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花
唐涤生创作的粤剧剧目
《帝女花》(英文名:Princess Cheung Ping)粤剧经典保留剧目,由剧作大师唐涤生根据清人黄燮清撰写的传奇杂剧集《倚晴楼七种曲》改编。唐涤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改编为粤剧,唐涤生的改编对故事的主题做了调整对比原剧有较大的改动。1957年首演即成为“粤剧戏宝”,传演至今60余年。
《帝女花》全剧讲述了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与太仆之子周世显在战乱丧国之际,为求清帝善葬崇祯并释放皇弟,二人佯装返宫,最终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双双自杀殉国的故事。
在创作过程中,该剧吸纳传奇《帝女花》的故事元素,并非简单照搬,而是进行了设计和改编,使得原作的魅力得以保留并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相结合。人物设置上,粤剧《帝女花》一改传统戏曲的脸谱化。长平公主展现出高傲、有主见以及勇于担当的特点。周世显则展现出才华横溢、忠诚和痴情的特点。在主题思想方面,唐涤生突出了帝女与世显为国殉爱的凄美悲壮。
1959年,粤剧首演的原班戏剧演员任剑辉与白雪仙主演的粤剧电影《帝女花》推出,极大地扩大了此剧的影响。粤剧《帝女花》不仅成为粤剧文化的传世戏宝,还成为粤港澳及海外广府华侨的共同记忆。
创作背景
素材来源
粤剧《帝女花》是根据黄燮清的《帝女花》改编而来,粤剧《帝女花》,虽是参照过黄清的同名剧作,但是,其构思和编排是全新的。粤剧《帝女花》的素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史》,黄燮清的《帝女花》大体依据《明史》记载,收录于黄燮清撰写的传奇杂剧集《倚晴楼七种曲》中,黄燮清的《帝女花》故事内容偏寂冷哀绝,高潮起伏不足,一直被认为是平平之作,一直也没有人把故事搬上戏剧舞台,但《帝女花》被传到日本后搬上戏剧舞台,却大受欢迎,百年间传唱不绝。1953年,粤剧名家白雪仙与任剑辉出演电影《富士山之恋》在日本取景期间,二人在日本期间看到戏剧《帝女花》的演出,觉得非常精彩,想要把《帝女花》搬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戏剧舞台,于是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回到香港后交到剧作大师唐涤生手中,唐涤生进行重新改编,以长平公主和周世显的命运为主线让剧情更加的跌宕起伏。1957年,粤剧《帝女花》在仙凤鸣剧团正式首演。
创作过程
唐涤生在立意、言志、寄情、政治立场等多方面有所创新,在创作粤剧《帝女花》时运用了灵活的戏曲板腔体处理手法,改变了原作的曲牌联套的结构,并融合了话剧和电影的场次衔接技巧。整个作品展现出突出的主线、紧凑的剧情和丰富多样的情节,同时也保留了粤剧对剧情机趣和精心经营核心唱段等剧种特色。粤剧《帝女花》因此成为了一个高度融合文学性与音乐性的作品。
他引入了西方戏剧以“物”为单元的结构方式,并采用线性叙事的形式,充分发挥了戏曲的特点和优势。唐涤生强调了“集中强烈”的剧作原则,对原著进行了简化和删减,使剧情更加集中且引人入胜。他刻画了男女主人公心理错位和修复的过程,这个曲折细腻、哀婉感人的过程深化了剧作的言情主题。《帝女花》中的“庵遇”以及尾声的“香夭”情节都通过情感的铺垫和展开,呈现出凄惨华美、令人动容的场面和细节。粤剧《帝女花》以其华美的言辞而闻名,唱词雅化,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又具有容易传唱的韵律,《帝女花》是唐涤生粤剧创作的一个高峰。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明末时期,情节围绕着明朝思宗的长女长平公主展开。长平公主年仅十五岁,皇帝的命令选婿,嫁给了太傅之子周世显。然而,就在这时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遭到破坏,崇祯杀害了所有的皇女后自缢。
长平公主虽然未至断气,却被周钟救回并藏匿在家中。随后,清军击败了闯军,建立了清朝于北京。长平公主得知周钟欲向清代投降的消息,幸得到周钟的女儿瑞兰和一位老尼姑的帮助,扮作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在庵中。
后来,周世显意外来到庵中,遇见了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非常震惊。经过多次试探后,长平公主向世显透露了自己的身份,二人重归于好。然而,这件事被清朝皇帝,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决定返回宫中,最终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自杀殉国。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首演团队
