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垦的处女地
1940年苏联上映的剧情片
一九三○年,苏维埃全国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达维多夫奉命来到顿河地区,组织那里的农民建立集体农庄。在与旧势力的反复斗争中,格列妙奇村的集体农庄终于冲破重重困难和阻碍,逐步得到了稳固和发展,使原本贫苦的农民在被开垦的处女地上建设起自己的新家园。
电影概况
名称:被开垦的处女地
外文片名: Virgin Soil Upturned
国家/地区:苏联
上映; 1940年
电影剧情
影片表现了农村的集体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了农村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发展、变化和斗争。旧事物尚未完全死亡,但已无力抑制人们意识中由新事物引发的新思想的幼芽,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农民群众精确的性格,可以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细节,人们富于特色的言谈举止和服装,以及细致的心理活动,同时可以看到哥萨克村的居民在生活大转折时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变化。原著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体现。
影片花絮
主人公达维多夫的扮演者是值得称道的,他给人一种善良,有文化,温文尔雅的印象,因此使影片的集体化主题,没有成为残酷的阶级斗争的主题,而成为建设富有人情味的新生活的主题。卡尔·达维多夫体现了道德标准和人的理想。他使人们对这部建立集体农庄而进行斗争的影片·感到亲切。但扮演达维多夫的演员对主人公的塑造不够理想,从他所创造的人物身上感受不到作为受过锻炼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代表所应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力量。
相关资料
书名:被开垦的处女地(或《新垦地》)
作者:米哈伊尔·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
图书出版社:MOCKBA
开本:大32开
页数:386 页
装订:精装
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作品。
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第二年鲁迅先生便约请贺非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u003c\u003c静静的顿河\u003e\u003e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获奖记录
《被开垦的处女地》是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名著,几十年来在苏联国内外享有盛誉。但是,随着苏联社会情况的急剧变化,这部作品的命运发生了肖洛霍夫生前绝对预想不到的转折。虽然现在人们提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并不多。但它的命运一直牵动着不少人的注意力。《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发表于1932年,第二部于1959年出版,1960年获得列宁奖金。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电影概况
电影剧情
影片花絮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获奖记录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