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
中国大陆跨境民族之一
傣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之一,2020年中国境内傣族人口有1329985人,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市南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傣语属壮侗语系壮傣语支,与壮语布依语、侗语等关系密切,主要有德宏方言、西双版纳方言、金平方言等。傣族有自己的文字,传统傣文主要有五种:德宏傣文、西双版纳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以及新平傣文。20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做了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除中国傣族外,分布于泰国、缅甸、老挝诸国的、掸、老等族,彼此都有着共同的族属渊源,国际上将其统称为傣泰民族。他们都是泰语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向中原地区西南边地和中南半岛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并不断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而产生的支系。
傣族与壮族、侗族水族等一同来源于古代百越,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刘彻中国西南地区益州郡,东刘庄永平十二年 (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唐宋时期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唐朝南诏蒙氏政权和宋朝大理白族自治州段氏政权,傣族被称为“黑齿蛮”“银齿蛮” “绣脚蛮”“茫蛮” “白衣”等。元明时期中央政府先后设置军民总管府、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等机构促进了傣族与内地联系,有了意为“十二千块稻田”的傣语地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清代沿袭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傣族地区和全国一样也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傣族人民掀起了多次反封反帝斗争。咸丰十年(公元1860 年)德宏盏达傣族人民烧毁刀氏土司衙门,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驱逐鱼肉人民的土司、土司、头人,打击了封建土司集团的势力。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杜文秀领导回族人民反抗清王朝,傣族人民积极响,回族反清革命持续18年。傣族和汉、景颇族、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多次武装斗争,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侵吞云南省的阴谋。1934年英国进攻班洪、班老地区,傣族人民和佤族人民进行了激烈反抗。抗日战争时期,傣族为中国远征军提供了大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缅甸联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解决了边界问题,傣族地区获得解放,社会秩序安定,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从1953年开始,先后在傣族聚居地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傣族地区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等都繁荣发展,教育、卫生、医药等都不断进步,边疆傣族地区利用优势条件发展边境贸易、地方贸易,边民互市迅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闭塞、贫穷、落后的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变,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
傣族生活地区整体上依山傍水,处于云贵高原地势较低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利灌溉方便,适合农业生产。傣族长期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农业方面以水稻和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还诞生了纺织、缝纫、造纸、制纸伞、榨糖、酿酒、制竹木、制金银器物、制陶等多种手工业,其中造纸、金银器制作等颇有特色。傣族有习惯法维持社会规范,不同地区的傣族形成过召片领土司等社会治理结构。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构成了傣族原始宗教的内容,后来受到外来佛教的冲击,形成了二者共存的状况,延续至今。傣族节日主要有关门节、开门节、浇花节等;未婚青年在节日里盛行“串不少”,流行招赘上门;通行土葬,但有阶级分别;服装上,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女子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也食昆虫、食花,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色风味,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自制酿酒是傣族人的嗜好;傣族文学有叙事诗、傣戏等,舞蹈和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孔雀舞、光亚舞、白象舞、马鹿舞、章哈、剪纸、慢轮制陶技艺、织锦技艺、象脚鼓制作技艺、泼水节、花腰傣服饰、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族称由来
傣族自称“傣”,按分布地区有不同自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自称“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自称“傣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自称“傣雅”,瑞丽市陇川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边境一线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自称为傣绷支系。汉族把内地和边疆的傣族称为“旱傣”和“水傣”,内地傣族吸收汉族较多,称为汉傣,讹传为“旱傣”;把保持民族特点较多的西双版纳、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瑞丽等地的傣族称为“水傣”。
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文献则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常与白族混淆,清朝时期则称为“摆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民族意愿称为傣族。
族源传说
关于傣族的民族起源,学术界还存在很大争议,主流观点有土著说和迁徙说。迁徙说中又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南下说,南下说认为傣族起源于中国北方或更远的地方,后来傣族不断向南方迁徙,在云南省建立了南诏王国,孛儿只斤·忽必烈大理国以后,为了躲避战乱,傣族先民继续南迁至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在越南、柬埔寨等国称作“泰“,在老挝称作“老",在缅甸称作“掸"在印度称作“阿洪",但均自称"Tai"。最先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杜德等一些西方学者,后来被丹隆亲王等人加以利用发挥一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大泰族主义”利用,大量史实证明,这种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从20 世纪30年代开始,南下说不断遭到中国学者的批驳,过去几十年逐渐形成了土著说的观点,得到许多中国学者赞成。土著说认为傣族自成族系,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直至印度曼尼普尔的弧形地带,其形成是经济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并非迁徙的结果。
关于傣族是由何种世居居民演化而来则有不同说法,如黄惠认为傣族原始先民为古越人,陈吕范则认为傣族是由掸人演化而来。源于古越人的说法影响最大,该说法认为,汉文史籍中的“滇越”“掸国”“越裳”“蓬国”等为傣族原始先民建立的国家,但也有学者对该观点提出了质疑,如学者何平认为,“滇越”“掸国”“越裳”“蓬国”等与傣族原始先民没有关系;学者郑晓云认为百越并不是一个民族,自然也没有民族的沿袭性。随着研究深入,土著说的论据变得摇摇欲坠。其他还有傣族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两广云贵高原地区等说法如范宏贵提出,从语言学、历史文献、考古等资料出发,距今2700年以前,壮族与傣族、泰族、佬族先民同一起源,共同生活在岭南和岭北一带,距今约2700—2100 年,傣族的祖先从岭南和岭北向南迁徙,定居在云南及东南亚一带,壮族与傣族、泰族、佬族的分化形成不同的民族,与迁徙密切相关。一些学者如罗美珍等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傣族原始先民曾与壮族原始先民在同一个地域生活的观点。伴随对傣族民族文献研究的深入,迁徙说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支撑,如傣族历史文献《本傣泐西双邦》《西贺勐龙》《巴沙坦》等显示,现在滇西傣族的居民主要为拉瓦人、克木人、孟人、孔人等,傣族为后来迁徙进入的。
历史沿革
秦汉至唐宋时期
傣族和同一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同为古越人的后裔,先秦时称为“百越”。据傣文史籍记载,姬午二年(公元前424年),就有关于傣族部落战争的记述。学者白耀天、李富强认为,壮傣群体越人分化为傣、壮两个族群发生在南越国时期。此后,西迁的壮傣群体越人与东留的壮傣群体越人隔山隔水,很少来往,于是壮傣群体越人形成了壮、布依群体越人和泰掸群体越人两个群体。据《史记·大宛列传》提及“有乘象国,日滇越”,即指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的部分地区。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刘彻开发西南地区,设益州郡,傣族地区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东刘庄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居住在今德宏地区南部、伊洛瓦底江东部的傣族部落联盟和居住在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部的另一傣族部落联盟分别于97年、120年、131年三次遣使向中央皇朝进贡,建立隶属关系。公元120年,傣族先民的首领掸国王雍由调遣使朝贺,被东汉封为“汉大都尉”,和东汉王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魏晋南北朝唐朝初年,西南各族地区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中央王朝对永昌郡一场带管理松弛,三国时永昌郡归属于降都督所辖,两晋南北朝时期永昌郡归属宁州管辖。公元8-12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彝、白族为主体建立的云南南诏蒙氏政权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段氏政权,唐代时,南诏蒙氏地方政权划出十赕、七节度、二都督统辖区域内各部,聚居着不同的民族,其中的永昌节度统辖区包括今德宏全部;开南节度辖区包括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境。继南诏之后,中国西南地区存在过大长河国(公元902-公元928年)、大天兴国(公元928-公元929年)、大义宁国(公元929-公元937年)、大理国(公元937-公元1253年)四个以“白蛮(白族)”贵族为统治阶级的地方政权,他们的统治范围、行政区划、民族分布等情况基本沿袭南诏时期。公元1180年,西双版纳傣族首领叭真景洪市为中心,建立了勐泐地方政权,称为“景龙金殿国”,并联合兰那、勐交、勐老、苛等组成强大联盟,共推叭真为盟主,景龙国臣属中央皇朝,其子继父位为景龙国主时,也受天朝赐封为“九江(澜沧江)王”,归属于南宋大理段氏政权管辖。