1957年6月粤剧泰斗任剑辉白雪仙组成的仙凤鸣剧团,在香港利舞台首演粤剧《帝女花》,任剑辉、白雪仙的表演天才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对粤剧《帝女花》的传扬功不可没。《帝女花》成稿之初,任剑辉、白雪仙向唐涤生提了很多修改意见。首演之后,任剑辉、白雪仙的出色表演,唐涤生撰写的典雅曲词,使该剧成为粤剧舞台上“雅”的代表作,赢得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文化界、新闻界的欣赏和赞誉。
服装
粤剧《帝女花》的服装设计融合了粤剧的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设计师既尊重了粤剧的传统,又注重服装的可舞性和装饰性。戏衣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戏服的风格,主要参考了明代衣冠戏服的款式。《帝女花》戏服在传统戏曲服装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的解构,兼顾审美意识。周世显和长平公主的服装色彩以紫色和白色为主,采用暖色调和清新色彩,既保留了传统戏曲服装的色彩特点,又能体现两位角色相见时的清新喜悦和内心情感。在图案设计方面,牡丹纹样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巧妙地应用于两位角色服装的不同装饰部位。《帝女花》服饰造型的成功,得益于设计师准确的定位和精心的设计。设计师以现代审美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和解构,传承了传统元素的同时赋予了服饰更多的纹样细节。这样的设计既保持了传统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为《帝女花》增添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戏曲的服装在呈现时,不仅仅追求装饰性,还要将可舞性融入其中。可舞性指的是演员在表演时,服饰在剧情中起到的表演作用。一个成功的戏曲作品中,服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外在美感的体现,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在表演过程中,服装不仅展现了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表现,将人物形象、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状态。这种表演将演员与观众之间建立起情感的桥梁,通过配合默契的演唱和对答,引起观众们情感上的共鸣。
服装的设计与呈现需要与剧情紧密结合,通过服装的细节来传达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角色特点,以增强观众对人物的理解和共鸣。同时,服装也要注重舞台效果和视觉效果,以提升整个演出的艺术氛围和观赏性。通过合理的服装设计,观众们可以更好地融入戏曲的世界,感受到戏曲作品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和艺术魅力。因此,戏曲服装的设计和呈现对于演出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心打造的服饰,观众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戏曲作品,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和独特韵味。
艺术鉴赏
情节结构
在创作过程中,该剧吸纳传奇《帝女花》的故事元素,并非简单照搬,而是进行了设计和改编,使得原作的魅力得以保留并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相结合。同时,创作团队还广泛研究了新见文史资料,以增加剧情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此外,创作团队还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秀精华,例如舞蹈、音乐等,融入到粤剧《帝女花》中,使得剧目更加多元化和丰富。通过这种综合创作的方式,该剧在艺术上呈现出新颖的面貌,并且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在剧本架构方面,唐涤生对《帝女花》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使得剧情更加完整紧凑,戏剧冲突也更加集中。长平公主和周世显的关系由最初的抗衡逐渐转变为相互欣赏,他们订下了往后剧情发展和为国殉爱的情节。同时,含樟树下的订盟场景与最后在含樟树下双双殉国的场景相呼应,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剧情更加饱满。剧本中的戏剧冲突集中且多层次,从生旦之间的互相讥讽,到他们最终相爱相惜;从长平逃情隐世,经历中间的误会,再到最后决定双双殉国,冲突此起彼伏。
形象塑造
