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写就于1926年,出版于1927年,同时也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最为系统的阐述。该作品奠定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和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著作中最被广泛阅读和讨论的著作之一。海德格尔原计划该书应该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三篇,但最终只发表了第一部的一、二两篇。故该书现有的内容正是这第一篇《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和第二篇《此在与时间性》。
《存在与时间》语言晦涩,思想艰深,是西方哲学著作中最难读懂的书籍之一。书中虽有一些传统的哲学概念,但海德格尔自己创造的很多术语造成了人们的理解障碍。该书以现象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为理论基础,是海德格尔多年思考的哲学思想汇总,也反映了他对于20世纪西方现代文明的思考与批判。该书的主题是“追问存在”,海德格尔称,人这种“此在”以及“此在”在时间中的存在,乃是从人生在世的“此”之“在”出发,亦即在一种时间地平线上,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本书中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探求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传统哲学都从“存在者”为起始讨论本体论,并没有讲到“存在”。而“此在”是指人的存在,这个人的本质就是自我,自我总是存在于世界上。世界、世界上的万物是人在展开自己的生存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自我处于时间中并变化不已,面对死亡与异化世界而为虚无。自我的实质是“烦”(与人和物相处的烦)、“畏”(一般性畏惧)。每个人因面对“烦”“畏”,就要规定自己的行为。而世界是此在(人)的一种性质。
在对于西方思想文化危机的洞察、西方文明内在病理的剖析方面,《存在与时间》的成就是卓越的,它的出现使得人们认识到现代性危机的本质。如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这部著作向大众传达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产生的新精神,以深刻的方式,在根本上改变了、动摇了西方哲学传统的思考方式和提问方式。《存在与时间》一经出版就得到普遍的重视,其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哲学这一学科,而其他广泛学术领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它是西方哲学经典,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之林中的经典著作。
作者介绍
1889年海德格尔生于德国西南部,一个叫梅斯基尔希的乡村小镇的天主教家庭。他幼年在教会的资助下上了中学,希望长大后能做牧师。青年时代受哲学家弗朗兹·布伦塔诺的影响,对“存在”这一概念的意义产生浓厚的兴趣。1909年,海德格尔在教会资助下进入弗莱堡大学。1911年决定放弃神学研究,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哲学上去。1913年7月31日,海德格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的助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德格尔应征入伍,两个月后因健康问题而退役。在1916年,他获得讲师资格。1923年在老师胡塞尔的推荐帮助下,获马尔堡大学聘用,开始担任哲学教授。
1927年,发表《存在与时间》,这部著作使海德格尔声名鹊起,同时也奠定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1929年,胡塞尔退休,海德格尔接替了他的哲学教席。1933年纳粹上台,海德格尔经选举而任职弗莱堡大学校长。1933年海德格尔担任校长期间加入纳粹党,这段时光也是这位哲学家一生中争议最大,也最难为人理解的插曲之一。1934年,由于同学校各系的冲突以及同党政领导的意见分歧,海德格尔于4月辞去校长职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德格尔因战争期间与纳粹的牵连而被解除校长职务,受到占领军当局的整肃,被禁止教课,禁令直到1951年才被取消。1959年他退休“隐居”,把余生用在旅行、讲学、著书立说上,直到1976年逝世于他的出生地麦氏教堂镇。海德格尔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理论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思想,他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哲学方向,他的影响也将长久地持续下去。