此时,各地傣族的社会经济要比同区域其他民族更先进,生产方面以农耕为主,普遍利用牛和大象来耕田,大量种植水稻,水利灌溉也较为发达,傣族地区耕田沟渠纵横,分布有序,水利兴建和管理初具规模。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条件,唐朝时期傣族已经掌握冶炼金属,制作器物用品的技术。他们喜欢用金银做齿套,镶嵌于齿上,所以唐代把傣族称为“ 金齿”“银齿", 同时也能制作坚硬耐用的金属犁,用于农田的犁耕,傣族部落还能自锻金属武器服兵役。
元明清时期
元宪宗三年 (公元1253年),孛儿只斤·忽必烈率军入云南省,攻灭“大理”段氏的割据,以昆明市为中心建立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以“南诏”、“大理”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元王朝将整个傣族区域的政治继续纳入内地行政系统,朝廷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云南南部傣族地区建立车里军民总管府,管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在西部傣族地区建立金齿宣抚司,所辖六路一赕,管辖区域超过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全境。元末,云南行省政治统治松弛,德宏和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社会动荡不安,部落间大小战争不断,其中滇西麓川(包括今瑞丽市陇川县、遮放及缅甸掸邦北部部分地区)思可法势力乘势崛起。元统六年(公元1340年),思可法继位“勐卯王”,曾建都于姐兰和广贺罕,他不断征服周边领土,建立了强大的“麓川王国”(傣语称“勐卯果占壁”),从至正二年(公元1342 年)开始,元朝政府几次征讨无功,只好承认所兼并的土地,设平缅宣慰司以统属,其辖地东至今泰国清迈,西至印度阿萨姆邦,南至曼德勒,北至澜沧江的大部分地区。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思可法卒,思氏家族为争袭王位而,互相倾轧,最后思任法继任麓川主。1426—1435年,麓川王思任法不断向四境扩张,云南省边疆的稳定及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受到威胁。1441年-1448年,明朝派军三征麓川,果占壁王国覆灭,长期的战争,给明王朝和麓川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明王朝倾大量的人力物力出兵讨伐,导致国力空虚,社会动荡不安,麓川也耗尽实力,西部傣族地区长期荒芜,人口也大量损失,据元、明史料统计,三征麓川前后损伤人口达三十余万。三征麓川后,明朝将傣族地区重新纳入行政系统,为了进一步加强了对傣族地区的统治,明朝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西设干崖、南甸、陇川县宣抚司,盏达、遮放等设副宣抚司,瑞丽市怒江等设安抚司和芒市长官司等,改车里军民府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在傣族地区任用世袭土司土司,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公元157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宣慰使刀应勐,把辖区划分为“十二版纳”。
清朝派遣流官,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引起当地土司反对,清廷采取强硬镇压手段激起傣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迫使清廷不得不放弃思茅以南地区的改流,允许部分土司继续存在,整个傣族地区被不同行政制度分而治之,澜沧江以东、怒江以东的土官土司陆续撤废,改设县或厅,置流官统治。怒江以西的西双版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孟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边境地区封建领主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清代基本沿用明代的统治政策,承认原来土司统治的合法化。后来,清朝又采取分化削弱的办法,增加许多小土司互相牵制,逐步减弱土司势力,清政府以直接统治少数民族地区,变原有制度为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为目的的“改土归流”,客观上对巩固清王朝边防和傣族地区地方经济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各地实施政策的程度不同,导致各地傣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各种社会矛盾错综交织,到清末傣族人民反抗斗争不断。
元明清时期傣汉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密切,大量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傣族地区广为传播,傣族地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作物增加了新品种,棉花普遍种植,多余粮食还用于酿酒,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纺织技术大大提高,出现了“干崖锦”“丝幔帐”等精美手工艺品。金属制作工艺也向前发展,思可法军事装备大多使用金属兵器,民间则流行金属装饰品,商业交易十分活跃,元朝史料中有不少关于傣族地区商业兴起的记载,到了明代,贸易更为发达,出现一些较大的商业城镇。明朝傣族相关史料更多,钱古训的《百夷传》详细记载了麓川封建统治政权情形、军队组织情况、刑罚制度、封建礼仪、封建领主的奢华生活等内容,说明傣族已完整地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度。朱孟震的《西南夷风土记》记述了作者游历蛮莫、孟密、木邦、缅甸等地的见闻,涉及当时各傣族生活区域的地理、物产、部落、婚俗、经济、交通、民俗、宗教等。
近现代时期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傣族地区和全国一样也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傣族人民掀起了多次反封反帝斗争。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杜文秀领导回族人民反抗清王朝,傣族人民积极响和其他民族加入起义队伍,回族反清革命持续18年,遍及云南省全省,傣族人民在反清同时也在反抗土司的残酷压迫,1913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勐笼傣族,在宰散领导下起来反抗土司统治,1936年橄榄坝傣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统治当局被迫撤换原任召勐。1940 年大勐笼傣族又在岩丙领导下,再次爆发起义,攻进勐笼城,赶走土司,这些斗争削弱了封建土司统治。
傣族地区地处边疆,在帝国主义的入侵首当其冲,傣族和汉、景颇族、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多次武装斗争,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侵吞云南省的阴谋。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傣族地区成立县和设置局,政府继续实行民族压迫,傣族人民继续进行各种反抗斗争。1934年英国进攻班洪、班老地区,傣族人民和佤族人民进行了激烈反抗。在抗日战争中,傣族和其他民族纷纷参加抗日游击队,英勇投入反侵略战争。滇西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后,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人民更是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中国远征军,终于取得了缅北滇西战役的胜利,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1日中国与缅甸联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傣族地区获得解放。
人口与分布
人口
从明代起,因战争和屯垦戍边等原因,东部各省及四川省等地移民不断迁入云南省各地,傣族地区的人口随之增长,逐渐形成内地大杂居、小聚居,在边疆大聚居、小杂居的分布格局。虽然封建政府曾在傣族地区进行过户口调查,但仅是对汉族人口的调查和统计。民国时期,民族地区由于战乱、瘟疫等原因,各族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发展、素质差”的状况。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都督府通令各地方调查户口,为了躲避政府的苛捐杂税和抓兵派款,村寨普遍瞒报户口,各地人口数不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各民族人口迅速增长。据1953年至1990年全国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傣族人口1953年有478966人,1964年有535389人,增长11.78%。到1982年达839496人,其中男416678人,女422818人。1990年有1025402人,其中男511327人,女514075人,比1982年增长22.14%。2000、2010、2020年的第五到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别为1158989人、1261311人和1329985人。
分布
傣族分布区大约位于东经97°~ 102°、北纬21°~25°之间,约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边疆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族佤族自治县及内地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瑶族自治县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布。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东南亚国家泰国的泰人、缅甸的掸族等同属于越人文化区,保持着古越人的文化特征。傣族大多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域的河谷平坝地区傍水而居,平坝群山环绕,在整个云贵高原上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00~1 300米之间,气候属于亚热带,气温较高,终年无雪,霜期短,雨量充沛,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水利灌溉便利,适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剑麻、紫胶等,土壤多为红壤土、棕壤土、黄壤土,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为57.14%,德宏州森林覆盖率为46.02%。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20余种,铜、铁、金、银、、等很早以来就被傣族人民发现、利用。
语言文字
