报入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5家,7家企业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进行复审,新摸排出10家具备进入省高企培育库条件的企业。
文化事业
2022年,砀山县建成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个,县图书馆藏书纸质书籍15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齐白石美术馆免费对群众开放。文化艺术活动有每年的
唢呐大赛、皖苏鲁豫周边地区四平调展演、市级以上传承人展演展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砀山梨花节、采梨节非遗民俗文化展演展示等。
砀山博物馆位于砀山县市民广场梨花馆二楼。始建于2017年11月装修布展,2018.9.28正式对公众开放。县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厅为1294平方米。它是一个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
历史博物馆。其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历史、人文、自然。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4月,砀山县共有28处公共体育设施,其中有15处全民健身广场。2021年,砀山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为1.86平方米,并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砀山县
体育公园项目正在建设中,规划用地面积约281.86亩,总建筑面积约127193.11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2022年9月,砀山县青少年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运动员代表
宿州市参加比赛,共获得11金、8银、17铜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宿州市代表团和家乡砀山争得了荣誉。
卫生医疗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有医院18个、卫生院19个,实有床位数5300张,卫生技术人员5079人,其中,执业医师1319人,
执业助理医师2062人,注册护士2364人,乡镇卫生院床位1639张,卫生技术人员1372人。
砀山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49年,是砀山县唯一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爱婴医院。是职工、城乡居民、
商业保险定点医疗单位,截至2022年4月,医院拥有三个院区,设置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100张,占地面积260余亩,总建筑面积14余万平方米,新院区三期在建建筑面积157568平方米,包括内科综合楼、医养康疗中心、传染病诊疗中心,医院有职工1323人,卫生技术人员1094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20人,卫技人员高级职称172人,高级职称比例15.72%。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诚信医院、省质量示范单位、健康促进医院、市先进党组织、市
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市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市助残模范单位,多次获得
宿州市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
生态环境
截至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65.02%左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良梨镇等省级森林城镇9个、省级森林村庄48个。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唐寨镇等4个省级生态镇、关帝庙镇黄屯村等11个省级生态村,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森林面积503403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12043.39公顷;砀山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显著提升,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降低13%,空气优良天数达280天。空气质量显著提升,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降低13%,空气优良天数达280天。砀山县城区污水处理设施由正源污水处理厂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正源污水处理厂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5万吨。
社会保障
2021年,砀山县实施年度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民生资金72.47亿元,持续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2022年,砀山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42338人,参加
失业保险人数231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砀山县各种福利机构40个,床位4216张。五保户供养人数3751人。2022年,砀山县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政府补助,其中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标准为110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为1510元。此外,砀山县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截至2023年10月底,砀山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共保障11883人,累计发放补贴资金992.72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17355人,累计发放护理补贴资金1348.408万元。
交通
综述
砀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陇海铁路、
310国道贯穿全境。
大京九、
京沪铁路、
连霍高速等擦肩而过。郑徐高铁、德上高速砀山段建成通车,距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距最近的出海口—
