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生卒年不详,
姬姓,名弃。父亲为
帝喾,母亲为帝
元妃、
姜嫄部族女子,名姜原。后稷是周部族的始祖,封地为“”。
据《
史记·周本纪》记载,
姜嫄踩到巨人的脚印,十个月后生下一子。她认为这个孩子不吉利,曾经先后把他丢弃在小巷、树林以及水渠的冰上,但弃都安然无恙。之后姜原将他抱回,并取名为“弃”。弃从小喜欢栽麻种豆,而且,他种的麻、豆都长得很好。等到他长大成人后,更是专注于种植,百姓争相效仿。帝尧听说后,推举弃为农师。帝尧五十八年,帝尧命令弃将帝尧的儿子
丹朱放逐于丹水。帝舜即位,弃仍然主管农事,教民稼墙,使天下的人民可以吃饱。帝舜根据弃的功劳,封弃于“邰”,号称“后稷”,得姓为姬氏。弃不仅掌握了根据土地的类型来合理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办法,还掌握了一定的田间管理知识,发现并且选用了良种“、、穈、、来牟”。
《孟子·滕文公上》评价后稷:“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淮南子》评价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后人为了纪念后稷的功绩,将他封为“农神”,加以祭祀。
武功县“教稼台”,山西
万荣县、
稷山县、
闻喜县的“稷王庙”,山西
新绛县的“
稷益庙”均为后世祭祀及纪念后稷的历史遗迹。
人物生平
出生被弃
后稷,名弃,生年不详,是周部族的始祖。他的父亲是
帝喾,母亲是帝喾的元妃、有邰氏部族的女子,名姜原。据《史记·周本纪》记载,相传,
姜嫄到野外游玩,看见地上有巨人的脚印,心里欢欣,便踩上去,感觉到腹中一动,好像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子。姜原认为这个孩子不吉利,就把他丢弃在小巷里,然而,牛羊避开他不去踩踏;姜原又将他丢到树林中,伐木的人都给他
庇护;姜原又把他丢弃到水渠的冰上,飞鸟用羽翼为他保暖。姜原认为很神奇,便把他抱回去抚养,因为最初想把他丢弃,所以取名为“弃”。
教民稼墙
弃从小聪明伶俐,有志气,喜欢栽麻种豆,而且,他种的麻、豆都长得很茂盛。等到他长大成人后,更是专注于种植,喜欢观察土地,如果发现哪里有适合种植谷物的地方,就在那里春种秋收,收成很好。久而久之,百姓都效仿他。帝尧听说了弃的事迹,推举他为农师。帝尧五十八年,帝尧命令弃将帝尧的儿子
丹朱放逐于丹水。帝舜即位,弃仍然主管农事,他发现并选用了良种“秬、秠、穈、芑”,教民稼墙,使天下的人民可以吃饱。帝舜根据弃的功劳,封弃于“邰”,号称“后稷”,得姓为姬氏。他的后人在陶唐、虞、夏几代之间,都担任着“后稷”之职,百姓称颂,很有美德。
农业成就
相地之宜 田间除草
《诗经·大雅·生民》中记载,“诞实匍匐,克歧克嶷,以就口食,之荏菽,荏菽旆。禾役穟,麻麦幪幪,瓜唪唪”,意思是,后稷在幼年时期,就表现出在农业种植方面具有超常的天赋和爱好,能够分辨山野中可食的植物,能够种植“荏、菽、禾、麻、麦、瓜、瓞”。《诗经·大雅·生民》中又记载,“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意思是,后稷成年后,掌握了根据土地的类型来合理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办法,还掌握了一定的田间管理知识,能够铲除田间的野草,使得各种作物生长都极为茂盛,果穗壮实。
选用良种、教民稼穑
《诗经·大雅·生民》中记载,“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意思是,后稷发现四种良种“秬、秠、穈、芑”,“秬”是黑糜子,“秠”是“一壳两米的黑糜子,“糜”是赤色的谷子,“芑”是黄色的谷子;《诗经·周颂·思文》中记载,“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意思是,西周时种植的
大麦也是后稷流传下来的,所以作诗来歌颂他,其中“来牟”被认为是麦类作物。《诗经·鲁颂·宫》中记载,“糜子重,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禹之绪”,意思是,后稷教民稼墙,使天下的人民可以吃饱,天下得以安宁。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逸周书·商誓解》评价后稷:“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绩。凡在天下之庶民,罔不维后稷之元谷用蒸享。在商先誓王,明祀上帝,亦维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用胥饮食。”意思是:“从前,先祖后稷顺应天命,成功地播种百谷,赶上了