语言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与中原地区壮语布依语、侗语、水语仡佬族语、毛南语、黎语,以及其他傣泰民族的语言具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傣族在历史上曾经进行过迁徙,造成了各支系傣民族地域的分隔,长期处于相互隔绝、各自发展的格局,使傣族各支系在保留古傣语的同时,出现了不同的傣语方言。傣语方言主要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方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方言、金平方言等,各方言都基本保留和继承了古傣语的主体内核,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共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语音
傣语声母较少,韵母较多,德宏方言、西双版纳方言、金平方言共有的声母是k、x、ŋ、ts、s、j、t、th、l、p、ph、m、f、w、h等16个,三个方言的韵母都有a、e、ε、u、o、ɔ、w、ə、I九个基本元音,并都有8个相同的韵尾。声调上,傣语有6个舒声调,3个促声调,各地方言的差异特点如下。
语法
傣语的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其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谓语后,定语位于中心语后。副词状语时,其位置有前有后,否定副词总是在前。结构助词放在谓语和补语之间,表示谓语所达到的结果或程度。时态助词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或正在持续,此外,语助词很丰富,一般位于句末,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
词汇
傣语词汇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3个音节以上的词大都是借词。合成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联合式、修饰式、支配式、附加式等。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后边可以附加一定的音节表示动作的短促、迅速或减弱,或使形容词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动。四音格结构很丰富,故傣语很有韵律。有很多借用词汇,既有汉语的,也有巴利语梵语的,借用的汉语词汇主要是生活用语和新词术语。
文字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传统上主要分为五种:(1)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文,又称“傣纳文”,字母呈方形,主要在德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使用;(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文,又称“傣泐文”,字母呈圆形,主要在西双版纳地区使用;(3)“傣绷文”,字母呈圆形,主要在德宏州瑞丽、耿马的部分地区使用;(4)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字母呈长形,主要在金平地区使用。这四种傣文都属于拼音文字中的音位文字,以字母表示音位的读音,书写的字序从左到右,行序从上到下,都是从印度古代婆罗米字母体系演化而来。(5)另有一种新平傣文则以注音字母为基础。较为通用的是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
20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文和德宏傣文做了改进,前者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后者克服了一字多音多义及没有配套声调符号等缺点。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
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傣族早期社会是小型分散的独立农业社会,对内没有形成内聚的统一的观念,对外缺乏明显的扩张主义,在这种社会组织结构上形成的原始崇拜长期处于泛神信仰状态,其中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构成了傣族原始宗教的内容。
自然崇拜
傣族先民的生活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水平低下的傣族先民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感到无力,因此通过幻想来解释大自然,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物种包括日、月、天、地、山、水、田和山林等都有灵性,为了祈求丰收,保平安,都必须挑选吉日,放上祭品,向它们虔诚地进行祭祀和祷告。
灵魂崇拜
在遥远的原始时期,人们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有灵性、有情感的物种,把自然界的一切行为说成是有意识的行为,于是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傣族先民相信世间万物均有灵魂,在各种物种中,人的灵魂最多,人和各种物种是灵魂的寓所,灵魂可以离开寓所(主)自行活动,因此有了招魂的习俗和招魂词,傣族人还认为灵魂不会死亡,人死其灵魂不死,灵魂离开肉体,由凡间的人转变成冥界的鬼魂,转换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图腾崇拜
傣族先民的图腾崇拜主要有鸟图腾、象图腾、龙图腾、牛图腾,他们认为自己的始祖或与鸟,或与象,或与龙,或与牛等有血缘关系,傣族图腾崇拜中的人类祖先有男性也有女性,图腾物为动物。鸟图腾和龙图腾中的人类祖先为男性,象图腾和牛图腾中的人类祖先为女性。人类祖先为男性的是人与动物结合繁衍后代,人类祖先为女性则是人与图腾物感应而生后代。
祖灵崇拜
傣族对社会力量的崇拜主要表现为血缘集团的崇拜,傣族由血缘家庭集团进人氏族社会以后,血缘的纽带把氏族成员们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氏族观念,并对本氏族的始祖加以神化和崇拜,使之成为全体氏族或部落成员敬仰和依赖的力量,作为氏族内聚的号召力。 “设曼”和“设勐”便是由氏族始祖演化而成的村社始祖,“设曼”即寨神,傣族群众视之为村寨创始人的鬼魂,又是村寨的保护神。一般一个村寨有一个寨神,祭祀寨神叫灵批曼,由寨主负责组织群众,对寨神经常祭祀,祭祀时间不定。“设勐”即勐神,被视为一个勐的创始人之鬼魂,同时又是勐的保护神,“设勐”大多被视为历史上建立勐的功名卓著的英雄,祭勐神仪式由地方君主主持,全勐百姓参加,目前,随着地方君主的废弃,祭“设勐”活动已废除。对“设曼”“设勐”的崇拜又派生出各家族和家庭对自己真正祖先的崇拜。傣族人崇拜自己家族和家庭的祖先灵魂,认为祖先灵魂永不泯灭,护佑子孙后代,因而要经常祭祀。
巫术崇拜
傣族的巫术崇拜产生于史前时代,最初只有女巫,称为“咩莫”,后来有了男巫,称为“摩古拉”或“波摩”“波占”。傣族的女巫和男巫被视为既有人性又有神性的人,他们是人与鬼神相互沟通和联系的媒介,具有释兆、占卜、祭祀、巫医、神判等本事。史前时期的傣族女巫和男巫不脱离生产劳动,只在需要时为人进行相关活动,在社会上没有特权。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巫师们主要从事巫教活动,有的男巫已介入政治左右王权,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傣族女巫和男巫失去地位,只从事占卜、算命、祭祀等活动,傣族的巫术活动主要有卜卦、诅咒、挂门符、戴护身符等活动。
佛教
南传佛教是乔答摩·悉达多所创佛教的南传上座部,是比较早的一支,经缅甸、泰国传入中国傣族地区,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它刚传到傣族地区时,由于傣族群众信仰原始宗教,曾对佛教进行过激烈斗争和抵制,但是,它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两者之间关系微妙,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宽容,相互渗透,因而到十五、六世纪,傣族地区已建立了大批佛寺,它逐渐渗透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各方面,成为全民性的宗教,最终形成了佛教与原始宗教共存、齐头并进的状况。佛教传入中国傣族地区以后分为若干派别,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的佛教派别有“摆庄”“润”“左抵”“朵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有“摆孙”“摆坝”两个派别,临沧景谷等地区南传佛教教派与德宏、西双版纳大致相同。
佛教认为人有生、老、病、死四大痛苦,产生一切邪恶、苦恼的原因是人的欲望,现实世界是一种生与死、死与生的轮回流转,而轮回的本质也是“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只有克服种种欲望,多做善事、功德,才能修得正果。民众在佛教日到寺院拜佛时向寺院敬献鲜花、糖果、钱粮以外,还要向佛寺敬献经书,或是向贫困者施舍食物、出钱做善事等,为自己和家人积德以期转世成为有福之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的佛教戒律都有“五戒”“八戒”“十戒”,一般信教群众遵守“五戒”,老年人遵守“八戒”,僧侣遵守“十戒”。南传佛教寺院是傣族群众从事宗教活动、集会交际的场所,大多数傣族村寨都有佛教寺院,佛教僧侣有严格的等级和晋升制度,等级的划分各地有所不同,润派僧侣等级有门召、廷召、撒弥召、赏召、胡马召、松列召、阿戛木里召,摆庄派僧侣分为尚晚(预备和尚)、召尚、召门、召吉,朵列派僧侣分为戛比(预备和尚)、召掌,左抵派分为大和尚、小和尚和住持。
民族文化
社会组织
习惯法
傣族习惯法对维护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它依靠村民的自觉遵守和维护,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只形成了一些零散的成文条规,到封建领主制时期习惯法被加以发挥和利用,是系统法典法规形成的基础。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对习惯法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的善恶观念比较符合傣族的道德原则,很快就被吸收到傣族社会的道德体系中,形成一种具有浓厚天意色彩的善恶价值观,使傣族习惯法能很好地运用到司法实践当中。傣族社会的习惯法文献主要有《芒莱法典》《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的法律》《干塔莱》《坦麻善阿瓦汉绍哈》等,对于民间的仲裁习俗,傣族历史上还存在过“天狱”“神判”和巫术裁决,在西双版纳部分傣族村寨,如果有偷盗事件发生,村寨头人便采取“神判”的方式仲裁,煮棕子、吊簸箕等方法来审查鉴定坏人。习惯法对维护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直至现在,虽然有了现代法律,但有很多习惯法对法律法规依然有补充作用。
召片领
从公元12世纪叭真统一各部建立起勐泐政权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社会等级结构以土地所有制和政治组织为基础,分为领主和农奴两大集团,在领主集团召片领属于最高层,为各勐召勐的“共主”,各勐召勐则是他的“封臣”。在“召片领”之下的贵族集团一般分为“孟”、“翁”两个等级。“孟”意为“头盖骨”,专指召片领及其嫡系亲属;“翁”或“萨都”意为亲属,指召片领的旁系亲属。地方的领主中,主要有“召勐”和议事庭的各级官员,其下则为“叭”“蚱”“先”的当权头人,直接控制着广大村社农民,村寨的日常生活是在“波曼”(寨父)、“咩曼”(寨母)的管理下进行,包括土地的管理、居民迁徙、新成员的吸收、宗教活动及婚丧嫁娶都由他们主持。
土司制度
元明以来,中原王朝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及邻近的傣族区域设置了许多互不统属的土司政权,特别是明朝在三征麓川后,先后建立了南甸、干崖、陇川县等三个宣抚使司,盏达、遮放各设副宣抚使司,芒市、勐卯设安抚使司等。土司政权虽有行政级别的高低,但各统一方,彼此独立。各土司设土司衙门,权力集中在土司一人。土司之下分设各种职官,土司衙门之下,即为“亢”,由土司委派“亢头”,“亢”的职能相当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召勐”,管辖几个村寨。民国时期,政府为了取代土司政权,在基层推行保甲制度,在各行政区委派官员,但效果不大,土司统治依然保存。
