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问候日(World Hello Day)是1973年成立的祈祷世界和平的国际节日,具体节日时间为每年的11月21日。
该节日起源于
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了促进
埃及与
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来自
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自愿宣传并设立了该节日,意义在于向全世界祈祷和平。随着社会得发展,该节日已由最初的祈祷世界和平,逐渐演变成了普通人间互致问候,促进感情的重要节日。截止2021年11月21日,已有146个国家响应“世界问候日”。
历史沿革
1973年11月21日,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促进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第一个“世界问候日”就此诞生。
截至2021年11月21日,已有146多个国家响应“世界问候日”。节日当天,全球最普遍的问候方式,就是向遇见的人说一句:“你好”。此外,
联合国还曾发行过一套“世界问候日”邮票,希望人们借助信件传递友爱,给每个人带去好心情。
设立宗旨
“世界问候日”设立的最初宗旨是呼吁和劝告有关领导人放弃军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呼吁世界名流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问候日”除了祈祷世界和平外,已成为普通人互致问候以及不同种族、不同文化间促进理解、促进感情的重要节日。
活动与仪式
中国
中国的传统礼仪是拱手和鞠躬。在古代,拱手礼以及与其相似的礼仪可以统称为作揖,常用于人们相见或者感谢时的礼仪。到了现代,人们常见的问候语则是“你好”“吃了吗”,或者笑脸相迎、点头、握手、拥抱。此外,不同的民族问候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
锡伯族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
泰国
在
泰国,朋友相见时会低头双手胸前合十,互致问候。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行合十礼时,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
日本
大日本帝国常见的问候方式为脱帽鞠躬,身子躬到直角。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弯腰的时间要稍微长些;在遇到长辈的时候,要等长辈抬头以后才可抬头,有时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非洲
在非洲,某些地区见面问“你出汗的情况怎样”以表示问候;有的部落则吐唾沫表示问候,他们认为口水可以避邪。
新西兰
碰鼻礼是新西兰
毛利人与外来客人的见面礼。依照传统,是由部落中最德高望重的长者走向客人,以毛利人致宾客的最高礼节和客人碰鼻子。即双方将鼻尖对鼻尖的相碰两三次,然后再分开。碰鼻时间越长,说明客人受到的礼遇越高。
尼泊尔
尼泊尔宾主相见时,双手合十,口中道声“纳马斯得”。在山区,主宾相见时,主人会伸出舌头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韩国
在
韩国,男子见面微微一鞠躬,互握双手或合手,分手时也鞠躬,男子不能主动与妇女握手。韩国重男,出门时妇女让男子先走,宴会时致辞以“先生们、女士们”开头。在宴会等场合,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
菲律宾
菲律宾会面礼节是握手。对长辈是极其尊重,晚辈对长辈要恭恭敬敬地欠身鞠躬,有的则会上前轻吻对方的手背,以示敬重之意。年轻姑娘见到长辈时,往往会上前轻吻对方的两颊为礼。
欧洲
在
意大利、
西班牙和
欧洲大部分国家,两个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亲吻彼此的脸颊:先是右侧,然后左侧。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对方,也可以通过握手以示友好。
荷兰
荷兰的亲吻面颊礼仪是要按照脸颊右侧-左侧-右侧的顺序亲吻三下。关系一般的人之间以及两个男人之间是不会亲吻面颊的。
希腊
在
希腊,熟人间以握手示友好,而亲近的人则是通过拥抱和亲吻。他们除了亲吻彼此脸颊两下以外,还伴着“拍手”一次,这样的方式使得他们的亲吻看起来更像是精心设计的一记“耳光”。
法国
法国的亲吻礼仪比较复杂:先亲吻对方的右侧脸颊,亲吻的次数会因为不同的地区而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只吻一下,而在法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见面需要亲吻五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