海德格尔著述颇丰,他的《全集》估计有100卷之多,现在已经出版的就有几十卷,其中最主要的有《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哲学论文集》《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路标》《林中路》《与魔鬼做斗争》等。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海德格尔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的产生与“现代”的出现关系密切。所谓现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它始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至今,其政治标志是合法国家,经济标志是市场,社会标志是个人,意识形态标志是理性、科学、进步和自由。然而现代社会价值与意义丧失,虚无主义盛行,西方文化的前提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西方现代哲学正是对于此种危机的记录和的信号。《存在与时间》这部以典型的德国哲人的晦涩语言表达的艰深著作之所以甫一出版就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弦,是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人们正在经历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及其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上解剖了西方文明的内在病理,使人们对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
《存在与时间》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首先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思想史的变化,即唯心论破产,浪漫主义运动谢幕,整个欧洲社会的思想和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存在与时间》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考。其次是自古希腊以来欧洲思想界的演变,在质疑整个西方文明的角度上,海德格尔同意斯宾格勒在其著作《西方的没落》中所表达的观点。虽然他对斯宾格勒有所轻视,但他也不能否认曾从该书吸取启示。海德格尔把多年来的西方文化的发展都作为了自己的审视对象。再次,《存在与时间》出版的1927年,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德国文化史上有所谓“1914年人”之说,指的是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一代人,海德格尔这一代人因战争影响处于一个思想文化变革的时代。
哲学背景
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于近代哲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与自然科学结果的可靠性与确定性相比,哲学的不可靠不仅体现其基础上,更体现在其方法上。所以,通过怀疑达到确定可靠的知识,成为了近代哲学的自觉追求和主要特征。称近代哲学为“理性的时代”,并不为过。但英国经验论承认了可靠的知识之不可能;康德努力证明普遍知识性的可能,却在“物自体”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内在矛盾;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虽然在主客体问题上对近代哲学的困境有所突破,但他仍然没有突破近代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立场,反而通过将理性与存在同一,进一步将近代西方哲学的矛盾极端化了。同时,形而上学方面的危机也值得引起注意,近代西方哲学家在此问题上,基本上是沿着传统形而上学的老路子,人们普遍认为哲学的形而上学解释逐渐可以被科学的解释所取代,对现实人生和个人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少。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在肤浅的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攻击下,差点沦为科学的附庸。近代西方哲学这一危机,注定了现代西方哲学必须要走一条新的道路。
海德格尔企图追问西方哲学最基本、也最源始的问题——存在问题。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一片反形而上学的语境中,他似乎显得格外落伍。然而,正如他的学生伽达默尔所指出的那样:“因为他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新的问题。它不是在西方形而上学内部提出的,而是针对这个形而上学本身。它并不问最高的存在者(雅威)和所有存在者的存在这些形而上学问题。它是问什么东西首先展开这样提问的领域,建立起形而上学本身得以活动的空间。因此,海德格尔问的是形而上学传统预设为毫无问题的东西: 何谓一般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在这个问题上正本清源,才能根本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哲学从来就没有真正问过这个问题,它实际上是把存在者当做存在来对此追问。
