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
中原地区少数民族之一,2020年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显示,全中国共有藏族人口7060731人。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
西藏自治区和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等省区,此外,在
印度、
尼泊尔、
锡金王国、
不丹、
美国、
瑞士、
英国、
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分布着10万多藏族人。藏族的民族语言为藏语,依地区可划分为卫藏、康、
安多三种方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其文字藏文,是由古印度的
梵语改造而来,
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
据考证,藏族起源于甘、青地带,藏族先民与羌人为同一族。远古时期,甘、青羌人分多支向不同地带进行迁徙,进入康藏地带。藏区逐渐出现多个部落,其中以雅隆河谷的悉补野部落最为强盛。悉补野部落先后征服了多个小部落,藏族逐渐开始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向奴隶制发展,奴隶制部落在藏区不断地扩大,
赞普开始分配土地、奴隶,藏族开始向
封建社会制转变。7世纪初期,赞普松赞干布建成
吐蕃王朝。吐蕃建政之后,藏族和以
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九世纪后半期,吐蕃王朝覆灭,
雅鲁藏布江流域、
年楚河流域、
拉萨河流域等地区出现了众多藏族封建割据势力。日后直到
新中国成立,藏族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状态之下。
宋朝时期,藏族除了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还有一部分分布在甘、青一带。13世纪,
元朝派兵进藏,请
萨迦班智达前往朝廷,商议藏区归顺的事宜,并就此达成了共识。1265年,元朝设置宣政院,在
西藏自治区建立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自此,西藏纳入元朝版图。这一时期,藏族广泛分布在西藏、
西康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以及新疆等地。到
清代时,统治者于1715年设立了西藏地方政府,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设置蒙藏事务机构。1929年民国政府在南京设立蒙藏委员会,建青海省;1939年建西康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藏族地区先后获得解放;1951年,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至此,藏族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地带,高山绵延不绝。
青海省和
西藏自治区全境横亘着诸多山脉,如
祁连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等;此外,藏族地区河网密布,中国的两条大河
黄河和
长江,都发源于青海境内;藏族地区的草原和森林资源都十分丰富,盛产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在西藏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广阔地带、青海东南部、
甘肃省南部和
四川省、
云南省西部,有大面积的
原始森林。藏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另外还有
手工业等
生产方式。在漫长的历史里,藏族人民发展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文学、医学、艺术、天文历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遗产。另外,藏族有自己的本土宗教,从远古巫术演变而来的苯波教;还有从印度传入又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藏传佛教。
新中国成立后,在藏族地区,先后建立了1个自治区、10个自治州和2个自治县。 近现代以来,藏族在生产生活文化上面都取得了崭新的进步。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上都有长足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现代西藏绝大多数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部分群众生活已进入了小康水平。21世纪藏族工业也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另外,在商业交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藏族地区也都取得了进步。 文化方面,藏族人民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藏纸、唐卡等艺术皆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被选进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藏族的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皆种类繁多,各自体现民族特色。
族称由来
自古至今,藏族一直自称“བོད”(藏族,音译为
吐蕃), 至于为何藏族自称为“བོད”,有学者根据其与藏族动词“འབོད”,意为“呼喊”,做了联系考察。《贤者喜筵》中记载,最初的藏民先民居住的地方被叫做“六个呼喊的山垭豁”。所谓六个呼喊的山垭豁,指的是当时部落之间、前村与后寨之间传递信息而设立的六个“转播站”,其作用类似于烽火台。在这些“转播站”处,都设置有传呼员。当需要传递信息时,传呼员就张开嗓门把信息喊出去。因此,邻近部落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即“བོད”(意为爱呼喊的部落)。这个称呼最初可能具有某种贬义,但随着部落强盛起来,贬义逐渐消失,བོད成了一种美称。于是就从一个地方习惯,成了部落外号,又演变成部落名称,最后变成了整个藏族的族名。
至于“藏族”二字,是
汉人对藏民的称谓, 这个称呼在清朝中叶以后出现。
唐朝时期,
文言文文献中称呼藏族以及藏族建立的政权为“
吐蕃”。而关于“吐蕃”名称的起源,众说纷纭,可信度大都难以考证。
元朝时,
汉族区域称呼藏族为“乌斯藏纳里速古鲁逊,乌斯藏是dbu-gtsang的音译,指的是现代
拉萨市和日喀则为中心的一带;到了明朝和
清代前期,多称之为乌斯藏,
乾隆时期开始有“藏”和“
西藏自治区”的称谓。以“藏”指代所有
藏区,而
西藏地方地区位于整个藏区的西部,所有用“西藏”指称。“藏”和“西藏”因而一直延续至今天。
藏族内部,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
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
四川省西部的人自称为“
康巴藏区”;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
甘肃省南部、
青海省地区的人自称为“安多娃”,统称为“博巴”。
族源传说
猕猴说
”猕猴说“在藏族是一种深入民间的藏族起源叙事。藏族史学书籍《
红史》记载,观音菩萨的化身神猴和度母化身的岩罗刹结合,生出了西藏所有的人类。《西藏王统记》中也有记载,神猴受到观音菩萨的命令,前往雪域修行,在雪域之地,神猴碰到了岩罗刹,受其威胁诱惑,神猴和岩罗刹成亲。婚后,他们有了六个猴婴,六猴婴从不同的地方来投生,其父母有神也有魔,因此,这六个猴婴也有不同的秉性。六猴繁衍众多后代后,神猴又替他们从天上乞来青稞、小麦、荞子等谷类播植的地方,让他们得以为食,并逐渐退去体毛成为人类。于是,他们逐渐能够耕田造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藏王——仰赤赞普。神猴和
罗刹的后代即为藏族。
历史沿革
起源
《左传》中记载:“炎帝神农氏,
姜姓之祖。”“姜”字是“羌”字的转用,
甲骨文上,“羌”字从“羊”,从“人”,指的是
西北甘、青一带的种族。学者由
考古学和
历史学的互相佐证得知,
羌族是甘、青地带的
土著种族。而从语言和风俗习惯的相似性考证来看,羌人又是藏人的祖先,《
新唐书》中记载,“
吐蕃本西羌属,”《
宋史》中记载,“吐蕃本汉西羌之地,”由诸历代历史学家的研究可见,羌、藏为同一个民族。
远古时代,甘、青地带的羌人分多支向不同地带进行迁徙,一支向东进中原、一支进入康藏地带、一支迁到新疆南部。
夏朝时期,羌人和夏族都形成阶级社会,纷争不断。商周时期与羌人的斗争也不曾间断,
周代时,羌人一度攻入
陕西省和
河南省。到
春秋时,华夏族战胜
羌族,中原和陕西羌人的残部逃到了陇以西。
战国时,
秦国在与羌人义渠王国的斗争中,将其消灭。羌人首领无弋爰剑被
秦朝俘虏后,趁机逃离。公元前5世纪中叶,无弋爰剑进入
青海省,以
湟中区为据地繁衍生息。公元前4世纪初期,无弋爰剑的孙子卬带领众人西迁,与湟中一代羌人隔离开。在西迁中,卬的子孙各成部落。一支进入
西康省,一支进入川北,一支进入
白龙江。卬自己的部落一部分进入
羌塘高原,一部分进入西藏雅隆地区,成为后来强盛的藏族悉补野部落。
战国到唐朝中期
藏族社会早期发展经历了家族、氏族、部落的阶段。卬进入
西藏自治区被拥护为藏王后,有了仰赤赞普的称号,鹘提悉补野(俗称悉补野)是他的名号,因此,悉补野也成为了雅隆地区以及整个