其他形式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金平等县区是傣族小聚居区,社会经济形态介于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之间,处在封建领主及向地主经济过渡的阶段,既有原始的“议事会”和氏族联合专制的残余,又存在着土司的集权统治。处理村寨事务则是由土司任命的“火头”(在金平为“刀曼”)村寨头人负责,由他掌握一切权力,处理重大事务时在形式上也召开“村社民公会议”决定。村寨以上的相当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勐”一级的行政官员,在孟定称“陶孟”,在耿马称“圈官”,分管数寨,直接由土司衙门统辖;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这一级的统治则为由土司分封的“召根”,作为治区内的封建小领主,领导数量不等的村寨。
生产
采集渔猎
采集活动在傣族社会长期保留,靠采叶子、花、野菜、野果维持生计。狩猎是继采集之后出现的经济活动,是原始社会傣族先民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早期傣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不可能单独和自然界作斗争,必须共同劳动,互相合作,原始社会傣族先民打猎时集体出动,到山林里哄赶、围追野兽使之疲劳,然后活捉,所用工具是藤条和棍棒。如今傣族社会的狩猎活动一直延续了下来。
农业
傣族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耕地有水田和旱地,以水田为主,唐朝古籍记载傣族“养象以耕田”,很早就进入犁耕阶段,他们总结出一种“寄秧”的栽培方法,经过两次栽植的秧苗,生长肥壮,产量增高。傣族的人工水利灌溉技术成熟,水利设施不但有相当规模,还有管理水利的法规和较完善的使用制度。稻谷是傣族主要的农产品,还有种类繁多的经济作物,以茶叶、棉花、烟草、樟脑、紫梗、龙舌兰等最为著名。景洪市勐海县、勐遮各地所产的普洱茶,元代就已经成为交易的主要商品,到了清代已经畅销中外。果类则盛产香蕉、芒果、柚子、椰子、菠萝、木瓜、荔枝、柑橘、西瓜、甘蔗等热带品。每户家庭都饲养家禽家畜,主要有鸡、鸭、鹅、黄牛、水牛、猪等,一般为满足自用。
手工业
傣族社会的手工业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多带有农村副业的性质,人们主要利用农闲时节进行手工生产,没有专门的人员,也没有手工作坊。常见的有纺织、缝纫、造纸、制纸伞、榨糖、酿酒、制竹木、制金银器物、制陶等。最普遍的家庭手工业是纺织,家家皆有织布机纺车,在汉代就有了“哀牢布”“桐华布”等,明代的“白叠布”色彩鲜艳、坚厚缜密,有较高的声誉;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一带的傣族妇女善于刺绣,衣裙围腰上都绣有精美花纹,因而被称为“花腰傣"。傣族制作金银作饰品和器皿的历史也很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宣慰司署,有专门管理金银工匠的官员,制造的首饰有银腰带、手镯、戒指、耳环等。银器皿有烟具、痰盂水壶、食具等,平民普遍喜用银腰带,青年男女常以银腰带等作定情礼品。
交换贸易
汉语对傣族地区的大小集镇都叫街子,集镇贸易处于简单的商品交换阶段,农民卖出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还有以物易物的现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到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将过剩物资如火柴、染料煤油等日用百货大量运往傣族地区倾销,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外币,傣族地区男耕女织的生产传统起了变化,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促使傣族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风俗习惯
家庭组织
家庭构成
傣族实行父权制一夫一妻制家庭成员为父母与子女,也有祖孙三代或岳婿外孙三代同堂的,男女地位比较平等,彼此尊重,很少会发生冲突口角或打骂孩子。在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的东西是分开的,各自保管,除全家公有的财务和应交的负担外,不同项目的收入,分开支配和使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等地傣族多为“从夫居”,男子娶媳妇,无儿子的家庭可招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傣族一般实行“从妻居”,有的是男方到女方家住数年以后,夫妻从岳父母家分出,独立生活。傣族家庭通常是未婚子女与父母同住,子女结婚以后另立门户,留一个儿子与父母共同生活,为父母养老送终,并继承父母的财产,留在父母身边的,有的地方是长子,有的地方是幼子,继承财产的儿子负责赡养父母,已分居的儿女也可分得父母部分财产。
家族组织
在西双版纳地区仍保留着家族组织的残余,家族,傣语称为哈滚,每个家族,一般包括三代或三代以上的若干个体家庭,血缘关系再远一点就可以另立家族。每个家族居住在村寨的一定方位,以他们的居住方位或家族长的名称为该家族的名称。家族长由该家族最老户中的男性成员担任,或由全家族成员民主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家族长没有任何特权,和家族成员一起参加劳动,但代表全家族管理和分配家族田,主持祭祀家族神——丢拉哈滚,向家族成员讲解家谱和族规,在家族成员结婚时为其拴线祝福,负责调解家族内的纠纷和对外交涉,如有不能解决的重大事务,可召集全家族所有男性成员讨论决定。家族内部禁止通婚,在一个家族内部,已婚男女属于两个不同的半边,即分别属于不同的家族。母系称为“见摆大”,即外亲,父系称为“见摆丢”,即内亲,又各有自己的“见”,即族长,都在家族长统一领导 下管理本半边的具体事物。“见摆大”和“见摆丢”还各有自己的家族神,往往是夫妇分别祭祀自己的家族神。
家庭伦理
夫妻和睦
家庭是傣族社会的基本单位,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是家庭稳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夫妻和睦形成傣族社会极力倡导的伦理道德风尚。傣族主张夫妻间相互尊重,丈夫在家庭里掌管大权,购买田地、建造房屋等重大事情由丈夫做主,妻子要顺从丈夫,丈夫也会考虑妻子的合理意见,家常事务如衣食安排、购物等由妻子作决定,丈夫不会过多干预。傣族还主张夫妻各尽其责,通常是丈夫负责耕田、犁地等重劳力活计,妻子除了承担栽插、收割等农活以外,还要负责洗衣、做饭等家务。傣族要求夫妻双方彼此忠诚,禁止婚外恋。在过去,对男子的社会约束略为宽松,对已婚女性的要求则更严格,现在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妻子在傣族家庭中的地位随之改变,妻子在家庭中与丈夫地位平等。
尊敬长者
在傣族家庭,长者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小辈对长者要尊重、服从、谦恭,傣族社会有一系列关于小辈尊重长者的礼仪和规范,例如在饭桌上,傣族人吃饭要等老人人席后方能开饭,老人动筷菜以后,小辈才能抬起碗吃;和长者同桌吃饭,小辈不能畅所欲言,要规规矩矩吃饭等;日常生活中,小辈在路上遇见比自己年长的人,要给年长者让路;与长者说话语调要温和,不能高声叫嚷、语气强硬,顶撞长者,即使长者所说有错也不能反驳,只能事后婉言向老人解释;长者在世时,小辈要尽赡养、照顾的责任,长者去世要尽送终的义务等。据明朝钱古训百夷传》记载,过去傣族有小辈敬拜长者的习俗,如小辈成婚时要给家庭长者和长辈亲戚跪拜磕头;小辈违规犯错误,或者言行冒犯了长辈,要向长辈磕头认罪等等,现在,敬拜长者的习俗已逐渐消失。
爱护晚辈
晚辈是家庭的继承人,傣族提倡家庭长者要爱护晚辈,关心晚辈的生活、成长、婚姻等问题。做父母的要尽抚养子女的责任,以身作则,教育子女明事理、懂礼貌,长者不能随意打骂虐待晚辈,子女成人以后,父母要为其安排婚姻大事。对儿子,除了配合他挑选合适的对象以外,还要为其筹集资金办理婚姻大事。对女儿,要为她挑选如意郎君,把她许配给好的人家,并为她备办嫁妆。
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吃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现吃。傣族著名的有香竹饭菠萝紫米饭。爱吃的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著名的有牛肉干巴,分成生干巴和熟干巴,生干巴只需将牛肉切成条状,用盐巴、少许米酒腌泡后晒干。可烤吃,也可放佐料煎来吃。熟干巴则是将牛肉切成小条状并蒸熟后晒干,可做成甜味、咸味、麻辣味直接食用。喜欢吃鱼、虾、蟹、螺蛳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青萝卜、笋和豆类,傣族食用的水果种类繁多,大多是热带亚热带水果,如菠萝、芒果、柚子、甜木瓜等,食用水果的方法有生食、晒干食、腌食等方法。傣族人善于在自己生存的周围环境中选取原料来制作美味食物,山花、食用野菜、昆虫等都成为傣族人的饮食原料,傣族食用的昆虫种类有蝉、竹虫白额巨蟹蛛、田鳖、蚂蚁蛋等,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市、棠梨花、毛棉杜鹃芭蕉等。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等,最常食用的是酸笋,傣族人几乎家家都有酸笋。傣味的调料很独特,有撒、喃咪等。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生石灰
服饰
傣族男子的服装主要为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毯,多用白布或青布缠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出门赶摆(佛事活动),则打旱伞,背背包。男子文身的习俗由来已久,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古时候文身作为傣族的民族徽识,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很少会文全身,也有部分女性会文身。
傣族服饰的多类型主要表现在女子服饰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女子,着白色或绯色紧身小背心,袖管和腰身细小,衣服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女子,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束小围腰,简裙色彩艳丽,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女子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服装以黑色、红色基调为主,贴身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口为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很长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斗笠帽,因此被称为“花腰傣”“大袖傣”等。傣族女子多在脑后盘发髻,用梳子、头绳、花朵以及孔雀形的镀金银饰物作装饰,各个地区的发式有细微差别。
住宅
傣族居住在亚热带的河谷平坝,地势低洼潮湿,天气炎热,为了适应这些气候特点,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吊脚楼”式竹楼房,从巢居发展而来,傣族竹楼呈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上层一般分正房、走廊、晒台三部分,正房又分隔成两室,内室是主人的卧室或存放重要钱物的地方,外室相当于会客室,走廊与楼梯相连,左右与正房和晒台相通,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下层无墙,距地约7尺,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屋顶为坡度较大的单檐歇山式,多覆以编成的“草排”,随着傣家人生活的改善,现在盖顶的茅草已被瓦片所取代。民居没有围墙,一般只以竹篱或花木为障,方便村寨成员交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多数地区的傣族则住平房,剖竹为墙或以土坯为墙,覆以茅草,多为四合院。楚雄彝山里的傣族竹楼,屋顶较为宽大且平缓,能通风防晒纳凉,防雨次之;房屋架空,人住楼上,能避暑热和潮气,防止虫豸侵害;梁柱里外穿插连接,浑然一体,可防地震之忧;楼下只有几根柱子,若遇江水泛滥,一般情况下可保竹楼无恙。