在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观念的问题是与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连在一起的。传统形而上学把一切事物看做是被表象者,即现成存在的静止对象,而哲学就是一种理论,它的功能就是如自然科学一样,观察和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真理。形而上学的问题正在于它的“形而上”,即完全脱离真实的生命,脱离人生存的事实性。对他来说,形而上学是一种想入非非,一种神话,一种幻想世界。他称形而上学是“神话和神智形而上学”,是一种“生命和思维的想入非非”,是“宗教意识形态和想入非非”。形而上学完全脱离了我们的现实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生命,而不是什么“绝对知识”,才是哲学主要关心的对象。哲学不仅仅是一些原理和概念的操作,而是要探索生命本身的问题,回到前理论的生命经验,即人的现实生活的经验、人的日常实践经验。对于人类基本问题的关怀成为海德格尔思想的出发点和基本动力。
个人背景
海德格尔青年时代受哲学家弗朗兹·布伦塔诺的影响,对“存在”这一概念的意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马尔堡大学任教期间,他认真关注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存在”的问题,《存在与时间》的成书正是他多年思考的结果。而在20世纪初的德国学术界,获得大学教席位,要求必须有公开发表的出版著作。为了满足马尔堡大学全职教授的聘任要求,海德格尔于1923年开始写作《存在与时间》。在哲学家尼古拉·哈特曼等人的催促下,海德格尔夜以继日地赶写《存在与时间》,为这本书连续奋战了好几年,终于在1927年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报》第8卷上刊出。
成书版本
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的“前半部分”在《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报》第8卷刊出。同年正式出版的单行本,使用版式与《年报》上的无异,内容上也没有变化。除了目录,仅正文就有四百三十八页,占海德格尔当初预计出版量的半部分左右,所以注明“前半部分”。海德格尔原本计划之后出版后半部分,但一直没能写出来。书皮上的“前半部分”的字样自1953年发行第7版后就没有了。因此,目前一般所说的《存在与时间》就是所谓的“前半部分”。
内容概要
《存在与时间》一书主要追问“什么是存在”这一在哲学史上曾经被提出,但早已被遗忘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通过将人的存在或“此在”作为考察实体,认为此在实质上就是“在世”的此在,其存在的状态就是“烦”。而此在从本质上具有时间性,它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整个生活,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
《存在与时间》全书由 “导论” 和 “正文” 两大部分构成。“正文” 按原构思的设想包含2部6篇,每部包含3篇。现实际完成的文本只有第1部的第1篇和第2篇。文章的结构包含 “部”“篇”“章”“节” 四大层次。“节” 是以贯穿全书的方式编排的,全书包括83节。“导论” 含前83节。第1部的第一篇含第9到44节,第2篇是45到83节。“导论” 阐释的内容包括:论题的意义、研究的途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任务等多个方面。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篇《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和第二篇《此在与时间性》。
其中第一篇是对此在的预备性分析,第二篇是探讨此在和时间的关系。第一篇的预备性分析是对此在的实际生存的分析,描述了此在日常的“在世界中”结构,由此揭示了日常生存的可能性条件,即操心结构。预备性分析还只是存在者层次上的分析,属于此在的非本真的层面,还未阐明此在的意义。第二篇中,海德格尔揭示操心结构的统一性是时间。时间性就是此在之存在的意义,而且展示为对存在本身进行理解的先验视域。可见,海德格尔的时间学说在《存在与时间》中具有枢纽的作用,它是联系此在和存在的“中介”。操心和时间性都有本真性和非本真性之分。此在操心是非本真的,他所理解的时间性就是非本真的;此在是本真的,他所理解的时间性也是本真的。所以必须从本真的此在出发,通过本真的时间性来理解真正的存在意义。
存在
对存在问题的重视
海德格尔首先提出,要追问存在。存在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但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上一直被遗忘。人们只看到存在者,却不问存在者的存在。
存在与此在
人是存在者,人这种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人与存在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为了将这个关系凸显出来,海德格尔将人称为“此在”,只有此在才追求存在问题,此在对于自己存在的领会对此在的存在具有构成性。关于此在,一方面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另一方面此在总是存在在一个世界之中。
