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
出土于成都的战国晚期至汉代的石刻犀牛
石犀,也称石犀牛、天府石犀,并被市民们称为“萌牛牛”。石犀首先于1973年在成都天府广场东侧建筑工地上发现,受技术限制直到2012年才出土,后经过对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现藏于成都博物馆。
石犀长3.31米、宽1.38米、高1.93米,重约8.5吨,为红砂石质,作站立状,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雕刻卷云纹,整体风格粗犷古朴。专家学者推测,其为战国晚期至汉代的石刻,也有学者认为这件石犀是秦汉时代的仿制品。
石犀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形制最大、时间最早的圆雕石刻。作为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与《蜀王本纪》中“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的记载相互印证,可以推测其与李冰、蜀地的灵犀信仰有关;还与《华阳国志》有关秦在成都大城“营广府舍”的记载吻合,从侧面印证了成都城址中心连续2300多年的史实,阐释了天府之国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研究价值。
文物概况
石犀长3.31米、宽1.38米、高1.93米,重约8.5吨,为红砂石质,整体雕刻风格粗犷古朴。石刻形似犀牛,作站立状,头部略呈圆锥形,五官清晰,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部雕刻卷云纹,臀部左侧刻有符号但未能识别。《蜀王本纪》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件石犀可能与治水有关,反映了当时与水利紧密关联的立石习俗与仪式。有学者认为,类似石人、石兽被用作观测水文、水位的标尺。石犀还可能与蜀地的灵犀信仰有关,成都平原在三四千年前气候温暖湿润,古生物学家认为这里曾有犀牛生存。
出土情况
1973年,成都市政府于天府广场北侧修建电信大楼挖地基时,掘得一石兽(石犀),当时的文史专家认为,电信大楼工地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宣华苑的范围内,石兽(石犀)可能是宣华苑瑞兽门前的石狮。但因石兽太重,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未能移出,留于原处。
2010年,电信大楼被拆除欲改建四川大剧院。为配合四川大剧院的修建,2012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原天府广场电信大楼所在地开始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直到2012年12月16日,石兽(石犀)才露出真容。石兽(石犀)埋藏在距地表3米以下地层,为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作站立状,侧身掩埋于坑内,头朝东尾朝西,造型完整。
损毁修复
由于石犀长期掩埋于地下,出土时文物表面被钢筋混凝土覆盖,其余部位则有风化、粉化、片状剥落、缺失等危害。针对文物保护,文保专家提出了一套修复方案:首先是人工机械清理石犀表面混凝土,其后改用人工砂打磨面积较小、覆盖层较薄的部位并搭建保护棚,防止太阳直射、酸雨、冰雪对文物的损害;然后启用了大型吊车,为重达8.5吨的石兽“翻身”。在装吊过程中,文保人员用厚棉被对文物本体进行了包裹,并使用毛刷、竹刀等工具对石兽右侧表面进行了细致清理;随后便是用湿纸浆或者湿宣纸,吸附在石兽表面,等石兽体内的盐分富集出来,凝固在面膜的表层,这样大量的可溶盐分就会被迁移出来;在脱盐成功后,针对文物的风化、粉化病害对其进行加固和局部修补,力求呈现最真实的文物原貌。
然而,石犀体量巨大,表面残损部位较多,且关于相关资料记载较少,也没有同时期类似的文物相比对,仅通过传统保护修复文物的方式,难以满足实施有效保护研究的要求。实际修复过程中,为了更加精确地探知石犀本体病害数据,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相关人员通过数字化虚拟修复技术对石犀进行修复。
2018年,成都博物馆同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专项小组,开展为期两年的石犀数字化研究项目。
首先,用无损检测技术全面获取文物本体信息。专项小组对文物保存环境、制作工艺和材料、表面可见的病害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接着使用关节臂对石犀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全面记录了文物形状、尺寸、空间等信息。在现场勘察基础上,再结合模型的曲率计算结果,分析了石犀主要的剥落、缺失、刻划、裂隙和孔洞状风化五类病害,将三维扫描信息结合病害分析,最终以三维模型的形式有效、准确的绘制了石犀病害图。
然后,预防性保护和虚拟修复。虚拟修复能最大限度地修复文物缺失信息,为实际修复提供参考,为展示利用提供素材。工作人员在虚拟环境中,根据轴心对称性、连贯性等规律,结合不同病害参照现存部分对残损花纹、足部纹理及头部等严重缺失部分进行补全。此外,通过曲率分析研究,对石犀身上存在的浅表性裂隙、孔洞状风化等病害进行了提取和统计。
虚拟修复完成了足底缺失部分补配、孔洞与小裂隙表面平滑修复、刻划与裂隙填补修复、大面积剥落抬升修复、缺失病害对称性补配修复、卷云纹饰修复、彩色纹理修复、网格优化修复,尽可能地清除了近现代期间人为破坏及自然破坏痕迹,尽量保留早期历史残损痕迹。虽然,部分工作可以借助电脑技术自动修复,但为了保证修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仍然采用了手动虚拟修复。
相关研究
关于石犀是什么时期的文物,专家意见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
(1)秦汉:根据层位关系和坑内共存遗物的时代特征,专家初步判断石兽的埋藏时间约在蜀汉末至晋朝,制作和使用年代当在秦汉时期。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研究员冯广宏则指出,《成都城坊古迹考》中提到民国2年已经有考证证明汉代有仿制石犀的习俗,因而怀疑这件石犀可能为秦汉时期的仿制品,他认为今天的天府广场附近在古代可能有一条大河,该石犀就是镇守这条大河的,后因大水冲垮河岸,石犀滚入河底被掩埋。