在气候变化较大,平坝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傣族地区,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主要集中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阳县、红河一线的傣族地区。土掌房的墙壁为纯粹的土坯或泥土夯成的墙坯,泥土以田地里经牛反复踏踩过,粘性极强,土墙一般是两层,厚达三尺,具有防热保凉防寒保暖的独特功效。房柱也同样用石础垫底,防止虫蚊。屋顶先用圆木、松毛、稻草铺第一层,再以泥沙压实,最后铺以田土,碾压夯实成光滑的平顶,因而屋顶厚达五至十寸,可以隔热防雨,夏夜可在顶上纳凉过夜,秋收时又可翻晒谷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节日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金平、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部分傣族,同汉族一样过春节、端午和中秋节,除此以外傣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关门节、开门节、浇花节、花街节等。
关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意为佛祖入寺,傣历9月15日相当于公历7月中旬开始,历时3个月,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他们要定期礼佛,听佛爷讲经,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进行“赶摆”,还要举行“赕坦”(献经书)的重大活动,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出远门,虔诚的佛教信徒还会斋戒。
开门节
三个月的关门节过后就是开门节,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相当于公历10月中旬,傣族举行“开门节”(傣语叫“奥瓦萨”)。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纸花、蜡条、花树等敬献,并举行盛大的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节日的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开门节之后,傣家村寨又恢复往日的多情浪漫的生活。
泼水节
傣历年就是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傣语叫“桑罕比迈”, 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节期一般是3-5天,泼水是这个节日特有的活动,所以又叫泼水节。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舟、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男女青年沐浴更衣,泼水礼佛然后再互相泼水嬉戏,傣族人认为以清水互相泼洒,是祝福、消除病魔和应节气,因此泼得多是友善的表示。
花街节
“赶花街”在每年的春节后举行,是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一带傣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举行两次,分别是农历正月和五月,具体日子因地而异。它是傣族男女青年集会、择偶的良日,也是各家各户探访亲友的日子。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姑娘们身穿鲜艳的筒裙,头插美丽的鲜花,小伙子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唱歌、跳舞到深夜尽兴而散,在对歌中,不论男女都要将自己的面孔用一块漂亮的花毛巾蒙起来,人们称其为“蒙面的情歌”。彼此中意的姑娘和小伙子可以订下终身,赶花街是傣族青年男女聚会对歌择偶的良日,赶花街后来由单纯的傣族男女社交活动的佳期,逐渐演变为傣族全民的节日盛会。
婚俗
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男女恋爱,傣语叫“约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或“串卜绍”,称为“串姑娘”或“串卜绍”。年轻男女通过赶摆、包、纺线、婚宴、节日来往、对歌等形式互相接触,谈情说爱。三媒六证的求婚仪式还是傣族人民婚姻缔结的基本过程,由男方家托舅父姨母或村中有威望的人去女家提媒,求得同意后,正式议定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彩礼的数目以及男方是否上门等,订婚时要看男女的生辰八字
傣族的婚礼,民间称为“金欠”,有结婚宴请之意,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开门节”至“关门节”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至次年九月十五日以前这段时间,“关门节”内不能谈婚论嫁。傣族举行婚礼时,有隆重的“拴线”仪式,由老人用白色棉线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把两人的灵魂拴在一起,并祝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普遍存在男子上门的婚俗,短期上门和长期上门的都有,一般有三年住女家,三年回男家的做法,直至生育子女,继承了一方的财产后才定居。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存在逃婚、偷婚和抢婚的现象,逃婚主要是女方对父母包办婚姻不满。头婚和抢婚则差不多,是男女私订终身后采取的行动,既成事实后,男方父母便托人到女方家去说媒,聘礼定后才正式过门成亲。傣族地区离婚比较容易,对再嫁也无限制。离婚后,子女由母亲抚养,母亲再嫁,可随同到继父家。父母不仅疼爱自己的亲生子女,且对前夫或前妻的子女、养子、养女等,也都视如己出。
葬礼
傣族丧葬习俗因地区差异有所不同,但丧葬仪式的主要环节基本一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傣族在人弥留之际,要拿一小块银子请银匠加工成碎银,根据碎银预兆来行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傣族在病人临终时,亲属要拿着鲜花和蜡烛前往佛寺请佛爷念诵《引路经》,并从佛寺取来三块黄布,盖在病人身上,祈求逝者灵魂到达天堂。哀牢山下的花腰傣,在老人弥留之际,儿孙要守候床前接气。断气后要为遗体沐浴更衣,放含口钱压魂,用自织的生白布裹尸,盖上花布后便开始停灵哭丧,停柩一至三天,请寺庙的僧侣为死者诵经超度,选择出殡的吉日和坟地。出殡时送葬队伍敲锣打鼓鸣放火枪,到达坟地后,留下数十名壮年男子挖坑掩埋或火化遗体。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坟墓不留坟堆,夫妻也不合葬,此后再不祭拜和扫墓。边疆地区的傣族还保留着原始选择坟地的习俗,如将鸡蛋滚出,鸡蛋在哪里碎裂就选哪里做葬地。傣族大多采用土葬,有的实行火葬,靠近大河的傣族地区还实行水葬,尤其对得暴病、传染病、难产或凶死的人都投于水中,任其漂走。
禁忌
生活禁忌
傣族常见的生活禁忌有:衣服破了,不能用裤子补;衣服不能用来当枕头;女子的衣服不能晒在高处。吃饭时不能在别人的筷子下面夹菜,不能随地吐痰。房子内的中柱不能靠,不能挂东西,楼下的一端不能拴马;客人到傣家竹楼门口要脱鞋,脚步要轻,禁坐火塘上方及跨火塘,客人不能进入主人卧室;睡觉的床不能头向门;在别人面前走过时要弯腰细步,男女相遇,女的让路于下方;路遇公婆,媳妇要把裙子拉紧躬身让路;在路上遇见女人时,不要与她谈话、同行,尤其是已婚妇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有特别的禁忌,夜间不能到只有一个女人的屋中谈话;遇婚丧、新屋落成时,男客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傣族男女青年夜晚谈恋爱时,不要拿电筒去照射。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不能在旱地或菜园里大小便,不能砍伐坟场上的森林,不能在傣族人家中吹口哨,不能跨过妇女的脚和触摸妇女的发髻。
宗教禁忌
祭祀拜佛时,外族人不能参加祭典,参加祭奠者不能抽烟,不得讲外族话,进入佛寺时必须脱鞋,看见佛爷必须跪拜,走路时不能踩着佛爷和尚的影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妇女月经周期或刚生过小孩不能进佛寺。西双版纳的村寨祭社神时,要封锁路口,关闭寨门,禁止本村社成员外出,防外村社成员闯人,不得骑马、赶牛进入别寨或者赶猪过桥或进人他寨。别寨死人,在埋葬前不得串寨,牛马不得拴在桩子上。每个村社都有寨心,称为“哉曼”,是用树枝或竹篾编织装土而成的台子,象征寨子的灵魂。寨心不许任何人脚踏和坐站,不许拴牛马和大小便。寨头的神树不许砍折或拴牛马,也不许在其周围大小便,下边的鬼匾、鬼台等,不许乱动,菜园内也不许大小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各寨都有寨神庙,外寨人不得进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傣族在祭龙时不许讲汉语。
文化艺术
音乐
傣族人民普遍喜爱唱歌,在傣家的竹楼、树林等地随处都可听到人们歌声,有的清唱,有的用竹笛伴奏,很多人都有即兴而歌的本领。傣族音乐丰富多彩,德宏地区傣族共有44种民俗音乐曲调,这些曲调既有共同特点,又各具特色,至今仍广泛流传的调子有山歌调、鹦鹉调、鼓调、十二马调、哭调、念经调等8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地区也有数十种不同的民间曲调,其中普及、流传最广泛的是“依拉荷调”和“章哈调”。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花腰傣民歌曲调也很丰富,比较流行的是《三弦调》《逆言调》《童谣》等。
傣族乐器有打击乐、管乐、弦乐3类。打击乐主要有鼓、锣、铣锣、等,傣族鼓又包含“光吾杰”“光杭绕”“光帮”等,傣族的锣、、钹,种类很多,规格大小不一,音色各异,一般属于象脚鼓的配套乐器,很少单独使用。铠,除了单扇铠以外,还有排铠。傣族管乐有“南道”和“筚”,“筚南道”即葫芦丝,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音域广,音色美,几乎所有傣族曲调都可用“筚南道”伴奏;“筚”,即竹笛,主要用于“章哈调”的伴奏。傣族弦乐主要有胡琴,属拉弦乐器,小三弦,主要在新平花腰傣中流传,是《三弦调》的伴奏乐器,青年男女串寨子、赶花街以及人们唱调自娱时是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除此之外,傣族古代还有嘎拉萨、叮罢、贴列、鸣桑、光补冬等乐器,当今已很难找到。
舞蹈
傣族舞蹈有动物舞、集体舞和武术舞等。傣族动物舞有孔雀舞、马鹿舞、猫猫舞、鹭鷥舞、猴子舞、大象舞、鱼舞等,动物舞以模仿逼真为标准,各种动物舞对动物的动作模仿惟妙惟肖。武术舞,是搏斗场面的模仿和重温,主要有拳舞、棒舞、刀舞、剑舞等,动作粗犷有力。傣族人除了用鼓为动物舞、集体舞和武术舞的伴奏以外,还有了专门的鼓舞,用于跳鼓舞的多为象脚鼓舞,象脚鼓舞又叫嘎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象脚鼓舞以示欢庆。民间年节喜庆时跳的集体舞主要有《嘎光》《嘎养》等。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是傣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
文学
诗歌
傣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诗歌,傣语称“甘哈”,包括叙事长诗、古歌谣和风俗歌。傣族长篇叙事诗是傣族文学的精华,根据学者祜巴勐统计,傣族有叙述长诗450部,但仅留下了160 余部,其内容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神话叙事诗、爱情叙事诗、悲剧叙事诗等,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坤撒》等,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残暴的《召树屯》、通过爱情揭示社会矛盾的《朗鲸布》等。古歌谣的语言简练朴实,内容通俗易懂,囊括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狩猎、舞蹈、居住、风俗等方方面面,其中《摘果歌》生动地再现了人类早期社会的原始风貌。风俗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风俗歌包含多种形式,如说亲歌、嫁别歌、贺新年、贺新房、赞高升、招魂词、祭祀词、哀悼歌等。