共在与沉沦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被抛入到世界中,抛入到他人之中,他把共同在此或共在视作此在的本质规定性。“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世就是与他人共同在世。即使无人在侧,此在的存在仍是共在,此在从来都与他人共在。此在并不作为自己本身存在,此在消散在芸芸众生中,沉沦于种种事物。沉沦有三种基本样式:闲谈、好奇、两可。
本真生存
此在只要生存着,此在不理自愈自己本身而以芸芸众生的身份存在,只要生存,此在就沉沦着,这是一种“非本真生存”。相应的,本真生存就是立足于自己的生存。而畏将此在带入本真的状态。畏区别于怕,怕是害怕某种有害之事即将到来,而畏向此在开启的,是本来无一物,是空无。在畏之中,人们摆脱日常生存中种种事务的包围,直面虚无。畏是最根本的情态,它对存在最为开放,开启了对本真生活的知。畏剥夺了此在从世上事务以及芸芸众生那里来领会自身的可能性,畏使此在个别化,使他真正成为他自己。
时间
时间是探究存在的地平线,存在在时间的地平线上才显现出来。海德格尔认为,在流俗的时间观念中,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者中,现在居于中心地位。与此相对的,是海德格尔所提出的本真时间,他用“曾在”代替过去,用“当前”代替现在。在本真时间中,曾在并不曾过去,它只是不再现成存在。时间不再是由过去、现在、将来一个个同质的瞬间先后相续形成的线性的、均匀流逝的东西。基于此在的生存来理解时间,曾在、当前、将来结合在一个统一的立体结构里面,这个结构是:此在先行进入将来,在当下把自己的曾在承担起来。而此在先行进入将来,在此在有死这个事实里看得最清楚。此在向死生存,此在根本上是有限的。
重要概念
存在(Sein)
《存在与时间》的第一主题词是 “存在”,也有翻译成“是”“有”“在”的。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存在不是存在者,因此不是汉语所说的 “什么” 或 “什么东西”。而在肯定存在“不是什么” 之后,可以就存在“是些什么”,给出一些言说。除了不是存在者,存在 “什么都是”。
《存在与时间》导论的第一句话就指出,存在问题久已被人遗忘了。虽然存在问题和形而上学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但近代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在存在的问题上,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有偏差。海德格尔主要讨论了三个以往哲学中对于存在问题的成见,即存在不需要定义,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存在不可定义;存在是自明的。他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其论述。
此在(Dasein)
“此在” ,又译为“亲在”“缘在”,是 《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范畴,此在是人。在概念上,“人”不等于存在 ,但海德格尔强调对存在的研究要从对 “此在” 的研究入手。海德格尔关于 “生存两重性” 的论述、关于此在的多种定义性说明,包含了 “存在追问” 与 “此在研究” 两个问题的同一性
“此在”首先即指人的这种特殊存在方式或人的这种存在性。海德格尔用“此在”这个词来指称人,也表明他竭力要与人类学思想划清界限。此在虽然是一个存在者,但它不是实体,因而不能是对象,不具有对象性这种存在方式;而是一个形式结构。因此,它是单一的,没有复数
被抛(Geworfenheit)
此在的何所来何所往是掩蔽不露的,而“它存在且不得不存在”本身却愈发昭然若揭——我们称之为“被抛”。这一存在者被抛入它的此,这个被抛境况从生存论上标识出此在的生存实际。
在世(In-der-Welt-sein)
在世,即“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在世是此在生存的实际性。“在世论” 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和世界性的阐释。海德格尔阐释世界和世界性的具体思路是“打交道” 一一上手状态一一指引一一因缘一一意蕴。
在之中(In-Sein)
在之中是在世的核心。“在之中”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者在另一个存在者之中。两个在空间之中广延着的存在者在这一空间之中处于相对的关系之中。这些存在者摆在世界“之内”,它们都具有现成存在的存在方式,用“在之内”来标识这种空间关系
怕(Furcht)与畏(Angst)
怕之所怕就是可怕的东西,它可以是上手事物、现成事物或共同此在。它在某种因缘联络中是有害的;随着它的临近,“它可能,但最终也可能不”同时渐次增加;它可能期而不至,也可能擦身而过。
此在的整体是可以在一种特殊的现身情态中向我们展示的,这个特殊的现身情态就是畏。畏这个概念是从索伦·克尔凯郭尔那里来的。祁克果区分了畏和怕,怕总是有具体的对象,而畏则相反。海德格尔保留了这个区分。怕一个东西我们可以逃避它,但畏没有具体畏的对象,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畏什么。此在的整体性通过“怕”与“畏”向我们展现。
情绪(Stimmung)
人不是机器,他在世界操劳时尽管常常投入到忘我的地步,但却始终有某种情绪。在日常操劳中,无论是顺风顺水心平气和,还是处处碰壁心情沮丧,情绪的起伏波动,乃至于在坏心情中失去平衡,这都是人们耳熟能详、以致都不太会去关注的现象。人们会认为,这都是私人经常在变化的心理状态,无关紧要。可是在海德格尔看来,却绝不是这样,上述那些此在情绪方面的现象,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烦(Sorge)