(2)战国晚期或稍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江章华则认为四川省的圆雕作品集中于东汉,多采用浅浮雕技法,雕刻精细,且多带有底座,相较而言这件石犀技法粗犷,制作年代至少应在东汉之前;其次,石犀表面雕刻的卷云纹较为单一,卷曲程度不大,相同特征的卷云纹还见于青川郝家坪战国墓葬群中所出土的漆碗、漆以及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出土的漆盒,而这些墓葬的年代均为战国中晚期;同时,秦咸阳宫一、二号建筑遗址和秦栎阳城遗址出土的瓦当也有类似云纹图案,而这些瓦当大多属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的遗物。所以这件石犀的生产时间应该在战国晚期或稍后。
功能用途
石犀所呈现的犀牛形象在古蜀国文化中长期被视为镇水神兽。一是石犀的生物特征——游泳时的犀牛角使得水波向两边明显分开,因此古人认为犀牛能在水中安全通过的分水能力,《安南志略》物产篇中记载“辟水犀”,注曰“旧传,安阳王有七寸文犀。战败,投犀于海,水开,王入水免祸”。二是犀牛以庞大的体量给人留下了“其角辟尘,置之于座,尘埃不入”“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的印象,古人将这种形象进一步神化,称为灵犀,《南州异物志》就有“犀有特神者,角有光耀,白日视之如角,夜暗掷地皆灿然,光由中出,望如火炬”的记载。
这件石犀还与李冰治理都江堰有关。 秦人入蜀后,作为郡治的成都,人口猛增,成都平原的水利系统与经济发展失去了平衡。公元前256年,李冰建都江堰。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传李冰时,曾造五头石犀厌水精。此外,考古人员在都江堰内江、外江河道中发现的李冰石像等石刻,与晋朝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的“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互为印证,反映了当时与水利紧密关联的立石习俗与仪式。因此,专家推测这件石刻可能作为观测水文、水位的标尺,是水则的一种形态,同时也发挥了犀牛作为镇水神兽的象征功能。
待解问题
2012年,“镇水神兽”石犀重见天日之后,仍有不少有待考证的问题。比如《华阳国志》中记载有“外作石犀五头以厌古水晶”,因此或许还有四头石犀埋藏在成都不同地点,但能否“重见天日”,取决于这些文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完全或部分地保留下来。又如,石犀尾部左侧有三处刻画明显的符号。经研究,这三处符号是人为雕刻痕迹,但既不是金文或甲骨文,也不是同时期的巴蜀图语。对于其含义,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文物价值
石犀是迄今为止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形制最大、时间最早的圆雕石刻文物,是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根据《蜀王本纪》中李冰曾作石犀五头,以此来阻挡水精的记载,可以推测这件石犀应与李冰、蜀地的灵犀信仰有关,同时石犀也与《华阳国志》有关秦在成都大城“营广府舍”的记载吻合,从侧面印证了成都城址中心连续2300多年的史实,阐释了四川省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通过数字化采集石犀尺寸,对比黄金分割-斐波那契螺旋线,工作小组分析发现,石犀建造外观恰恰符合黄金分割定律。看似朴拙的卷云纹以线、面结合的方式增强了立体感,在艺术创造和美学上更加生动活泼。
石犀蕴含了古代成都平原文化融合与演进、生产技术发展等重要内容,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研究价值。
馆藏信息
2013年初,石犀保护有了初步成果,成都金沙太阳节期间,石犀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为期20天的短期展览。2016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将暂存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石犀移交给位于天府广场成都博物馆。目前,石犀陈列于成都博物馆二楼“九天开出一成都:先秦时期的成都”展馆。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在石犀的研究和保护规划过程中,数字化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石犀本体修复提供了参考性意见,也通过数字化技术让石犀活了起来。其三维模型成果已应用于成都博物馆的文创、教育、宣传、展览等方面,同时也将突破地域局限,作为馆际交流的资料,拓展石犀以及成都博物馆的影响力。
石犀的形象被用于各种文创产品设计。2021年2月,成都博物馆主办的“这礼是成都” 2020文创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在【CREATIVITY·成都】版块获得金奖的“潮文物语——镇水神兽希希”,以石犀为原型,结合元宝、熊猫、盖碗茶等不同元素设计。2021年夏天开始,“90后”插画师玉商以石犀为基础,采用成都市本地方言创作了石犀“闷墩儿”,将历史元素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绘制出系列漫画作品。
评价
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多·阿尔瓦雷斯一行在成都博物馆参观时,了解到石犀等一系列文物,以及成都约4500年的城市文明史时,感慨道:“今天,看到中国能保有自身伟大的语言,并承袭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我很震撼,这是十分难得的成就。”
石犀的外表憨萌可爱,市民们亲切地称它为“萌牛牛”。
参考资料
石犀.成都博物馆.2023-09-16
石犀牛.四川省文物局.2023-10-28
镇馆之宝|天府石犀的前世今生.成都博物馆.2023-09-16
知·识丨石犀的虚拟修复——数字化解读文物.微信公众号 成都博物馆.2023-11-09
网上展厅.成都博物馆.2023-09-20
目录
概述
文物概况
出土情况
损毁修复
相关研究
功能用途
待解问题
文物价值
馆藏信息
影响与评价
影响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