大禹的功绩。凡是天下的百姓,没有不用后稷的嘉谷去祭祀和食用的。
商朝的王祭祀上帝和社稷
聂氏宗祠,也是用后稷的嘉谷以求民和,并用以食用。”
左丘明在所著的《
国语·郑语》中评价后稷:“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意思是:“周弃能够教百姓种植五谷菜蔬,使百姓有衣蔽体,有食果腹。”
孟子在所著的《
孟子·滕文公上》评价后稷:“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意思是:“后稷教百姓耕作收获,种植五谷,五谷成熟了才可以养育百姓。”又在《孟子·离篓下》里评价后稷:“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意思是:“后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百姓,如同自己挨饿一样。”
荀子在所著的《
荀子·解蔽》评价后稷:“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意思是:“喜欢农业种植的人很多,但只有后稷的名声流传了下来,因为他用心专一。”
刘安所编撰的《
淮南子》评价后稷:“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意思是,后稷为天下的人民谋利,仍然可以做到不自夸。
刘向所编撰的《
说苑》评价后稷:“古者,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教之,辟地垦草,粪土树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后稷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意思是,古时候的农田未经修整,百姓的粮食不够吃,后稷就教他们开荒除草,施肥种谷,让百姓家家自给,人人富足。所以后稷的后代能够称王,是因为祖上积有阴德。
司马相如在所著的《
封禅书》里评价后稷:“君莫盛于唐尧,臣莫贤于后稷。”意思是“君王没有哪个比唐尧更隆盛的了,大臣也没有哪个比后稷更为贤良的了。”
曹书杰在所著的《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中评价:“后稷是一位中华民族历史上极具特殊意义的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作为人——后稷是
姬姓周人认同的始祖被司马迁等历史学家载录于史卷,作为神——后稷是华夏先民崇拜的稷神被君王庶民世代顶礼膜拜于神坛,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相关争议
三弃原因之争议
以无父有父的方向来解释
《诗经·大雅·生民》《史记·周本纪》等书籍都有记载后稷三次被弃的事迹,但后稷为什么会被丢弃,历史上学者有非常多的争议。两汉历史学者争议的焦点,大多在于后稷是无父感天而生,还是有父非感天而生。
西汉史学家
褚少孙、
东汉文学家
王逸等学者,他们认为后稷是无父而生,身份卑贱而被丢弃,而“无父而生”,即可以解释为没有父亲感天而生,也可以解释为后稷有父亲非感天而生,他是
姜嫄未婚生下的私生子。西汉史学家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刘向等学者,认为姜原在野外踩踏巨人脚印而怀孕生子,被丢弃的原因是不祥。
东汉末年经学家
郑玄等学者,认为
姜嫄得上帝精气生后稷,害怕当时的人不相信,而后稷天生异于常人,姜原故意将他丢弃,以显示他的灵异之处。东汉
范晔等学者解释,姜原在野外踩踏巨人脚印而怀孕生子,担心别人怀疑她淫邪放纵,并认为后稷奇怪而丢弃。
东汉古文经学家
马融等学者,认为姜原在
帝喾死后十个月生下了后稷这个遗腹子,寡居而生子,担心别人怀疑她淫邪放纵,又知道后稷的神奇之处,所以故意将他丢弃,以显示他的灵异之处。
以姜原生育的方向来解释
一些历史学者从姜原生育的方向来解释。
清代学者
臧琳持“早生说”,认为姜原怀孕七月就生下了后稷,恐怕难以养育,遂把他丢弃。晚清学者
邹汉勋持“晚生说”,认为姜原在
