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夹弦
鲁西南地区传统戏剧
二夹弦是流行于中国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及北部等鲁西南地区一带的汉族传统地方戏剧。二夹弦因其伴奏乐器四胡每两根弦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演奏而得名,又名“大五音”、“半碗蜜”。
二夹弦形成距今已有约300年,其经典剧目包括有《朱大明吊孝》《洛阳令》《王莽篡朝》等,剧目创作多为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农村乡土题材。二夹弦结合了板腔体与联曲体,其曲调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融合以纺纱小调、船歌、渔民号子、民歌小调、花鼓、琴书等而来的;二夹弦唱腔清新又朴实,尤其是男声唱腔清新又明快,在演唱技巧上以本嗓吐字、假腔拖音为主要特色。
2006年二夹弦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2月,二夹弦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起源
二夹弦的发展无确切的文字考究,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为民间口传:是有居住在黄河岸边的兄弟二人,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常在“玩会”上合奏演唱,久而久之则称之为“两夹弦”。
第二种说法是老艺人的口头说法:“二夹弦”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在“丁香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了纺纱小调、船歌、渔民号子、民歌小调、花鼓、琴书等演变而成。还有说法认为“二夹弦”是在劳动号子、船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吸收鼓儿词、花鼓秧歌等其他剧种演变而成。 最后一种说法也为民间口传,但记录更为详细:清嘉庆年间,山东省是有白马杨村的白秀才精通音律。他家有一女时而纺线,喜哼唱小调,白秀才便将哼唱的小调和弹花弓的声音编成“纺花小调”,又以"纺花小调“谱记成曲,将歌词填入,教给女儿,得以流传。而后,“纺花小调”开始大范围流传于后来的灾荒期,父女二人南下逃荒,教给人们“纺花小调,他们便以此”沿街乞讨,发展为一弹一唱(“打门头词”)。这部分沿街乞讨的传承者到了曹县大徐庄后落户下来,因此二夹弦的许多老艺人都来自于徐庄。
发展
延续二夹弦起源的第三种说法,清代中叶,白马杨村的白秀才的“纺花小调”为村户们所喜爱。之后,白殿玉在引马集招收了三个徒弟,传承技艺,三个徒弟又各自招收徒弟,在菏泽市周边地区以“打地摊”形式在“青苗会”“烧香会”这样的群众性活动中演出。当时,艺人们的服装简陋,唯纱帽、褶子、小衣包在身上,也无具体的表演形式,只用板凳和木席分割成前厅和后厅。演出的剧目有《小放牛》《夫妻观灯》等,题材贴近平民生活。因此,“丁香花鼓”(又名“山东花鼓”)在鲁西南地区民间开始流行。
清代中后期,白殿玉的两个徒弟,威成兴和福梅成在各自的发展壮大后成立了“玩友会”。“玩友会”的形式给予当时的民间艺人较为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其形式仍然属于农闲唱和农忙散的形式,无严格的科班制度,较为自由和随意。这样的制度也使得二夹弦民间艺术不拘泥于唱腔的规制,博采众长,大量吸收了其他艺术的特点,得以迅速发展。
清末民初,二夹弦的发展进入到艺人的职业化、科班化发展阶段,其开始在庙会、集会、结婚、丧葬祝寿、庆典、开业等活动上演出,演出多为群众邀约,因此剧目增多,乡土气息和表现力逐步加强,舞台表演上也开始使用假毛巾、扇子等小的、少量的服装和道具;乐曲伴奏上也从最初的简陋和单一到后来的繁复,再到加入柳琴坠胡软弓京胡锣鼓等,乐器一年比一年多,以营造乐感。到清朝光绪年间,二夹弦已经有了正式的班社,且王玉华组织了第一个二夹弦职业班社,开始进行商业性质的演出,对生、旦各个行当做了更为细致的分工,并排演公案戏以丰富剧目题材。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组建了开封地区二夹弦剧团和延津县二夹弦剧团等五个职业剧团。演出的剧目包括有《八一风暴》《梁红玉》等,因历史背景,题材由先前的农民家庭生活转而扩展至于“红色故事”题材。伴奏乐器也由原来的四胡柳琴,又增加了扬琴、曲胡、高胡等乐器,在专业音乐人的指导和改造下,戏剧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所表演的剧目上座率良好。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二夹弦也曾因为被列入“四旧”而遭到破坏,许多表演团体被迫解散。