“烦”,或翻译为“操心”、“牵挂”等,指人生在世过程中面对无限烦杂多样的可能性进行选择的一种基本状态。交道,归根结底都是烦本身在日常在世中的表现方式。烦本身不是指为一个“他人”或“他物”而烦,烦本身没有“对象”,也没有什么烦的心理主体,烦首先是先于“对象”和“主体”的。具体表现在“烦忙”与“烦神”这些日常在世活动上。此在与他物打交道叫做烦忙(Bersonge),与其他此在,即与他人共在叫做烦神(Fürsorge)。合烦忙与烦神,烦被称作此在存在的整体性。
沉沦(Verfallen)
沉沦主要的是指人在日常的烦忙烦神中失去真正的自己以及独立的人格,所谓“此在之沉沦”则是日常生活中的此在失去其本真性,转化为非本真的此在。而好奇和闲谈的共同关系构成两可。闲谈、好奇、两可的非本真状态的总体结构或关系叫沉沦,沉沦是此在展开状态的日常存在方式。
闲谈(Gerede)
“闲谈”被用来表明我们最普通的日常说话和交谈的方式。我们日常交谈、谈话的目的是领会与交流。海德格尔认为作为这种领会与交流的言谈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生存论根基上的相互摩荡、激发与交融。这种方式牵涉到的是“言谈之所及”(Beredete);其二,则是在表层上的传达与流通,注重的乃是作为闲谈的“言谈之所云”(Gerede)。闲谈之所以成为我们日常交谈中的主要方式,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日常谈话中往往有一种趋于“相同化”“平均化”的倾向。
好奇(Neugier)
做若说公共性的言谈方式是“闲谈”,其领会方式则是“好奇”。按照海德格尔的分析,好奇乃是亲在生存在世的一种照面方式,一种视或看的方式。它是和以公共性为其特征的闲谈相对应的。
两可(Zweideutigkeit)
由于好奇与闲谈,人人都热衷于追逐新奇的事物,似乎人人都可以信口开河而完全不必担心任何责任。这样一来,“我们很快就无法断定什么东西在真实的领会中展开了而什么东西却不会。”于是乎,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亦是亦非,无可无不可。海德格尔将这种状态称为“两可”。
译本
20世纪60年代,哲学家熊伟先生曾译出《存在与时间》的一些重要章节,收入商务印书馆《存在主义哲学》一书中。
1987年,哲学家陈嘉映、学者王庆节译出的全译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版本的翻译始于1981年,至1984年底基本翻译完成。
1999年,陈嘉映的《〈存在与时间〉读本》由三联书店出版,该版本为原作基础上的改写本,更为适合普通读者入门。
四川大学哲学教授熊林将原书译出,书名译为《是与时》,此版本流传于网络,尚未出版。
影响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
首先是海德格尔从根底上摧毁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为哲学思考打开了新的局面。形而上学由古希腊哲学发端,至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集其大成,其一贯的思路是以某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不管叫“理念”“最高实体”“太一”“雅威”或“绝对精神”)作为存在的本原,这个实体恒定不变,世界也就稳固如一。黑格尔之后,大多哲学家都不满意于这样的思路,一再宣告形而上学解体,但多未能抓住其要害。尽管海德格尔给予黑格尔哲学的评价最高,但是他不满意黑格尔在逻辑学之初把存在当作一切概念中最空洞的概念。海德格尔则一开始便立足于区分“存在”与“存在者”这两个不同性质的范畴,主张哲学思考的对象当是“存在”而非“存在者”,且身体力行地孜孜从事于“存在”问题的多方探究。他切实地兑现了将哲学“本体论”转变为“存在论”的根本性变革,这一颠覆式的“逆转”终于导致以“实体”为根基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瓦解,是其对哲学思想建设上的巨大贡献。
实践哲学的地位
海德格尔认为这个存在真理不断地揭示与遮蔽,决定了人们对自己行为(实践)的理解,构成了人类实践最核心的部分。《存在与时间》的一个巨大贡献是其恢复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地位,某种层面上开启了哲学的“实践哲学转向”。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和汉娜·阿伦特,以及汉斯·约纳斯和列奥·施特劳斯等都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上了实践哲学的道路。
新的时间观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一直处于对时间的流俗领会当中。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存在意义为基础,时间问题于是纳入了本体论问题中,从而更新了建立在主观意识基础上的传统时间观。海德格尔探究的存在是本源的存在,他探究的时间相应地是源始的时间,即把时间的本质还原至本源的存在层面时所得到的时间。
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海德格尔与其《存在与时间》开辟了新的哲学方向,许多西方著名思想家都坦承自己受其影响。米歇尔·福柯认为海德格尔是一位最重要的哲学家,他自己全部哲学发展都由对海德格尔的阅读所决定;雅克·德里达早年甚至怀疑,他写的东西若不是已被海德格尔思考过,他是否能够顺利写出;皮埃尔·布尔迪厄称哲学家中他最喜欢海德格尔;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尽管海德格尔曾加入纳粹党,但还是承认《存在与时间》也许是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以来德国哲学最深刻的转折点。总之,海德格尔的哲学吸引了各学术领域众多的思想家,对海德格尔讨论和研究一直不曾中断,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时代思想景观。