帝喾死后十二个月生下了后稷,所以把他丢弃。宋代学者苏澈持“难产说”,认为姜原生后稷时难产,遂把他丢弃。清代学者
陈奂持“易生说”,认为姜原生后稷时太过容易,遂把他丢弃。
以后稷出生怪异的方向来解释
一些历史学者从婴儿出生怪异的方向来解释。清朝学者
姜炳璋、汪龙持“怪胎说”,认为后稷出生时的形状如小羊,因畸形怪状而被丢弃。
清代思想家
魏源、
顾栋高持“卵生说”,认为当时还没有剪胞之法,后稷出生时像羊羔一样连胞衣如“卵”而生,引起怀疑而被丢弃。清代学者
马瑞辰、顾震持“不哭说”,认为后稷出生时连着胞衣,没有哭啼声,
姜嫄惊疑而把他丢弃。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持“假死说”,认为后稷不哭系假死现象,以为是死胎而被丢弃。
以民俗学及氏族社会制度的方向来解释
20世纪的学者大多从民俗学及氏族社会制度等方向来研究。近代学者
章太炎、
刘盼遂等人持“杀长宜弟说”,认为后稷出生的时期,夫妇制度还没有确定,妻子生第一个孩子时,其夫往往会怀疑不是他的,所以有杀第一个孩子的风气。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还持“贱男贵女说”,认为后稷生下来时,
姜嫄认为他是儿子,就把他丢弃。现代学者
方孝岳持“婚姻禁忌说”,他认为姜原三弃后稷是因为违犯了当时外族通婚的禁忌,姜原与后稷的父亲双方可能是不许通婚的禁忌氏族。现代古文字学家
于省吾持“生育禁忌说”,他认为在原始民族,由于经济、宗教等原因,弃子是时常发生的事情。神话学专家
萧兵持“图腾考验说”,他认为“圣足迹”寄托着周族图腾的灵性,是周族的“灵物”,对外族是绝对保密和严禁触碰的,而姜族的女子姜原竟然踩踏了周族的“圣足迹”而怀孕生子,只能通过图腾考验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为周人的血统,而图腾考验的手段就是后稷被三弃。历史学者盛广智持“淘汰优选说”,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物质匮乏,不可能养活过多的婴儿,所以当时的人们会把不能在艰苦条件下存活的孩子丢弃,而后稷被丢弃只是例行公式性的体质检验。
其他方向的解释
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持“避乱说”,他认为
姜嫄生子之时,国家动荡,姜原为了躲避战乱,怕不能保护好后稷而将他丢弃。近代历史学家
岑仲勉持“不宁说”,他认为姜原踩踏
雅威的足迹而怀孕生子,但是上帝没有享受姜原的祭祀,姜原居然生子,恐怕上帝不安宁,于是三弃而试之。
清代学者
胡承珙认为,姜原生也后稷之后,知道他有灵异之处,感到疑惑和恐惧,特意将他抛弃,来试后稷的吉与凶。
生活年代之争议
历史上很多学者对于后稷生活的年代有存疑。第一种说法,认为后稷生活在尧舜禹时代。据《
尚书·尧典》《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部族的始祖弃,在尧舜禹时代担任“后稷”的官职,主持耕播百谷的政务。“后稷”是农官的称呼,也称“农师”或者“田正”,一直到西周晚期朝中还有设置。但《国语·国语下》中记载,“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意思是“从后稷开始奠定基业安抚百姓,历经十五代君王到周文王开始开疆拓土,到第十八代君王周康王才得以巩固。”《史记·周本记》中详细记载了从后稷开始到周文王的世系,分别是:后稷、不窋、鞠、
公刘、庆节、皇朴、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姬昌。然而,以三国谯周以及唐朝孔颖达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质疑,因为按照时间来推算,从帝尧时期到周文王时期,约有1160余年-1200年左右,如果在这1160余年-1200年中,只经历过15王,那么,每一王都要平均在位80年,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于是,西汉刘敬、三国谯周等学者认为,不窋不是弃的儿子,而是弃的后裔之子。
第二种说法,认为后稷生活在夏末商初时代,其中,又有夏末、夏末商初、商汤后百年等不同的分支。《礼记·祭法》中记载,“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意思是,“之所以厉山氏能够统治天下,是因为他的儿子名叫农,能够种植各种谷物。到了夏朝衰败的时候,周朝的弃继承了他的事业,所以尊他为稷神祭祀他。”历史学者丁山先生据此推断,“夏衰于孔甲,弃为后稷,实在孔甲之世。”他们认为后稷其实是夏朝末年孔甲时期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意思是说,“在