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傣族神话传说和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悠久历史和社会生活,表达了傣族人民的理想愿望和思想感情,主要故事有《英叭开天辟地》《布尚改与雅尚改》等,这些创世神话,有的反映了傣族民族崇拜的由来,有的反映傣族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经历。民间故事里,英雄人物传奇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如《阿銮朵哈》《笋叶阿銮》《阿銮桑吉沙》等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傣族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些现实性较强的作品如《像牙做篱的故事》《金鸡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劳动的美德。还有一些动植物故事多数具有寓言性质,通过动物的形象来总结人类生活的经验教训,富有哲理和寓意,如《虎王、牛王为什么被狐狸吃掉》《绿豆雀和大象》。
谚语
傣族谚语短小精练,比喻生动形象,概括了傣族群众对自然、社会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涉及自然现象、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道德伦理、历史时政等方面,是傣族语言的智慧结晶,如“四个和尚在一起,就有佛爷的学问;四个憨人在一起,就有聪明人的主意”,此谚语同汉族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差不多。
文艺理论
傣族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是写于15世纪的《论傣族诗歌的内容及其价值》(傣名《雷阿塔乃甘》) ,但至今尚未找到。《论傣族诗歌》(傣名《哇雷梅优港哈傣》)是又一部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写于1615年,包括前言、结束语和正文共9章,总计4万余字,以论傣族诗歌为中心,论述了天地的起源、人类的形成、语言思想和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等问题,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有的观点不够准确,历史上傣族作者著书立说没有署名的习惯,这部古典著作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后人以佛教中的最高职称一一“ 祜巴勐”来称呼他。
戏剧
傣剧产生于明代,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等傣族地区,其剧目主要来源于傣族民间故事传说改编和汉族戏曲移植,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有演出服饰,用傣语演唱,唱腔以男腔、女腔为主,音乐以戏调为主、民歌为辅,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间武术为主,也借用其他剧种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戏曲风格,并使用光亚、铠锣、葫芦笙葫芦丝等乐器伴奏。“傣戏”,傣语称“喊正”,约产生于清代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一种以舞蹈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它最初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的,后来增加了表演动作,丰富了故事情节,这是傣戏的雏形,有的唱本原为民间歌手即兴演唱的本子,加上不同的角色演变为戏剧。较早的剧目有《公孙犁田》《冒少对唱》《十二马》等,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市临沧市等傣族聚居地区。到20世纪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个傣戏剧团,在上演原剧目的基础上,改编了不少京剧、滇剧剧目,同时吸收了它们服饰、道具、乐器等方面的成分,丰富了傣戏,受到人们喜爱。
工艺美术
傣锦
傣锦是傣族纺织工艺的一个分支,通过人们世代的探索和改进,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精美的程度,成为傣族纺织工艺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傣锦使用传统的木织布机织锦,全靠手工操作,不同的色彩图形以不同的经纬线编织而成。傣锦强调图案对称,大小、疏密、宽窄、间隔协调和谐,互为交错、映衬。织造时首先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提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傣锦。它的图案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德宏傣锦图案重叠紧密,结构严谨,布满锦面,不留空白空间,有华贵高雅之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锦不像德宏傣锦图案布满整个锦面,而是在白底上编织一组或一个动植物图形。
绘画
傣族绘画主要体现于壁画,多绘于佛寺,佛寺壁画绘在砖土墙或木板墙上,位置再来佛座背面、经台、天花板或其他木构件上,题材内容有佛经故事、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等。讲佛经故事的壁画有《五位佛祖》《释迦成佛图》《佛祖巡游世界》《众僧聚会讲经图》等等,这类壁画艺术性较高,用生动的图画来表现佛法佛规,宣传佛教思想。内容为民间文学的壁画有《人首鸟身的孔雀》《召树屯》《神牛的故事》《召相舵》《千瓣莲花》等,这类壁画取原作品的最精彩片断作为内容。以民间习俗为题材的傣画有《召勐出游图》《宴舞图》《生肖八图》等。除了壁画以外,傣族还有一些布画,布画主要用于佛寺,傣族绘画构图多变,规律较少,画面布局处理得当,疏密程度、色彩搭配都恰到好处,表现出独特的构图风格和表现形式。
书法
傣文属于拼音文字,书写方法及书写规律,跟其他拼音文字一样,具有共同的特点。从左至右的横写方法,从上向下的书写顺序,以及由一个单音字母与个韵母结合成为一个音节单位,这些都是拼音文字的共性,但傣文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傣文有独特的书写方法和规律。傣文书法是以傣文字体为表现内容,以最初时的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钢笔和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傣族是热爱水的民族,傣族文化亦是水的文化,傣族书法艺术是傣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傣族书法艺术充满了热爱自然、赞美生命的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水之风格。传统傣文书法有“多温暖斐”、“多勤搭毖”、“多法”、“多洛谷”、“多麻环折”、“多南帘夺”等六种书体,傣语把它们统称为“南赞贺折”,意即“六种技法”或“六大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现的书法艺术有“折篾形”“方体形” “鸡爪形”“卷首甩尾形”“金藤绕圈形”“金花吐丝形”等众多流派。1988年,岩温胆书写的傣文印刷新字体“新温暖斐”体,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印刷新字体一等奖,被采用制作铜模。
剪纸
剪纸是傣族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术,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前,傣族剪纸主要用于祭祀和丧葬活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傣族剪纸除了用于祭祀活动和丧葬活动以外,主要还用于赕佛和民间装饰。祭祀活动中的剪纸有神像、动物像等,用于赕佛的剪纸有三角形小纸旗、长条形小纸幡等,题材多为菩提树、荷花、孔雀、大象等动植物,作品多为白象呈祥、孔雀开屏、虎啸山林、红腹锦鸡破晓、白鹤亮翅等。民间装饰性剪纸多以农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为内容,如耕田、放牧、挑秧、家禽、节日、婚礼等都是民间装饰性剪纸常用的题材,一般多用于刺绣样稿以及装饰门楣、灯彩、旗幡和供品等。傣族剪纸主体突出,线条分明、流畅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构图别致,纹样的特点多为满地底纹,以托出中心主花,刀法粗壮有力。
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天文学是历法产生发展的基础,农耕生产的发展,导致了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傣族先民从农耕生产的需要出发,对天文现象进行认真观测,做出规律性的总结,根据总结的天象变化规律安排农耕生产和日常生活等事项,创造了本民族的历法,傣语称为“萨哈拉乍”,俗称“祖腊历”或“小历”。流传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的民间文学《季节歌》交代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各种农事活动的时节,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对傣族日、月、年的产生作了生动的解释,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从中可以看出傣族时间概念的形成和天文历法的起源是相当久远的。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是傣历的元年。傣历以六月为岁首,至第二年六月为一周年(由于闰年和闰月,有时也可能延至七月)。傣历一年有十二个月,单数月为大月,每月三十天,双数月为小月,每月二十九天,一年三百五十四天。每隔三至六年闰年一次,固定在八月,这年八月为三十天。闰月是两年或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固定闰九月,是三十天。傣历中的天干地支纪时法和汉族一致,十天干配十二地支成为六十年一周期的纪年法,不同的是傣历将汉历十二生肖中的猪改为象,龙改为大蛇。傣历将一场年分三个季节,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是雨季。傣族吸收汉文化,不断完善自己的历法,使傣历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对日食月全食的推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的傣族主要使用汉族的农历。
医药
傣族居住地区是历史上有名的“瘴之地”,傣族人民形成了一整套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 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1984年被国家列为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傣医理论以“四塔五蕴“为核心,认为人体由风、土、水、火“四塔”构成,“五蕴”是以色、受、想、行、识五方面来概括人体脏器,有形体蕴、感觉蕴、知觉蕴、心蕴、组织蕴等,“四塔五蕴”相互配合,贯穿于整个生理病理和诊断治疗之中。傣族许多村寨都有医生,称为“摩雅”。他们治病的基本方法与汉族的中医相仿,分望、闻、问、切等步骤,根据四塔盛衰,选用四个成方并配以其他药物以调整患者体内四塔之间的平衡。傣医将疾病分为四大类,即热病类、斑疹类、痹病类及毒病、血病类。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疗法外,还有睡药疗法、敷药疗法、刺药疗法等。
傣族地区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经过一代代傣族医生的探索,傣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1000多种,以植物药为主,有乔木、草本、藤本等植物1068种,动物(含昆虫类)药95种,矿物药30多种,它们具有纯天然、无污染、疗效好等特点。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流传有“八大名方”,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