藏区的古称。早期悉补野部落的藏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身世往往从母系方面判定,除了仰赤
赞普,早期的几位赞普都是随
母姓,可见,藏族当时处于母系氏族时期。随着悉补野部落联盟经济、政治实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部落被征服, 当时,除了藏族悉补野部落,周边还存在着苏毗、羊同、
吐谷浑、
党项族、白兰、西山诸羌等部族,悉补野部落的不断讨伐,最后使得这些部落被同化,很大一部分融入了藏族。
随着部落生产力的发展,女子占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制度逐渐由父系氏族制度所代替,部落之间战争频发,征服诸多部落后,悉补野
赞普逐渐划分地域,设立千户长、百户长等职位,赞普一职逐渐变成
世袭。
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赞普时,部落内开始分封土地、奴隶,这说明藏族氏族部落已经开始迈向阶级社会。 到二十九代赞普时,藏族悉补野部落已经在
雅鲁藏布江南岸立足,并且开始朝雅鲁藏布江北岸扩张。
630年,松赞干布继位,悉数征服了周边的部落,终于统一了青藏高原高原,
吐蕃奴隶制政权才正式建立起来。但这个时期的藏族社会仍旧属于部落联盟。在建立政权后召开的议事会上,确定了官吏由氏族和部落首领担任,父子世代承袭,部落首领也是朝廷官员,由此形成了世袭制和吐蕃
奴隶主贵族阶层,藏族奴隶制部落开始进入新时期。另外,在漫长的部落时期,藏族和
汉族已经开始接触,历算和医药从汉族地带传到藏族聚集地,藏民还驯服了
野牦牛,并有了吃盐的习俗。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不断开拓疆土,吐蕃王朝的疆域囊括了西藏、
西康省的全部和
青海省的西南部。藏族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
文成公主联婚,建造
布达拉宫,这个时期,佛教传入
吐蕃本土,但仅仅是作为外来文化的一部分在吐蕃传播,并没有得到推崇。 同时,藏族有了一系列法律,还创造出了藏文。在那之前,藏族仅有作为口头交流的语言系统,没有文字系统。松赞干布去世后,他的孙子继位,藏族开始走出青藏高原,向四周发展势力。
在吐蕃的军事扩张进程中,原居住在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古代藏族,也随之向周边地区尤其是向东北方扩散,藏族人口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因此在其控制的区域内就出现了大量的藏族。763年,
吐蕃趁
唐朝困于
安史之乱,攻入河西、陇右,占领这一代区域。在其占领期间,河陇一带的
汉人向藏族同化。后来吐蕃于唐朝修好,吐蕃藏族退出河陇一带,部分汉人随吐蕃南下退到
青海省,融入藏民族。9世纪后半期,吐蕃王室分裂内讧,各个地区爆发了一场奴隶和属民起义,动摇了吐蕃政权的统治,藏族奴隶制社会逐渐解体。吐蕃王朝结束后,
西藏自治区及藏族各聚集地区长期分裂,藏族社会陷入封建割据局面,
雅鲁藏布江流域、
年楚河流域、
拉萨河流域等地区出现了众多藏族封建割据势力。
唐朝后期到宋朝时期
封建割据局面下,整个藏区划分为百数十家势力范围,彼此互不统属。10世纪,两支
吐蕃王室后裔分别在
拉萨市和阿里建立了地方势力,主要分散在雅鲁藏布江周边以及其他一些小地方。11世纪时,甘青一带出现了
西夏和角斯罗两个藏族势力,西夏被角斯罗和宋朝联合抵制,在这期间,
汉族和角斯罗藏族间发展了茶马贸易。之后,角斯罗随
北宋先后灭亡。在其余
藏区,佛教经历了朗达玛赞普时的抑佛运动后,迎来了复兴。各地出现了多个藏族佛教宗派,如
宁玛派、
噶当派、
萨迦派、噶举派、
格鲁派等,
藏传佛教渗透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寺院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豪族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教派势力与贵族势力集团共同统治下的政教合一制度。 教派和贵族势力的联合带动了格局范围内藏族的小生产经济的发展,藏族开始出现土地自由买卖,人口自由流动和自由定居的场面。
根据史料记载,从
吐蕃衰亡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宋代,也就是这段封建割据时期,古代藏族在中国西南、西北等区域,分布广泛。除青藏高原高原广泛分布的藏族外,甘、青一带的藏族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分别是陕西沿边吐蕃居住区、熙河兰会吐蕃居住区、河北吐蕃居住区、河南吐蕃居住区以及河西吐蕃居住区,到宋代时,甘、青地带的藏民受
汉族影响,渐渐融入汉族,因此,甘、青一带的藏族分布有所萎缩,藏族主要部分退回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
元明清时期
13世纪,
蒙古族兴起后,建立了
元朝。此时藏族对自己的聚居区有了地理上的分划,大抵分为三部分,卫藏法区、西康人区和阿多马区。三区又可分为十三部,这十三部包括
西藏自治区、
西康省和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以及新疆的一部分地区。
西北的藏族,在元明时期,主要分布在
凉州、
张掖市、
酒泉市、
永昌县、
山丹县、
临洮县、
陇西县、
西宁市、洮州等地。为了招降
吐蕃,元朝于1240年派兵进藏,并请归顺元朝的
萨迦派代表人
萨迦班智达前往朝廷,商议
藏区归顺元朝版图事宜,达成共识。1260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大汗位,封萨迦派大师
八思巴为国师。1265年设置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掌管佛教事务及吐蕃地区
军政,以西藏萨迦教派第五世祖师八思巴为帝师并兼宣政院事。
元朝在
西藏自治区建立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分别管辖
西北、西南各省藏族地区和西藏地区。通过八思巴的荐举,元朝任命了总管西藏事务的总管“本钦”,分封十三个
万户长,西藏正式纳入元朝版图。另外,中央颁发封地文书,认定封建领主对所属庄园的所有权,封赐印信命,确立官吏职权,史称元朝“郡县土番之地”,这是中央正式在西藏官建制的开始。
明朝建立后,对西北、西南藏族地区,基本承袭元朝统治管理的办法,仅对西藏的旧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吐蕃等处、吐蕃等路合并为
朵甘都指挥使司,将乌思、藏、纳黑速改置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及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同时,通过
朝贡和回赐,明朝与吐蕃互通有无,藏族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与内地的交往更趋广泛和密切。明末清初,藏族地区为厄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和
准噶尔汗国等部所钳制。 藏族受到蒙古
统治阶级的统治。蒙、藏两族之间的关系有所加强。总体而言,元明时期,藏族社会得到了长时期的安定。
清代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置理藩院(1906年改为理藩部),管理藏族等边疆少数少数民族事务。清统治者将西藏分为三部,分别是卫、藏、阿里,由清朝
驻藏大臣管理,宁静山东侧藏族聚居区为
西康省,归
四川省管理,甘、青一带归
甘肃省,由西宁办事大臣管理。由于西藏行政区的划分,藏族这个民族名称也开始固定下来。清代的西北藏族主要分布在
庄浪县(今
永登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洮州等地;
黄河以北以及
青海湖一带的藏族,先前由于受
蒙古族统治,迁移到黄河以南,实力强大后,又迁回青海湖四周地区。另外,四川西北部、培涪江上游的
平武县、石泉,
岷江流域、
大渡河流域等地也都分布着藏族部落。
为便于统治,
清代册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
活佛,1653年册封达赖喇嘛,1713年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且于1715年,设立了
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叫做“
噶厦”。清朝廷于1720年平定了西藏之乱,结束了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的统治,将其驱逐回伊犁地带。藏族领袖开始重新管理藏区。1728年,任命
驻藏大臣驻藏,会同地方办理西藏行政事务。1793年,清朝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地区的
官制、军制、司法等,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驻藏大臣负责全面督办西藏事务的职权。对于西北、西南藏族地区,直接将其置于西宁办事大臣和四川总督的管辖之下。 清朝前期,藏族社会由于得到了统一和安定,社会经济相对繁荣,但藏族仍沿袭着封建领主制度,到清朝后期,由于封建剥削的加重,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旧以缓慢的速度发展着,直到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近现代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帝国主义列强势力入侵,藏族地区逐渐开始陷入半
殖民地状态。
英国先后占领
拉达克、哲孟雄等部;于1888年侵入西藏亚东地区,藏族人民进行了首次对
资本主义国家入侵的抗争。1890年,英政府迫使
清代签订不平等条约《藏印条约》;1904年派军再次进犯
亚东县,在
