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采萍(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号梅妃,闽地莆田(今
莆田市)人,
李隆基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因擅使石珍珠汉方养肤,别号斛珠夫人,封建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跟随父亲读书识字,九岁时就能背诵《
诗经》中记载
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唐开元时期,江采萍十五岁时被出使闽越的高力士选入宫中,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因江采萍极其喜爱梅花,唐玄宗戏称其为“梅妃”。并为其住处题匾“梅亭”。江采萍自比
晋朝才女
谢道韫,著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绚窗》《
楼东赋》八赋、《一斛珠》一诗。后来江采萍因与
杨贵妃争宠失败,被唐玄宗贬入
冷宫上阳东宫。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史称安史之乱);次年六月,叛军攻陷
长安,唐玄宗出逃,没带上冷宫中的江采萍,江采萍死于乱兵。后来唐玄宗回宫后找到江采萍遗体,以妃子的礼仪将其安葬。
清末诗人程羽文认为,江采萍是可以配得上孟浩然、林君复的高士;
莆田市文联主席许培元认为,梅妃是老百姓认可的人格高尚的伟大女性;现代学者张乘健认为,梅妃是宋明文化的理想化标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江采萍是福建莆田人。父亲
江仲逊一生行医。江采萍九岁时就能背诵《
诗经》中记载
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她对父亲说,自己身为女子,却也以此为志向。父亲对此很惊讶,因此为她取名
梅妃。
入宫受宠
唐玄宗
开元时期,
高力士出使
福建省、
广东省一带。那时江采萍15岁,高力士看她年轻貌美,将她带回京都服侍唐玄宗。长安大内宫、
大明宫、
兴庆宫和东都大内宫、
上阳宫,共4万多人,唐玄宗独宠江采萍。宫中嫔妃也自认比不上江采萍。江采萍会写文章,自认可比
晋朝才女
谢道韫。她化淡妆穿清雅的衣服,但外表明媚秀丽,无法用笔墨描绘出来。江采萍喜爱梅花,在住的地方种满了梅花,唐玄宗为她的住处题了一块
匾额叫“梅亭”。梅花开的时候,江采萍常常赏花到半夜也舍不得离开。唐玄宗因为她这个爱好,戏称她为“梅妃”。江采萍写了《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绚窗》七篇赋。
争宠失败
杨贵妃入宫后,将江采萍的宠爱分走了,即使唐玄宗并没有疏远江采萍的意思。但杨玉环和江采萍不和,走路都会避着对方。唐玄宗曾将江采萍、杨玉环比作
娥皇与
女英,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认为这个比喻不妥,当作笑话看。杨玉环善妒又有心机,江采萍由于性格柔弱,最后因与杨玉环争宠失败,江采萍被唐玄宗迁到
冷宫上阳
东宫。江采萍拿千两黄金给
高力士,请他找个词人效仿写作类似《长门赋》的文章,想挽回唐玄宗。
此时高力士正在巴结杨玉环,他畏惧杨玉环的权势,拒绝了江采萍;江采萍于是自作《
楼东赋》。杨玉环知道后,认为江采萍粗鄙,是在用赋隐晦发泄怨恨,请求唐玄宗处死江采萍;唐玄宗沉默不语。出使
岭南的人回来,江采萍以为是送梅花的使者,当得知是给杨玉环送荔枝的,她难过得流泪。有一次外国使者来访,唐玄宗偷偷派人送一斛珍珠给江采萍,江采萍不接受,并回送一首诗给唐玄宗。唐玄宗看了诗闷闷不乐,指示
乐府为这首诗谱了新曲,取名《一斛珠》。
死于战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
安禄山在
范阳起兵,发动“
安史之乱”。次年六月,叛军攻陷
首都长安,唐玄宗出逃,却没有带上冷落在
冷宫之中的江采萍。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
唐军收复
长安;唐玄宗回宫后,到处找不到江采萍。他以为江采萍因为战乱流落他处,于是悬赏寻人,但还是找不到人。有一天唐玄宗睡觉,梦到江采萍说自己死于乱兵手上,被好心人埋在池子东边的梅树下。唐玄宗惊醒,派人到太液池查看,无果。唐玄宗闷闷不乐,忽然想起温泉池旁也种了十多棵梅树,亲自带人过去,挖了几颗梅树,就看到江采萍的尸体裹着锦被被放在
酒槽里,上面盖了大概三尺厚的土。唐玄宗大哭,旁边的人都不忍心看他伤心的样子。唐玄宗亲自写祭文祭奠江采萍,并以妃子的礼仪将她安葬。