现状
到了今天,二夹弦已获得多项荣誉,2006年二夹弦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2月,二夹弦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二夹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豫东地区两个较大的二夹弦剧团分别是即延津县开封市二夹弦剧团,其中河南省开封市二夹弦剧团是全国唯一的二夹弦职业剧团。但这些二夹弦因为年迈的演员退休,年轻的演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再加上观众人数锐减,导致了两夹弦戏曲的发展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两夹弦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历史科班
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二夹弦发展初期的戏班子由七到八人组成,表演剧目主要被“三小戏”(小生、小旦和小丑)组成。到了清末明初,二夹弦才慢慢发展为班社,也从业余戏班子中脱颖而出了一些职业戏班,表演地区遍及豫东、豫北等地,演出剧目多以《王林休妻》的等表现民众婚姻爱情和家庭生活为题材。
新中国成立前二夹弦著名的班社分别有两个:第一个是“洪兴班”,第二个是“共艺班”。1910年前后,新艳秋(角)在县马楼一带组织了第一个二夹弦职业班社“洪兴班”进行营业性演出。班社内对戏曲角色有细致且明确的划分,打破了以往“三小戏”独占剧目的局面,演出的剧目也更为丰富,包括武打戏《九女庵》、连台本戏《金玉环记》等。除此之外,还培养了以“大金牙”、“城人”为代表的二夹弦一代女演员。
1928年,徐广远的高徒王文德(艺名“小艺”)召集20多位艺人在泽市安兴镇贤圣寺庙院内成立了“共艺班”。班社对二夹弦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完善:丰富了唱腔和板式,在原“北词二夹弦”的基础上创造了“慢北词”和“连北词”;还增加了笛子、唢呐等乐器作为戏曲伴奏;培养了如“二马峰”、“三马蜂”等戏曲接班人。至此,二夹弦科班趋于成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二夹弦职业戏班发展为职业剧团,先后成立了开封二夹弦剧团、延律二夹弦剧团等五个职业剧团。而后,职业剧团的职业性质改为半职业性质,编入文化馆麾下。演出的剧目新增加了《八一风暴》等红色故事题材的剧目。到1966年,因“文革”特殊原因,二夹弦剧团停演,直到1977年,剧团演出才又现辉煌,演出了数百场,剧目包括《杨家将》《小白鞋说媒》等二十多个剧目。
艺术特色
板式
二夹弦板式多变,结合了联曲体和板腔体,其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双北词、单北词、砍头句、大板娃娃、二板娃娃、子、赞子等。二夹弦的常用板式为大板,大板和双北词都抒情、舒缓且朴实壮阔;特殊板式为大板娃娃和二板娃娃,此板式色彩明亮,听来轻巧活泼;而搌子、赞子则为表现气氛、恼怒等情绪而服务。
二夹弦演唱方式为板腔式,根据唱腔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大板、北词、娃娃三种,同时也有一些杂曲小调。【大板】,也叫【慢板】,亦称之为叫【头板】。一块木板,三只眼睛(代表谱子上的4/4)。它的起板式又称“大板板头”,有十几种,最常见的有“八板”式“四扳”式(一板为一节式)。【大板】唱腔的基本结构是两个腔节一首。一对上下句各有四段(每段后面都有一段随腔),艺术家们通常称之为“四句腔”。上一句结束(第二句)时,男声是2。女的是1声,下一句(四句),男的和女的都是1声。
曲调