江孜县受到藏族僧俗群众的激烈抵抗。然而由于武力悬殊以及清朝廷的袖手旁观,以失败告终。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继承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管理,设置蒙藏事务机构。中华民国初年,英国煽动
西藏自治区上层分子制造了驱汉事件,并邀民国政府和
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
西姆拉举行会议谈判。
英国代表A.H.麦克马洪于1914年在会上提出划分所谓“内外藏”的无理要求,中国政府代表奉中央政府训示,拒绝在《
西姆拉条约》上签字,“西姆拉会议”以失败告终。1929年民国政府在南京设立
蒙藏委员会,并建青海省。1934年决定设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1939年建
西康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藏族地区先后获得解放。昌都解放以后,西藏地方政府派全权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于1951年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分别致电中央,一致拥护协议。至此,藏族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950到1965年间,新中国先后成立了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哈萨克族自治州(现已改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
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州和
西藏自治区。
人口分布
人口
历史上的藏族人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7~8世纪
吐蕃王朝强盛时期,藏族人口曾达到400多万人;9世纪中叶,由于频繁战争和自然灾害,藏族人口锐减,此后数百年内略有回升,但增长缓慢。清代,藏族人口达到350万人,清末民初,藏族人口下降到280人左右。1953年全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藏族人口为277.56万人;1964年为250.12万人;1982年为384.79万人;1990年为459.31万人;2000年为541.60万人;2010年为628.22万人;2020年为706.07万人,在中国多民族中,位于汉、壮、维吾尔、回、苗、满、彝、土家之后,列第九位。
分布
藏族分布在约占中国总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在藏族传统历史地理概念中,
藏区可被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上
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和下多康六岗。藏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
青海省、
四川省、
云南省、
甘肃省的10个藏族自治州、2个藏族自治县。此外,在印度
拉达克、
尼泊尔、
锡金王国、
不丹、
美国、
瑞士、
英国、
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分布着十多万藏族人。
藏族聚居区山脉连绵,海拔高。青藏高原地区
平均海拔约4000米。气候方面,高原地区阳光强、日照多,夏凉冬冷,气温随高度下降快,年变化小,日变化大,按气温划分季节标准,海拔4500 米以上地区四季都如冬季,如那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1℃,比
哈尔滨市还低5.7℃。另外,高原的雨季、风季明显,高原上空海拔12公里附近风速强劲,午后易形成大风。夏季,高原上空转为弱风、高温、高湿,印度季风云团活跃,暖湿空气容易上升,形成
降水。
地形方面,
祁连山脉、
昆仑山脉和
唐古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等山脉分散在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全境;横断山系北高南低,纵贯
四川省和
云南省西部地区;水文方面,
藏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中国两大长河,
黄河和
长江,都发源于青海境内。黄河的源头是
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山麓,长江北源在
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麓。西藏西部有
狮泉河、噶尔河、
象泉河,东部有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澜沧江、
金沙江,
雅鲁藏布江横贯西藏南部。
生产方面,藏区草原辽阔、生产以牧业、农业为主。藏系绵羊、山羊和牦牛、
犏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藏区森林茂密,盛产各种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林业方面有杉、松、柏、
白桦、青棡等品种。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广阔地带、
青海省东南部、
甘肃省南部和
四川省、
云南省西部,有大面积的
原始森林宗教信仰
原始信仰崇拜
自然崇拜
藏族先民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因此,山崇拜在藏族先民的宗教信仰中格外突出。在早期,
山神时”年神“这个概念下的一种生灵。随着古代藏族有些部落由畜牧业转向农业,出现了山神为年神或者山神独立的情况。
据记载,雅拉香波山就是一座山神,也被认为是最高之神。随着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进入农耕的时候,藏族人民相应的有了多种生灵,除山神外,还包括土地神、湖神、
家神等。除此之外,还有湖神崇拜。在西藏阿里高原
马泉河西北,
冈底斯山脉东南,有一个被誉为神湖的拉摩南措湖。藏文记载,此湖是世界上最富有神性的湖。
天宝僧人
唐僧写的《
大唐西域记》里称其为“西天瑶池”。进入现代,藏族人心中仍将拉摩南措湖奉为神圣尊贵的湖,夏秋季会有虔诚的信徒来
圣湖沐浴。
进入农耕生活后,藏族还产生了家神等与家庭利益相关的神。家神,藏语称“双马”,是保护神的意思。从家神的神性而言,一般都表现得比较机智敏感,而且也比较凶狠、善斗。藏族人民相信,家神可以帮助主人寻找财源,使家庭富裕、美满。
图腾崇拜
“
图腾”是一个音译的外来词,意为“他的亲族”。藏文中明确记载了猴子和岩魔女(岩罗刹)的子孙繁衍而成的“五大氏族”的图腾,分别是鹿、
野牦牛、
蒙古野驴、山羊、
绵羊。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和其他藏文文献记载看来,藏族先民的图腾观念不是建立在人和动物的亲族关系上,而是建立在灵魂、以及灵魂寄存在体外的观念上。《格萨尔王传》的《降服魔王篇》(简称《魔篇》)中记载了格萨尔王征服“四方四魔”的故事,其中之一的魔王,鲁赞,他的灵魂分别寄放在四个动植物身上,藏文里,把灵魂寄存处概括为“拉勒”一词,灵魂附着的物体称为“拉达”。“拉勒”和“拉达”就是灵魂的容器,即
图腾。藏族先民还认为“拉勒”和“拉达”对灵魂寄存者经常在暗中保护。他们之间有着“通灵感应”的神秘关系。藏文中称为“秀根”或“维尔玛”,这些观念后来演变成本教、佛教的“保护神”。
祖先崇拜
现代藏族传统宗教观念中看来,祖先崇拜早已式微。然而,从早期文献来看,藏族先民比较看重祖先崇拜。在
西藏自治区民间宗教观念中,“人死赞生”,同时,灵魂本身无论其藏语读音还是宗教性意义,都和“神”有着紧密联系。因而,藏族的祖先崇拜是建立在灵魂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藏族祖先崇拜以“灵魂不灭”为基础,在民间信仰中,灵魂与人类同行而且同形,即,人死后性格不变;藏族民间,有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如同风息一般飘逸出人体外,随后可能转化成其他生命形式,比如蜘蛛、乌鸦、小鸟、柳树等;另外,
吐蕃时期的祖先崇拜还表现在对于先王的祭拜礼仪上,通过祭祀和供奉,祈求获得庇佑。
宗教信仰
苯波教
苯波教是藏族的
原始宗教,其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当藏族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文明阶段,藏族地区有了神灵观念,并出现了众多神祇。《柱间史》记载:“赛·苯波、玛·苯波、东·苯波、奥·苯波等十二名有识之士正在祭献神灵。”这里写的是公元前4世纪时藏族先民的祭祀场景。“苯波”相当于巫师或者祭司,这里出现的“苯波”即为后来苯波教名称的最初来历。
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新的统一的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巫师们失去了酋长地位,神权和政权开始分离。巫师们开始专门从事
巫术活动,使得巫术活动更具有宗教性质,于是,藏族的传统宗教苯波教开始形成。
苯波教的最初形态属于自然宗教类,“万物有灵”观念是苯波教的思想之源。苯波教崇拜山水、树木,敬奉大山为神山;苯波教崇拜日月星辰,把整个宇宙划分为三十三界;苯波教还崇拜着自然奇观以及动物,在藏区四处可见的风马旗是由五种不同颜色构成,苯教徒认为五种颜色代表
五行,五行和谐世间才安定;另外,祖先和智人也是苯波教的崇拜对象。
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