夏朝以前,人们祭祀的农官是有烈山氏部族一个名叫柱的人,从
商朝开始,人们祭祀的农官才是周弃”,历史学者
王玉哲先生由此认为,周祖弃在商朝是稷官,生活的时代大约在夏末商初。历史学家
杨向奎则按照商朝享国600年,以周先祖弃至
周文王一共15代,平均每一代30年来计算,推断出后稷大概是生活在
商汤之后100年左右。
墓葬传说
《帝王世纪·第五·周》中记载,弃体恤百姓勤于农事,封地超过百里,巡视并教导天下,死在黑水之间,潢渚之野。《淮南子·地形》中记载,后稷的坟冢在建木西,他死而复苏后,他的身体有一半化为鱼,躺在坟墓里。《
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埋葬后稷的地方,在氐国的西面,四面被山水环绕着。不过,《山海经·海内经》中却又说后稷埋葬在西南黑水流经的地区,名叫“都广野”。“都广野”方圆三百里,是天地的中心,是女神素女所出生的地方。这儿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种各样的谷类植物自然生长,无论冬夏都能播种。
后世纪念
教稼台
“教稼台”是周部族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历史遗迹,位于
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古农业名胜,被列为关中四大名台之首。“教稼台”为覆斗形的砖砌平台,同古代粮食量具极为相似,台高9米,每边长12米,内辟四门洞,寓意为春、夏、秋、冬四季,台体四周护栏桩数恰好为24级,寓意为24节气,前台阶分别为五级和六级,象征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古今名人钱范宇、刘昆、
于右任、王任重、屈武、
周尧、赵宏章等诗词、联语、手迹,刻写的碑、碣镶嵌其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科分院、武功科研中心等单位的《简介》立于台前。2008年被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王庙
万荣县太赵村稷王庙
“稷王庙”又名“
后稷庙”,是古代供奉农业始祖后稷的
庙宇,位于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北8公里的
南张乡太赵村。据
北京大学学者
徐新云所著论文《临汾、运城地区的宋金元寺庙建筑》认证,万荣县太赵村稷王庙为
北宋木构建筑。该寺庙
坐北朝南,占地3400平方米,寺中建筑大多毁于抗日战争时期,仅存中轴线上的大殿以及戏台。大殿位于院落北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整体形制基本保存完整;1999年,太赵村自发修缮大殿前檐斗拱和阑额上现存的彩画、殿内神像和院落东西两侧的绿化带。
戏台位于院落南部,北距大殿约20米,戏台面阔三间,平面呈凸字形,屋顶为硬山顶“勾连搭”歇山顶,面对大殿的歇山部分的斗拱、梁架和木雕等均保存完好,且部分斗拱构件形制古朴。硬山顶的后台部分建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扩大戏台台面,建筑外面被改建为北方农村常见的“人民舞台”式样。1965年“稷王庙”被列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山县稷王庙
“稷王庙”是为纪念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位于山西省
运城市稷山县城西街,创建于元代,清朝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公元1836年)毁于火灾,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由稷山知县李景椿主持重建。该庙
坐北朝南,南北长108米,东西宽38米,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布局严谨,建筑宏伟,是国内祭拜农神后稷最大最完整的庙宇,包括献殿、后稷殿、八卦亭、姜殿,两侧配有钟鼓楼。献殿为
