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雨伞
毒雨伞
毒雨伞:1978年9月保加利亚异见作家马尔科夫,Г.М.(Georgi Markov),在伦敦滑铁卢桥被人用雨伞戳了一下大腿,四天后中毒逝世。事后证实,KGB利用雨伞制造无声手枪,发射致命的麻毒素。
简介
1978年9月7日,叛逃到英国的保加利亚著名作家格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伦敦被伞尖刺伤,高烧4天后不治而亡。此案堪称冷战期间最蹊跷、最神秘的谋杀案。
时隔30年,民间一些对此案感兴趣的人开始探查真相。保加利亚一名颇有名气的记者赫里斯托夫2008年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根据赫里斯托夫提供的线索,英国官方随即派遣数批特工前往保加利亚寻找证据。
“毒雨伞”一案充满悬疑,至今未破。依据保加利亚法律,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30年。这意味着,案件2008年9月11日之后将成为永远的悬案。保加利亚媒体19日报道,一支英国反恐调查小组5月抵达保加利亚,对“毒雨伞”案展开调查。
背景
1978年9月7日,在家吃过午饭后,49岁的乔治·马科夫(Georgi Markov)驱车前往英国广播公司上班。这位保加利亚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小说家和剧作家当时已经流亡伦敦8年。他在BBC、德国之声和欧洲自由电台大力抨击保加利亚国内的个人崇拜和专制制度,为此,克格勃策划过两次针对他的暗杀活动,但均告失败。
像往常一样,乔治·马科夫将车停在滑铁卢大桥旁一个停车场里。然后走台阶前往公共汽车站,打算乘车穿过半英里长的大桥,去对面的BBC总部大楼。就在他走近等车的人群时,忽然,右边大腿后方一阵疼痛。转过身,乔治·马科夫看见一个男人正从地上拾起把雨伞,并叽叽咕咕地说了些道歉的话,随即乘坐出租车离去。
当夜,马科夫开始发烧,血压降低,随后症状不断加剧。在经历了极端痛苦的3天后,他因内脏衰竭而死。
法医们验尸时,在马科夫大腿皮下发现了一个针头大小的金属球。在这个金属球上,钻有两个0.34毫米大的小孔。1979年1月,验尸官正式确定:金属球中含有致命的蓖麻毒剂!后经证实,这次暗杀由克格勃和当时的保加利亚政府共同策划,工具——毒雨伞。
外形特征及性能
毒雨伞外形与普通雨伞相似,内部装有扳机、操纵索、释放扣、活塞式击锤、气瓶和枪管等装置。毒弹直径仅2毫米左右,弹壳用铂合金制成,内盛剧毒的蓖麻毒素。发射时,击锤撞击气瓶放出气体,由气体将弹丸推出。弹头击中人体后,致人死命,很少留下痕迹。
调查
据报道,英国警方5月抵达保加利亚,要求查看“毒雨伞”案相关文件资料,同时希望获准讯问40名证人,包括两名保加利亚前警察高官柳本·戈采夫和弗拉迪米尔·托多罗夫。托多罗夫因参与焚毁“毒雨伞”案相关资料,1992年被判处监禁10个月。
伦敦警察局一名发言人说:“调查眼下仍在进行,案情相当复杂。我们将继续与相关方面合作,获取所有新信息。”保加利亚方面负责调查“毒雨伞”案的官员安德烈·茨韦塔诺夫说:“我们正在和我们的(英国)同行展开全面合作,100%地交换信息。”
据报道,格奥尔基·马尔科夫是上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著名的作家兼编剧家。马尔科夫1969年离开保加利亚叛逃到英国伦敦,随后进入英国广播公司工作。他多次公开批评保加利亚政府。
“毒雨伞”案发生在1978年9月7日,马尔科夫时年49岁。事发当天,马尔科夫行经伦敦滑铁卢大桥,前往英国广播公司总部。马尔科夫突然感觉大腿刺痛。他转过身,发现一名男子手里拿着一把刚刚落下的雨伞。这名男子对马尔科夫说了一声“对不起”,然后乘出租车离开。马尔科夫当晚突发高烧,被送入伦敦一家医院。4天后,马尔科夫,Г.М.不治身亡。
法医经解剖发现,在马尔科夫右腿的肌肉里有粒直径仅为1.52毫米的细小圆珠。表面上还有两个直径仅0.34毫米的小孔,里面是空的,最多只能装4毫克的东西,在小孔的附近残留着一丝蜡迹。经过分析,警察认为,两个细眼原本是用蜡密封的,当金属小球被射入人体后,随着人体肌肉的蠕动和体温,密封小眼的蜡就会融化,毒液就会流出。经过鉴定,小圆珠是用90%的铂金和10%铱制成的,而导致马尔科夫死亡的是一种剧毒的蓖麻毒素,仅仅2至3毫克就足以致人于死地。