吐蕃王朝的时间,根据《青史》,在吐蕃王朝第二十七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时,
印度班智达罗生措以及译师里弟生将《檀嘛呢陀罗尼》《诸佛菩萨名称经》等经函,以及小型
佛塔等佛教用品带到了吐蕃王朝。许多藏文史书也是一次为佛教正法在吐蕃诞生之始。因此,现代普遍认为,佛教是在
松赞干布时期(公元七世纪中叶)才正式传入吐蕃本土的。
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吐蕃王朝对思想、生活等文化领域所采取的态度自由而且开放,使得佛教与吐蕃传统文化之间发生融合斗争,最终形成了
藏传佛教这一带着苯波教烙印的佛教支派。
赤松德赞时期,佛教得到大力弘扬;到了
赤祖德赞时期,佛教在
吐蕃达到鼎盛阶段。然而朗达玛赞普时,佛教经历了一场抑佛运动。僧侣失去昔日的保护,失去财产、特权,不得不离开
寺院,重新进入世俗生活。史家以此为界,将藏传佛教史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
后弘期时,佛教诸派四起,密教兴盛,且出现了活佛转世这一特色传统。公元15世纪初,
藏区土地上出现了众多佛教宗派,如
宁玛派、
噶当派、
萨迦派、噶举派、
格鲁派等。各宗派经济实力增强,不但参与世俗政治事务,而且能够左右地方政权。
元朝中央扶持萨迦派,萨迦派统一分裂多年的
西藏自治区。从此,各宗派都开始向中央王朝靠拢。元明清时代,各宗派都不同程度的获得过中央的扶持。公元13世纪后期,
藏传佛教开始向周围民族地区传播,现代,藏传佛教遍布西藏、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等地,为藏、蒙古、普米、
裕固族、
土族等多民族所信仰。在国外,如
不丹、
尼泊尔、
印度、
俄罗斯、美洲等不少国家都有藏传佛教的
寺院和信仰者。
语言文字
语言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最主要的使用区域为西藏自治区,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也有大量使用藏族的人口。 语音方面,藏语
声母分单
辅音声母和复辅音声母,
韵母分
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辅音
韵尾的韵母。声调是现代藏语语音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方言土语中,声调数量不等,一般是4个。藏语还有一个
轻声,为
音节弱化的结果。 词汇方面,藏语的词汇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藏语的固有词,比重最大;第二是借词;第三是用固有词作为
语素构造的新词。 语法方面,藏语的语词可分为名词、动词、
数词、形容词、代词、连词、
副词、助词和叹词共9类。
根据地区不同,藏语可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卫藏方言,主要分布在
西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安多方言主要分布在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
黄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州、
乐都区、
化隆回族自治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康方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那曲、林芝、昌都、次则地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
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
玉树藏族自治州等。
卫藏方言的基本语音特点是,没有浊音阻塞音
声母;复
辅音声母也很少;声调基本稳定,与
元音的音长有对当关系;有
鼻化元音和丰富的真性复合元音。康方言分布广,区域内部表现出较大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言区是
德格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北路康方言)、
巴塘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南路康方言)、中甸(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格话有浊辅音声母,有
送气擦音声母和清化鼻音声母,与巴塘话基本一致,巴塘话的单辅音声母有全套的浊(输)音声母,有整套的送气擦音声母和清化鼻音声母。安多方言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别,主要是农区话与牧区话的差别。安多方言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区别意义的声调,其次是复
辅音声母繁多,
元音则相对简单。
文字
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是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
辅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用竹笔、墨汁书写,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藏文发源于古印度
梵语,藏文字母的文字结构、书写形式几乎都是仿照古印度梵文字母而来。仿古印度梵文创造的古藏文字母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后,才逐步走向公元七世纪,由
吞弥·桑布扎进行统一、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统一后的文字书写形式,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实践应用后,才逐渐形成现代所使用的规范藏文模型。
藏文使用方面,在传统社会中,学习和使用藏文的普通群众并不多。因为
藏区寺院即学校,因此,藏文学习在寺院中进行,教育对象主要为寺院僧侣和少数上层人士,普通民众里学习和使用藏文的人并不多。
新中国成立后,藏语文使用情况才发生变化,在现代教育的推行发展、各级学校的建立等因素推动下,藏语文课程广泛开展。藏文走出了寺院,面向了大众,使用人数增加。 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学校、医院、文艺团体、新闻、出版,以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现代藏文也得到广泛使用。
民族文化
生产
畜牧业
畜牧业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中的耕田、耙地和交通运输主要靠牲畜,牲畜饲养为农作物种植提供了必需的圈肥,食物中不可缺少的酥油、牛奶、
奶渣、肉类,御寒穿着的旃檀、毛布、披毡、皮衣服,生活用具毛绳、皮绳、皮囊等都来自畜牧业。藏系
绵羊、山羊和牦牛、
犏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肉用外,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畜力,俗称“高原之舟”;
肉牛与牦牛的杂交品种牛,是役畜和
乳牛。河曲马、
浩门马、工布骡等都是藏地的良种。
农林业
农业以种植生长期短、耐寒抗旱的
稞麦为主,也有小麦、豌豆、
荞麦、蚕豆等农作物;在河谷温暖地区,还产油菜、
阳芋、萝卜、
卷心菜、元根和
苹果、核桃等。南部河谷温暖的部分地区也种植水稻和棉花。藏族地区森林茂密。林业方面有杉、松、柏、
白桦、青棡等品种。在西藏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广阔地带、
青海省东南部、
甘肃省南部和
四川省、
云南省西部,有大面积的
原始森林。藏地山谷林间栖息着
花蜜鸟科、和熊猫、
金丝猴属、等珍贵动物,还产
熊胆、麝香、鹿茸和
冬虫夏草图、
雪莲花、
野生灵芝等贵重药材。
手工业
除了畜牧业和农业外,一小部分藏人从事手工业。他们主要聚居在大城镇和大
寺院周围,从事木、铁、陶、石等手工艺品的制造。举凡盖房、制木器、
纺线等,均在
家庭成员或邻里间换工完成。藏族手工业品技艺精湛、加工方法独特、产品丰富,目前藏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
卡垫、藏被、、围裙、毡垫、帐篷、民族家具、金银首饰、铁器、
藏刀、土陶制品、
工艺美术及旅游纪念品等。
饮食
藏族传统的饮食主要是
糌粑、
青稞酒、面粉(
冬小麦)、肉类和奶制品。
粑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麦类作物——
栽培二棱大麦,通过加工磨制而成,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一般拌在
酥油茶里使用,即在碗里加入酥油、
奶渣、酥油茶,然后揉成团食用,也可以加入奶渣、酥油、奶茶调制成粥喝;酥油是藏族饮食结构中重要的构成材料,是直接从牛奶或羊奶提炼出来的,藏族人民几乎无法离开酥油,抓糌粑和打茶都需要酥油,酥油制成的酥油茶油而不腻,营养丰富,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青稞酒是藏族人民婚丧嫁娶、节庆等日子常见的饮品之一,青稞酒由青稞酿制而成,度数比较低,酒色黄而清淡,味道清香,不容易饮醉; 藏族奶制品也丰富多样,有奶脂、酸奶、
奶渣、酸酪、酪糕等;另外,由于藏族具有牧民的特点,牛、羊肉也自然是藏族生活中重要的食品。青藏高原高寒干燥,风干牛羊肉就成了藏族人民喜欢的食品之一。进餐时,人们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带鞘短柄尖刀。每餐量少,一般日食五、六餐。
服饰