人物争议
梅妃其人是否存在
梅妃的本名叫江采萍,她生于
莆田市的一个医学世家。江采萍幼时聪慧,九岁之时,便能够诵读《
诗经》。她的名字“
梅妃”,便是其父亲根据《诗经·召南》而取的。
开元年间,玄宗的近侍宦官
高力士出使闽粤,为玄宗选美,发现了刚刚及江采萍。高力士见其美艳秀丽,便把她带回宫中,侍候玄宗李隆基。
现代学者
鲁迅曾对《
梅妃传》加以考证,认为梅妃是虚构人物。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卢兆荫在《“梅妃”其人辨》中认为,梅妃传说的来源只有《梅妃传》一个,《梅妃传》创作可能受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影响,因此梅妃不一定实有其人。现代学者蔡国耀所著《江梅妃》收集了历代有关梅妃故事的作品和评论,但对于历史上是否有梅妃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杰在《关于梅妃与\u003c梅妃传\u003e》中,根据晚唐张沁《妆楼记》中有梅妃熔金问卜的故事,认为唐朝有梅妃,但不确定是否出现在唐玄宗时期,推测梅妃其人可能属于宫闱秘事,正史不载,但通过相识的人口耳相传出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在程杰的推测基础上,引入考古学的“层位关系”,指出《梅妃传》的形成经历了“宫女口述历史—转变为民间叙事—由文人写定”的过程,认为梅妃是虚构的文学形象。现代学者蔡麟在《江采苹(梅妃)考》中认为,《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梅妃的记载;而据说是梅妃故里的莆田县江东大队,在唐玄宗在位时,因东角海堤尚未建造,不可能有村庄村庄,由此推出梅妃是虚构的小说人物。郭沫若在《途次莆田》中认为,梅妃是存在的。
江采萍结局
关于江采萍结局有几种说法。一是说,江采萍死于乱兵手上,尸体被
李隆基找到时肋下有刀痕;一是说,战乱时江采萍逃到庵中,后回到宫中和唐玄宗重圆;还有种说法是,
安史之乱时江采萍投井自尽。
人物作品
诗赋作品
舞蹈作品
梅妃表演的《惊鸿舞》,唐玄宗曾赞叹:“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从舞名上看,《惊鸿舞》可能有描绘
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
鸟纲的舞蹈,在我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
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
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象;汉代“
百戏”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象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大都穿着较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动很不方便。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更着重于用
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
人物评价
清末诗人程羽文在《鸳鸯牒》中评价,“江采萍,俊朗高洁,可以和孟浩然或林君复配成一对,一起游览山水,对梅花诗句。”
莆田市文联主席许培元在《梅妃生里传犹在》中评价,“梅妃是老百姓认可的人格高尚的伟大女性。”
现代学者蔡国耀在《江梅妃》中评价,“梅妃是艾轩理学的理想女杰。”
现代学者张乘健在《\u003c长恨歌\u003e与\u003c梅妃传\u003e:历史与艺术的微妙冲突》中评价,“自宋代以来,中国的才子佳人文学中的佳人基本上是梅妃型的了。盛唐文化的形象化代表是
杨妃;宋明文化的理想化标本是梅妃。”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编辑部编辑
薛世平在《“ 江东妃 ”纪事》中评价,“
莆田市民间有两位奇女子名闻遐迩,广为流传。一位是宋时林默娘,后人尊称为‘
妈祖’;另一位叫江采萍,
唐朝人,任称‘江东妃’或‘梅妃’。”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斗茶作诗
在一个霜冷梅开的日子,一同踏雪尝梅的唐玄宗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梅妃谦和地答道:“妾乡野陋质,怎能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