二夹弦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和戏曲的音乐营养,伴奏为四股弦,其中两根为内弦,两根为外弦,在伴奏时分两种调式伴奏,一般为“5调式娃娃板式为“1”调式。二夹弦的传统曲牌有几十支,同时二夹弦还有自己独创的三十多个曲牌,因此曲调丰富,自成一派,形成了一个独特且丰富的戏曲音乐体系。二夹弦唱腔中,还保留有少量的杂曲小调,如:四河调、锯缸调、撑船调、打棒槌、肚里疼等,一般不常用。
唱腔
二夹弦重视唱而不重视做派,有的剧目甚至一唱到底,其唱腔为多系统板腔体,调门丰富,多达二十多种,常用的包括有大板、二板、栽板、哭谜子、顶帘子等十五种。剧目中的唱腔结构分为“引子”、“曲身”、“曲尾”三部分基本结构。引子中包括起版、打击乐和弦乐的前奏;曲身为两句或四句唱腔根据实际需要回旋反复;曲尾则是一段加入变化后的唱腔,行内人称其为“死板”。
二夹弦乐的唱腔清新、活泼、朴实、优美,愈唱愈紧张,愈听愈兴奋,愈听愈陶醉,老戏骨们常把双夹弦的唱法叫做“半碗蜜”。在演唱上有着真假声结合的特点,用大本腔(真嗓子)吐字,用二本腔(假声)拖腔,在歌词的末尾用鼻音和胸音模拟出手工纺车时特有的音色,形成了真假声交替的声音特点。再加上四弦琴的韵律、独特的板式结构以及自创的曲牌,就形成了二夹弦特有的、丰富的唱腔。
除此之外,二夹弦的唱腔与剧目剧情结合紧密,常以剧情走向来引导唱腔的变化,以唱腔变化来凸显剧情转折,此为二夹弦的独特特色。剧情平缓时,演员唱腔亦会采用中速平稳的调子,男声唱腔如泉水涌出般流畅,女声唱腔则犹如涓涓细流般委婉;剧情高昂时,男女声唱腔节奏加快,发声以混声区为主,头声区为辅,男声犹如喜鹊闹春,女声犹如蜂蝶戏花,突出心情舒畅和欢快的特点;剧情悲伤低落时,男女声唱腔节奏变慢,发声以混声区为主,胸声区为辅,男声如泣如诉,女声如怨如慕,以突出悲伤和哀怨的情绪特点。
表演特色
舞台表演
二夹弦植根于民间,起初表演的场所多为村头、谷场、集市、庙会等,辅之以节日聚会的踩高跷、旱船等活动一起助兴,表演者在闲暇时分会坐在板凳上清唱,或者在地毯上披着简易的服装进行演出,具有朴实浓厚的民间艺术特征。
韩祖兴得益于闫庄老艺人彭素鸾的教授,继承了传统唱腔和剧目,成立了闫庄二夹弦剧团,二夹弦便从“地毯戏”变成了“舞台戏”。二夹弦演员行当与京剧大致相同,只是没有刀马旦等武戏行当,生角只有红脸一行,旦角则有青衣、老旦、花旦和小旦。丑角有官丑和小丑两行。
角色行当
清朝中叶,二夹弦剧目演出主要是以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为主角的生活小戏。宣统二年,王玉华成立的二夹弦职业班社“哄兴班”对生、旦、净、末、丑个行当进行了细致和明确的分工,丰富了二夹弦的主角阵容。
服饰妆容
初期,二夹弦艺人在地毯上演出,他们打扮得很朴素,穿着一件小衣服,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旦角”的脸上抹点红,“丑角”脸上抹点白粉,“旦角”的胸前用一条红绫扎着一个绣球,“丑角”腰上系着一条红绫或者一条红布,后期二夹弦吸收了新的乐器和曲调,便开始采用假手巾扇子等小型的少量的服装和道具。到二夹弦登台演出时,演员脸上有了粉妆,但勾面谱式掌握较少,勾画技能掌握较差。
清代中叶,二夹弦艺人在菏泽市周边地区以“打地摊”形式进行群众活动演出时,已经由原先的一人清唱发展为7-8个人演唱,伴奏乐器由原来的凸肚花鼓、丝弦(二夹弦的“弦子")外,还加入了手锣和梆子。到了清朝咸丰三年,二夹弦艺人为提高戏曲演唱质量,对乐器进行改革,他们把原“弦子”(似二胡)上的两根增加到四根,把弦子上的一股加为两股,这就是沿用至今为主弦的“四胡”(又叫“四弦”)。之后,文乐乐队配置一般为4-8人,乐器上增加了琵琶、二胡,武乐则增加了大锣、手、堂鼓等,多用于开戏之前的“打通”。
乐队组成
清代中叶,二夹弦艺人在菏泽市周边地区以“打地摊”形式进行群众活动演出时,已经由原先的一人清唱发展为7-8个人演唱,伴奏乐器由原来的凸肚花鼓、丝弦(二夹弦的“弦子")外,还加入了手锣和梆子。到了清朝咸丰三年,二夹弦艺人为提高戏曲演唱质量,对乐器进行改革,他们把原“弦子”(似二胡)上的两根增加到四根,把弦子上的一股加为两股,这就是沿用至今为主弦的“四胡”(又叫“四弦”)。之后,文乐乐队配置一般为4-8人,乐器上增加了琵琶、二胡,武乐则增加了大锣、手钹、堂鼓等,多用于开戏之前的“打通”。
传承与保护
剧种传承