藏族男女多蓄辫,喜欢佩戴首饰。藏族男性的头发多编成独辫,盘在头顶。藏族女性在成年后开始蓄辫,有的梳成双辫,有的梳成许多小辫披在背上,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上饰物。藏族人民,不论男女,都喜欢戴呢帽或细皮帽。藏族常见的哈达是一种特制的丝织长巾,为白或浅蓝色,亦有棉或麻织品,在拜访客人时,双手捧上,表示敬意。
衣着方面,旧时代时,等级森严,不同藏民的服饰也存在差别,贵族、农奴等的服饰皆有所不同。普通百姓夏天穿毡,冬天穿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对于上层人士来说,
文成公主入藏开始,上层人开始穿绸缎,
元朝时,蒙古统治者影响了藏族的穿衣风格,萨迦王朝官员、
西藏自治区首领开始穿库伦装、花缎外套、戴圆帽、穿圆头靴等;朝代更替,服饰变换的往往只是上层贵族,官员等人,普通百姓的穿着并不因此发生大变动。
拉萨市地区,男子多使用材质较好的氆氇制作,颜色多为
藏青色、黑色等,女子夏天穿氆氇、毛料、绸缎等制成的无袖藏袍,夏天穿长袖长身氆氇藏袍;
雅鲁藏布江和
拉萨河附近的农民的服饰主要为氆氇制作的家用藏袍,不讲求华丽而讲究实用,男子大多穿白色氆氇藏袍,女子大多为黑色氆氇藏袍,下摆比拉萨地区藏袍高,便于干活;
羌塘高原地区牧民通常穿羊皮袍子,牛皮藏靴,以此抵御严寒,年轻女牧民一般将袍子做的更为轻便,以彩色
平绒装饰;林芝地区男男女女都穿氆氇或者毛呢藏袍,外面套坎肩;日喀则和
阿里地区女子常常戴
巴珠;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四川甘孜、云南迪庆、青海玉树等藏族自治区上身常穿火红或雪白的衬衫,下身穿氆氇或白布裤子,脚穿
野牦牛皮靴;安多地区由于气候严寒,常常穿的仍旧是羊皮分为普通羊皮袍子和羊羔皮袍。
建筑
藏族人民在修房造屋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营造方式, 主要有两个习惯。一是按照当地建材资源状况来确定房屋的基本结构。 如果
黏土土质好, 取材近, 那么一般采用墙体夯筑法或
土坯砌法。如果盛产石材, 则修建石木
建筑结构的建筑物, 采用石墙体的砌筑法。倘若黏土、石材、木材兼有, 则根据主人的习惯和所好而定; 二是对就地所取的材料直接使用。藏民们砌筑用的石块和夯筑用的泥土都是边采边用。另外,由于石块和泥土比较耐用, 藏族在建房过程中, 习惯拆旧翻, 除了腐朽或虫蚀的木材外 , 其余泥、石材料可再次或多次使用。
按照地区的不同,建筑也多有变化。农区最常见的是平顶宅院。屋顶多为平顶,且多窗,具有民族特色,房屋多建筑于向阳高处,座北向南。一般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形如
碉房,楼房上层住人,室内多设有佛龛,下层多用作库房或者牲畜圈,房屋多有院落,内一般设有生产工具堆放室、饲草储存室和羊圈牛棚等。
牧区的帐篷用牦牛毛织成,色黑,冬暖夏凉,迁移方便,靠近帐篷中央的位置,藏民习惯支石埋锅来做炉灶,帐篷四周常常用草饼或
牛粪饼垒成墙垣,以此增加避风力,帐外钉着许多条毛绳,用作拴系牛羊,离帐门不远,一般都拴着一条西藏牧区特有的
赤古藏獒,以护家室和家畜。
林区的村落大部分坐落在半山缓坡地带。藏民们习惯就地取材,建造木屋。屋顶斜面盖木瓦,墙面多用圆木重叠而成。在工布一带,常常可见墙壁用不规则的卵石砌成。房屋一般分为上下两层,用独木截锯形的梯上下。多半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进门为正房、中央砌1平方米左右的灶塘,全家平时会围着灶塘边吃饭、边取暖。
藏区寺院建筑,层楼重迭,一般规模比较宏大,主殿经堂宽敞,寺门前砌修大小佛塔供煨松柏枝用,周围多置转经筒,由人
顺时针方向转动,借以祈福灾,寺内壁画丰富多样,是藏族建筑艺术的典型杰作。
出行
在广大农林牧区,传统的
交通运输方法仍然普遍使用。运输主要以
野牦牛和驴骡为主。马匹多为骑乘所用。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以木材做
骨架,外面用整张牛皮包缝而成;船型似方似圆,没有前后首尾的分别。还有挖空的
独木舟以及木制船只。桥梁则有铁索桥、
溜索桥、藤网桥和简易的
木桥等。
节日
在西藏自治区,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如藏历新年、
萨噶达瓦节、
望果节、
雪顿节等和许多寺庙的宗教节庆活动得以保留和继承,同时吸收了不少中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性的新兴节庆活动。
藏历年,是西藏、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等地藏族的传统年节。
拉萨市地区在
藏历正月一日举行,昌都地区是藏历十一月一日,楚河以南地区是十二月一日,工布地区(
林芝市)把藏历10月1日作为新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是酥油灯花会,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
塔尔寺和
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色彩艳丽的
酥油花。四月十五日是旺果节,相传这一天为释迦牟尼成佛和
文成公主到
西藏自治区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当年丰收。
雪顿节,又叫“藏戏节”,每年
藏历七月初一举行,持续四到五天。
藏戏会演是节日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藏戏会演是节日中最重要的活动。
婚俗
藏族婚俗形成历史渊源悠久,在远古时代,藏族先民就按照一定的婚姻规则组建家庭,聚族而居。
吐蕃时期,婚姻仪礼基本定型。民主改革前,藏族社会执行严格的“等级
内婚制”,贵族、平民、领主、农奴不可通婚。等级限制外,另一个禁忌为禁止
近亲结婚。另外,人们十分看重男女双方的生肖相克和
十二生肖生辰,但这一规则在城镇、农村以及牧区有松紧的差异。伴随着社会改革,等级内婚制已不复存在,人们的婚恋观更加爱自由,通婚范围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也不受限制。现代农牧区举行婚礼时,传统色彩浓厚,城镇婚礼则更多的带有现代色彩。婚礼中仍保留着请僧人择吉日、向门柱献哈达、请人唱祝词等环节,但大都停留在仪式的象征意味。
另外,在传统藏族社会中,除了
一夫一妻制的单偶婚,还有一定数量的
一妻多夫制和
一夫多妻制的多偶婚制。在一夫一妻制中,招赘婚也占一定比例。一妻多夫家庭绝大多数是兄弟共妻的形式,只有极少数是朋友共妻。藏族社会对一妻多夫家庭普遍持有肯定态度,尤其在一妻多夫家庭盛行的地区这种婚姻形式受到人们的称赞;一夫多妻婚姻较少,民主改革前约占婚姻总数的5%,主要存在于边远的农牧区;招赘婚一般情况发生在招赘的人家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招赘婚的婚礼基本仪礼同娶妻婚基本一样。藏族现已废除该封建婚姻制
丧葬
封建
农奴制下的藏族丧葬分为塔、火、天、水、土(地)葬几种形式,有着鲜明的等级界限。塔葬是一种高规格的葬仪,只限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及地位崇高的大
活佛。在其圆寂后,用药物和香料进行脱水处理,而后安放在特制的
灵塔内,供信徒瞻仰礼拜;火葬多用于一般活佛及大喇嘛(偶有大贵族用此葬式);天葬亦即鸟葬,在藏区广为流行;水葬即弃尸于江河中,西藏地区大多穷困人家、乞丐及寡孤独无力办理天葬者多采用此葬,以为不幸,而四川藏区以佛教的观点看问题,认为投尸喂鱼乃利益众生的
布施行为,是善事,所以水葬好,实行水葬者不在少数,并不限于穷困人家;土(地)葬对象一般限于
麻风病、天花及患恶性传染病气绝者,或因犯罪处死、凶杀、械斗等非正常死亡者。前者是防止传染,后者是谢罪神灵。藏族葬俗文化随着历史和宗教等原因变化,现代天葬成为最主要、最普遍的丧葬方式,其他如水葬等方式仅在某些地区人群中仍存在。
礼俗
献哈达
藏族相见礼俗。献时躬身以双手捧献给对方,受者若与献者地位相当,要双手捧接,且要以自己的哈达回赠,否则为失礼。一般人向大
活佛等尊者献哈达,则将其置桌上,或受礼者脚下。生人相见必献哈达,遇喜庆节日也以此为礼。 献哈达表示对人的纯洁与忠诚,藏民自古以来就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不过,哈达也有彩色的,颜色为蓝、白、黄、绿、红,分别代表蓝天、白云、大地、江河、空间
护法神。另外,还有五彩哈达,五彩哈达是先给菩萨和近亲的,用来做彩箭。据传,哈达是在
元朝传入
西藏自治区的,
萨迦法王会见
孛儿只斤·忽必烈后,带回一条哈达,绘制有万里长城的图案,印有吉祥如意的字样。
饮酒茶
藏族除僧人忌酒外,其余的人都喜欢饮
青稞酒。青稞酒分啤酒和白酒两种,平常家酿的多是啤酒,最高20度没有气和泡沫。客人接受敬酒时,接过酒杯后,先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身后上方弹三次表示敬上苍神灵,然后分三口饮尽, 否则,主人就会不高兴,会认为客人不礼貌,或者客人瞧不起他。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下后,主妇或子女必须给客人倒酥油茶,但客人要等主人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这样,才算是懂得礼节。
磕头
磕头是
西藏自治区常见的礼节,一般为朝觐
佛像、
佛塔和
活佛时磕头,初次之前,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
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在
大昭寺、
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经常有磕长头的人群。藏民在磕头时,需两手合掌,高举过头顶,从头顶、到额头、至胸口,拱揖三次,然后匍匐在地,双手向前伸直,平放在地上,画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虔诚的佛教徒从