连云港市2个小时车程。
公路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公路里程达2885千米,砀山县
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78余千米,其中县道303千米、乡道620千米、村道1755千米,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体系。砀山县建设有国道G310、G237,
省道S401、S402、S243、S301。2015年12月19日,
济祁高速公路砀山段正式通车。2021年,
安徽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新增徐州-商丘高速。
铁路
砀山境内有陇海铁路、郑徐高铁等铁路,砀山县有
砀山站、
砀山南站两个火车站。国家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经过砀山设砀山站,
郑徐高速铁路设高铁砀山南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实有出租汽车445辆,县城公交线路27条,营运公交车辆230辆。
宿州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砀山汽车站始建于1950年,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
310国道纵贯全境,现为国家二级站,是砀山县公路旅客运输的一重要枢纽和文明示范窗口。砀山汽车站日发60余班次,日输送旅客1800人次,承担着通往全省7个地市和北京、
浙江省、
江苏省、
山东省、
河南省、
上海市等地跨省公路旅客运输任务。车辆正班、正点率达98.5%。
人文
综述
砀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农耕文化、
废黄河文化、砀山
齐白石文化、黄河文化、
砀山酥梨文化等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
唢呐之乡、中国传统戏剧之乡。截至2018年7月,砀山县有天主教堂和
南关清真寺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2年6月,砀山县共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物古迹
截至2018年7月,砀山县有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砀山县南关清真寺位于安徽宿州市砀山县,南关清真寺寺约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07年)后,老大殿(女寺)座西朝东,南北长14米,东西宽10米,讲堂三间为民国建筑。它是砀山县仅存的明代早期保存完好的建筑。199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砀山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5项。
据考证,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唢呐已在砀山县广泛流传。砀山民间对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
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
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jú]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砀山唢呐的形成、沿革和提高,影响并带动着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民间唢呐艺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砀山民间唢呐艺人张连生、陈玉兰曾参加过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在
华东地区文艺调演中受到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砀山唢呐是砀山厚重的历史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淀。它是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
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千米。四平调以六棱
高胡作为领
弦乐器,以
梆子戏的
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四平调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剧种,表现的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如小戏《
小借年》《
蓝桥会》和
粤剧《
陈三两》《
花为媒》《小包公》以及连台本戏《访昆山》《郑小娇》等等,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砀山四平调剧团又排演了大量现代戏如《
焦裕禄》《
白毛女》《丰收之后》等等,演出范围不断扩大,极受好评。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
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源于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其印染制作技艺的传人,主要为安徽省砀山县
李庄镇振兴新村胡屯村人。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蓝印花布,原料是手工纺织的白棉粗布,用植物
蓝草为染料,携雕印花刻板,以精选的石灰粉加一定比例的黄豆面,用水和成糊状涂在花板上,漏附于白布上,取下花板,让糊状物干燥附牢,然后投进于蓝的染缸中浸泡一定的时间,取出、晒干,后把附着的糊状物用菜刀刮去掉为止。凡是原来糊状物覆盖的地方呈现白色,无物覆盖的地方则成蓝色放入清水中清洗,这样经过二十道工序而制成蓝白分明、鲜艳夺目的蓝印花布。其花布产品主要有窗帘、桌布、围裙、被面、
旗袍、唐装、小儿肚兜、抱枕等,常见图案有“吉庆有余”“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凤凰牡丹”“蝶恋花”等500余种。
饮食
砀山地处
黄河冲积平原,粮食作物以北方早地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等作物为主,因此长期形成的以面食为主的主食传统饮食习俗传承至今基本未变。日常主食有馒头、
面条、水饺、烙馍、窝头、
锅饼等。副食有白汤(
稀饭)、咸汤、
大锅菜、炒菜、腌制
腌咸菜等。砀山县特色美食有砀山桶子鸡、砀山红烧大鲤鱼、砀山蒸菜等。
砀山桶子鸡有三大特点,形体丰满、造型独特;色泽金黄诱人食欲;肥而不腻、嫩而香脆。吃上一口,带有淡淡的甜香味,脆而不烂、香而不腻、甜而不浓、全骨入味。
砀山的大鲤鱼金鳞赤尾、肉质紧实、四鼻四须,将鲤鱼洗净入锅,加入清水、葱姜,大火煮开;油、
豆瓣酱、佐料爆香,放入鱼,炖约15分钟捞出装盘;取汤汁
勾芡浇在鱼身,撒上葱花即可,肉质细嫩软筋,甘腴香鲜。
砀山蒸菜的种类很多,芹菜叶子、豆角、荠菜、大麦苗子、马蜂菜、
地肤、茄子、
洋槐花、