清代建筑,东西长20米,南北宽19米,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梁架工整,木雕华丽。前后柱额坊上雕刻有农事图,有牛耕田、扇车净麦、家眷送饭、喜庆丰收等,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从耕耘播种到收割碾打的全过程。两侧山墙各有一块巨幅石雕。西雕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稷山知县李景椿书写的《稷王庙告成因赋七古一首》,高2.5米,高2米;东墙雕有“稷峰叠翠、姑射晴岚、甘泉春色”等稷山八景图。
后稷殿建于
清代,为庙内主要建筑,面宽、进深皆五间,平面基本呈方形,台基陡高2米,面积达380平方米,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高约30余米,大殿内供奉了后稷及二童子的神像。四周回廊,周围20根石雕廊柱,殿前两根为水火蟠龙
浮雕石柱,是中国现存的石雕珍品,保存完整无缺,其余为浅平雕圆柱。琉璃瓦顶富丽堂皇,尤以正脊雕饰华丽美观,脊中部饰三重檐楼阁三座;两侧装饰
弄岗报春苣苔、牡丹花叶浮雕,顶端装饰飞马行走;两端为龙吻吞脊。回廊外围以52块花雕石板构成的屏栏上雕刻着花卉人物及八仙过海、竹林七贤、幽兰休竹、黄牛耕田等故事,
八卦亭从形制判断为元代遗物,一间见方,结构简洁,斗拱古朴明快,卷棚式屋顶。姜嫄殿建筑形制与结构均为元代,位于北端,面宽三间,进深四,单檐悬山顶,檐下施四铺作单抄蚂蚱形耍头斗拱,补间斗拱用驼峰代替。1996年1月被
山西省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闻喜县稷王庙
“稷王庙”又名“
后稷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
阳隅乡吴吕村中,中轴线上有大殿和舞台,大殿
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1间,莲雕柱础,上刻有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五月题记。柱头施粗圆木通面额,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悬山顶琉璃脊饰,形制为元代遗构,舞台正对大殿,面阔3间,进深1间,有明嘉靖年间修梁题款,悬山顶,前檐被泥封护,明、清重修。庙内有保护完好的
清代碑刻3通。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益庙
“
稷益庙”为供奉后稷和
伯益的庙堂,位于山西
新绛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的
阳王镇,俗称“阳王庙”。“稷益庙”始建年代不详,元朝后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公元1341年)重修正殿旧三楹,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公元1503年)恢复为五楹,
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复增先门一楹,献庭五楹。该庙仅存有正殿和舞庭,占地面积为2430平方米。正殿面阔5间,进深6架椽,悬山式屋顶,琉璃瓦饰,檐下施五铺作为单下昂斗拱。殿内梁下架前后均用下额,后槽架于柱头,前槽设入椽柎之上,其上叉爬梁承托,不过殿内
塑像已经毁于“文革”期间。
“
稷益庙”正殿内存有东西南三面壁画,面积达130平方米。壁画系明朝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本州
翼城县画士常儒、州陈园等7人绘制而成。西壁为群臣朝贺
大禹、后稷和
伯益的场景,包括后稷、伯益教民稼穑、播种、耕作、喜庆丰收、驱赶野兽、扑灭
蚱蜢、祭祀神灵等。东壁为姜原及文武百官朝贺
三皇的场景,并绘有后稷出生的本生故事。南壁为张大帝和十阎君出行图,为阴曹地府众生受难图。1984年山西省文物局重修稷益庙,因壁画历史和艺术价值高,成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研究书目
《国语》
《山海经》
《左传》
《史记》
《尚书》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