四川省、
青海省等地一路磕头到
拉萨市,朝拜神佛。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人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
禁忌
藏族人民存在诸多禁忌,以下从生活、礼仪、生产三个方面分别作简要列举:
生活禁忌
忌筷子不成双。夫妻之间应该使用颜色、长度都相同的筷子,否则,人们认为其中一方会先去世;忌乱泼脏水。日常生活里的脏水不能随便泼到地上,否则,人们认为会玷污土地神,因此只能泼到固定的地方;忌家人远出后扫地。一般在家人出远门之前,要把地打扫干净,在家人出门后再扫地,会被认为是把家人往外驱逐;忌从农具上面跨越。藏族人民不能在铁锨、扁担等农具上迈过,更不能坐在上面;忌在高山口处停留歇息,认为会得病。
礼仪禁忌
忌在人前吐唾沫;忌在人前大摇大摆走过,相反,应该从人的后面绕过,若要在人前走过,须得低头弯腰;忌单手接递物品。都要使用双手以表示尊重;忌空手探望病人,需要准备礼品以表达对病人的慰问;忌在父母兄弟面前与人谈情说爱。
生产禁忌
忌砍伐树木,藏人认为砍伐树木会惹怒天神;忌对播种后的庄家除草、治虫、施以人粪肥以及灌溉;忌在秋收前动用镰刀,庄稼成熟后,要请喇嘛卜卦决定什么时候能收割,不然会被看做触犯神佛。
文学艺术
文学
藏族文学几乎具备各类体裁,文学形式多样。藏族的僧侣文人曾对藏族文学做过分类,即《诗镜论》里的文体分类。《诗镜论》把文学作品分为三类:诗歌、散文和诗文合体,诗文合体相当于汉族文学中的说唱体。具体而言,诗歌包含着四句体诗,和四句以上的长诗。散文包含着故事,诗文合体包括有戏剧。
另外,藏文文学还包含有韵律、天文、历算、医药等方面的专著,如医药学著作《四部医典》,历史名著《贤者喜宴》《青史》《宗派源流》,传说故事《文成公主》,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传说小说《米拉日巴传》《颇罗鼐传》,格言诗歌《萨迦格言》《仓央嘉措情歌》等,这些书目大都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各国。
代表作——《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创作的一部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产生于纪元前后到公元五六世纪,大约是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步形成的历史时期。《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
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部落混战到安定统一的历史,体现了人民对和平安宁的向往,代表着古藏族文化的重要成就。
藏戏
藏戏,相传于15世纪,由噶举派僧人汤东结布为化募资金修建
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而创,17世纪形成如今的藏戏。有二十多种曲调,剧目多取材于民间故事。表现程式一般分温白顿(出场仪式)、雄(正戏)、扎西(剧终时的祝愿形式和接受捐赠)三部分。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此外还有
青海省的黄南藏戏、
甘肃省的甘南藏戏、
四川省的色达藏戏等分支。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伴奏,别无其他乐器。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2009年,藏戏入选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藏自治区建有西藏自治区藏剧团
藏戏艺术中心和藏戏艺术展示厅,设立了藏戏保护研究室,并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
雪顿节”全区藏戏汇演。
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
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非常富有藏族文化特色。唐卡多画在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下轴端装饰着轴头,制作精美。画面上覆有薄绢及双条彩带。裱成后,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
朱砂手模。也有极少的丝、刺绣和珍珠唐卡。西藏唐卡按照绘画风格特点,可以划分为不同风格与流派,还可按工艺特点划分为缂丝、堆绣、刺绣等,另外,根据画作铺底颜色形式的不同,还可划分出赤唐(底色为红)、金唐(底色为金色)、黑唐(底色为黑色)等等。2006年,唐卡被列入中国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由此,
藏区各地唐卡艺术画派和传承人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唐卡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更广为人知,并成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
藏纸
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
西藏自治区特有的文化产品。
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造纸术后,藏汉两族的工匠们在当地没有中原造纸所使用的竹、稻等原料的情况下,经过多年探索研究,生产出工艺独特的藏纸。
布达拉宫、
大昭寺、
萨迦寺等所藏的各类经典所用纸张大都是藏纸。20世纪50年代,藏纸仍在西藏广泛使用。可以说,藏纸记录了西藏的历史。藏纸与现代用纸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藏纸的原材料独特,不包含任何
化学元素,不会掉色褪色,亦不会腐烂,大抵能保存上千年。这主要是因为藏纸原料主要是狼毒草等有毒植物,因此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韧性强。2006年,藏纸生产工艺被列入
中原地区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戏剧
桑耶寺的壁画中描绘了穿戴面具举行仪式的场面,
西藏自治区戏剧大约即由此源起。文献记载,桑耶寺竣工仪式上,藏民表演了一种戴白面具的戏剧,人们称之为“白面具戏”。白面具戏发源于7世纪,主要流传于西藏的
山南市和拉萨等地区。13世纪时,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撰写了第一本
藏戏典籍《戏剧入门》。15世纪,高僧唐东杰改造白面具戏,创制了“蓝面具戏”。蓝面具戏表演的传统剧目多,演技丰富,艺术流派多,流传广。这一剧种面具平面化,由真人表演,传统剧目有“
诺桑王子”“郎萨文保”等。多数藏族剧种采用鼓钹的伴奏,有领有伴的,但个别剧种不用伴唱,而采用民间和宗教乐器进行伴奏。
雕塑
藏族雕塑历史可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现代所见最早的藏族雕塑作品为拉萨曲贡出土的陶塑猴面像。7世纪时,
藏区兴起佛教文化艺术。早期的雕塑多为泥塑和
石雕,
桑耶寺、
昌珠寺、拉萨查拉鲁普、昌都察雅仁达等地都遗留有
吐蕃时期的石雕、石刻、
摩崖造像等。早期的铜像多属外来
造像,除此之外,也有三大法王时期的个别造像。大约在12-13世纪后,
西藏自治区本土造像逐渐增多。早期造像多铸成实心像,随着造像艺术的发展,改成了铸空心像,并在内藏装入圣物,如经卷、药物、舍利。最后,藏民改用铜片制作
佛像。藏族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技法方面,有
浮雕、圆雕、镂雕等;用料方面,有铜铸、
石雕、泥塑、木雕、酥油塑等。
藏族音乐
藏族民歌,是藏族
民俗音乐的一大类。
民歌和藏族民族的生存、繁衍生息、历史紧密相关,人们通过民歌来讲述和传承民族的历史,比如《格萨尔王传》这样的史诗,最开始是在藏族神话、谚语等
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吸取了丰富的民歌素材。民歌里有一项重要类别,即风俗歌。风俗歌是在特定的风俗活动中演唱的,比如,酒歌、婚礼歌等。酒歌是人们欢聚时演唱的歌曲,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藏族人还用民歌来表达情意,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山歌,人们常用山歌来表达对家乡、情人的思念,歌颂山水湖泊等。
除
民歌外,藏族音乐还包含古典宫廷乐歌、寺院宗教咏经调。古典宫廷乐歌又叫座“噶噜”,是自
阿旺罗桑嘉措以来宫廷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宫廷乐曲专门为贵族服务,主要在宫廷
宴会、迎宾、庆典等场合表演。寺庙宗教咏经调也是藏族音乐的重要形式,在
西藏自治区,节庆时,人们会到寺庙烧香礼佛,观看羌姆。羌姆是藏族佛教各派僧众在自己的寺庙中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融咏经、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寺庙艺术。藏族人民““歌必舞”“舞必歌”,这是藏族的的独特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果谐、堆谐等舞蹈皆是伴歌而跳。
舞蹈
藏族舞蹈起源于生产、生活、宗教活动。早期宗教活动庆典中,歌舞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于是产生过很多祭祀性质的舞蹈,“鲜舞”“卓舞”“卡尔舞”等远古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至今仍存在。8世纪时,藏族已经有众多舞蹈,例如阿卓舞、卡尔舞、谐钦舞 、 载舞等,谐钦舞指的是以各种乐器演奏的大型歌舞表演。