造纸
云南傣族的造纸技术源起何时,无从考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芒团村的傣族能手工造纸,妇女是芒团手工造纸中的主要劳力和技术能手,作坊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由妇女完成。造纸的原料是构皮。芒团傣族皮纸的生产过程大致有十一道工序,主要工序有浸泡、拌草木灰、蒸煮、洗涤、捣浆、抄纸、晒干、光、揭纸等,生产出的手工布纹帘纸,俗称“棉纸”。棉纸供佛寺僧侣书写眷抄经文,也有教徒购买后请僧侣写上所需经文赕给佛寺或烧给祖先,或自己抄写医药、文身文学故事、佛教经典、咒语等方面的内容留作家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傣族将造纸的树木称为“郭沙”,取其皮捣制成浆,与孟定芒团傣族的造纸过程相似,但多为男性或佛寺里的僧侣自己制造,以供佛寺自身的大量需求。
陶器
傣族有制陶的古老传统,陶器傣语名曰“板磨”,俗称“土锅”,它的制作分工传统上是由女性担任,男性帮助做挖泥、合泥等体力劳动,制作时间安排在少雨多日照的农闲季节,制陶的主要原料是土和沙。傣族是制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是黑陶的主产地。由于黑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而在炎热的傣乡,长时间用它蓄水不仅不会变质,而且能保持水的清凉感觉,在寺庙里被用作祈吉的滴水器,根据滴水的情况占卜,若有不吉要请佛爷为其念经解除。黑陶器的原料是傣乡特有的黑土,与一定的沙和沾土混合沤透后捶砸揉压制成。黑陶器均以手工拉坯制作,坯拉好后用刀刮或刻画出花纹,晾干后烧制即成。黑陶器一般皆为素色,表面光滑,质地细腻。红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语称为“莫丁”,用于盛水装饭,在炎热条件下能避免食物腐坏,红陶制作材料为当地一种红粘土,呈砖红色。
体育活动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傣历新年里最重的竞技活动,于除夕日前举行,赛前沿江的几个傣寨便开始修理舟船和训练水手,每个村寨出一支或两支队伍,包括女队,舟手要求20-30岁的身强力壮且品性优良者,成为舟手是村民们的荣耀。舟手一般是左右各16人(也有多至50-80人的),另有一人压龙头,掌舵向,一人站立于舟首,手中敲锣,4人站立于舟尾,手持长杆撑舵,所有成员在有节奏的锣声中整齐动作。女队的龙舟无压龙头者,敲锣者和4名压舵手为男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的龙舟多为红松木制成,以独木成舟为最佳,龙舟一般长约20-25公尺,中间最宽处为1.5-2公尺,舟前端有两根上翘的弯形木棒,涂染成百色,与睁目张嘴弄须的龙头相配,龙舟全身涂绘了有色的龙鳞,外形栩栩如生。龙舟竞渡的开始,标志着傣历新年的到来。
堆沙
“堆沙”是德宏傣族、德昂族、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等民族的传统宗教活动,也是信奉南传佛教的一种祀佛活动,通常在傣历新年,即六月十六日时在佛寺外的空地上举行,用沙掺水堆成佛塔形状祭佛赕佛。近年来堆沙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艺体育项目,每年的傣历新年活动里都有政府组织安排的堆沙比赛,参赛者都是年青人,他们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干燥的细沙掺水拌合至可捏成团而不散的程度,然后将其堆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出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既有古老的佛塔、凝思的僧侣,也有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和动物等各种主题。如今,堆沙活动已成为东南亚诸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项艺术体育项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族堆沙队曾经多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国际堆沙比赛中发挥本民族的特长,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傣族武术
傣族武术在西双版纳傣语叫“芬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叫“戛拳”,属于中国南拳,主要流传于西双版纳、德宏、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等地,历史悠久,傣族武术在汉代已经形成,唐朝达到鼎盛,《后汉书·西南夷传》《新唐书》《勐泐王族世系》等古代文献都有关于傣族武术的记载。腾冲市的永乐寨,男女老幼人人习武,被誉为“傣族武术之乡”。傣族武术在发展进程中,广泛吸收了汉族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和气功的内容,又引进缅甸、泰国的武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步伐多以四平马步、弓步、跪步为基础,多借劲含力,以巧取胜。傣族武术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四个流派:一是以拳术为主的本地派,二是以棍棒为主的汉族传来派,三是以长刀为主的缅甸传来派,四是以短刀为主的泰国传来派,总共有130多套武术。武术中以拳术最为丰富,也最有地方特色,有大洪拳、小洪拳、扑虎拳、四方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梅花拳等,还善于把各种动物的姿态合在武术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青蛙拳、蛇拳、孔雀拳、鹭鸟拳、猴拳等。傣族拳术约有50多个套路,器械约有60个套路,傣族武术文献有《挡答普》《沙帕滚》《腊禅真》。
发展现状
政治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傣族地区获得全面解放,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疏通了民族关系,至今共成立了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还成立了一批民族乡,包括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万马傣族乡、临沧市云县糯洒彝族傣族乡、普洱市思茅区龙潭彝族傣族乡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广大傣族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傣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政府带领傣族人民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傣族地区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耕种技术得到推广,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以柠檬、麻竹、咖啡、澳洲坚果滇皂荚为主的创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傣族地区过去仅有少量的纺织、酿酒、榨油、竹木制作等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新兴工业包括采矿、机械、电力、陶瓷、皮革、制纸、制盐、榨糖、制胶等发展起来,工业生产发生巨大改变。边民互市迅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由过去的易货贸易、小额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国际汇兑区域会展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形式,东盟各国已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与缅甸、老挝、泰国的贸易增长迅速,继东盟之后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工农及商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傣族地区过去交通闭塞,现在公路、港口、机场相继建设起来,国内国际航线逐年增加,建成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加速经济贸易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了傣族大部分地区,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教育
各地普遍建立了小学,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高校也相继建立,如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由原西双版纳教育学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改建等。为了保证民族教育的顺利实施,巩固教学成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将双语教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毕业的学生不仅能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还能学习汉语言文字并逐步认识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从普及义务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两个方面推动了傣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医疗
过去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长期流行,尤以疟疾为甚。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地区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培训傣族医务人员,扑灭了鼠疫,控制了艾滋病、疟疾、伤寒等传染病,有效地遏制了各类重大疫病危害蔓延,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各级政府制订了傣医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科研工作规划,对抢救傣医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先后成立了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民族医药研究所、傣医医院等,形成了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文化
文化事业推陈出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04年,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剧团创作、改编的大型傣剧《南西拉》,在“2004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举荣获综合金奖等10项大奖。2002年,首套新老傣文计算机组版系统研发成功,可处理13种新老傣文字体,同时开发全新输入法——纳鸟傣文输入法。2005年6月19日,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报社副总编辑岩温胆书写的4款老傣文电脑字体,在西双版纳通过鉴定。2006年,孔雀舞、章哈、剪纸、制陶、造纸、浇花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傣族织锦、象脚鼓舞、泼水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1年,象脚鼓器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傣族白象、马鹿舞和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各国傣泰族的历史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族统称为“泰(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族分别命名,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Thai)”,在老挝被称为“佬(老挝语)”,在缅甸被称为“掸(Shan)”,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邦(Assam)”。