进一步调查显示,雨伞伞尖是一个微型发射器,发射器将小球射入马尔科夫体内。
多种猜测
马尔科夫“毒伞”案发生后,立即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被称为“冷战最大悬案”之一。30年来,“毒雨伞”案出现过多种说法,持雨伞男子也引发人们猜测。
1990年,曾效力俄罗斯英国的双面间谍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特工制作了“毒雨伞”发射装置,同时提供了致命的蓖麻毒素。他还说,保加利亚特工执行了暗杀马尔科夫的任务。
1992年,戈尔季耶夫斯基的说法得到另一名苏联特工奥列格·卡卢金的证实。
1993年,英国警方发现,丹麦人、前保加利亚情报机关工作人员弗朗切斯科·朱利诺与“毒雨伞”案有牵连。朱利诺被捕后,承认自己从事间谍活动,但否认参与暗杀马尔科夫,Г.М.。朱利诺不久获释。
2005年,保加利亚记者赫里斯托·赫里斯托夫出书说,“毒雨伞”案发生当天,在伦敦的保加利亚特工只有朱利诺一人。朱利诺第二天就乘飞机抵达意大利。赫里斯托夫认为,朱利诺可能就是持雨伞的男子。赫里斯托·赫里斯托夫是保加利亚国内颇有名气的记者。从1999年开始,他要求保加利亚政府公开冷战时期的秘密档案,并就此向法庭提起了诉讼。经过长达6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与马尔科夫有关的97份秘密档案。
马尔科夫,Г.М.遇刺30周年纪念日当天(2008年9月7日),他正式出版了一本书向世界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
赫里斯托夫的调查显示,暗杀马尔科夫的行动是保加利亚情报机构和苏联克格勃联合所为。在保加利亚情报机构的秘密档案中,马尔科夫被冠以“流浪者”的代号,从1975年开始,他就成了被“清除”的对象。
在1975年至1978年间,保加利亚情报机构的特工曾两次试图以投毒的方式对马尔科夫下手,但均未成功。1978年上半年,保情报机构的两个高级代表团先后前往莫斯科,与克格勃讨论联合行动计划,目标之一就是马尔科夫。正是克格勃向保情报机构提供了含有蓖麻毒素的小金属珠,这种特殊“子弹”可以经由“雨伞枪”和“钢笔枪”发射。
赫里斯托夫说,暗杀马尔科夫的刺客代号为“皮卡迪利”,真名为弗朗切斯科·古利诺,是一名出生于意大利的丹麦人。古利诺原本是个走私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保加利亚边境地区被捕,保加利亚情报机构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在监狱内度过数年时光,要么成为保方间谍。古利诺愿意选择后者。经过数月的特殊训练,他装扮成古董商人,游历于丹麦、意大利、比利时土耳其等国,借机为保加利亚搜集情报。
书中提到,1977年至1978年,古利诺先后三次从意大利飞往伦敦,就暗杀马尔科夫进行“实地考察”,并成功实施了暗杀。这次暗杀行动由保加利亚内政部副部长斯托扬·萨沃夫将军直接领导,共耗资约5万英镑
回到保加利亚后,古利诺因对保加利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贡献”被授予两枚国家奖章。他在保情报机构一直服务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保加利亚政权变更后才销声匿迹。
发现一堆“雨伞枪”
赫里斯托夫在书中披露,早在1993年,西方情报机构就怀疑古利诺是暗杀马尔科夫的凶手。当年2月5日,英国丹麦的情报人员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找到了古利诺。古利诺承认自己曾是保加利亚间谍,但否认与“雨伞谋杀案”有关。丹麦司法部要求保加利亚政府提供有关古利诺的信息,被婉拒。由于缺乏证据,丹麦不得不将古利诺释放。
当年4月18日,古利诺变卖了在哥本哈根的家产后远走高飞,从此杳无音信。赫里斯托夫确信,古利诺目前“活得好好的”,情报机构找到他并非难事。
东欧剧变后,保加利亚政府首位总统热列夫的国家安全特别顾问鲁曼·达诺夫证实,赫里斯托夫在书中引用的秘密档案都是“真实的”。达诺夫说,东欧剧变之初,在保加利亚前政权内政部发现了一堆经过特殊改造的“雨伞枪”,这是赫里斯托夫调查结果的佐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背景
外形特征及性能
调查
多种猜测
参考资料