赤松德赞时期有一种叫做“卓巴谐玛”的鼓舞,在当时的雅隆地带流传。到政教合一时期,藏族舞蹈分为了两大类型,世俗舞蹈和佛教法舞。世俗舞蹈有囊玛类、堆谐、谐舞类、卓舞类、热巴舞、弦子等,宗教舞蹈为具有宗教特点的羌姆。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上部
阿里地区的“果谐”“嘻尔舞”等舞蹈传入
西藏地方,在此基础上,
西藏自治区出现了第一个专业歌舞队:“布达拉宫噶尔歌舞队。”以下对几种舞蹈作简要介绍:
果谐是藏语音译,“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果谐舞即圆圈之舞。果谐在广大农牧区流传,被称为“西藏农村歌舞”。节庆时,人们会跳这种舞蹈,随着男女轮流的领唱与合唱,舞步三步一变、顿地为节。“果谐”表达的内容广泛,例如抨击旧制度、歌唱劳动生活、描绘自然景色等。
囊玛和堆谐,合称囊玛堆谐,这种舞蹈是层次较高、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通常是舞者手拉手围成圈,随着音乐舞蹈,抒发对家乡、自然的热爱之情,曾经主要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城镇地区。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囊玛堆谐作为拉萨市非遗重点保护项目得到保护传承,走向多地区。
体育
早在
吐蕃王朝时期,许多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已经初步出现,如射箭、骑马等。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历史久远,跟藏族特殊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分不开,更与藏族的民俗民风、风土人情等相联系。传统藏族体育活动可按照其功能分为三大类:竞技类、表演类、健身类。
表格内容来源:
赛牦牛
赛牦牛是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将野牦牛驯化后,藏民逐渐开始进行与牦牛有关的各种游戏,赛牦牛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唐初
松赞干布迎娶
文成公主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仪式上,除了传统的马球、赛马、摔跤、射箭外,还有赛牦牛活动。这使文成公主忘却了乡愁,也让送亲官员大开眼界,从此松赞干布便诏定每年都要赛牦牛。
赛牦牛的规则与赛马相似,也是比速度,以先到终点者为胜。参赛骑手一般是经验丰富的牧民。赛前,骑手不仅自己要精心打扮,还要洗刷并装扮牦牛,如牛角裹彩绸,牛尾扎布花等。
押加
押加是二人趴着拔河的竞技项目,是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又称“藏式拔河”“大象拔河”。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是
格萨尔王曾以这样的方式分配缴获的牦牛,事后百姓为纪念格萨尔王而将其流传了下来。
进行押加比赛时,竞技者需将绳套在脖子或腰上,趴在赛场两端并背向对方,用颈、腰、腿等部位的力量向自己的前进方向进行拉扯,以一方将置于二人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在规模较大的现代赛事中,还会按体重分级别。
押加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押加运动能锻炼身体力量、反应速度和耐力等素质,其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场地设备均比较简单,且不受性别、年龄限制。
医药
藏医
藏医学,系指青藏高原地区,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总结创造的民族医药卫生知识体系。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世纪下叶,藏医学家
宇妥·元丹贡布,掌握了藏族医学理论与技术,又游学了祖国内地和
印度等地,考察学习
中医学和印度医学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和钻研,编著成《
四部医典》(藏名《据悉》),这是藏医学史上的一部医学典籍。17世纪,
清代藏医学家对该书进行了诠释,创作有《四部医典:蓝琉璃》(藏名《据悉本温》)。《四部医典》是后世学习攻读藏医学的书目。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囊括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五脏六腑、四诊理论和方法技术等,除此之外,《四部医典》借鉴了古希腊和印度的四元素学说,逐渐发展成为了藏医三大元素、七要素、三秽物学说。
三大元素学说中的三元素指的是龙、赤巴、培根。按照其功能,“龙”是维持生命、肢体运动等;“赤巴”能调节体温、主管饥渴与视觉等;“培根”能够增加胃液,调节肥瘦等。七要素学说的七要素指的是血液、唾液、骨、髓、脂肪、肉、精液,藏医学认为七要素各自有定量,只有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人体才能维持健康。最后,三秽物指的是即汗液、尿液和粪便。按照藏医理论,三元素、七要素和三秽物分别有各自的平衡常数,只有保持平衡,人才能免于生病。
藏药
藏药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部分,理论体系完整健全。藏药是在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
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上发展而来,资源分布十分广阔,产量大,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藏药几乎没有污染。有关史料表明,藏药的历史近2000年,公元前3世纪,藏族就出现了“有毒必有药”的依据,那时虽然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但是已经有放血、火灸等简易的疗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藏药品种现今有3000多种,而且藏药具有统一的用药规范。传统藏药有藏茴香、水母
雪莲花、雪莲花、
红景天、野牛心、
秃鹫、
紫草茸等等。
天文历法
藏族的天文历法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除了本民族的创造,藏民还吸收了中国古代以及外来的天文历法知识。藏族人民是在长期观察
日月星辰、动植物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天文历法的。藏族人民主要使用本民族的历法,以五行、阴阳与
十二生肖记年。一年分为四季、十二月。每月大建三十日,小建二十九日。一般三年置一闰月。推算精确,可预测日月蚀。算计以小石子、树枝等作筹码。
藏历对于五行运用方位,日月食的时限数值和交食时刻,食延时间、入食方向等推算精确,也能进行中期和长期
天气预报。
现代藏历始于公元1027年,藏历的第一天为藏历年起始。藏历的年长度为365.270645
太阳日,月长度为29.530587日,以正月元旦为岁首。
西藏自治区各地过藏历年的时间不一致。例如,
拉萨市地区把藏历1月1日作为新年;日喀则地区把藏历12月1日作为新年;
阿里地区的普兰及昌都地区的部分地方,则把藏历11月1日作为新年,工布地区(
林芝市)把藏历10月1日作为新年。
律法
藏族传统法律文化在内容上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等级特权的王法为代表的国法;宗教戒律250条为核心的各种宗教仪式的寺规教法;保护水源、湖泊、山林、禁忌文化等敬畏大自然的
习惯法,善待奴隶、重视证据、审查证人资格、验收审判程序、司法体制、诉讼制度、证据制度、执行制度、审判习惯、监狱制度等具有接近现代法制意义的各种成文法。
从现代法律的视角看来,传统藏族法律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在传统藏族社会,法律是维护统治的手段,具有宗教性、道德性、阶级性等特征,另外,
佛教戒律和道德规范为人们所尊崇,人们普遍缺乏法治观念;与之相对的,现代法治强调自由、平等、人权的保障。显然,传统藏族法律与现代法律中的法律至上理念相冲突。除去消极因素,藏族传统法律文化也包含现代法律可借鉴的积极因素,例如,
藏传佛教提倡仁爱思想,主张慈悲为怀,强调万物有灵,要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藏族传统律法还注重环境保护,这些方面值得现代法律借鉴学习。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藏族地区,先后建立了1个自治区、10个自治州和2个自治县,即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的
玉树市、
海南省、
黄南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甘肃省的
甘南藏族自治州,
天祝藏族自治县;
四川省的
甘孜藏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云南省的
迪庆藏族自治州。经过多年建设,西藏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上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2022年,西藏全年
地区生产总值为2132.64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