越南
分布于越南西北的傣泰民族及其支系出现和形成的时间在学术界并不一致,越南学者认为,公元前3-4世纪,古泰人“虑”便已在越南西北地区建立国家,中国学者陈科寿认为,公元10-14世纪,岱泰民族中的白泰、黑泰、红泰支系的先民才先后迁入越南西北地区。邓严万指出,岱泰民族的先民可以追溯到古代骆越人和中国广西、云南省以及越南北部的族群,其最后形成是在公元11世纪侬志高起兵失败后。郑晓云认为,早期的泰人在公元6、7世纪左右从老挝及云南迁入越南的西北部,大量迁入是在15世纪以后,并且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泰人不断迁入越南。何平认为,越南西北的岱一泰民族的形成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的骆越人和今天中国广西、云南和越南北部的民族群体中的一些支系,包括被称为“虑人”的群体,大概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开始进入越南西北地区,形成了一个从广西西部、云南南部到越南北部的早期傣泰民族分布带。
在公元10-14世纪,越南岱一泰民族中后来被称为白泰、黑泰、红泰等支系的先民先后迁到越南西北地区,经过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越南西北部及其周围地区的泰语民族。这个民族群体还包括中国云南元江、玉溪等地的“花腰傣”,这一支傣族不信佛教,实际上他们是泰族先民向西南迁徙时流落在这一地带的支系,当云南西南边陲和东南亚地区的泰族接受了佛教文化,这一地区的泰族则没有受到影响,最后形成了“花腰傣”。越南和平省枚州县的泰人据历史记载与传说,其祖先大约在公元14世纪初沿着红河转向沱江到达木州、勐孔、枚州等地区居住下来,其他的泰人则向越南西北部地区迁移,甚至进入老挝中部和南部。义安省的泰人又分为3个不同的支系:泰勐、泰清、泰蒙,其中泰勐是最大的支系。根据泰勐的历史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琅勃拉邦国王的儿子,建立了泰人在义安省最早的一个勐,因此当地语言和文字受到老挝文化的影响。其他支系中较大的泰青,属于白泰,来自勐青,还有一些较少的支系来自越南及老挝不同地区。
老挝
劳伦特·查西认为泰人是从公元9世纪开始向老挝迁徙的,在11世纪,来自中国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越南北部的泰人移民开始影响老挝,随后建立了琅勃拉邦万象两个城邦。何平认为,早先的哀牢国可能是最早的一支老族,大约在10-13世纪,随着泰语的民族群体与柬埔寨民族间的融合,初步形成了老挝的主体民族即现代老族,14 世纪出现在老挝的南掌(南掌王国)应该是老挝和泰国东北地区现代老族形成的结果和标志。以后,老族或泰老族这一支一直是老挝的主体民族,他们的语言成为老挝的国语,文化也成了老挝的主体文化。郑晓云认为,老挝的泰族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普泰人,二是泐人,其中普泰人数最多,包括多个泰人的支系,如红泰、黑泰、白泰、绿泰等。普泰人在包括首都万象在内的15个省市都有分布,泐人主要分布在老挝北部和中国接壤的省份。据越南学者阮维绍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普泰人都是从越南迁入老挝的,老挝泰人的另一部分是从云南省迁移去的,主要是泰泐人,老挝学者认为老挝的泰泐是在公元7世纪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迁去的。郑晓云认为,古代没有明确的疆域,在地域上云南的西双版纳与老挝北部相连,泰人先民从云南向南迁移的过程中,不论是迁往越南还是迁往泰国,老挝都是一个必经的走道,因此云南泐人向老挝的迁移在不同时期一直都有。
缅甸
掸族的历史文献记载掸邦的泰人(缅甸傣族先民)是在古代从中国云南迁移到掸邦高地的,占缅甸人口的10% -15%,并且是掸邦高地最大的一个民族,他们自称是“泰”或者是“泰龙”“泰亚”,而掸是他称,同时,泰人称他们的家园为“ 勐为勐泰”而不称掸邦,因此郑晓云认为掸族及其居住地掸邦与泰人是有区别的,中国汉代文献中记载的掸很可能是当地土著。公元6世纪开始,泰人不断地从云南省迁入缅甸北部,并沿着瑞丽江岸定居下来。由于缺文献的记录,公元7到10世纪,掸邦的历史在缅甸是不清楚的,这一时期南诏在云南兴起,在公元7世纪末达到鼎盛时期,统治范围包括了今天的上缅甸,掸人也在其统治之内,南诏国是否傣族先民建立的政权存在争议,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南诏国不是傣族先民建立的政权,国外亦有学者持该观点。
公元10至11世纪,泰人在缅甸北部的势力已经强大,建立了缅甸史上称为勐卯龙的王国,即麓川政权,其中心在今缅甸境内的瑞丽江北部。至14世纪勐卯龙王国的势力达到鼎盛时期,勐卯龙王国不仅控制了整个掸邦势力范围还达到了整个缅甸及老挝柬埔寨泰国。泰人随着麓川政权的扩张在整个缅甸及泰国、老挝、印度散开来,使泰人的分布从缅甸北部扩大到了整个缅甸及邻近的国家。明代“三征麓川”以后,泰人地区归属中国中央王朝。明代“三征麓川”以后,泰人地区归属中国中央王朝。1556年,缅甸东吁王朝崛起,四处扩张,控制了一部分泰人地区,这一部分地区的泰人也就成为今天缅甸北部地区的掸族的主体。从此,属于中国的那一部分泰人被统称为傣族,而属于缅甸的那一部分则被缅甸人称为掸族,尽管他们自称依然是傣族或泰族。
泰人迁入缅甸后,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分布遍及缅甸全境,成为缅甸境内一个较大的民族,并在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王国曾在历史上强盛过,但是由于缅甸历史上战乱不断,泰人不断与周边民族与国家发生战争,其内部也不断发生战乱,导致其势力渐渐弱化。在16世纪以后,泰人地区曾发生过三次大的反抗英国入侵的战争,但最终泰人聚居的上缅甸还是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泰国
傣族何时迁入的泰国并没有直接的文献记载,难以考证,但很多中外学者包括谢远章、张伯伦、查尔斯·海安姆、汉斯等认为,傣族先民迁入今泰国地域建国应在10世纪前后,郑晓云认为泰人大规模迁入并在当地产生广泛影响是在11世纪之后。后来美国学者维亚特通过对一块古代石碑铭文的研究,认为泰族在公元8世纪左右进入了泰国泰北地区,而在1219年前夕进入帕府一带建立了城镇。1263年,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泐王有亲戚关系的芒莱王在清莱建立了芒莱王之城,随后占领了南奔。1296年,芒莱王建立清迈新城,即清迈( 清迈的意思就是“新城”)。1327 年,芒莱王的后人又在先王即位的地方再建了一座城市,即现今的清盛。1350年,清迈已经控制了兰那地区,泰人在兰那取代了孟人的统治,泰文化也渐渐取代孟一高棉文化成为兰那的主流文化。随着兰那王国的建立与孟人统治的结束,兰那在14世纪中到15世纪初迎来了黄金时期,此时正值中国元朝初期,中国史书称之为八百媳妇国。兰那政治与军事势力的强大,使泰文化向四周扩散,尤其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传播到了老挝北部、缅甸的掸邦东部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深远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形成了一个南传上座部佛教圈。
中国中央政府对兰那的明确治理始于元朝。元军在1292年攻占景洪市,控制了西双版纳地区,进而控制了包括兰那在内的广大傣泰地区,先后设立车里总管府及八百宣慰司(1327年),自此至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 年)的200余年间,西双版纳与兰那地区都处于元、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1556 年,由于兰那内乱加之明朝国力减弱,缅甸东吁王朝攻占景迈(今清迈),缅甸统治者在兰那地区实施暴政,迫使当地人民四处逃散,很多当地居民逃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缅甸东吁王朝并不止于占领兰那,还不断向四周扩张,侵犯云南傣族地区。由于兰那当地人外逃而变得人口稀少,缅甸军队发动了多次以掳掠人口为目的的战争,曾攻破西双版纳,将大批当地傣泐人掳到兰那,这是今天大量源于西双版纳的傣泐人居住于泰北的重要原因。1774 年缅甸人在清迈的统治结束,大批泰掸人、傣泐人等从缅甸北部及西双版纳等地迁入泰北地区。
在泰人先民的一些支系进入了湄南河流域,泰国学者黎道纲认为湄南河流域的各个王系,由于文化相同彼此通婚联合,逐渐形成一个单一民族,也就是今日泰国境内的暹泰民族。暹泰人或者叫泰暹人大概在13世纪40年代控制了素可泰府城,但直到兰甘亨于1279年左右继承王位之后,素可泰通过扩张兼并了周边许多高棉人的城邦和已经居住在当地的泰人,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泰人国家。在兰甘亨统治时期,大力弘扬南传佛教,使南传佛教取代了早期的原始宗教而成为国教,向素可泰表示归顺的有来自琅勃拉邦南乌河万象、勐骚以及湄公河两岸的的泰老民族。1351年,另外一支暹泰人的统治者拉玛提婆迪以阿瑜陀耶王朝为中心,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取代了王国素可泰以后,控制了今天泰国中部最富庶的地区,逐渐发展成今天泰国的主体民族。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部泰族的统治者蒙固朱拉隆功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把势力扩展到今天泰国南部的马来族地区和北部的泰庸人地区,南部的马来人由于语言、文化和宗教与中部泰族差异太大没有被同化,北部与中部泰族同源的泰庸人以及其他傣泰语民族逐渐接受了中部泰人的文化,中部泰人的语言从此成为泰国的官话,其文化也成为该国的主体文化。
参考资料
民族人口.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年.2023-09-20
傣族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20
傣族.中国政府网.2023-09-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0
民族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03
傣族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08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2023-10-03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2023-10-03
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2023-10-03
傣族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03
傣族.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2023-10-08
目录
概述
族称由来
族源传说
历史沿革
秦汉至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人口与分布
人口
分布
语言文字
语言
语音
语法
词汇
文字
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自然崇拜
灵魂崇拜
图腾崇拜
祖灵崇拜
巫术崇拜
佛教
民族文化
社会组织
习惯法
召片领
土司制度
其他形式
生产
采集渔猎
农业
手工业
交换贸易
风俗习惯
家庭组织
家庭构成
家族组织
家庭伦理
夫妻和睦
尊敬长者
爱护晚辈
饮食
服饰
住宅
节日
关门节
开门节
泼水节
花街节
婚俗
葬礼
禁忌
生活禁忌
宗教禁忌
文化艺术
音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谚语
文艺理论
戏剧
工艺美术
傣锦
绘画
书法
剪纸
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医药
造纸
陶器
体育活动
龙舟竞渡
堆沙
傣族武术
发展现状
政治经济
教育
医疗
文化
各国傣泰族的历史演变
越南
老挝
缅甸
泰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