皇帝佐酒。”随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吟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内臣报
岭南刺史韦应物、
苏州市刺史
刘禹锡求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吟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到长安晋献。梅妃和
李隆基都十分高兴,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赏了韦应物和刘禹锡,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与二人共赏,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
娴淑识体
唐玄宗和自己兄弟间感情很好,每次和兄弟设宴作乐,都召梅妃作伴。有一次唐玄宗令
梅妃剖橙分给各位王爷。梅妃送到汉王桌前,汉王偷偷用脚踩住她的鞋子,梅妃马上回自己的寝宫。唐玄宗一直叫梅妃过去,梅妃派人回说鞋上的珠子掉了,缀好了就去。时间久了,唐玄宗亲自去叫梅妃,梅妃说身体不适去不了。最后梅妃还是没回宴上。
夜间私会
李隆基思念江采萍,夜里派小太监偷偷用骏马将其从上阳东宫带到翠华西阁。两人想起过往恩爱的日子,都感到悲伤。唐玄宗因为和江采萍共寝睡过头了,小太监来报
杨贵妃到了阁前。唐玄宗就将江采萍藏在帘子夹层里。杨玉环到了就问江采萍在哪,唐玄宗回说在
东宫。杨玉环要求宣江采萍一起泡温泉,唐玄宗不应。杨玉环生气,认为有妃子侍寝导致唐玄宗过了早朝时间,要求唐玄宗去上朝,她在阁中等他回来。唐玄宗躺回床上,以身子不适拒绝上朝。杨玉环气得回了自己寝宫。随后
李隆基到帘子那找江采萍,此时江采萍被小太监送出阁走回了东宫。唐玄宗将自作主张的小太监杀了,命人将江采萍留下的鞋子和首饰送回去。即使侍者说唐玄宗不是抛弃她,而是怕
杨贵妃撒野。江采萍还是认为,唐玄宗怕爱自己而惹杨玉环不高兴,等于是抛弃自己。
莆仙戏来源
唐玄宗恋上杨太真后,将梅妃贬回老家
莆田市。唐玄宗念旧情,赐
梅妃一个梨园戏班。回到家乡后,梅妃无力养活戏班,于是就地遣散,戏班演员流散在莆仙各地。面对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压力,有些演员就开班授徒、娶妻生子,不久就形成150多个戏班,莆仙戏技艺也得到流传到现在。
后世纪念
大明遗址
梅妃亭位于西安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一座四面环绕落地玻璃的方形亭子。亭子里立有梅妃的青铜像,格外醒目。玻璃上刻有赞美梅妃的诗词,既有古人的赞誉也有梅妃的亲笔诗赋,为亭子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
梅花花神
梅妃被民间视为十二月花神之一梅花花神。
词牌悼念
梅妃失宠被迁
上阳宫后,相传
李隆基(李隆基)因感与梅妃前事,于花萼楼以珍珠一斛赠妃,妃辞而不受,作词《一斛珠》辞谢。后成为词牌名。
梅妃故里
梅妃故里位于
福建省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村边
宁海桥附近的江边巨石上,刻着“梅妃故里”四个大字。村里有座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
浦口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殿祀唐明皇的梅妃娘娘像,左边是她的弟弟
江采芹即江国舅的
塑像;后殿祀
真武大帝。宫传为
唐朝创建。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先后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重修的。
江梅妃传说
江梅妃传说在2011年12月被评为
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东湖磨山梅园
梅园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磨山景区南麓,创建于1956年,为全国
四大梅园之首,设有“梅妃亭”。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诗词形象
图画形象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