第一产业全年增长值180.16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804.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47.81亿元。
生产
青海省藏区农业普遍实现了
机械化装备,机耕、机播。四川两个藏族自治州也落实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并大力发展
经济作物,实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
迪庆藏族自治州在
改革开放以来,由
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机械化进入了农家大院,科学种田成为农民自觉行为,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藏族的畜牧业已经开始实现由靠天放牧向建设兴牧的转变、不再是单纯依靠经验、粗放经营,而是转而依靠科技和集约化经营。据1990年的统计数据,仅
西藏自治区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就有1365种。
藏族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方面也取得了进步,1958年时,中小企业只有23个,而到上世纪90年代时,各地先后建立了电力、燃料等工厂,总数近300。进入21世纪,藏族工业已初具规模,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行业众多,例如建筑、电力、汽车、冶金等,门类比较齐全;
青海省的六个藏族自治州也基本形成了多门类工业格局和资源开发型工业经济体系。
旅游业和商业
旅游业是青藏高原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型产业,是其产业结构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向多元化、现代化方向转变的最显著特征。据统计,2004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2.31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32亿元。2022年上半年,通过多项措施的带动,旅游消费不断增长,
西藏自治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147.81亿元。
藏族商业发展迅速。1992—1997年,中国国有商业企业在西藏投入近亿元,建设农贸、烟草等综合和专业市场。西藏地区消费品市场相对成熟,
生产资料市场兴起,资金、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已经起步,个体和私营经济也是青藏高原贸易业的重要组成。
交通与通讯
西藏解放后,中国在
藏区相继开辟了青藏、滇藏、川藏、新藏等公路干线,各个藏族地区互相联结起来。截至1978年,西藏自治区通车里程达20000多公里。
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全线贯通,道路总投资总额达330.9亿元,从
西宁市延伸到
拉萨市,全长近2000公里。藏族地区的现代化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西宁、
格尔木市、拉萨、昌都为中心,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甘青、甘川、
中尼公路为主,青藏铁路、航空、管道及民间运输为辅,辐射联系高原区内外的综合性交通运输网。2014年8月5日,青藏铁路的延伸线,
拉日铁路,建成通车;2015年,中国发布《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西藏自治区被纳入连接中国内地和南亚地区的建设总体布局。
1979年,建设于
拉萨市的邮电通讯大楼完成;西藏自治区有140多所邮电局(所),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为80000余千米,航空邮路650千米,邮电业务总量逐年增长。拉萨的国际邮路有两条,分别经日喀则地区樟木口岸和亚东通往邻国。“兰宁拉”(
兰州市—西宁—拉萨)、拉萨至日喀则、
山南市、
林芝市等地的
光缆工程和各地
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光缆、卫星通信传输主干道覆盖拉萨地区,构成了先进完善的通信网络。
文教卫生事业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西藏自治区和全区六地一市相继成立民族文化遗产抢救领导小组,自治区成立了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辑部,由国家和自治区拨款,配备相关设施等,对全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搜集、整理等工作,记录并保护西藏戏曲、民间舞蹈、
民歌等文化项目。西藏自治区每年出版的藏文图书都在100种以上。藏文编码通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
文物保护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中国颁布实施一系列文物保护法规,通过投资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修缮了大批文物,使其得到保护。2000年,
布达拉宫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
大昭寺、
罗布林卡又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部分,增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昭寺被列为中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档立案单位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西藏自治区颁布了《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
代表人物
宗庸卓玛
宗庸卓玛是藏族著名的
女高音歌唱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位,宗庸卓玛曾获得首届全国民族声乐大赛“金凤奖”、文化部“
文华奖”、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民族汇演“金奖”、首届“中国藏族音乐传承
特别贡献奖”等国家级奖项。
扎西顿珠
宗庸卓玛之子,现代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歌唱家,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影视演员,曾多次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等重要演出活动。曾获中国藏族音乐传承特别贡献奖、
亚洲歌手亚太音乐榜最佳新民歌新劲歌手奖等奖项,主要代表作品有《川藏路》《阳光》《归去来》《有梦的地方就有阳光》《天堂的门口》等。
东噶•洛桑赤列(1927—1997)
现代著名
藏传佛教高僧、藏学家。西藏林芝县人,7岁时,经
土登嘉措土登嘉措圈定,被认定为林芝觉木宗扎西曲林寺第八世东噶
活佛,1987年中国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后调到
西藏大学担任教授。历任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常务理事等职位。著有《汉藏历史词典》《汉藏历史年表》《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等书,校勘注释《
贤者喜宴》《
红史》等,还参加了《
藏汉大辞典》《布达拉宫史》《拉萨志》等的编写和审定。
万玛才旦
万玛才旦是中国导演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万玛才旦曾就读于
西北民族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万玛才旦编导的第一部
短片《
静静的嘛呢石》,曾获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短片竞赛单元专业组剧情类
优秀奖、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优秀影片奖等奖项。2005年完成的剧情长片《静静的嘛呢石》,获第24届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特别
提名奖、
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9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
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万玛才旦的其他代表作品有《桑耶寺》 《
寻找智美更登》《
喇叭裤飘荡在一九八三》《老狗》等。
参考资料
藏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25
风俗习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26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27
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