虽然二夹弦已经被列为国家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作为河南省16个濒危剧种之一的二夹弦依然面临着表演场地、表演经费、技艺无人可传等严峻的传承问题。如戏剧观众的流逝导致二夹弦演出市场萎缩,基层剧场遭到破坏,演出场次减少,二夹弦演出艺人收入低下。因此,二夹弦戏曲的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二夹弦国家性代表的继承人是田爱云和李京华。田爱云是开封市二夹弦剧团团长和国家二级演员,师承李学义、张素云等,吸取了多种优秀剧种的旋律,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开封二夹弦唱腔调门,其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在全国多地获奖。李京华是国家文化部审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夹弦项目的继承人,师承张秀香、黄云芝,在二夹弦表演上精益求精,成为拓展了二夹弦知名度的著名演员。
剧种保护
为保护二夹弦这一濒危剧种,河南省以及国家都做出了努力。河南省电视台曾为戏曲传承专门开设的“梨园春”栏目所播出的二夹弦代表剧目选段曾获听众的一致好评。原开封市二夹弦剧团61岁的老演员田爱云又多方筹措,创办了二夹弦学校,培养了40多名学生传承二夹弦,但仍旧不足以挽救颓势,激发戏曲观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二夹弦的兴趣。定陶区人民政府在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专门用于收集二夹弦曲谱以及部分音像资料,整理各种版本的代表剧目16个,走访建在的老艺人,挖掘尚未掌握的剧目和曲牌,资助退休艺人的生活费和传授经费用以传承和保护二夹弦艺术。
代表作品
剧本编排
二夹弦在早期剧目在“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袍带戏”,总共表演了一百五十多个节目。其中“老八本”最基础的口传作品有《头堂》《二堂》《休妻》《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二夹弦”传统戏曲中,以反映民间传统、家庭故事、农家生活为主要题材,保留了《七错》《翻箱子》《对朵罗》《喝面叶》《武大下工》等“丑角戏”,其占据了整个戏曲总数量的四分之一。
特色作品
二夹弦的传统剧目至今保留的有《朱大明吊孝》《大铁山》《洛阳令》《王莽篡朝》《武家坡》《崔凤英搬兵》《吕蒙正坐寒窑》《贺后骂殿》《大闹苏家滩》《对绣鞋》《花厅会》《少国公》《张七姐临凡》《金镯玉环记》(连场16部)《马踏兰州》。
代表艺人
二夹弦的代表艺人有三个,分别是山东的白殿玉以及他的两个徒弟:东平县的威成兴和济宁市的梅福成。白殿玉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做出了二胡状的“弦子”作为伴奏,编词清唱,融入其他戏曲艺术,是为二夹弦的起源。威成兴和梅福成被喜爱他们的群众赠以“大蒲扇”和“二蒲扇”的艺号,又成立了二夹弦“玩友班”,让二夹弦从地摊小唱走上舞台表演。“大蒲扇”威成兴的二夹弦唱腔委婉,流传于郢城和莘县一带,后称之为“北词二夹弦”;“二蒲扇”梅福成的二夹弦流传于曹州一带,后称之为“北次二夹弦”。
价值与影响
二夹弦的曲牌丰富多样,且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有助于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歌,如保留下的曲牌《梅花落》《撑船歌》《九连环》等,特别是中国民间小戏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二夹弦演员也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及其夫人等演唱和演奏。二夹弦还在电影配乐中有所应用,电影《李双双》音乐也借用了二夹弦曲牌。
二夹弦的表演历经多年,因其生活化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被广大群众所喜爱,这对社会弘扬民族特色和优秀文化、发展地域经济有贡献作用。
参考资料
二夹弦的唱腔结构.印象河南.2023-08-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起源
发展
现状
历史科班
艺术特色
板式
曲调
唱腔
表演特色
舞台表演
角色行当
服饰妆容
乐队组成
传承与保护
剧种传承
剧种保护
代表作品
剧本编排
特色作品
代表艺人
价值与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