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鲛人,又名渊客、泉客、泉先、陵鱼,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鲛人拥有鱼尾人身,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鲛人最早见于《山海经》:“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
鲛人的形象随着时间逐渐丰富,最早的鲛人形象是新石器时代人面与鱼合体的图像类型,其形象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鲛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向人类趋近,在唐朝人们通过鲛人形象来表达爱欲、死亡等深刻的主题,到了宋朝的女性鲛人已经开始具备了更接近于人类的外形,但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清朝时期鲛人已经具备了人类的丰富情感,其形象发展到现代还代表了纯洁和天真。
在神话中,鲛人是代表着与海洋相关的神秘力量和情感。在幻想文学作品中,鲛人可能是一种拥有独立文明和社会的种族。鲛人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如《鲛人泪》和《鲛珠传》等,还被设计为游戏《梦幻西游》中的角色。
基本概况
鲛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即使用了鲛人的传说。鲛人的油,一旦燃烧将万年不熄。传说它们的油燃点极低,且一滴就可以燃烧数日不灭。传说秦始皇陵中就有用鲛人油制作的长明灯。在其他诗文典籍中还有他们和内陆交往以及贸易的传说,唐朝鲍溶诗中“镜湖女儿嫁鲛人,鲛绡逼肖也不分” “几回入市鲛绡女,终岁啼花山鹧鸪”等,后也被称为“渊客”“泉客”“泉先”的鲛人大概是擅长纺织的滨海族群。
原始起源
最早的鲛人形象是史前文化中人面与鱼合体的图像类型,这是一种早期的鲛人图像,它构建起中国鲛人图像的原始雏形,是鲛人文化一切新形态衍生的源头。新石器时代软陶泥上的人面与鱼的组合图、中国大鲵图等都可归为此类。从考古学提供的实证来看,目前现存最早的这类实物图前者见于仰韶文化彩陶盆上的人面与鱼的组合形象,后者见于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地区的鱼纹彩陶瓶,属于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有关鲛人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作为记录中国神话的重要典籍,《山海经》描绘了众多神人形象,鲛人神人形象是该典籍中人兽合体类形象之一。该书对鲛人的描述首见于《南山经》,“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又如《海内北经》记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尽管在《山海经》中鲛人有着多种不同的称呼,如“陵鱼”“赤鱬”“氐人”“互人”“泉先”“泉客”等,但使用最频繁的还是“鲛人”,且鲛人最原始的形象为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着鳞片,一幅怪兽模样的水中生物。在《大荒西经》中的描述“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死即复苏。”(袁珂注:据经文之意,鱼妇当即颛顼之所化)。在这里,“鲛人”形象开始和性、生殖有了关系,这种形象或是对以前或当时的现实生活文化的一种文学化反映,在其后文学和艺术创造中,这也成为了“鲛人”形象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审美构建。
历史演变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的《七启》中“然后采菱华,摧水苹,弄珠蚌,戏鲛人。”晋朝干宝搜神记》“南海之外,有蛟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这里提到了鲛人会纺织技术,能泣珠,基本是沿袭先前文艺的续作。
相比于《山海经》中对“人鱼”的描写,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中对鲛人的叙述更具情节性和动态性,有头有尾;其故事性则与“鲛人眼泪化珠”的故事模型有关。其次,鲛人“卖绢”“纺织”等行为的出现,表明鲛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向人类趋近,反映了鲛人的人化过程。
唐朝
鲛人这个独特的文学形象,在唐代有了更活跃的发展空间。本文择志怪小说中的典型者摘录如下:唐·郑常撰《洽闻记》:“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唐·段公路《北户录·四足鱼》中亦有:“白髮鱼,戴髮,形如妇人,白肥无鳞,出滇池”。在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便引用了鲛人的传说,这也反映出鲛人形象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影响力。此外,关于鲛人的传说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丰富题材,人们通过鲛人形象来表达爱欲、死亡等主题。
宋朝