人物设置上,粤剧《帝女花》一改传统戏曲的脸谱化。长平公主展现出高傲、有主见以及勇于担当的一面。她在选婿之事上表现出自己的坚决态度,同时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她决意以身殉国,展现出她的勇敢和无畏。她的刚烈个性也在她死而复生后的骂周钟和在紫玉山房与周世显的误会中得到彰显。尽管她喜欢隐姓埋名藏身,但最终被周世显的痴情和执着打动,展示了她内心渴望关怀和爱护的一面。在养心殿与清帝辩驳时,她展现出进退有度和威仪的一面。最后,她坦然赴死,展现了她的坚贞和不屈的气质。
周世显展现出才华横溢、忠诚和痴情的一面。他在昭仁殿上表现出护妻的决心和忠诚。他对长平的执着追求和努力逼迫她相认显示了他的痴情。他展示的机智、沉稳和谋略在面对清兵围追堵截时体现出来,他能够迅速制定对策并解释误会。在与清帝交涉时,他用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最终取得了成功。最后,他与公主一同殉国,展现了他的忠义和牺牲精神。
粤剧《帝女花》刻画了女性英雄形象,这既符合剧情需要,也是粤剧这一剧种天生具备的特性。粤剧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元素,其中受到了梆黄的影响,因此女性形象的表达也受到了梆黄思想的引导。尽管在杂剧和传奇作品中有许多光辉的女性形象,她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孝道的践行,随后出现了一些追求忠义并以战争服装示人的女性形象。然而,与明清时期兴起的梆子相比,粤剧中的女性形象更加丰满综合。她们表现出明确的爱恨情仇,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追求内心中的爱情和人生理想。
粤剧《帝女花》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与周钟父子形成鲜明对比,讽刺和嘲笑了周钟父子的行为。它嘲讽了以周钟父子为代表的男性官僚集团在历史关头做出不如女性的选择。这种嘲讽不仅具有较强的戏剧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该剧揭示了性别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作用,暗示了女性在追求自我和实现价值上的重要性。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使剧中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给观众带来了深入思考和共鸣的机会。
作品主旨
在主题思想方面,唐涤生突出了帝女与世显为国殉爱的凄美悲壮。唐涤生的剧本始终围绕着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爱情展开,诉说了明朝覆亡和他们为国殉爱的悲剧。唐涤生甚至对清帝的形象进行了彻底改写,挑战了黄燮清的《帝女花》对帝王统治术的歌功颂德,给出了另一番解读。这样的改写更加突出了帝女与世显爱情的壮美。粤剧《帝女花》虽然拔高了女子的地位,但还是在封建道德的框架之下。所以不能脱离历史真实而大胆创新出长平公主具有反封建的形象来。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作品地位
《帝女花》是粤剧瑰宝。《帝女花》不仅仅是一部粤剧,它在整个传统戏曲中拥有重要地位,是粤剧的一个重要的符号。京剧移植粤剧的首个剧本就是《帝女花》,可见《帝女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戏曲作品。
衍生作品
作品评价
“《帝女花》是粤剧戏宝之一,全剧凸显的家国牺牲精神与民族认同感引起了大湾区民众的强烈共鸣。它以“常演常新”的艺术追求跨越了大湾区,辐射到整个中国腹地。粤剧《帝女花》已经超出了一般简单的文学意象,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符号,既能让民众到达在乱世情缘悲欢离合中借他人之故事宣泄自己的情感满足,又能从家国大义中得到灵魂的洗礼,其雅俗共赏的普适性,深受全球华人的喜爱。”——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唐涤生粤剧《帝女花》备受戏曲界同行的喜爱,2018年8月,它被成功改编为京剧,由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主演。京剧版的《帝女花》保留了粤剧文辞的华美特质,也体现出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统一。在粤剧史上,由粤剧剧本改编为京剧,是十分罕见的,可见《帝女花》艺术成就之高及其影响力之巨大。”——光明网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素材来源
创作过程
剧情介绍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首演团队
服装
艺术鉴赏
情节结构
形象塑造
作品主旨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作品地位
衍生作品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