榆钱等等都可以蒸,拌上面上锅蒸。出锅后,再拌上各种调料、蒜泥、
辣椒酱、
小磨香油,即可食用。
特产
砀山县地处
废黄河,是水果大县,素有‘中国酥梨之乡’的美誉,其特产有
砀山酥梨、砀山黄桃、砀山油桃等。
砀山酥梨果大核小、黄亮美观、硕大甘甜、皮薄多汁、酥脆爽口,风味独特而享誉国内外,有“酥脆甘甜个头大,砀山酥梨甲天下”的美誉。砀山酥梨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以其汁多味甜且具有润肺止咳作用而驰名中外。2010年4月3日“吉尼斯中国种植
梨树县规模最大的县”在砀山揭牌。砀山酥梨占全国梨总产量的八分之一,系全国水果生产10强县之一,是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
砀山酥梨连年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曾获得
泰国世界博览会“龙马金奖”,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远销美、澳、东南亚和全国各大中城市。
黄桃是砀山县的特色水果之一,具有50多年的种植历史。砀山种植的黄桃不但规模大、数量多,而且品质高、口感好,具有皮薄肉嫩、酸甜爽口、色泽鲜艳的特点。砀山县黄桃栽培面积10余万亩,成为世界四大黄桃种植基地之一,砀山黄桃201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砀山油桃口感上佳、色泽鲜亮,且耐储运,深受消费者喜爱。2019年,砀山大棚油桃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节庆民俗
节庆
在砀山县,元宵节的习俗除了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还有一种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那就是正月十五捏面灯。元宵节人们要用和好的白面或黏米面、豆面捏出一些面灯,一同放进锅里蒸熟。待到当天晚上,还要在面灯里加上
小磨香油和线捻,点着后把全家人照一遍,而后再端到家中各处照一下,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六畜兴旺。
“砀山梨花节”一年一度,自1996年首次举办以来,砀山梨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27届。每年到了三月,相约故
黄河,体验梨花海。2023年3月24日,以“千年古砀郡一城梨花香”为主题的第28届中国·砀山梨花节如期启动。本届梨花节为期一个月,共安排了19项活动,分为发布、商贸、论坛、文体等四大类。其中,既有梨花节开幕式、梨园直播创业大赛,也有杭州西湖区文旅产业对接、“食在梨都”特色美食展,还有梨园民俗表演,以及砀山梨园马拉松赛和环江淮自行车骑行游。观看斗羊比赛,欣赏其他砀山民俗表演。在梨园香气中,尝尝砀山特有的紫砂烤梨、砀山梨膏,体验砀山兰花印染和年画。
民俗
砀山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运动繁富。有绘画、刻字、剪纸等民间艺术,印花布、柳条、蒲苇制品等民间工艺,四平调、琴书、
唢呐等民间
曲艺,高跷、竹马旱船、舞龙灯等民俗表演,斗鸡、斗羊、斗鹌鹑等民间竞技,拳术、器械等武术表演,洋溢着浓郁的砀山韵味、梨都风情。
砀山斗羊源起西汉初期,盛行于三国时代,历经了1000多年。斗羊品种为
小尾寒羊。砀山斗羊是按年龄、体重分类,一对一对比斗,单循环赛,俗称“打胜家”。最终的胜利者,被称为“羊王”。斗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自由斗,放开两只羊自行争斗;另一种拉开斗,由主人拉开一定距离,猛回头斗一个回合,拉开再斗,直到决出胜负。
山县的民间斗鸡观赏活动起源于
北宋时期。因为
皖北地区地理位置属黄河冲击平原的中原地带,故皖北的斗鸡活动统称“
中原斗鸡”。斗鸡并不是人们平常养的家禽,而是一种野性很强、彪悍强壮的鸡种,生性好斗。人们就豢养训练这种鸡,专门为了在节庆和庆典的时候组织斗鸡比赛,娱乐人们,增添欢乐的气氛。斗鸡活动的范围多在以砀山县为中心的黄淮平原,尤其以安徽省砀山县民间斗鸡活动最为活跃。2020年5月,砀山中原斗鸡入选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砀山县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境内的黄河故道蜿蜒46.6千米,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突山风景区、黑龙潭、头观海景区等。历史文化气息浓重,使砀山成为旅游的绝佳之地。截至2023年,砀山县共3家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砀山梨树王景区、砀山县天鹅洲景区、砀山古城景区。
主要景点
梨树王景区位于砀山县
良梨镇园艺场,是
砀山酥梨的发源地,占地面积1200亩,超过300年树龄的老梨树有6万多株,树枝遒劲,造型独特。被誉为“梨树王”的老梨树,传说明末清初就已结果,树身直径2米,树高7米,盛产期年产酥梨4000斤。2014年7月,梨树王入选安徽省“名木”,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挂牌保护。2017年2月,这棵古老的梨树被
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树王”。2018年,被
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古树”,并命名为“最美
沙梨”。梨树王景区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春季繁花似锦,夏季枝繁叶茂,秋季硕果累累,冬季瑞雪飞舞。2020年8月6日,梨树王景区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鹅洲景区位于砀山县
李庄镇卞楼村,占地950亩,园内景点跌宕[dàng]起伏、错落有致,有雅致飘逸的茗香阁、气势恢弘的叠翠山、蜿蜒曲折的金水桥、栩栩如生的石刻生肖、惹人喜爱的飞禽园、身临其境的水下餐馆。2012年12月,天鹅洲翔鹤苑荣获“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2016年3月,天鹅洲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分为东、西两个园区,西区占地210亩,集灵山、湖水、仙洞、奇石、神庙、园林花卉等于一体。东区占地面积740亩,开设了水果采摘园、生态农业种植科普园、农事农耕体验园、现代农业观光园等6个生态旅游区。
砀山古城位于砀山县砀城镇护城河北岸,规划面积1700亩,建设用地1300亩,由山楼集团投资建设的文商旅全业态的商贸综合体,以“千年砀山、一座古城”为宗旨,2016年起结合古砀山传统八景,再现新砀山古城八景,建成砀山地标景观建筑梨王阁、古城老街、古城牌坊、古城广场、古城商业街、古城住宅群、山楼美术展馆、古城印象酒店、古城大润发购物中心、古城图书馆、古城滨湖步道等设施。2021年12月20日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2023年9月12日,
宿州市市砀山县和
西湖区签署省际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砀山西湖产业园”。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砀山四平调.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