及至宋朝,鲛人意象经过前人的铺垫和后人的不断加工与完善,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宋代丛书《太平广记》对人鱼也有记载:“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宋人的作品中,鲛人的形象比起前代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这些作品并没有平等地将“鲛人”作为人来对待,换句话说只把“鲛人”当成具有美女生理特征的鱼罢了。宋之后的女性鲛人已经开始具备了更接近于人类的外形,但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
明朝
明代对“鲛人”的描述也没有长足进展,在《镜花缘》中是这样说的,“水中有白骥,状类妇人,唯尾似鱼。路上行人谓见之者凶。”这就是女性的鲛人了。
清朝
到了清朝,“鲛人”形象又加入了新的叙事元素,从而使得“鲛人”形象更加丰满。清中叶戏曲作家沈起凤谐铎》中有一则故事《鲛奴》,这个故事里出现的不再是带着人类某些特征的鱼,而是有着人类情感来自于海洋深处的人。鲛人怀抱着对主人的知遇之恩,愿意为他做出自我牺牲和奉献,以主人的喜怒哀乐为转移,是人类的好友知己。同时,在故事中再一次运用到了鲛人泣珠的古老叙事模式,并进行了重新的创作提炼,对“鲛人”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对历史的超越,达到了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个意象性符号,“鲛人”形象并不是在一次性叙事中完成的,它经过了不同的时期、多人多次的创造性勾勒从而得以清晰明朗化。
近现代
进入21世纪,更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集中在鲛人文学叙事的重述与影视改编作品上,认为当下语境中鲛人文学叙事的二次创作,反映出现代经济冲击下,人与自然之间难以消解的对立。如,《鲛珠传》《鲛人泪》等影视剧中不仅有人与鲛人的爱情,还蕴含着生态主义的核心主题,人为了利益无所顾忌地破坏环境,欲望成为破坏一切的致命武器。在这些作品中,鲛人的形象代表了纯洁与天真,也代表着生态环境与自然。
相关传说
鲛人赠珠
博物志》中的一个故事:“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就是说南海有一鲛人从水中出玩,住在人家多日,眼见米缸见空,主人将要去卖绡纱,人鱼向主人要一器皿,哭泣的眼泪成为珠子装满一盘子,来赠给主人。
文化内涵
在很多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中,鲛人被描述为神秘的海洋生物,他们生活在广阔的海洋中,拥有人类和鱼类的特征。中国古典诗词中承载着相爱而难相守泪水的“鲛绡”即源于此。陆游在《钗头凤》中抒写他与唐婉悲情的“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修道的海琼子白玉蟾在《贺新郎》中用“鲛人雨泣”写雪扑双睫、情丝难断:“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唐李商隐《锦瑟》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倾倒。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是神话和浪漫故事中的角色,代表着与海洋相关的神秘力量和情感。
在幻想文学作品中,鲛人可能是一种拥有独立文明和社会的种族。《我养的鲛人是绿茶》中的鲛人形象,“南川有一女,善养花,能通灵,有连结万物之法。鲛人泪化珍珠,鲛人绡值万金。”《我在女尊国养人鱼》中的鲛人形象,“传说中的人鱼容貌绝美,歌声动听,温柔善良,不喜杀生。”在这些文学作品里,鲛人代表了美丽、智慧与神秘。
相关作品
鲛人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如《鲛人泪》和《与君初相识》等,这些作品讲述了有关鲛人的故事,将它们描绘为充满浪漫和神秘感的角色。这些作品不仅扩展了人们对鲛人文化和生活的想象,也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和梦幻感。
鲛人形象在游戏和动漫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游戏中的鲛人角色常常拥有独特的技能和能力,能够在水下环境中自如战斗,如《方舟指令》。而动漫作品也经常以鲛人为题材,如《镜·双城》展现了鲛人们的冒险和成长故事,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参考资料
..2023-10-10
..2023-10-17
..2023-10-10
..2023-10-17
..2023-10-30
..2023-11-23
..2023-12-22
..2023-10-17
《鲛珠传》暑期来袭.华龙网.2023-12-29
..2023-11-17
..2023-12-29
..2023-12-29
鲛人泪全集.邳州新闻网.2023-12-29
《与君初相识》.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12-29
..2023-10-17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原始起源
历史演变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近现代
相关传说
鲛人赠珠
文化内涵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