评价
哲学家、心理学家波尔诺曾借用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评价本书:“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开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点。”
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这部作品)关注着人生实存、人生境况,而不只是抽象观念和抽象原则”
海德格尔的学生、哲学家伽达默尔:“海德格尔指出了一条新道路,他把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评变成一种准备,并以新的方式提出了关于存在的问题,借此走在通往语言的旅途上。它是一条语言之路,这条语言之路并不通向判断性陈述和对它的客观性有效要求,它紧紧依靠着整个存在。”
《牛津通识读本:海德格尔》一书:“《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迄今最有影响的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家,而且对神学、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海德格尔花了十年时间阅读、演讲和思考的结晶,并给他的后期作品指明了方向。即使这些后期的作品与《存在与时间》大异其趣,但如果离开了这本书,它们就无法得到理解。同时,《存在与时间》也是迄今为止最难读懂的著作之一。”
当代哲学家陈嘉映:“要了解现代西方哲学,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必读的著作。”
学者张汝伦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释义》一书中评论:“今天没有人会怀疑《存在与时间》的经典地位。与哲学史上许多经典不同的是,它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所以如此,除了其本身固有的价值外,还在于它回答了时代的问题,切合那个时代,也反映了我们时代人的思想感情。”
特色
深刻晦涩
《存在与时间》正如胡塞尔所描述的那样深刻而晦涩,而这种写作特点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本书的论题具有神秘性,“存在” 与 “时间” 在某种意义上实际都是难以言说的东西。另一方面,本书的内容具有高密集性和压缩性,是一本厚积薄发的作品。从1915年一直到1927年的12年间,海德格尔几乎没有发表过其他什么文章。所以海德格尔是将多年来的思考成果全部表达在《存在与时间》中,从而造成了该书语言上的巨大信息密度,给读者带来了非同一般的阅读难度。
未竟之作
海德格尔称《存在与时间》的第三篇将实现从传统本体论到一般存在论的过渡或转折,在将时间作为理解存在的基础之上进行论述。它虽然曾顺着前两篇的思路而写成,但海德格尔本人对此并不满意,这一篇也未曾发表过,海德格尔甚至在完稿后不久将稿子销毁。因而,《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他在《论人道主义的信》中写道,《存在与时间》的第三篇没有发表,是因为其中的思想还未找到理想的表达方式。《存在与时间》未能完成是由存在的意义这一目标本身,与海德格尔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用的形而上学方式之间的不协调所决定的。
名言
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我们用此在这个术语来称呼这种存在者。
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
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须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意义与众不同。
死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存在。
参考资料
《存在与时间》读本.豆瓣读书.2023-10-05
是与时.豆瓣读书.2023-07-24
目录
概述
作者介绍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哲学背景
个人背景
成书版本
内容概要
存在
时间
重要概念
存在(Sein)
此在(Dasein)
被抛(Geworfenheit)
在世(In-der-Welt-sein)
在之中(In-Sein)
怕(Furcht)与畏(Angst)
情绪(Stimmung)
烦(Sorge)
沉沦(Verfallen)
闲谈(Gerede)
好奇(Neugier)
两可(Zweideutigkeit)
译本
影响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
实践哲学的地位
新的时间观
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评价
特色
深刻晦涩
未竟之作
名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